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人的个体发育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说出人体发育的分期,描述青春期发育的生理、心理特征。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收集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与他人交流学会与人沟通,提高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分析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健康地生活,感觉青春的美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人体发育的分期。描述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难点: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学会健康地生活。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班上同学刚出生时的照片。
引入话题:“这些可爱的小宝宝是谁?怎样长大成人的?现在是什么样子?”
学生观察照片中人物特征,猜想照片中人物,交流讨论、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从幼儿园到初中),你有没有感觉到身体发生了某些变化? 你知道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的区别吗?你知道人体的发育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发育上有哪些差别?你考虑过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吗?
(二)学习新课
一、人体的发育分期:
指导学生上台(或分组)展示他们各时期的照片。
提问:
(1)人的生长发育分为几个时期?
(2)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观察交流同学带来的“我的成长过程”展板,学生自我介绍展板,可从拍摄年龄、形态特征、当时趣事等多方面介绍。
共同总结人的发育分期及各时期特征。
人体的发育分期:指导学生上台(或分组)展示他们各时期的照片。
提问:
(1)人的生长发育分为几个时期?
(2)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观察交流同学带来的“我的成长过程”展板,学生自我介绍展板,可从拍摄年龄、形态特征、当时趣事等多方面介绍。
共同总结人的发育分期及各时期特征。
二、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指导分析“青春期发育记录表”,查询信息库,结合课前查阅收集的互联网(图书馆)有关青春期发育的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1)青春期生理发育有哪些明显特点?
(2)男孩、女孩在发育上有哪些差别?
(3)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1、小组合作学习观察青春期发育记录表,阅读信息库,相互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从“青春期发育记录表”及其他资料中得出信息,结合自身,总结青春期发育的明显特点。分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播放录像或小品展示“我长大了”
引导学生分析:
(1)进入青春期的你与儿童的你一样很听父母的话吗?
(2)进入青春期的人与异性交往与儿童期有何不同?
(3)进入青春期的你穿着打扮与儿童期有何不同?
思考、讨论、交流、分析。
总结青春期心理变化。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1)当你首次出现遗精或月经时,你是什么感觉?是否告诉你的父母?你父母是什么态度?
(2)青春期的青少年如何与异性交往?
(3)青少年穿着打扮要注意什么问题?
组织“青春不烦恼”团体模拟咨询会。学生可邀请家长代表,青少年教育专业人士,生理、心理医生参加。相互交流解答疑难。
组织“青春不烦恼”团体模拟咨询,推选主持人、工作人员。
学生将自己成长中的生理、心理困惑烦恼或难言之隐以不署名小纸条形式提交主持人。
学生自己相互解答,也可由家长、教师或专业人士解答。
(三)课堂小结
通过自己归纳,不断思考及反省,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表达能力。
五、板书设计
第2节 人的新个体发育
一、人体发育的分期
二、青春期发育
1.生理变化
2.心理变化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同步练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的自学以及讨论为主,通过 照片的对比,青春期记录表的对比分析,了解人体发育的几个分期,了解青春期生理 以及心理上的变化,认识到青春期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一定要认真学习知识,不能浪费了宝贵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