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在过程中调用过程
?一、学情分析:
教材简析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的教学内容是LOGO语言,LOGO语言的特点是接近自然语言、生动有趣、简单易学,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教材“LOGO”这个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LOGO世界,LOGO基本命令,重复命令,彩色绘图及LOGO语言的过程与调用及管理。在内容安排上可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小海龟以及学习和熟悉小海龟的基本操作和命令;第二单元——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加深对LOGO语言的学习,重点放在对重复命令的学习上;第三单元——引入了新的概念“过程”对小学生来讲是学习LOGO语言的提高篇。从教材的总体来看三个单元的内容组织从易到难、环环相扣,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形成对LOGO语言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本课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LOGO语言”之第七课《在过程中调用过程》最后一部份。重点学习什么叫“过程的嵌套”,与重复命令的嵌套有什么区别。嵌套过程的主从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目前学生的家庭条件基本都有电脑,但家长对学生接触电脑的要求程度不同,导致学生认知和操作能力高低不同。但所有学生对电脑好奇心较强,对电脑进行过初步系统化的学习,在技能层面,该阶段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比较熟悉,有基本的操作能力;在认知层面六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和平面几何知识,能进行逻辑运算;在情感态度层面,学生对语言有一种神秘感和强烈的求知欲,对新奇的知识能够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而学生在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对LOGO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定探究的兴趣,老师要充分保持他们的这种学习的热情,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创设有趣、生动、形象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
教法与学法建议:
本节课通过在过程中调用过程的绘图方式,理解什么叫过程的嵌套。从
过程的调用和被调用的关系中,理解什么是主程序,什么是子程序。理解过程的模块化结构。渗透结构化编程思想,发展学生能力。本课的重点在于利用过程的嵌套完成复杂图形的绘制。 本课之前已学习了重复命令的嵌套和过程,通过与过程嵌套的不同的对比,了解过程的嵌套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过程的嵌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对比思索,认识子过程的作用,学会用过程嵌套的方法画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演示及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科学严谨地工作态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2、理解用过程嵌套的方法画图的意义,初步建立模块化编程思想。
? 三、教学重点:认识过程的嵌套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区分子过程、主过程,会用过程嵌套的方法画图。
五、教学方法:对比法、演示法。
六、教学环境:多媒体机房。一人一机(个别两人一机),投影机一台
七、教学准备:在教师机上准备好教学中将会用到的LOGO图形SJX、DIE、HUADUO、XIAOCAO、HUAYUAN等素材范例。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学
环节
?知识点及
教学意图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引入
通过复习巩因旧知,同时为新知的过程作好准备
1.巩固复习旧知:
(1)、复习LOGO语言的常用命令。
(2)、提问定义过程的方法。
(3)、抽生到教师机上演示:画一个正三角形SJX,定义过程,保存过程。
2、师:在前面,我们掌握了重复命令的嵌套,知道为了方便快捷,可以在一层重复命令中嵌套另一层重复命令,由小的图形再组合成大的图形,那刚才同学们完成了一个SJX的过程,下面老师要画一只蝴蝶,一起来看一看,由哪些图形组成。
要完成这只蝴蝶的过程,我们可不可以直接套用刚才完成的SJX这个过程名呢。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回答、
演示
学生观看判断
新授
教学
了解并掌握过程的嵌套
揭示课题:
过程中需要输入不同的命令,我们定义的过程包含了一串特定作用的命令了,在过程中能不能把别的过程名当作命令来使用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过程的嵌套。
看书上第七课P46页,分析蝴蝶的组成,了解它包括了两个刚才完成的过程SJX。想:可不可以在输入命令时用SJX这个过程名代替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命令。怎么做?
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教材46-48页 同时勾画讨论:
什么是过程嵌套?
怎样区分子过程、主过程?
上机试一试,用过程嵌套的方法作图DIE。
4、老师小结:(1)过程嵌套:在过程中调用过程的方法。(2)子过程:被调用的过程,如教材中的SJX。 (3)主过程:调用了子过程,被直接运行的过程,如教材中的DIE。
学生好奇
引出新知
??
