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制作演示文稿 课件(10张ppt)+教案+反思+专家点评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制作演示文稿 课件(10张ppt)+教案+反思+专家点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8-11-19 16:44:10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第八课《制作演示文稿》
  本课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完整地制作一个单页的演示文稿,由此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点是:
  1、新建演示文稿;
  2、在幻灯片中(实质上是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
  3、插入和调整文本框;
  4、保存演示文稿。
  以上教学目标,其中的重难点是“插入和调整文本框”,刘老师将“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也列为教学重难点,稍有欠妥之处。汉字录入教学从三年级下期就已经开始,至五年级下期,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其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录入速度。即使因学校生情差异,而致学生录入汉字确有困难,在本课教学中也无法予以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降低文字录入的量以减少学生录入难度,以确保本课主要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完成主要知识技能的教、学、练,环节紧凑、思路清晰。其中“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环节中,用Word的方框与Powerpoint文本框相对比,注重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作用,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刘老师还专门留出时间,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使整个教学过程更显完整。这是刘老师匠心独具的地方,也是许多老师容易忽略之处。
  除此之外,也有如下一些地方,提出来与刘老师商榷:
  一、将“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列为教学重难点,我个人的看法上面已经讲过,不再详述;
  二、在Powerpoint文稿中,与word不同,不能在页面上直接输入文字,必须先在页面上插入文本框,然后才能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新建空演示文稿”和“插入新幻灯片”时,新幻灯片页面上会有输入文字的提示框,这些提示框虽然外观上与文本框稍有差异,但实质上也是文本框。这些细微之处,教材上没有明言,建议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
  三、在“插入和调整文本框”的教学环节,教师对学生应该提出明确的操作任务,减少学生练习时的随意性,提高练习效率;
  四、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任务,以照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八课   制作演示文稿
教学内容分析
   制作演示文稿是在第七课制作幻灯片软件——PowerPoint基础上的提升。本课的内容与过去学习的Word一样,有着相似之处,因此老师可以依照Word软件来讲解。制作演示文稿是本套教科书第二阶段(技能形成重要阶段)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多媒体展示学习内容。学习本课主要掌握新建演示文稿、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文本框的调整和插入、保存演示文稿。本课的主要难点是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文本框的调整和插入。课时安排为1课时。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经过第七课的学习,他们己经熟练掌握了启动PowerPoint、认识了PowerPoint窗口的名称、退出PowerPoint。因为学生己学习掌握了Word,在教学制作演示文稿时,老师主要讲解PowerPoint与Word不同的地方。
教学目标
新建演示文稿
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
文本框的调整和插入
保存演示文稿
教学重点
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文本框的调整和插入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文本框的调整和插入的方法
六、教学策略
设置疑问、讨论研究、任务驱动、自主探索、操作演练
七、教学资源准备
硬件:网络教室(一生一机)
软件:联网的多媒体控制平台,老师自制的PPT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学会了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并认识了PowerPoint各窗口的名称。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调整文本框。
阅读书本上内容。
引入课题(一分钟)
新课
制作演示文稿
新建演示文稿
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
文本框的调整和插入
保存演示文稿
启动PowerPoint时,会自动创建一个“空演示文稿”,在任务窗格“开始工作”处选择“幻灯片版式”,再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版式就可以进行幻灯片的制作了。(老师PPT演示)
同学们,如何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呢?
单击该文本框,就可输入个人想输入的文字。
(老师演示)
请学生在文本框中输入自己的名字。(每个字颜色和大小不一样)
小提示:PowerPoint 和Word 一样,修改、设置文字的颜色、大小、字体的方法基本一致。
小技巧:要对文本框中的整个文字进行颜色、大小、字体、位置的改变,可以先“选中”该文本框,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改变即可。把鼠标移到框边,成十字型后,击左键即可。
幻灯片中的文本框可以按我们要求进行插入和删除的。同时还可以调整文本框的位置、大小。
插入文本框:选择菜单栏的“插入”-“文本框”-“水平”即可插入一个新的文本框。
(老师演示)
调整文本框:把鼠标移到文本框的控制点上,当鼠标指针变成双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以调整文本框大小。
(老师演示)
删除文本框:把鼠标移到文本框的边框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以调整文本框位置,敲键盘上的Delete键可以删除该文本框。
(老师演示)
制作好的幻灯片如何保存呢?
方法一:选“文件”菜单中的“保存”,输入文件名,点击“保存”按钮。
方法二:选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输入文件名,点击“保存”按钮。
老师演示二种保存方法。
巩固练习
制作古诗《春晓》的演示文稿(文字竖排)
学生独立思考。观看学习,交流总结出操作步骤。
?
?
?
全班同学观看老师操作。
?
?学生动手操作。
?
?
?
?
?
学生动手操作文本框的插入、调整、删除
?
?
?
?
?
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练习
学生练习,相互欣赏、相互评价
培养学生观察、交流的能力(二分钟)
?
?
?
培养学生的倾听、观察、动手能力。(六分钟)
?
?
?
?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五分钟)
?
?
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二分钟)
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理解,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二十分钟)
及时练习,加深操作步骤的印象。
?
成果 展示
请学生展示巩固练习作业,相互欣赏评价交流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巩固练习
培养学生学会知识后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二分钟)
拓展
请学生自己回顾本节内容,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会梳理知识。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总结
总结下课(二分钟)
课件10张PPT。第八课制作演示文稿新建演示文稿 更改任务窗格为“幻灯片版式”新建演示文稿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文本框的调整和插入文本框的调整和插入保存演示文稿保存演示文稿保存演示文稿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学生作业:精讲多练,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制作演示文稿这课是本套教科书第一阶段 (技能形成重要阶段) 中处理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多媒体展示学习内容。本课是上一课制作幻灯片的软件-PowerPoint的进一步提升,与前一课有直接的联系。学生只有完全掌握了上一课内容才能进一步学习。制作简单的幻灯片这课主要讲新建演示文稿、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文本框的调整和插入、保存演示文稿。本课是制作幻灯片继续深入,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本课有强烈的兴趣。老师应趁热打铁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势头。课时安排为1课时。
怎样在一课时中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幻灯片呢?我采取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启动Powerpoint、Powerpoint的窗口、退出Powerpoint。这节课老师主要通过现场操作演示,让学生知晓在幻灯片中如何输入文字、文本框怎样调整和插入、如何保存演示文稿。这部分时间老师花了大约十分钟。而大多数时间主要是学生进行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对文本框进行调整和插入,最后学生进行幻灯片的保存。
本课的难点是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文本框的调整和插入,老师通过分解教学难点,让学生观看演示、动手练习、总结归纳来解决问题。同时在作业时老师可适当加大作业难度,使学生更好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要让学生在作业练习中掌握学习的内容,在练习中思考,在练习中创新,在练习中得到提高。
在课堂上老师运用现场操作、讨论研究、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操作演练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直观的学习制作简单的幻灯片,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的操作,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在实际课堂中,老师最主要承担引导学生的作用,起到一个指路人作用。而最终是要靠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自己总结操作的步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新建演示文稿、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文本框的调整和插入、保存演示文稿。在幻灯片中输入的文字,利用和Word相似操作来进行文字的美化,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作业输入《春晓》这首诗,可以让学生横着输入和竖着输入,让学生自己比较两种输入方式的优缺点。同时教师对优秀的学生可以加大学习的难度和学习量。尽量让学生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