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人教版)参考答案
1.(1)岂不罹凝寒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每空1分,有错即不得分,共6分。)
2.D(3分)解析:“滞”读为“zhì”,“人”应改为“仁”。
3.C(3分)解析:A项“具有”一词缺少宾语;B“构成部分是由……组成的”句式杂糅;D项语序不当,
应为“不仅要宣讲到位,而且要落实到位。”
4.B(3分)解析:②③是一个板块;①④是一个板块;④领起后面的句子。
5.(1)示例:项目一:书法知识讲座。(1分)目的一:明确书法的意义,了解书法的知识。(1分)
(2)C(该项为草书特点)(3分)
6.行 春 钱塘湖早春美好景色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每空1分,共3分)
7.示例: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
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内容正确,语言生动即可)(3分)
8.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每处1分,共2分)
9.向西南;河川。(每空1分,共2分)
10.B(3分)解析:A.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凭借。B.的C.是/给,替。D.东边/往东。
11.这里的水经历了山涧飞流,水清凉又清澈,所以称它为清水了。(3分)
12.一是风景胜:“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层深,兽迹不交。隍中散水雾合,
视不见底。”(1分)二是人胜:禅栖之士拥有“竹柏之怀”“仁智之性”。(1分)拥有的高洁情怀与仁
智的天性人与清幽绝俗的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此地的胜景。(2分)
13.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
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③“兔子
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
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每点1分,3分)
14.C(3分)
15.高效、快速、杀菌效果均匀,简化食品加工工艺;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色泽、风味和营养;能耗
低,无污染。(每点1分,共3分)
16.不能,全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超高压技术的。先介绍超高压灭菌的原理,然后写超高压的优点,
最后写超高压在食品灭菌以及灭菌以外的新应用。调换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不一致。(3分)
17.举例子,列数字。(2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超高压灭菌技术最适合对果汁饮料、浓缩果汁和果酱等
液体进行灭菌。(2分)
18.难过;空落落(每点1分,共2分)
19.两处“愣愣”指“未回过神来发呆的状态”,老人“愣愣地”,是担心二婶遗忘、甚至不给所欠的一个铜板,
小本生意会亏本,表现出他委屈、无奈的神情;(2分)“我”“愣愣地”,是因为老人对二婶精打细算,
而对“我”却如此的“大方”,表现了“我”的不解以及“我”同情而又爱莫能助的心态。(2分)
20.二婶买山薯少给了老人一个铜板,用二婶的贪小便宜侧面衬托了老人的淳朴善良,凸显老人品质的
高尚,(2分)也表现了小贩买卖的不容易,为下文我和老师的对话做了铺垫。(2分)
21.以“毽子里的铜钱”为题,以它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毽子里的铜钱
包含了“卖山薯老人”和“我”之间真诚的关爱和体谅,体现了这种情谊的珍贵。(2分)
22.略,参考河北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50分)
参考译文:黑山在河南修武县的北方,白鹿山的东面,是清水的源头。清水的上游承接了诸多山坡的零散泉水,积蓄的多了便成为河水,向西南方向流去弯曲纡回。瀑布从山岩上垂下,流下的河水填注沟壑,有二十多丈高,水声像雷声一样,震动整个山谷。清水两侧的石壁高深入云层,连野兽都不能来到这里,沟壕中水气和云雾混合在一起,看不到底。南面是山峰北面是山岭,大多是修行僧人的居住地;东面是山岩西面是山谷,也是寺院佛塔所在之处。有碧竹松柏的胸怀,可以和神心一样深奥悠远;有仁爱智慧的本性,可以和这里的山水一样深,这更加是最好的地方了。这里的水经历了山涧飞流,水清凉又清澈,所以称它为清水了。
总 分
核分人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人教版)
题 号
第一部分
第 二 部 分
第三部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得 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5题20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第》)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鸢飞戾天者, ;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
, 。
2.选出字音字形有错误的一组( )(3分)
A.琐屑(suǒ xiè) 徙倚(xǐ yǐ) 摧枯拉朽 诚惶诚恐
B.倔强(jué jiàng) 轩邈(xuān miǎo) 殚精竭虑 筋疲力尽
C.濒临(bīn lín) 炽热(chì rè) 杳无消息 沿溯阻绝
D.遏制(è zhì) 滞留(dài liú) 为富不人 和颜悦色
3.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花香藕具有补心脾、润秋燥、收缩血管、清热补血,深受食客喜爱。
B.候风地动仪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由触发机关和报警装置组成的。
