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4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风雅诗斋课前预习文本精解风雅诗斋利州南渡
[唐]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赏读: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温庭筠少负才华,长于诗赋,然而生性傲岸,好讥讽权贵,因得罪宰相令狐绚而累试不第;又因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而为士大夫不齿。首联写江景,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颔联写人马急欲渡江的情形。颈联写渡江。这一联巧用数量词,不但属对工稳,而且深化了诗境。群鸥栖息沙草之间,可见天时向晚,飞鸟归巢,所以万顷江田之上只有一鹭飞翔。尾联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自己便有淡泊遗世,忘却机心之志,也没有人能够理会。课前预习一、常识整合
1.走近作者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早期(1590—1600年):歌颂人文主义理想。代表作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三世》,喜剧《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期(1601—1607年):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晚期(1608—1612年):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如《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2.相关知识
(1)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回国奔丧,父王鬼魂诉冤,嘱其报仇。王子装疯,安排“戏中戏”,证实了新王杀兄的罪行。错杀大臣后,王子被打发出国,他洞察新王阴谋,中途折回。新王备下毒酒毒剑,挑唆大臣之子与王子决斗,欲置之于死地,最后三人同归于尽,王后也误饮毒酒而死。
《奥赛罗》写的是威尼斯大将、摩尔人奥赛罗与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征的故事。旗官伊阿古,因个人私怨而设计诬陷苔丝狄蒙娜有私情。奥赛罗轻信中计,亲手将妻子掐死,最后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交加,拔剑自刎。
《李尔王》叙述不列颠王李尔将国土全分给了花言巧语的两个大女儿,而将秉性耿直的小女儿远嫁法国。最终遭到长女、次女百般虐待,流落荒野,疯癫而死。
《麦克白》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受女巫诱惑,在野心和夫人的驱使下,杀君自立,后终日被噩梦纠缠,神思恍惚。其妻也发狂自杀而死。最后王子率兵讨伐,麦克白兵败而死。(2)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人文主义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用“人权”与“神权”相对抗;反对封建思想,提倡个性解放,颂扬尘世的欢乐和幸福,赞美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二、背景解读
《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于1595年。这一时期的伊丽莎白中央主权尚在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悲剧,但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
故事发生在欧洲文艺复兴前夕意大利的维洛那城。凯普莱特和蒙太古这两大家族有世仇。蒙太古家品行端正的罗密欧,在一个宴会上被凯普莱特家的美若天仙的朱丽叶深深吸引住了。两人一见钟情,可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真相大白之后,罗密欧仍然不能摆脱自己对朱丽叶的爱慕。罗密欧便把朱丽叶约到了修道院,在神父的主持下结成了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表哥提伯尔特。提伯尔特要和罗密欧决斗,罗密欧虽然不愿决斗,但他的朋友茂丘西奥觉得罗密欧没面子,就和提伯尔特决斗,结果被提伯尔特杀死。罗密欧大怒,杀死了提伯尔特,因此被驱逐。这时出身高贵的帕里斯伯爵来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朱丽叶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她一种假死的药。朱丽叶依计行事,在婚礼的头天晚上服了药,于是婚礼变成了葬礼。罗密欧得知朱丽叶死亡的消息,随即买来毒药,前往凯普莱特家的坟场,课文从此开始。三、字词疏通
1.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答案:liànɡ qiànɡ qián shì chán qīn kū lóu tònɡ hè jué kuī rǒng pìn sì cì dǎi dài hénɡ hènɡ pō bó(2)形近字组词答案:憔悴 樵夫 入殓 收敛 契约 提纲挈领 骄傲 矫正 晶莹 坟茔 荧屏 萤火虫2.词语辨析
(1)阻挠·阻碍
“阻挠”指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阻碍”指①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②起阻碍作用的事物。
例句:①本市一市民因暴力 民警执法被拘。?
②中国足球可谓热闹非凡,前几日媒体刚报道了某球员驾车撞人,现又有某中超球队主教练披露某某大牌球员的存在 了球队正常运转。?答案:①阻挠 ②阻碍(2)变故·变化
“变故”指意外发生的事情;灾难。“变化”指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
例句:①我国南方几省突遇暴雪冰灾,道路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不能通行。由于这个 ,很多在广东打工的务工人员放弃了回家过年的打算,要在广东过年。?
②济南市城镇居民的就医看病问题发生了大 。?答案:①变故 ②变化答案:①卓越 ②卓著(3)卓越·卓著
“卓著”,十分显著,常指成效、功绩等,如成绩卓著,成效卓著,经济效益卓著。“卓越”指超绝出众,程度比“卓著”深,如卓越成就,卓越贡献,卓越的科学家。
例句:①吴振中十分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关怀和鼓励,表示发扬太保人追求 、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自己,不怕险阻,争取把太保人的脚印留在北极点上。?
②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在学术上贡献 。?答案:①行迹 ②形迹(4)行迹·形迹
“行迹”意为行动的踪迹。“形迹”指举动和神色,也可指痕迹、迹象。
例句:①昔日鉴真和尚东渡,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到访,都曾在扬州留下
。让整座绿扬城“秀色可餐”,是扬州人精致生活的畅想。?
②见有民警执法,驾驶员神色慌张,目光飘移不定, 十分可疑。?3.熟语积累
(1)回光返照: ?
(2)风烛残年: ?
(3)沸沸扬扬: ?
(4)惊心动魄: ?
