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自读文本
华盛顿的选择风雅诗斋课前预习文本精解风雅诗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赏读: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课前预习一、常识整合
1.走近作者傅国涌,当代作家,1967年1月生,现居杭州。近年来曾在《读书》《书屋》上发表大量思想评论和随笔。他是一位执著勇敢的青年思想家,曾与南京樊百华合著《脊梁》一书,由余英时作序。作品有《精神力量的缺失》《公民品质的缺失》《拒绝王袍加身》《华盛顿告别政坛之后》《魂兮归来,陈天华》《风萧萧兮易水寒》《梁启超:呼唤新民》《三民主义与孙中山的遗憾》《生命重于一切》等。二、背景解读
18世纪,英、法两国为了争夺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地,进行了长达7年的战争。英国在战争中击败法国并取得对北美大陆的霸权。为填补国库空虚,英国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华盛顿和他周围的人一样,对英国殖民当局大失所望,开始认识到北美殖民地除了完全独立之外,别无选择。1774年9月,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议会的代表,同北美其他12个殖民地议会的代表一起,在费城举行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共同商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计。在华盛顿等人坚决要求下,会议通过以武装抵抗作为最后手段的决议。1775年4月19日,英军袭击莱克星顿,北美独立战争的枪声正式打响。在美、法两国军队及民兵相互配合下,在华盛顿的英明领导下,1783年9月,英美签订《巴黎和约》,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华盛顿主持制宪会议,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1789年3月华盛顿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1792年,华盛顿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而且是以满票当选。连任两届总统后,华盛顿于1796年9月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离开了政治舞台,回到了弗农山庄。1799年12月24日华盛顿在弗农山庄逝世,终年67岁。三、字词疏通
1.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答案:zhí qiǎn sàn róng chóng hàn yǔ yān lǚ chén chóu kǎi xí mó mú jiě jiè xiè(2)形近字组词答案:楷模 白头偕老 派遣 谴责 功勋 殒亡 猝然 鞠躬尽瘁 显赫 赦免2.词语辨析
(1)权利·权力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权力”:①政治上的强制力量;②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例句:①他最后振振有辞地说,要饭是神赋予穷人的 ,同其他工作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②党务公开,让 运行在阳光下。推进党务公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举措。?答案:①权利 ②权力(2)湮没·淹没
“湮没”指埋没。“淹没”则指(大水)漫过;盖过。
例句:①游荡在琅勃拉邦的街头,四顾而望,只见市区屋舍俨然,街道整齐划一,墨绿的椰树 了砖红的洋楼屋顶,洋溢着独特的热带风情。?
②近日,本报的独家系列策划之“关注广州历史文化非正常死亡”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热线、来信、短信平台,所有的沟通渠道都充斥着一个声音:担心一个城市的文化消失,害怕一段历史被 。?答案:①淹没 ②湮没(3)树立·竖立
“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常常与“榜样”“典型”“风尚”等搭配。“竖立”,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常跟具体的事物搭配。
例句:①这座全国第一个由中央批准、以城市雕塑形式 的邓小平雕像,全高近10米,屹立在莲花山的最高处,威严地俯瞰着山脚下的深圳市中心区。?
②以“廉洁”作为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全体检察干警常怀廉洁之心,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廉洁之身 检察机关公信力。?答案:①竖立 ②树立 (4)解散·遣散
“解散”①集合的人分散开。②取消(团体或集会)。“遣散”①旧时机关、团体、军队等改组或解散时,将人员解职或使退伍。②解散并遣送所俘获的敌方军队、机关等人员。
例句:①特朗普在当日的一份声明中说,尽管存在大量选举舞弊行为的证据,但许多州拒绝与总统选举公正咨询委员会展开合作,“与其把纳税人的钱花费在无休止的打官司上,不如今日签署政令 这一委员会。”?
②巴黎几次三番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难民们虽然被安置到法国各地,但在
难民看来还是巴黎的吸引力最大。?答案:①解散 ②遣散3.熟语积累
(1)黄袍加身: ?