C.十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大多走出了地震带来的阴影。
D.“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
4.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
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
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5.学校准备开展“走进书法”的主题活动。(5分)
(1)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
的示例写出一项,(书法欣赏除外)并说明活动目的。(2分)
示例:项目:书法比赛
目的: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
项目一:
目的:
(2)对右面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笔力稳健,姿态优美
B.上下贯通,顺畅和谐
C.结构疏密得当,放纵张狂
D.采用行书书体,运笔流动自然
第二部分:阅读(50分)
(6~21题5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其后的问题。(6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以“ ”为着眼点,抒发了对
。(3分)
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其后的问题。(14分)
水经注·卷九
郦道元
黑山在县北白鹿山①东,清水②所出也。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③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层深,兽迹不交。隍④中散水雾合,视不见底。南峰北岭,多结禅栖⑤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⑥。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⑦,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⑧,更为胜处也。其水历涧飞流,清泠洞观⑨,谓之清水矣。
注释:①黑山:在今河南省浚县西北。白鹿山: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北。②清水:清水原是黄河北岸的一条支流,后来与黄河分离,成为海河水系卫河(即南运河)的一段。③乘(chénɡ):凌越。④隍(huánɡ):本指护城的壕沟,这里指沟壑。⑤结:聚集。禅栖(chán qī):修禅隐居。⑥刹(chà)灵之图:有旛(fān)柱的佛塔。图:即浮图,梵文Buddhɑ的音译,指佛塔。⑦神心:神灵之心。妙远:高远。⑧效深:同深,等深。⑨清泠(línɡ):清凉。洞观:清晰明澈。
8.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画二处)(2分)
悬 河 注 壑 二 十 余 丈 雷 赴 之 声 震 动 山 谷。
9.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南流西南屈 积以成川
10.选出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 )(3分)
A.积以成川 可以为师矣 B.雷赴之声 春冬之时
C.更为胜处也 为人谋而不忠乎? D.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 东临碣石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其水历涧飞流,清泠洞观,谓之清水矣。
12.作者称所描述的地方为“胜处”,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此地“胜”在何处?(4分)
三、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回答其后的问题。(6分)
13.简述该书中作者对彭德怀的印象。(3分)
14.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
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3分)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的问题。(10分)
“压力山大”的灭菌术
①超高压加工技术(UHPP)是当前备受各国关注的一项食品加工技术,主要用于冷杀菌。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已经发现超高压的灭菌作用,但由于设备昂贵无法进入消费领域。20世纪90年代,日本明治屋公司首先将其应用于产品生产,最早是加工果酱。当时该技术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新世纪的食品技术。
②一标准大气压大约是0.1兆帕,超高压灭菌的压力一般是100~1000兆帕,相当于一个指甲盖承受成吨的重量。地球最深的深渊是马里亚纳海沟,那里的压力差不多是1100个大气压。
③超高压灭菌是以水或其他流体传导压力,在强大的压力下,细菌的微观结构会发生变化。比如,大肠杆菌在40兆帕压力下长度会变长5~10倍,导致细胞壁、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最终会破裂死亡。超高压还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变化,破坏细菌体内的生物酶,进而破坏正常代谢功能以及DNA、核糖核酸(R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导致细菌的死亡。
④与传统热杀菌相比,超高压技术有很多优点。由于压力传导可以瞬间完成,且不受食物的形状、大小限制,因此它高效、快速、杀菌效果均匀,可简化食品加工工艺。
⑤食物常常在热加工面前“黯然失色”,超高压却不破坏食物中的天然色素。热杀菌工艺还会改变食物的香味成分,而超高压处理则不会对食品的香味有影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类物质,容易在热杀菌过程中损失,而超高压处理则较少破坏食物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C大约能保留95%左右。
