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质量守衡定律(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质量守衡定律的概念,从宏观及微观对化学变中的理解原子等各个量的变化情况。
2、 能运用质量守衡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重点、难点:
1、 质量守衡定律的定义。
2、 质量守衡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
本课时主要抓住对质量守恒定律定义的理解这一重点,通过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结合在化学反应中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原子、分子、元素等的变化,再通过典型例题加强训练,以达到巩固基础上的提高。
四、复习要点:
1、 理解质量守衡定律2、运用质量守衡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典型例题:
1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H2O + CO2 淀粉 + O2 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例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X)和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关反应方程式为X+ H2O2 = N2 + 2 H2O ,根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 )
A. N2 B. NH3 C. NH2 D. N2H2
例3、在化学反应A +B = C 中,10克A物质恰好与8克B物质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 )
A、 8克 B、18克 C、10克 D、无法确定
例4、将27.5克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7.9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
A、9.6克 B、12.6克 C、6.6克 D、14.9克
例5食物中的糖类给人体提供热量,某糖X在人体内发生的反应是:
X+6O2=6CO2+6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例6简答: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都是有机物,它们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一些骗子称,他们发明了一种试剂,只要在水中加入这种试剂,就可以使普通的水变成燃料油,从而解决世界性的难题。请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驳斥这种谎言的荒谬之处。
五、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
A. 反应条件 B. 哪些物质是反应物
C. 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2.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
A. 分子种类 B. 原子的相对质量 C. 原子个数 D. 原子种类
3. 17世纪人们认为水能变土,1768年科学家拉瓦锡对此进行研究。他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加入特殊的蒸馏器,反复加热蒸馏101天,发现蒸馏器内产生少量沉淀,称得整个蒸馏装置的总质量没变、水的质量也没变、沉淀的质量等于蒸馏器减少的质量。对于这项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精确称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B. 水在长时间加热后能转变为土
C. 物质变化过程中总质量守恒 D. 沉淀物来自于蒸馏器本身
4. 12g碳与32g氧气完全化合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20g B.32g
C.44g D.无法计算
5.化学方程式 2A+B====C+2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分别为103、71、160,则D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58.5 B. 117 C. 114 D. 14
6. 在反应中 中X的化学式为( )
A. C3H6 B. C2H6O C. C3H8 .D. C3H6O2
7.agKClO3和b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可得到cgKCl,则反应中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 ]
A.(a+b-c)g B.b-cg C.(a+b+c)g D.a-cg
8.. 在反应A+B=C+D中,若13g的A和2g的B完全反应生成8g的C,则生成的D的质量是多少g?( )
A.5g B.7g C.9g D.11g
9、(定义的理解)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3gC和8gO2生成11 gCO2 B.2gC和4gO2生成6gCO2
C.4gC和5 gO2生成9gCO2 D.5gC和9gO2生成14gCO2
二、推断题: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跟原镁带的质量相等( )
2. 按任意体积混合后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相等( )
4. 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增加的质量就是被吸收的二氧化硫的质量( )
5. 煤球燃烧后质量减轻,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三、填空题:
1. 现以2H2O 2H2↑ +O2↑ 为例,请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1)反应前后 没变;(2)反应前后 不变;(3)而 不变,故反应前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H2质量和O2质量总和。
2. 在反应S + O2 SO2中,若生成m个SO2分子,则参加反应的氧原子个数为 .
四、实验探究:
1. 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被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
(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
(2)由于波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五、计算题:
1. 将0.5g二氧化锰与一定量氯酸钾共热到质量不减少为止,称得残渣质量为15.4g。求:(1)生成氧气多少克? (2)原先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教后记:
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教师设计相应的问题提问学生,要求学生要完全熟悉课本,其次,针对知识点设计相应的习题,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时间的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