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认识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哭、没、别”。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看图、想象,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司马光》(齐读课题),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请小朋友边读边想,讲了司马光的什么故事? 二、读读演演,激活情感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呀?(示:古时候)指导读好轻声。你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是古时候的人?对呀,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指名读。 2、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在什么地方玩呀?是呀,小朋友们玩得真起劲呀!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句话读好?指名读。 3、花园里有些什么? (再出示: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自由读,想想这口水缸怎么样?水多不多?怎么知道的?(点击“大”“装满”,指导读好)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就在小朋友相互嬉戏的快乐时刻,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呀?(示多媒体)和文: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自由读。 (1)小朋友是怎么掉进去的?(点击:爬上一不小心)什么叫“一不小心”?平时你有没有一不小心把事情搞砸的情况?谁来读好这词?指名读。 (2)水缸这么大,水又满满的,小朋友掉进去会有什么后果呢? (3)这时的情况真是十分危急,这句话该怎样读?指名读,齐读。 2、这时,小朋友们怎样了?(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1)“慌了”(点击:慌)就是怎么了?指导读词。 (2)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有的()还有的()。 (3)表演读这句话。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 ①出示句式: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②还有在什么时候做了一些不一样的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小组讨论:这些小朋友的做法能解决问题吗?得出结论:哭一点也没用,喊比哭好,但周围没有人在的话也没用,跑去找大人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有人来也怕晚了,总之,都不是可行之法。此时,司马光不喊不叫不慌,在想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出示: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指名读。(点击:使劲)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司马光很使劲?(大石头) (1)谁愿意上来学学司马光砸缸的样子?学生提建议怎样把砸这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2)愿意做的站起来做一做。 2、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3、此时,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指导读出高兴、轻松的语气。 4、男女生比赛读第三自然段。 三、想象说话,拓展思维 1、小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救这个小朋友? 让学生讨论这些办法是否可行,得出结论: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司马光的办法是最好最有效的。 2、假如你是得救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 假如你是边上的小朋友,看到司马光救出了小伙伴,肯定很高兴,那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假如你是那个落水小朋友的父母,知道是司马光救出了自己的孩子,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四、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 现在,你想对司马光说些什么?谁来夸夸司马光?(示:司马光,你!) 教师总结: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几百年后我们也一直记得他。课后你们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你会更加了解司马光。 五、指导写字:哭没那别 1、指名认
2、自己想办法记忆字形。 3、学生说说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笔画。 4、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1个,仿影1个,临写1个。 六、作业 将司马光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