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期中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在2000年8月1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3、下列有关仪器刻度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容量瓶的体积标线刻在瓶颈上 B、量筒的"0"标线在中间
C、量筒最下端刻有"0"标线 D、托盘天平刻度尺有"0"标线,刻在尺的中间
4、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
A、2.5×1019个 B、2.5×1022个 C、5×1019个 D、 5×1022个
5、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6、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有60%来自海水。海水提镁,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往海水里加碱使
镁沉淀出来,然后经过一系列处理,最终得到单质镁。试判断: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
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 )
A、2MgO 2Mg+O2↑ B、MgCl2 Mg+Cl2↑
C、Mg(OH)2+2HCl==MgCl2+2H2O D、Mg2++2OH-==Mg(OH)2↓
7、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
A、K+、Na+、NO3-、Fe3+ B、Mg2+、Na+、Cl-、SO42-
C、K+、Na十、Br-、Cu2+ D、Na十、Ba2+、OH-、SO42-
8、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 D、颜色都呈红褐色
9、钾(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K比Na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 )
A、K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B、K在空气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且产物只有K2O
C、K与水能够反应,但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产物都有氢气
D.K也可以与氯气反应,但比Na与氯气的反应剧烈
10、有甲、乙、丙、丁四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H2、Cl2、HCl、HBr中任意一种气体。若将甲和丙两气体混合,见光爆炸。若将丙、丁两气体混合后,瓶壁上出现深红棕色的液滴。则乙气体是
A、H2 B、Cl2 C、HCl D、HBr
11、下列贮存化学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
B、用做感光片的溴化银贮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C、烧碱溶液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12、下列有关气体制取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 H2 B、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 O2
C、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Cl2 D、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13、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水中的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B、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二氧化碳少
D、足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反应,两者产生二氧化碳一样多
14、海带中含碘元素,有人设计如下步骤来提取碘:①通足量氯气 ②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 ③加入CCl4振荡 ④过滤 ⑤用分液漏斗分液。合理的操作顺序为 ( )
A、②一④一①一③一⑤ B、②一①一③一④一⑤
C、①一③一⑤一②一④ D、③一①一②一⑤一④
1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Ba(OH)2与稀H2SO4反应 Ba2++OH-+H++SO42-==BaSO4↓+H2O
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CO32-+H2O+CO2==2HCO3-
C、C12与NaOH溶液反应 Cl2+2OH-==C1-+C1O—+H2O
D、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 2Fe +6H+==2Fe3++3H2↑
16、有Na2CO3、AgNO3、BaCl2、HCl及NH4NO3无标签溶液, 为鉴别它们,取四只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向上述四只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有三只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
B、全部若没有什么现象变化时,后加的是NH4NO3溶液
C、一只试管出现气体,两只试管出现沉淀时,最后加入的是HCl溶液
D、若只有两只试管出现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BaCl2溶液
17、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Cl2,当有14.6HCl被氧化时,将Cl2全部用消石灰吸收,可得漂白粉( )
A、14.3g B、25.4g C、28.6g D、50.6g
18、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9、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碘缺乏者宜多食海带,为检测海带中是否含有碘元素,实验人员将海带在坩埚中烧成灰渣后加水搅拌,使海带中的碘离子溶于水,然后在所得澄清溶液中通入氯气,将碘离子转变成单质碘,为进一步检验溶液中单质碘的存在,人们利用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溶剂且呈紫红色的特殊性进行确认,最终发现海带中含碘。在上述实验中未提到的两步常见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 。
20、关于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的分解反应的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肯定的解释。鉴于反应制得氧气中有氯气的气味,生成的氯化钾又带有紫红色的客观事实,一种看法认为反应过程如下:
①2KClO3+2MnO22A+B↑+C↑②2AD+MnO2+C↑③B+D==2KCl+MnO2+Cl↑
试通过判断完成下列各个问题:
⑴氯酸钾分解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①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按上述的反应过程,若要制取1.5mol氧气,总共有__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
21、现有金属单质A、B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C、D、E、F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黄绿色气体乙 水
②
① 金属B ③
水 黄绿色气体乙
④
⑤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丙
⑵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⑤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3分,共18分)
22、为了预防碘缺乏病,某些居民需食用适量的含碘食盐。食盐中的碘元素可能存在形式是I2、KI、KIO3、三中的一种。 在酸性条件下,KIO3的氧化性比氯水稍弱些。请你设计合理的验证方案(所需药品和仪器自选),确定食盐中的碘元素是以何种形式加入。要求简述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及结论。
(提示:5KI+KIO3+6HCl=3I2+6KCl+3H2O)
⑴I2:
。
⑵KI:
。
⑶KIO3:
。
23、⑴实验操作中,不慎将手指划破,这时可从急救箱中取FeCl3溶液止血,其原理是 。
⑵现有两只试剂瓶,瓶中均盛有水溶液,瓶上标签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别是用淀粉和食盐配制的。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对其鉴别。(提示:淀粉的水溶液属于胶体)
① 。
②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4、(4分)某小型氯碱厂采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生产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该工厂平 均每天生产80%的氢氧化钠15 t。试问:该工厂平均每天至少需要多少吨的氯化钠?
25、(6分)在250mlKI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再将所得溶液蒸干,并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得固体质量为23.2g,经实验分析所得固体中含碘27.37%,试计算:
⑴原KI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⑵参加反应的Cl2有多少升(标准状况)?
期中测试(B)卷
1、D 2、B 3、A 4、C 5、C 6、A 7、B 8、C 9、D
10、C 11、D 12、D 13、D 14、A 15、C 16、C 17、B 18、A
19、过滤、萃取
20、⑴2KClO32KCl+3O2↑⑵KClO3 ⑶Cl2+K2MnO4==2KCl+MnO2+O2↑ ⑷6
21、⑴A:Na 丙:HCl
⑵反应①:2Na + 2H2O == 2NaOH + H2↑
反应⑤: FeCl3+ 3NaOH == Fe(OH)3↓+ 3NaCl
22、⑴将食盐溶于水,然后用淀粉试纸检验。若淀粉试纸变蓝,则食盐中有I2;淀粉试纸不变色,则食盐中无I2。
⑵将食盐溶于水,溶液呈无色。然后滴入新制氯水,再用淀粉试纸检验,若淀粉试纸变蓝,则食盐中有I-,淀粉试纸不变色,则食盐中无I-。
⑶将食盐溶于水,滴入新制氯水,用淀粉试纸检验,淀粉试纸不变蓝;然后滴入KI溶液和盐酸,再用淀粉试纸检验。若淀粉试纸变蓝,则有KClO3。
23、⑴血液可以认为是胶体,FeCl3溶液能够加快血液的凝固
⑵①在水平方向上用激光笔照射两个试剂瓶,若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淀粉,余者为氯化钠溶液。
②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1mL未知溶液,然后分别滴入1-2滴硝酸银溶液,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氯化钠溶液,余者为淀粉溶液。
③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1mL未知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出现糊状聚沉的是淀粉溶液,余者为氯化钠溶液。
其它如:导电法等合理的方法都算正确答案。
24、17.55t
25、⑴原KI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⑵参加反应的Cl2为2.2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