宿迁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新课标苏教版)[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宿迁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新课标苏教版)[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11-19 17: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宿迁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问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Na-23,S-32,K-39,C1-35.5,Mn-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O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l、放射性核素53125I可用于治肿瘤,该核素中子数是
A.19 B.53 C.72 D.125
2.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黄铜 C.不锈钢 D、水银
3、工业上生产水泥、玻璃和炼铁均用到的原料是
A.石灰石 B.纯碱 C.石英砂 D.石膏
4、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A.碘水 B.溴水 C.氯水 D.氢氧化钠溶液
5.将一定量的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最终不可能有沉淀的是
A.硫酸铜溶液 B.盐酸 C.氯化铁溶液 D.氯化铝溶液
6、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lOO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都能通过滤纸 D.呈红褐色
7、关于盐酸、硫酸、硝酸三大强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含氧酸 B.都属于强电解质
c.都容易挥发 D.都能与金属Mg发生置换反应
8、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中的CO32-代表的物质可以是
A.CaCO3 B.NaHCO3 C.Na2CO3 D.BaCO3
9、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氯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原子中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10、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18分。若正确答案有两个。则只选一个得1分,多选或错选均得0分)
11.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及其化合物在下列场合的使用须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锭②制易拉罐③制电线、电缆④制包糖果用的铝箔⑤用明矾净水⑥制炊具⑦用 明矾和苏打作食物膨化剂⑧用氢氧化铝制胃药⑨制防锈油漆
A.①②④⑤⑥⑦⑧ B.⑤⑥⑦⑧
C.②④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12.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B.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Cl2)
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13.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硫酸和蔗糖溶液。下列鉴别方案正确的是
A.分别取少量尝一尝味道
B.取样分别加人一小片铜看有元气泡产生
C.用pH试纸测定两溶液的pH值
D.取样分别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14.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伏加德罗常数NA是0.012kgl2c中所含的原子数
B.2g氢气所含氢原子数目为NA
C.标况下,22.4LNH3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
D.1 L1mol/L NaCl溶液中所含有的Na+离子数目为NA
15.向某MgCl2和A1C1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量和所加 NaOH溶液体积关系图正确的是


16.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1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H4NO2只是氧化剂
B.反应中共有6e-转移
C.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 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三、(本题包括17、18、19三小题。共21分):
17、(4分)下列是几种不同类型的漏斗,用途有差异。
(1)粗盐提纯用到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用CCl4从溴水中提取溴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氯气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氢气常用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用18.4mol/L的浓硫酸配制1mol/L稀硫酸lOOmL,其操作有以下各步:
①用量筒量取5.4mL浓硫酸
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
③将稀释后的硫酸倒人100 mL容量瓶中
④将浓硫酸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稀释
⑤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定容,摇匀
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2)进行①步操作,应选择________mL量筒(填5、10或50)量取浓硫酸;如果读量筒
刻度时仰视,配制的硫酸浓度将偏_________(填大或小)。
(3)进行④步操作后,必须_________后才能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
19.(11分)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NH4+、K+、Na+、Mg2+、Al3+、Fe3+、CO32-、I-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的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振荡后CCl4层显紫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④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并回答:
(1)在溶液中,肯定存在的有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②③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简单实验方案证明它(们)是否存在(写出实验方法、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0、21两小题,共20分)
20、(13分)今有HCl、C12、H2S、NH3、NO2、CO2、H2、SO2等气体,问:
(1)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空气轻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水作溶剂,可作喷泉实验的氢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使品红试纸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是________________。
2l、(7分)某学生活动小组为了探究Cu、Fe、Ag的还原性强弱及其离子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①: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后,表面会附着红色物质;
实验②:铜丝浸人硝酸银溶液后,表面会附着银白色物质。
(1)写出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两个反应,试判断Cu、Fe、Ag中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Cu2+、Fe2+、Ag+中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22、23两小题,共11分)
22、(5分)将4.6g金属钠投入一定量水中,反应完成后得100mL溶液。求:
(1)生成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3、(6分)实验室也可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中有0.5mol电子转移,被氧化HCl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有多少克KMnO4参加了反应?
宿迁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B
C
B
C
C
D
11
12
13
14
15
16
C
A
CD
B
C
CD
17、(每空1分,共4分)
(1)A (2)D(或C ) (3)C (4)B
18、(共6分)
(1)①④③②⑤ (2分) (2)10(1分) 大 (2分)
(3)待溶液冷却至室温(1分)
19、(第(3)小题前一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
(1)I-、NH4+ , CO32- 、Mg2+ 、Al3+ 、Fe3+
(2)2 I- + Cl2 = I2 + 2Cl- NH4+ + OH- = NH3·H2O
(3)K+、Na+ ;用焰色反应的方法: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若观察到黄色火焰则含有Na+ ;再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若看到浅紫色的火焰,则含有K+
20、(每空1分,共13分)
(1)H2S、NH3 (2)NO2、SO2 (3)NH3、H2、 (4)HCl、NH3
(5)NH3、H2 (6)Cl2、SO2 (7)NO2
21( 共7分)
(1)
Fe + CuSO4 == FeSO4 + Cu (3分)
(2)Cu + 2Ag+ == Cu2+ + 2Ag (2分)
(3)Fe(1分), Ag+(1分)
22、(5分)(1)2.24L(2分)(2)2mol/L (3分)
23、(6分)(1)KMnO4 (1分) MnCl2 (1分)
(2)0.5mol (2分) 15.8g(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