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赉特旗教研室汉授中学能手培养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13、《最后一次讲演》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二年二班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标要求
理论依据: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与提高,尤其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并且充实词语积累量,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修养,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最后一次演讲》是八年级下册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演讲词,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用鲜血写就的文字。1946年7月1日,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李公平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各界人士在云南大学礼堂召开追悼大会。会上有特务分子捣乱。面对这种情景,闻一多先生抑制不住满腔怒火,拍案而起,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2.教材地位和作用 这篇课文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习本单元我们将跟随演讲者,走入演讲的现场,去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第四单元的活动任务单有三个:学习演 讲词、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本文为演讲的范文,学习此文后,要求学生能演讲,会演讲。 (二)学情分析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本文是一篇讲演词,可采取课前预习,课堂朗读,讨论,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文体特点。其次本文的写作背景很重要,因此在课前要进行背景的介绍,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感受闻一多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 (三)教学重点 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意图:只有理解了内容,才能更好把握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揭露什么,歌颂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 (四)教学难点 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意图:在展学过程中突破难点,学生概括不全面,需要教师补充。) (五)教学方式 教法:本节课以自学、互学、展学的学习方式。 (意图:要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 ”“转向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调整教学关系,改变学生学习状态,激活课堂。) 学法:采用“自学、互学、展学”的方法。 (意图:尝试用学本教学的方式来调整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提问、补充和质疑,调动学生的兴趣。) (六)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 互助展评
教学目标
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
教学流程示意图(可选项)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出示目标、明确内容 三、自主学习、整体把握 四、合作学习、体会情感 五、展示学习、揣摩语言 六、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用视频的形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 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 三、新课 1.自学任务一:自读课文 思考: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6分钟后期待着你的精彩回答。) 2.自学任务二:品读课文(1—3段) 闻一多是从哪三个方面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的? (提示:大声读,自己解决不了,小组合作。) 3.自学任务三:研读课文 朗读喜欢的段落,并说出其特点及表达效果。 (提示:小组讨论交流,进行展学汇报。) 4.总结拓展 总结归纳本篇演讲稿的写作特点 。5.学以致用 假设学校组织竞聘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校刊主编、校广播站总监、志愿者服务团团长等,你准备竞聘其中某个职位。撰写300字左右演讲稿,阐述你的竞聘主张。 6.作业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死水》,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7.板书设计 敌人: 卑劣 无耻 虚弱 必败 人民: 光荣 骄傲 强大 必胜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先学后教、互助展评,课堂上学生冷静思考,自由交流,自主合作、有序展示;强化兵帮兵、兵带兵的理念。自学方式学生在读文中,能够独立解决,能够概括出“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互学方式组长主持、有序交流、汇总意见、达成共识,归纳出反动派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暗杀李公朴、层层递进揭露反动派的险恶用心。展学方式台上展示、互相补充。揣摩这篇演讲在表达上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教师后退,拿起激励性评价武器,唤醒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按照学本教学 “自学—互学—展学”的“学程结构”来设计课堂,尝试用学本教学的方式来调整教学。学本教学的根本是调整教与学的关系,确立学习者主体地位,老师是组织、指导、评价。学本教学重在学程设计,这样就避免了把一节课简单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或教学步骤,从而使学本教学从学生的“主动”、教学关系的“互动”最终教学过程的“灵动”。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