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2018学年秋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2018学年秋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20 11:31:01

文档简介

总 分
核分人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人教版)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共4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 号




得 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卷Ⅰ(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他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清朝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
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他”指的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关天培
2.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写道:“英国人有坚定的政策,清廷并无一贯的态度,战
和不常……开始无心启衅,终于步入战争。定海失陷,京师危殆,转趋于和。因为有
所不甘,复行进攻。进攻失败,被迫屈服。”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
A.人心向背 B.武器装备优劣
C.政策执行力度的强弱 D.士兵的军事素养高低
3.右图反映的史实( )
A.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B.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
C.加速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扩张
D.暴露了侵略者反人类、反社会的种族灭绝政策
4.太平天国的领导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
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下列体现这一方案的纲领性文件是( )
A.《资政新篇》 B.光绪帝《定国是诏》
C.《民报》发刊词 D.《天朝田亩制度》
5.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办,□□□认识到,强大的国防基础在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要
求能源、钢铁等工业与之配套。同时,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也必须发展民族经济,与
洋人“商战”、“争利”。于是,他们提出了求富的口号,民用工业和新式交通运输业也发
展起来了。“□□□”应指得是( )
A.顽固派 B.维新派 C.洋务派 D.革命派
6.清朝恭亲王奕?在《筹办夷务始末》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
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此,奕?认为实现“自强”的关键是( )
A.建立强大近代海军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C.进行制度变革尝试 D.践行了“实业救国”政策
7.右图反映的史实( )
A.造成了近代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推动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
D.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8.1897年德国租借胶州和随后其它列强
攫取特权的行动,加速了一场新的民族危机的到来,康有为赶赴北京作第五次上书,
对被瓜分的危险提出警告,认为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改革”是指(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改革开放
9.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
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
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D.日本全面侵华的影响
10.孙中山在《建国方略》提出: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把中国沿海、内地、边疆
连接起来;修建160万公里的公路,形成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并进入青藏高原;开凿 和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三峡大坝,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电力事业;在中国北 部、中部、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这些提法源于他的哪一思想(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新三民主义思想
11.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 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材料中“历史性的剧变”指的是(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使中国完全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12.辛亥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先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拥护共和”的高调骗取资产阶
级革命派的信任和妥协,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继而玩弄权术逼迫南京
临时政府北迁,攫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打着中华民国的招牌,以北京为首都建立起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可见,袁世凯能够建立起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外部因素是( )
A.北洋军阀实力强大 B.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C.善于玩弄政治手腕 D.国内反动势力的强大
13.“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从云南开始的
…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延续的阴谋,恢复的共和制。”材料评述的是(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运动
14.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 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
A.提倡人权与科学并重 B.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
C.反对儒家思想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D.注重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15.下列漫画所反映内容应该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B.近代化的探索 C.走向世界的中国 D.侵略与反抗
卷Ⅱ(非选择题,共55分)
二、简答题(25分)
16.读图简答(10分)
(1)依据上面图示内容写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对应的分别是哪一次战争(3分)?
并分别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3分)
(2)有人认为:不平等条约“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请结合所学
知识,说明不平等条约带来的“祸”与“福”。(先概括出观点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试
举一例即可)(4分)
17.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沧桑的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者,也
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实践地和思想解放运动的首发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1)图一中的“五口通商”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内容?(2分)这一条约签订后
