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九课《美化幻灯片》
诚如刘老师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中所言,本课教学内容是在第八课学习的基础上,对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技巧,做进一步加深和扩展。学生通过对第八课的学习,已经学会制作单张幻灯片,本课则学习插入新幻灯片,以制作由多张幻灯片组成的演示文稿;上课时制作的幻灯片页面上仅有文字,显得单调沉闷,本课学习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的方法,对页面进行美化和修饰;上节课制作的幻灯片背景是纯白色的,本课则进一步学习美化背景、应用设计模板的具体方法。
刘老师由此列出的五个教学目标,具体而准确:
1、插入新幻灯片
2、插入艺术字
3、插入剪贴画
4、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
5、应用设计模板改变幻灯背景
根据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刘老师将“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和“应用设计模板改变幻灯片背景”确定为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予以解决。
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各个知识点的教学自成独立的单元。每个“讲练单元”依照“教师演示讲解”、“学生聆听、观看”、“学生模仿操作”的顺序进行教学,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简洁而实用,学生知识过手快,教学效率高。
在主要知识点的讲练教学完成后,刘老师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完成一个综合性任务,制作由三张幻灯片组成的演示文稿(教材P50“想一想、做一做”第2题),作为对新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和巩固。
整体看来,刘老师对教材意图和教学目标把握准确、对生情学情分析到位,在教学设计中稳当妥帖,依据教材、并充分使用教材,教学环节清晰、明白,学生活动时间充足,不失为一堂中规中距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第九课 美化幻灯片
教学内容分析
美化幻灯片是在第八课制作演示文稿基础上的提升。美化幻灯片是本套教科书第二阶段(技能形成重要阶段)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多媒体展示学习内容。学习本课主要掌握插入新幻灯片、插入艺术字、插入剪贴画、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应用设计模板改变幻灯背景。课时安排为1课时。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经过第八课的学习,学生己经熟练掌握了新建演示文稿、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文本框的调整和插入、保存演示文稿。学生己有较高的Word操作水平,老师对插入艺术字、插入剪贴画可作简单处理。教学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上。
教学目标
插入新幻灯片
插入艺术字
插入剪贴画
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
应用设计模板改变幻灯背景
教学重点
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
五、教学难点
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
六、教学策略
设置疑问、讨论研究、任务驱动、自主探索、运用综合知识进行操作演练
七、教学资源准备
硬件:网络教室(一生一机)
软件:联网的多媒体控制平台,老师自制的PPT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想使幻灯片更美观吗?我们可以给原来的文稿增加一个美观大方的封面,还可以像Word那样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甚至设置自己喜欢的背景图案和色彩。
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引入课题(一分钟)
新课
美化幻灯片
插入新幻灯片
插入艺术字
插入剪贴画
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
应用设计模板
一个演示文稿通常由许多幻灯片组成。我们可以插入新幻灯片。
方法一:选择“插入”-“新幻灯片”,再选择一种幻灯片版式。
方法二:选择格式工具栏中的“新幻灯片”按钮,再到任务空格“幻灯片版式”中选择一种版式。
(老师演示)
插入艺术字操作同Word一样
选择菜单栏“插入”-“图片”-“艺术字”
选择一种艺术字样式
输入文字
单击“确定”按钮
(老师演示)
插入剪贴画操作同Word一样
选择菜单栏“插入”-“图片”-“剪贴画”
点击“搜索”按钮
单击需要的剪贴画即可插入
(老师演示)
同学们,我们制作的幻灯片背景是白色的,很单一。下面我们来学习怎样改变背景色,把我们的幻灯片变得更漂亮。
方法一:选择菜单栏“格式”-“背景”
方法二:在幻灯片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背景”
选择“背景填充”效果,可选单色或选“填充效果”。
确定背景效果只对当前幻灯片有效或对所有幻灯片都有效。
(老师演示)
请学生操作:改变背景
PowerPoint中有许多模板,可以快速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准的幻灯片。
将任务窗格设置为“幻灯片设计”。
选择你喜欢的模板右侧的按钮,再选择适当的菜单项。
(老师演示)
巩固练习
制作完整的“个人资料”幻灯片,第一张是封面,标题用艺术字;第二张个人简历;第三张是父母姓名和联系方法。背景可以自选“应用设计模板”或“背景”。每页要求插入与内容相协调的剪贴画。
学生先看书独立思考问题后,再回答。
??
