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7.19.1植物的生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生物上册7.19.1植物的生殖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20 20:1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植物的生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难点:
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2、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赏花:播放有关花的图片或介绍花的视频(有花开花落的过程)
然后话题一转:各种植物的花,虽然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是基本一致的。花的结构怎样?
2.画花:学生3-4人板演花的粉笔画,教师简要点评,
(二)学习新课
一、植物的有性繁殖(受精与果实的形成)
展示课件《开花与结果》——传粉。
根据传粉动画,认识传粉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
展示《开花与结果》动画——双受精过程。
观看动画,理解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双受精的部位,比较哺乳动物的受精与植物双受精发生部位的不同。
展示《开花与结果》动画——果实的形成。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水果的结构及各部分分别是由雌蕊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
学生观看动画,理解植物经过双受精作用后,雌蕊发生的变化。
四人一组,把本组带来的水果纵切开来,辨认水果的结构并讨论各部分分别是由雌蕊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
引导学生就观察、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并做鼓励、评价。
展示双受精作用后雌蕊的结构图及果实的结构图。
展示桃、李、杏、西瓜、辣椒、茄子等果实的纵切图片及其思考题:桃、李、杏这些果实中只有一粒种子,西瓜、辣椒、茄子这些果实中有多粒种子,这是为什么?
讨论:
a.子房是花的雌蕊的主要结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b.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它们的各部分是由花的什么结构发育而成的?
c.为什么桃、李的果实里只有一粒种子?而西瓜、番茄的果实里有多个种子?二、植物的无性繁殖
1、营养繁殖
引导学生阅读P94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例举营养繁殖的实例。
阅读、明确营养繁殖的概念。
根据营养繁殖的概念,例举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营养繁殖的实例。这些植物是用什么器官繁殖后代的?它们属于哪种生殖方式吗(有性还是无性)?还有哪些植物通过这种方式繁殖?
小结:人工营养繁殖:扦插、嫁接、压条、分株(铁树 、芦荟)
介绍嫁接方法、接穗和砧木
1.嫁接 出的植物具有哪部分的特性?接穗的性状
2.你知道哪些植物用嫁接、扦插、压条方法进行繁殖
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盆载万年青、月季等花卉,杨、柳的枝条进行实践操作。
2、植物的组织培养
展示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
观察并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技术的关键所在——无菌条件。
出示思考题:植物的营养繁殖和组织培养过程中涉及到两性性细胞的结合吗?鼓励、评价学生交流。
思考并交流答案,明确植物的营养繁殖和组织培养属于植物的无性繁殖,而花与果实的形成则是有性繁殖。
(三)课堂小结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比较
比较项目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受精(生殖细胞的结合)


新个体的产生
受精卵发育新个体
母体发育新个体
繁殖速度


后代的适应能力


优点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进化。
产生后代数量多,速度快,变异小,有利于保持母体优良性状
缺点
繁殖速度,不利于保持母体优良性
适应能力差,长期无性生殖会引起品种退化。
相同点
都能产生新个体,繁殖后代使种族延续和发展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一、受精和果实的形成
二、植物的营养繁殖
三、植物的组织培养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同步练习》
七、教学反思
对植物花的结构学生有些基本了解,但不太深入。这就需要复习花的结构,这样对传粉、受精、结果的生殖过程才能更好地掌握。对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学生缺少实践活动,了解得不太多。可以借助 挂图加强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知识技能方面,让学生能描述被子植物受精的过程,说明一些常见植物的营养繁殖方法,列举生产实践上植物常见的 人工营养繁殖方式并能叙说组织培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