学生聆听
学生自学看书P46-48,尝试进行DIE的过程嵌套创作
学生上机操作,小组练习、讨论,
拓展
练习
过程嵌套的应用,灵活调用子过程
看教材P49页图7-5,小组分析讨论图的组成:
尝试完成子过程HUADUO,再用新知过程的调用完成主过程HXIAOCAO。
看教材P49页图7-6,由4颗相同的草,两只相同的蝴蝶组成。
师引导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小草、蝴蝶的过程中可以调用子过程(组成图形的一部份),那这幅图画中又由小草和蝴蝶成为了主画面的各部分,可不可以把XIAOCAO与DIE这两个过程也作为子过程调用呢? ......
(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当学生依次完成后,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点评学生定义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画出这个过程HUAYUAN。
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讨论
学生上机完成任务:花园
部分学生展示作品。
小结
回顾
本课知识回顾,渗透了模块化编程思
师生共同小结要点: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用过程嵌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像搭积木一样方便、快捷地组合一些复杂图案。定义过程时,先分析图形的组成,先定义最基本的子过程,把需要多次使用的命令,写在一个过程中,再层层推进,由小到大,最后定义主过程。这样一个个的模块就可以完成一幅幅美丽的的复杂图形了。
定义后的过程名,可以像基本命令一样重复使用,这不仅可以减轻写过程的工作,还可以减小过程占用内存和磁盘的空间,提高过程执行速度。
学生聆听、思考
??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在过程中调用过程的绘图方式,理解什么叫过程的嵌套。从过程的调用和被调用的关系中,理解什么是主过程(主程序),什么是子过程(子程序)。最后过程主过程调用子过程,理解过程(程序)的模块化结构。渗透结构化编程思想,发展学生能力。在讲述过程的嵌套与嵌套的应用时,所涉及的概念较困难,一定要结合实践操作来进行讲解。学生通过自学看书理解,在老师的提示性语言中完成操作。既便于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自主学习水平,教学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通过操作练习,老师要多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练习,由简入繁。要明确告诉学生。定义后的过程名,可以像基本命令一样重复使用,这不仅可以减轻写过程的工作,还可以减小过程占用内存和磁盘的空间,提高过程执行速度。在今后编写过程的时候,要形成这种习惯:把需要多次使用的命令,写在一个过程中,再由别的程序调用。渗透模块化编程思想。但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分析图形的耐心,弄清楚它的基本图形、重复图形是什么?定义好
子过程。
另外,课后作业利用花朵和蝴蝶来组合成花园时,由于主过程HUAYUAN事物较多,可以先让学生用单个的DIE与XIAOCAO画一个,再深入到四根XIAOCAO与两只DIE。这样递进一下学生的难度可以减少一些。也可让差生得到练习,优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巩固。另外,相对子过程的嵌套,小海龟的移动反而会成为花费时间较多的,老师可以事前准备好主过程,让学生填空子过程。重点突出。
本课是LOGO语言最后一课,与其它版本相比,教材内容较简单,老师可以找一些较复杂运用变量完成的图形让学生欣赏,从而让部份学习较好的优生产生更深的探究之心。
6下第六课 点评
周老师对LOGO语言部分以及本课的教材分析非常到位,特别是关于教学单元的划分,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法与学法建议中,周老师充分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思想,看起来是在讲过程的调用,实质是以过程的调用为载体,教会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即结构化编程思想,同时透过过程的调用画复杂图形,又教给了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能力。
关于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了三维目标,但在制定与把握上还值得推敲。知识与技术中,关于过程的嵌套不应停留在了解上,应该知道什么是过程的嵌套,并会用过程的嵌套画简单的组合图形。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画蝴蝶过程中还以调用过程,并且还能多次调用过程,从而掌握过程的嵌套方法;通过过程的嵌套画较复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化编程思想,渗透子程序与主程序的编程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周老师拟得比较好,个人认为还可以加一点:通过本课复杂图形的绘制为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比较画蝴蝶,画法很多,怎么样才来找到一种简单的画法,画图的步骤是怎样,转角的计算等,都需要分析和计算,才能找到最佳方案。
