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师通过“演示,机器人沿着直线行进,碰到障碍,自动后退”导入新课。在导入这一环节上,处理得非常不错,上课伊始,就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真正做到了“做中学”的教学思想。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这堂课充分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老师是“导”不是“演”。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不会碰坏的机器人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是在《认识机器人》《与机器人“对话”》《让机器人动起来》《聪明的光控路灯》等几课后,学生进入到实战设计、组装、编程控制机器人的又一新课。机器人具有类人智力的关键是,它有能感知环境和环境变化的各种传感器,本课通过机器人通过触碰传感器让机器人得到相关信息,并发出指令,让机器人做出相应的动作。
学情分析:
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各部件功能,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LOGO语言,并会根据给定任务设计LOGO程序来完成任务,学生对机器人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学习了智慧LOGO流程图界面以及仿真系统环境,了解基本的流程图程序。本课我们将以通用机器人为例,通过“触碰传感器”让机器人得到相关信息,并发出指令,让机器人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是学生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触碰传感器的原理
2、 初步会用智慧LOGO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
过程与方法:
1、 了解人的思维方式与机器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尝试转换
2、了解触碰传感器工作原理及运用方式
3、感受科技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 教学重点:
触动传感器的特性
??三、 教学难点:
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
四、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投影演示结合实践操作等直观教学法
五、 教学准备:
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知识点及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系统学习了机器人能“懂”的LOGO语言,也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了机器人,还通过虚拟平台与机器人进行了“对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机器人,你们看老师这个机器人可聪明了,你们看(老师演示,机器人沿着直线行进,碰到障碍,自动后退。)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的机器人遇到障碍会自己后退呢?
1.学生认真听讲;
2.调动起积极性
认识触碰传感器
让学生了解、认识触碰传感器。
师:同学们,机器人碰到障碍物就后退,说明机器人具有什么功能?机器人为什么具有“触觉”的功能呢?引导学生回答:机器人身上安装了传感器——触动传感器,它让机器人具有“触觉”。
1.学生好奇,引出新知
2.学生聆听并回答
3.观察老师出示的各种实物部件
搭建一台简易机器人小车
1.通过已经制作好的实物机器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2.培养自学及观察,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
师:请同学们自学书P85-P86,学习搭建一台不会碰坏的机器人的步骤,学习完后,注意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建议一人搭一步,交换找零件和搭建。
1.学生自主学习P85-P86五分钟;
2.小组长安排本组内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
3.学生实践操作
编写控制程序
编写控制程序
1、学会电动机控制方法
(1)指定端口电动机正转(motorforward 端口,速度)
(2)指定端口电动机反转
(3)指定端口电动机停止
2、机器人常见状态
(1)前进
(2)后退
(3)左转
(4)右转
(5)停止
3、触碰传感器检测命令
Checktouch 端口
4、编写完整的“不会碰坏的机器人”程序
1. 学生倾听;
2.学生看书、观察老师演示的过程;
3.学生小组练习操作、讨论。
下载程序
执行程序下载。
单击工具栏上的“下载并运行”按钮,智慧LOGO会对代码进行错误检查。编译完成后,系统将出现对话框,选择“确认”将你的程序下载到机器人中。当出现程序成功下载的提示框后,即可拔出数据线了。
学生的操作步骤:
1.打开机器人的电源开关;
2. 单击“连接机器人”工具按钮;
3.在“LOGO语言下传过程名”窗口中,输入过程名;
4.单击“下载”按钮,开始下传载。
探究活动
让机器人按我们的意愿运动
这里的探究练习主要是改变一下参数。感受机器人的运动状态机变化。看看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如果还不能有效的完成任务,应找原因,修改机器的硬件或软件。
学生自由发挥
?
课件8张PPT。不会碰坏的机器人搭建一台简易机器人小车自学书P85-P86,学习搭建一台不会碰坏的机器人的步骤。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建议一人搭一步,交换找零件和搭建。一、电动机控制方法1.指定电动机正转:Motorforward 端口,速度Motorforward A,100 2.指定电动机反转:Motorbackward 端口,速度Motorbackward B,503.指定电动机停止:Motorbrake 几种常见的机器人状态:1、前进Motorforward A,50 Motorbackward B,50Motorbackward A,50 2、后退Motorforward B,50 3、左转Motorbackward A,50 Motorbackward B,505、停止Motorbrake A4、右转Motorforward A,50 Motorforward B,50 While1[If(checktouch 1)[Motorbackward A,50
Mororforward B,50Wait 1Motorbackward A,50
Motorbackward B,50Wait 1]Else[Motorforward A,100
Motorbackward B,100]]执行程序下载1.打开机器人的电源开关;
2. 单击“连接机器人”工具按钮;
3.在“LOGO语言下传过程名”窗口中,输入过程名;
4.单击“下载”按钮,开始下传载。探究活动让机器人按我们的意愿运动
感受机器人的运动状态机变化。看看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如果还不能有效的完成任务,应找原因,修改机器的硬件或软件。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上,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每6个学生一组,每组一套机器人配件和一台计算机,喜欢玩积木的同学负责机器人搭建工作,对计算机操作熟悉的同学负责编写程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但对于那些不善于表达,不善于交流的学生来说,收获有限。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动手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学生学习的思维被打开了,能够自己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的思考,积极想去解决运动折算率等系列问题,提出的方案的五花八门,超出了我的预想,上完此课后,让我深深的感到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远远超出我们。相信学生的能力,尽最大的能力去开发、挖掘他们的潜力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
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可以更成系统,对学生的答问、学习进度、成果等可以用量表方式分小组进行记录,学生学习的每个关键事件在对课堂进行小结时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好处是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心理,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通过评价来让学生来对一堂课学习情况自我反思,找出不足,改进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