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了解机器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了解机器人》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8-11-20 11:0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课《了解机器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八课。是一篇概念性、科普性、理论性较强的课文。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LOGO程序,掌 握了一些编程思想后,接触机器人的第一课。本课从小海龟执行我们的指令,小海龟从电脑屏幕这个虚拟世界来到现实生活中,从而过渡到机器人。本课重点介绍 了,什么是机器人?为什么叫机器人,而不叫智能机器?机器人的发展及应用怎么样?我国在机器人研究成就和水平怎样?机器人与人的关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探 讨,可以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
学情分析:
关 于机器人,同学们早已听说过,也大概知道机器人是由程序控制的。同学们具备了一些编程能力,也能利用编程解决一些问题。但这些程序和控制的对象都是在计算 机屏幕上,是在完全虚拟的世界里的一只“小海龟”。现实世界中这只“小海龟”是什么样子呢?学生怀揣如此强烈的好奇与愿望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机器人;
②了解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
③了解我国研究机器人的成就与水平;
过程与方法:①采用查询资料、自主学习等方法了解机器人的相关内容;
②通过上网、请教、阅读教材、阅读素材等探究机器人相关问题,拓展对机器人的了解;
③用师生互动、合作讨论的形式研究机器人的概念和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机器人的兴趣;
②通过自主学习培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③激发学生敢于梦想,勇于探究,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产生、发展及应用。
教学难点:机器人的概念及特征。
三.教学准备:
①最好能够上网查阅,也可提供阅读素材;②教师演示课件;③分四人小组,确定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④电子教室软件,能广播文件与学生上交作业。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知识点及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谈话导入
从电脑屏幕过渡到现实机器人
①我们已经能够编制LOGO程序控制小海龟在屏幕上画出漂亮的图形,这只小海龟来到我们的身边是什么样子呢?
②教师展示机器人图片。
?
③谁知道图片上的是什么?
④老师板书课题:机器人
?
①学生听,并思考
?
?
?
②学生看课件
?
③学生回答:机器人
?
?
?
?
?
?
展示机器人图片
?
此时不写“了解”,最后全课总结时再补上
机器人概念及特征
①从图片引出思考?开始探讨机器人的概念
?
②通过追问,深入挖掘出感知与思维特征,即人工智能与程序控制
③概念小结
①你们认为机器人是机器呢?还是人?那为什么又叫“人”呢?
②每小组发言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讲:机器就是一种有机械、有电子的装置(板书)
③是机器,为什么叫“人”呢?
④人有什么功能?
⑤教师小结:人有感知和运动,特别是思维。
(用电动玩具,如四驱车与机器人小车对比,或教师演示行走碰墙停止前进来说明感知、运动与思维过程)
⑥描述一下你认识的机器人?
?
⑦机器人有什么特征?
?
⑧翻到教材第51页,看看书上是怎样描述机器人的?把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勾划起来
⑨汇报一下,你们勾划了那些词、句。
教师总结:机器人是具有一些类似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特征是:感知、运动、思维等,也就是具有人工智能与程序控制。
①小组讨论,约2~3分钟
?
②学生汇报:是机器
?
?
?
③学生回答:人的功能
④学生回答
⑤学生看教师演示
?
?
?
?
?
⑥学生回答:A、机械装置;B、电子装置;C、类似人的功能
⑦学生回答:感知、学习、运动、情感、思维等
⑧学生自主学习
?
?
⑨学生汇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师板书:
机器人概念
、特征等
?
?
了解机器人的产生、发展、应用等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全面、深入了解机器人
①同学们通过互联网、教材、资源包等资源,学习并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记录表
探究项目
关键词
机器人来历
?
机器人诞生
?
为什么要造机器人?
?
机器人发展的几个阶段
?
机器人需要有人的外形吗?
?
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
我国在机器人方面有哪些成就?处于什么水平?
?
你心中未来机器人是什么样?
?
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
②学生上传电子“探究活动记录表”
学生查阅资料,完成表格中的探究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上传记录表
提供上网环境或资源包
?
《探究活动记录表》的使用:有电子教室软件,可以直接广播电子文档,学生完成后上传给老师;没有的老师也可以印成纸质记录表,学生完成并汇报后再上交给老师
?
?
?
?
?
投影上显示学生上传的探究记录表
总结
总结机器人相关问题
①每位同学选择一个你最得意的研究成果向大家介绍,其余同学认真听他对这个问题的介绍。他介绍后我将请你们来改错或补充。
②以下是根据学生汇报探究成果,教师总结的关键词
来历:虚构科幻、研究设计、奴隶、Robot、机器人
诞生:1947、防核辐射、恩格尔.伯格
为什么造:A、有害危险;B、大量重复;C、干不了
阶段:三个阶段,模仿、有感觉、智能
人的外形:类人的功能、无需人的外形、机械电子装置
与人的关系:人是主人、朋友
我国成就:玉兔号、蛟龙号、四川的智能娱乐机器人、吹长笛
未来机器人:更人性化、高度智能、智商更高、应用更广
①一个学生介绍探究成果,其余同学是评委,可以进行评价和补充。
?
?
?
?
投影上展示学生《记录表》,并用电子教室软件广播屏幕;也可将纸质《记录表》用实物展示台呈现在大屏幕上。
?
全课总结
概括机器人概念,找机器人是运用所学概念,激发深入学习的兴趣
①同学们,我们这节课通过合作讨论、自主学习“了解”了机器人的概念,就是类似人的功能、机械电子装置。还了解了我们非常感兴趣的有关机器人的一些问题。
②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也会进入我们生活中来。说说你在生活中见到的机器人吧?
③课后作业,再找一找哪里还有机器人?
①学生随着老师的总结,整理了解到的机器人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
?
?
②联系生活,寻找见到过的机器人。
老师总结到“了解”及时在黑板上标题前添上了“了解”二字,将标题补充完整
同时在课件中出示机器人概念及同学们探究的问题及关键词
温馨提示:表格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三者之间的水平方向是同一个环节的彼此相互对应的,不可错位。
五、板书设计
了解 机器人



机械电子装置 类似人的功能

特征: 感知 看、听、触觉
运动 走、跳、拿、说
思维 判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