清政府对外交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4分)
(2)图二的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创办的?(2分)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创办的另外两大
军事工业是什么?(4分)
(3)图三中《青年杂志》所引发的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3分)
三、分析材料题(18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他们宣称杨秀清是天父,萧朝贵是天兄,洪秀全是天父次子,并以此质疑西
方宗教思想。尤其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向西方传教士们宣扬洪秀全是上帝的次
子,应当是世界之主,全世界人民必须服从并跟随他,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基
督教教义的这些曲解,引起了许多外国人的不满,而由此衍生的外交思想实
际上和清廷的“天朝上国”理念并无本质区别,外国人从宗教层面对太平天国
的示好行动就此宣告结束。
材料二:太平天国利用圣库制度征收的钱财大都进了各级官员的私人腰包,许多官员
还利用其它各种机会聚敛财富;太平天国领导人极力模仿清朝统治者的排场,
大兴土木、广建宫殿;天京事变以后洪秀全热衷于建立一个洪家天下,推行
任人唯亲的用人政策,与之相伴是的是卖官鬻爵的现象。
材料三:更主要的错误是太平天国没有能够充分利用清王朝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长
期存在的、很难解决的矛盾,阻止两者相互勾结反对自己,使外国侵略者长
期执行中立政策。如果做到这一点就有利于集中力量打击主要敌人清王朝,
避免两线作战,由于没有做到这一点,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地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因素?(4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3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150年前,孙中山先生出生之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
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
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
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
泣的抗争。
材料二: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对北大进行了教育改革。蔡元培认
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他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这一宗旨,
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他对学生提出抱定(求学)宗旨、
砥砺德行、敬爱师长三点要求,并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他说:“我对于各
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则,(遵)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北大确立
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在他的努力下,北大出现流派纷呈、学术繁
荣的局面,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来到北大任教,《新青年》也从上海迁到
北京。
(1)据材料一,指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所要担负的主要社会责任是什么?(2
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上述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2分)蔡元培在北大推行的教育改
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杰出人物和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3分)
四、活动与探究题(12分)
20.探究问题(12分)
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巨大的人物,但众人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材料一:萧公权这样评价梁启超:“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
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享年虽仅五十有
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响应。梁启超以“善变”闻
名于世。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宣传
“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辛亥革命后,他回国参与政治,两次讨伐
复辟,再造共和。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
转变成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变”里,其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其
方法虽变,然其所以爱国者未尝变也”。
材料二:梁启超思想的善变是由于他个人经历,和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关系不大。梁
启超受西学影响主张君主立宪。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考察了欧美尤其
是美国的民主制度,转而拥护民主共和。当他注意到西方社会的弊端后,认
为民主共和弊端横生,还是君主制好,于是同革命派展开论战,主张实行开
明君主专制。
(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梁启超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什么?(2分)为了实现
这一目标,他做出了哪些努力?(4分)
(2)从梁启超的行为和思想,我们可知梁启超属于资产阶级中哪一派别?这一派别对
于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3)梁启超一生“善变”,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该如何看待这些“变”?(2分)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人教版)参考答案
1-5 ACADC 6-10 BACAC 11-15 BBDAB
16.(1)图一: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二:甲午中日战争;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分)
(2)观点:“祸”: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破坏了中国的主权。(1分)
示例一:破坏领土主权,包括割占国土、划分势力范围和“租借地”等;破坏政治
主权,包括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关税主权等;破坏了外交主权、经济主权等。
(3分)
观点:“福”: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分)
示例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近代教育事业产生;近代军队出现。(3分)
17.(1)《南京条约》;由闭关锁国走向被迫开放;由开放广州一口到开放五口。(6分)
(2)洋务运动;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6分)
(3)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3分)
18.(1)天京陷落。(2分)
(2)宗教因素;政治的腐败;外交策略失误。(4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
(3)太平天国失败原因。(3分)
19.(1)反帝反封,实现国家独立。(2分)
(2)新文化运动时期;(2分)转变师生观念,明确大学的宗旨;为新文化、新思想的
传播开辟了道路;使北大出现流派纷呈、学术繁荣的局面,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
动的中心。(2分,回答1点即可)
(3)杰出的历史人物推动时代的发展。(或时代的发展需要杰出历史人物的不懈推动)
(3分)
20.(1)救国新民;创办《新民丛报》宣传“新民”思想;参与讨伐复辟,支持共和。(6分)
(2)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4分)
(3)这些“变”充分说明梁启超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根据挽救国家的需要不断调整自
己思想,他虽然善变但爱国之心永恒如一,值得提倡。(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