周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准备非常充分,这点值得我们同行学习。
周老师通过复习抽问的方法让学生定义一个画三角形的命令,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这样的引入过度自然。但在引入过程的嵌套显示有些直接,失去了将蝴蝶作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例子。建议:首先,分析蝴蝶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第二,讨论如何画(这是重点和难点),第三,用命令画,其实在即时命令中多次调用过程,前面都有用过,第四,再把命令串写入过程中。揭晓:在过程中调用过程,叫过程的嵌套。第五,理清主过程与子过程的关系。
在过程嵌套的应用环节,周老师的设计层次清楚。但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是会让学生先讨论怎么画花朵、怎么组成花,包括画图的路径和步骤,因为每周学生一节信息课,课后又没有作业,多数同学的分析能力还是比较差的。至于花园,下面的一排花,我们可以可以引导学生用重复命令调用过程,还可以多画几朵。
课件9张PPT。第七课 在过程中调用过程LOGO常用基本命令FD------前进 BK------后退
RT------右转 LT------左转
HOME---回家 CS------清屏
REPEAT----重复 FILL---填充颜色定义过程SJX: 保存过程SJX:请用重复命令画一个正三角形SJX用重复命令的嵌套画两个一样的三角形:F2选定为当前窗口----SAVE观察:蝴蝶由哪些图形组成?看书思考:重复命令可以嵌套,
过程可以嵌套吗?试一试:在画DIE的过程中调用过程SJX画蝴蝶的两个三角形翅膀。过程的嵌套:子过程:在过程中调用过程的方法。 调用了子过程,被直接运行
的过程。如DIE 子过程 主过程
积 木 城 堡组
合被调用的过程。如SJX。主过程:做一做观察:这幅过程名为XIAOCAO的图形与上幅图有什么关系?可以调用过程名HUADUO作为子过程吗?请画出过程名为HUADUO的图案。综合实践题:
思考:在前面的学习中,小草、蝴蝶的过程中可以调用子过程(组成图形的一部份),那这幅图画中又由小草和蝴蝶成为了主画面的各部分,可不可以把XIAOCAO与DIE这两个过程也作为子过程调用呢?看一看:这幅图可以怎样分解?练一练:画出这个过程名为蝶恋花的图形?综合实践花园请观察右边的图形,有XIAOCAO与DIE各几?运用过程嵌套(+重复嵌套)的方法完成主过程HUAYUAN。小结:用过程嵌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像搭积木一样方便、快捷地组合一些复杂图案。定义过程时,先分析图形的组成,定义最基本的子过程,把需要多次使用的命令,写在一个过程中,再层层推进,由小到大,最后定义主过程。这样一个个的模块就可以完成一幅幅美丽的的复杂图形了。
定义后的过程名,可以像基本命令一样重复使用。第七课 《在过程中调用过程》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在过程中调用过程的绘图方式,理解什么叫过程的嵌套。从过程的调用和被调用的关系中,理解什么是主过程(主程序),什么是子过程(子程序)。最后过程主过程调用子过程,理解过程(程序)的模块化结构。渗透结构化编程思想,发展学生能力。在讲述过程的嵌套与嵌套的应用时,所涉及的概念较困难,一定要结合实践操作来进行讲解。学生通过自学看书理解,在老师的提示性语言中完成操作。既便于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自主学习水平,教学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通过操作练习,老师要多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练习,由简入繁。要明确告诉学生。定义后的过程名,可以像基本命令一样重复使用,这不仅可以减轻写过程的工作,还可以减小过程占用内存和磁盘的空间,提高过程执行速度。在今后编写过程的时候,要形成这种习惯:把需要多次使用的命令,写在一个过程中,再由别的程序调用。渗透模块化编程思想。但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分析图形的耐心,弄清楚它的基本图形、重复图形是什么?定义好子过程。
另外,课后作业利用花朵和蝴蝶来组合成花园时,由于主过程HUAYUAN事物较多,可以先让学生用单个的DIE与XIAOCAO画一个,再深入到四根XIAOCAO与两只DIE。这样递进一下学生的难度可以减少一些。也可让差生得到练习,优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巩固。另外,相对子过程的嵌套,小海龟的移动反而会成为花费时间较多的,老师可以事前准备好主过程,让学生填空子过程。重点突出。
本课是LOGO语言最后一课,与其它版本相比,教材内容较简单,老师可以找一些较复杂运用变量完成的图形让学生欣赏,从而让部份学习较好的优生产生更深的探究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