?全班同学观看老师操作。
请学生操作:插入新幻灯片
?
?边听边观看操作演示,学生动手操作。
请学生操作:插入艺术字
?
?
?边听边观看操作演示,学生动手操作。
?
请学生操作:插入剪贴画
?
?学生观察老师操作,看书,动手操作
?
?
?
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观察学习
请学生操作:改变背景
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美化幻灯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三分钟)
?
?
?
?
?培养学生的倾听、观察操作能力。(一分钟)
?
?
?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分钟)
?
?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五分钟)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五分钟)
学生及时练习,加深操作步骤的印象。(二十分钟)
?
成果 展示
请学生展示“个人资料”幻灯片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巩固练习
培养学生学会知识后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二分钟)
拓展
请学生自己回顾本节内容,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会梳理知识。
相互总结、评价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总结
总结下课(一分钟)
课件15张PPT。第九课美化幻灯片插入新幻灯片方法一:选择“插入-“新幻灯片”选择一种贴切版式插入新幻灯片方法二:选择格式工具栏中的“新幻灯片”按钮,再到任务窗格“幻灯片版式”中选择一种版式插入艺术字选择菜单栏“插入”-“图片”-“艺术字”插入艺术字选择一种艺术字样式插入艺术字输入文字单击确定插入剪帖画选择菜单栏“插入”-“图片”-“剪贴画”插入剪帖画点击“搜索”按钮插入剪帖画单击需要的剪贴画即可插入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方法一:选择菜单栏“格式”-“背景”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方法二:在幻灯片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背景”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选择“背景填充”效果,可选单色或选”填充效果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选择“填充效果”,可以将背景设置
为“渐变”、“纹理”“图案”或“图片”应用设计模板改变幻灯片背景1、将任务窗格设置为“幻灯片设计”应用设计模板改变幻灯片背景2、选择你喜欢的模板右侧的按钮,再选择适当的菜单项运用综合知识把幻灯片变漂亮
——五年级下册第九课美化幻灯片教学反思
美化幻灯片这课是本套教科书第一阶段 (技能形成重要阶段)中处理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多媒体展示学习内容。是四川省教科所出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九课的教学内容,也是本册书中以制作幻灯片为课题的第三课,课时安排为1课时。本课是上一课制作演示文稿的进一步学习,与前一课有直接的联系。学生只有完全掌握了上一课内容才能进一步学习。美化幻灯片这课主要讲插入新幻灯片、插入艺术字、插入剪贴画、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应用设计模板改变幻灯片背景。本课是制作幻灯片继续深入,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撑握了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本课主要通过输入艺术字、插入剪贴画、改变背景让幻灯片变漂亮。
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新建演示文稿、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文本框的调整和插入、保存演示文稿。这节课老师主要通过现场操作演示,让学生知晓在幻灯片中如何插入新幻灯片,如何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如何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由于学生具有Word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老师在讲解如何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时,只是粗略简介而己。而大部分精力老师用来讲解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应用设计模板改变幻灯片背景。同时学生也花了大部分时间来完成这部分练习。
本课的难点是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应用设计模板改变幻灯片背景,老师通过分解教学难点,让学生观看演示、动手练习、总结归纳来解决问题。同时在作业时老师让学生多加练习。
在课堂上老师运用现场操作、讨论研究、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操作演练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直观的学习把幻灯片变漂亮,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的操作,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练习。
在实际课堂中,老师最主要承担引导学生的作用,起到一个指路人的功能。而最终是要靠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来完成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插入新幻灯片、插入艺术字、插入剪贴画、改变背景美化幻灯片、应用设计模板改变幻灯片背景。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