⑥超高压处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色泽、风味和营养,这是它与超高温灭菌(UHT)相比最大的优势。此外,超高压处理的能耗更低,且没有污染排放,更环保。
⑦超高压灭菌技术最适合对果汁饮料、浓缩果汁和果酱等液体进行灭菌。此外,该技术也在牡蛎、虾、牛奶、水果和蔬菜的加工中得到研究和应用。
⑧以酸性果汁为例,引起腐败变质的常常是酵母、霉菌和部分腐败细菌,而生命力顽强的芽孢细菌不喜欢酸性环境。在400兆帕压力下处理10分钟,酸性果汁(pH<4)可到达商业无菌状态,即使在室温条件下存放数个月也无任何腐败变质现象。其他研究中,草莓汁、菠萝汁、桑葚汁、荔枝汁、芒果汁、猕猴桃汁等,一般在300~500兆帕压力下可以达到商业无菌标准。经超高压处理的果汁,其颜色、风味、营养成分与未经超高压处理的新鲜果汁几乎无任何差异。
⑨超高压技术还可用于食物的快速冷冻和解冻,通过改善冰晶形成的过程,可以避免食物口感变差。经过超高压处理的肉类会变得松软可口,可以起到一定的嫩化作用。利用超高压杀死生物酶也是它的一个应用方向,很多食物的颜色变化是多酚氧化酶作怪,超高压处理能极大地抑制这种酶的活性,让食物的颜色在保存期内更稳定。
⑩此外,超高压可以改变蛋白质和多糖的凝胶特性,在淀粉类、奶酪等食品中已经有一些尝试性研究。总之,超高压技术的潜力还没有完全被开发,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新进展。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第21期)
15.请简要概括超高压技术的优点。(3分)
16.文中第②③段能不能放在第⑥段后面?请联系全文作答。(3分)
17.选文第⑧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的问题。(14分)
毽子里的铜钱
琦君
①老师慈和的声音,几十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卖烤山薯的老人满脸的风霜、慈祥的笑容和佝偻的背影,也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②那时,我大约十岁吧。有一天,我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闻到那股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啊!我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脖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那个时代,还用铜板呢,一枚银角子换三个铜板,一块银元换三百个铜板)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③隔壁的二婶走了过来,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二婶说:“下回补给你就是了。”她捧着山薯就进家里了。
④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我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⑤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⑥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里说:“老伯伯,给您!”
⑦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又从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递给我说:“再给你一个。”
⑧我摇摇头不肯接。他却把烤山薯塞进了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⑨铜钱在口袋里叮叮当当地响着,伸手一摸,它们在烤山薯旁边,也热烘烘的。我捏着撕破的毽子,回到书房里,把刚才的事告诉了老师。老师仔细地听着,面露微笑。
⑩我问老师:“二婶是不是应当把欠老伯伯的一枚铜板再补给他呢?”
?老师想了想说:“我想她会补给他的。小君,我倒是很高兴你舍得把毽子里的两枚铜钱剥出来给他。”
?我说:“我那时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
?老师说:“不要难过,你有这份心就好了。做小贩的,栉风沐雨,是非常辛苦的。
你长大以后,要格外懂得体谅他们。”
?老师慈和的声音,几十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卖烤山薯的老人满脸的风霜、慈祥的笑容和佝偻的背影,也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他没有接受我的铜钱,却接纳了我的心意。他让我白吃了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远感到温暖在心中。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第6期)
18.提取文中能体现“我”心理活动变化的词语完成填空。(2分)
感激→( )→不安→( )
19.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及作用。(4分)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
20.文章中写二婶买红薯,对刻画老人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21.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以“毽子里的铜钱”为题有何作用。(4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22.请以“一次 的选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等,否则扣分。④要有真情实
感,不得抄袭套作。
200
400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