(2)功成身退: ?
(3)济济一堂: ?
(4)赴汤蹈火: ?
(5)解甲归田: ?答案:(1)后周时,太尉赵匡胤领兵驻陈桥驿,发动兵变,部下诸将把帝王穿的黄袍披在他身上,拥立他为天子。后用来比喻阴谋政变取得成功。
(2)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3)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4)指奔向沸水,踏着烈火上,比喻奋不顾身,无所畏惧。
(5)脱下战袍,回家种田。文本精解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2.整体把握
作者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请具体分析这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参考答案: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总统,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伟大的人格魅力,令作者仰慕、折服。在整篇文章中,作者将自己浓郁的感情融于娓娓的叙事之中。
文章从华盛顿44岁接受大陆会议授予他军权时写起,叙述他历尽艰辛,组建军队并亲自率领这支军队,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实现了美国的独立、自由,“但他谢绝了黄袍加身的提议”,“平静地回到自己的庄园”。这一段叙事,满含着作者对他的这种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功成之时不慕权力的高尚风格的敬慕、钦佩之情。美国国会大厦巨幅油画下方的那个小小的说明,令作者每次读来都泪流满面,可见它打动作者之深之切。华盛顿在自由、幸福的田园生活与政权、军权之间的选择,令作者感动、折服、泪下。作者用极具抒情性的笔调,叙述了这其中的一幕幕,尤其是文章的最后,作者在对华盛顿作高度评价之时,语调低缓,感情浓重,崇敬、钦佩、赞叹、仰慕之情涌动其中,感人泪下。二、局部揣摩
1.如何理解“你将带着同胞们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是,你的道德力量并没有随着你的军职一起消失,它将激励子孙后代”的含意?参考答案:在美国的开国大典上,华盛顿向国会交出军权之后,议长如此盛赞华盛顿。华盛顿领导同胞们浴血奋战,建立了一个独立、自由的美国,现在他在同胞们的祝福声中离开权力中心,但是他捍卫自由、不慕名利、献身民主和报效祖国的伟大人格一定会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激励子子孙孙为捍卫独立自由、走向繁荣富强而奋斗、献身,甚至推动整个人类事业的发展。2.怎样理解“无论是二百多年前的那一刻,还是今天,美国人几乎都知道没有华盛顿领导他们浴血奋战,就没有一个独立、自由的美国”?参考答案:这句话赞美华盛顿对美国做出的卓越贡献。“无论……还
是……”是选择关系的句子,强调了华盛顿在什么时候都被美国人认可。“没有……就没有……”是一个条件句,突出华盛顿对美国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他的赞颂之情。参考答案:华盛顿连续几次被人们推举为美国总统,说明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但他的高尚人格决定了他不贪恋权力。“勉强”“坚决”写出了华盛顿对权力、荣誉的漠视,表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和伟人风范。3.怎样理解“此后,华盛顿虽然勉强接受连任了一届总统,但他坚决拒绝第三次连任”?参考答案:作者在第四段把议论和抒情完美融合在一起,通过“所有在场的人”和自己读“这一段文字”的感受,表达了对华盛顿的功成身退、不贪恋权力的高尚品格的感动,并由此生发开去,表达了自己的深刻感悟。4.作者在第四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参考答案:两次:选择接受军权,完成使命后回归田园;选择放弃第三次连任。启示:为美国奠定了坚实的民主基础;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政治家的人格风范;追求人的“生命、自由和幸福”;听从祖国召唤,为国效劳。5.文章共写了华盛顿的几次选择?他的选择给美国,甚至给人类留下了什么启示? 三、开放探究
华盛顿的引退也引发了世人的种种争议。那么,你如何看待功成名就、解甲归田、享受天伦之乐的做法?思路提示一:赞赏。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华盛顿的引退,无害于他人和国家的利益,所以其选择也是可取的。
思路提示二:否定。应当利用自己的力量和威望继续为国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过早地引退,逍遥自在地享受生活的轻松,这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