(5)死于非命: ?答案:(1)指太阳刚落山时,由于光线反射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发亮的现象。比喻人临死之前忽然兴奋,也比喻旧事物灭亡之前暂时兴旺。
(2)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3)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扬,喧闹、翻动的样子。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
(4)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5)遭受意外的灾祸而死亡。文本精解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2.整体把握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矛盾冲突的焦点是什么?剧情是如何发展的?参考答案:矛盾冲突的焦点是朱丽叶的“死”,剧情围绕这个焦点而步步展开。
帕里斯的出场是因为朱丽叶的“死”。帕里斯爱朱丽叶,就在他凭吊之时,罗密欧出现在坟前。至此,气氛更加紧张,预示着一场冲突不可避免。
待我们读了罗密欧与仆人鲍尔萨泽的对话后,更窥见了他“怒海”“咆哮”般的激情和“饿虎”般“凶猛无情”的决心。罗密欧掘开墓门,杀死帕里斯,来到朱丽叶面前,见到心爱的人已“死”,便饮了事先准备好的毒药,在“吻中死去”。
劳伦斯到坟茔来,使紧张的情节有一丝舒缓。但是,醒后的朱丽叶“不愿意走”,当她发现是毒药结果了她“忠心的爱人”后,在人群到来之前她以匕首自刺“扑在罗密欧身上死去”了。一对青年男女为爱情双双死去,情节达到了高潮。
其他如亲王、凯普莱特、蒙太古等人的出场更是因为朱丽叶的死及罗密欧的死,而且由于他们的死,两家修好。戏剧情节有始有终,结构完整。二、局部揣摩
1.罗密欧临死前的表白极为精彩,表述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情?参考答案:朱丽叶死了,她的死使罗密欧决心殉情。他把坟墓比作“灯塔”,可见朱丽叶在他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她就是光明,引导着自己。“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表明他对朱丽叶爱恋至极。“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来,从我这厌倦人世的凡躯上挣脱厄运的束缚。”表明他的极度痛苦和深深思念。“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表明罗密欧既有对生活的眷恋又有追随朱丽叶而死的决心。整段表白洋溢着罗密欧极度的痛苦和刻骨铭心的思念。2.朱丽叶在文中台词不多,却极好地表现出她怎样的形象?参考答案:朱丽叶从假死中清醒过来,满怀着与罗密欧相聚的希望,所以她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夫君呢?”当劳伦斯劝她离开时,她不愿意走。当她发现罗密欧已经死去后,说:“唉,冤家……当做兴奋剂服下而死去。”朱丽叶埋怨罗密欧不给自己留下毒药,表现出他们真挚而深沉的爱情和朱丽叶殉情的决心。她听到外面的声音后不顾长老的劝告,果敢地以匕首自刺而死,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忠贞。朱丽叶是纯洁的、忠于爱情的勇敢者的形象。3.从节选部分来看,罗密欧一会儿粗暴,一会儿温柔,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个人物形象呢?参考答案:罗密欧本是一个有教养、性情温和的贵族青年,他的忽而粗暴、野蛮,忽而平和、友好,是他听到心上人朱丽叶的死讯后,悲痛欲绝的表现。他对仆人用了一连串命令,用粗暴甚至威吓的语言指使仆人,如“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现在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而当仆人顺从他之后,他的语言马上平和起来,“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而对于所谓的“情敌”,他的语言也是忽野蛮,忽友好。通过这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内心十分激动的、几乎要失去理智的罗密欧。4.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作者为什么在结尾安排了结怨多年的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家族和好呢?参考答案:这场悲剧,表面上,是送信人没有把信送到罗密欧手中,而使他阴差阳错地将朱丽叶的“假死”误认为“真死”,喝了毒药殉情。劳伦斯长老对苏醒过来的朱丽叶说:“一种我们所不能反抗的力量已经阻挠了我们的计划。”这里多多少少有些命运无常的思想在起作用。不过主要还是两家斗争的仇恨气氛包围着一对恋人,迫使他们为了爱情不得不采取种种冒险手段,最终造成悲剧的发生。观念与意外不过是一对恋人惨死的外因,他们的思想、性格同现实无法调和的矛盾才是他们惨死的内因。
结尾安排两家握手言和说明:第一,年轻的一代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举动已冲破了封建势力的束缚且取得了胜利;第二,这一结果暗示了人文主义理想在与封建思想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参考答案:巧合是戏剧创作中的一种常用手法,莎士比亚娴熟地运用这一手法,使《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写帕里斯来到墓地,正好碰到了罗密欧,而恰在罗密欧刚死之后,朱丽叶就醒了过来,而劳伦斯又没带朱丽叶一同逃走,巡丁们又未来得及挽救朱丽叶的生命等等,这一切,都太过巧合,两个仇家的和解也太过突然。但正是这些,才使得矛盾得以更为集中、强烈地显示,并在这种显示中,使我们的心灵、情感受到了在常态生活中所受不到的冲击与震撼。5.“无巧不成书”,《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情节巧合表现在哪里?有何意义?三、开放探究
《罗密欧与朱丽叶》以男女主人公的双双殉情为结局,而中国传统戏剧中同类题材的结局却并非如此。试结合自己的认识,谈一谈中西爱情剧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思路提示:(1)西方更多的是从悲剧的角度去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观念。中国戏曲更多的是从喜剧的角度去表现同样的观念。所以,大多表现为“悲——欢——离——合(大团圆)”的公式。西方的则为“悲——欢——离——亡”。
(2)西方的爱情剧多侧重于两个人的爱情心理。中国的爱情剧大多与国家、社会相联系,从更大的社会背景去描写爱情。
(3)这些不同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中西文化背景及爱情理念不同。(其他说法如合情合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