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乙酸[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05-24 19:53:00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CH2=CH2 CH3CHO CH3COOH
氧化
氧化
还原
CH2=CH2 CH3CHO CH3COOH
[复习提问] 用化学方程式完成下列转变
一、分子组成与结构
乙 酸
O
官能团—羧基:—C—OH(或—COOH)
结构简式:CH3COOH
分子式:C2H4O2
二、物理性质
乙酸的沸点:117.90C、熔点:16.60C,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冰醋酸由此得名)
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因此又称醋酸)
与水、酒精、氯仿等以任意比互溶
讨论:1、上述实验说明乙酸具有什么性质?
三、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实验一
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3ml稀醋酸溶液,分别滴加石蕊溶液、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2、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还是弱? 为什么?
3、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CO2↑+ H2O
现象:1,变红色.2,冒气泡
三、化学性质
1、酸性: CH3COOH CH3COO-+H+
酸性: CH3COOH>H2CO3> OH
1、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4、与碱反应 5、与某些盐反应
1、用乙酸除水垢是用的乙酸的什么性质?
思考:
2、请写出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活动与探究:实验二
现象:
饱和碳酸钠溶液上面有一层油状液体,有香味.
思考:
混合酸的顺序
浓硫酸的作用
加热的目的
饱和碳酸钠的作用
导管的作用
催化剂,吸水剂。酯化反应在常温下反应极慢,一般15年才能达到平衡。
乙酸乙酯制取注意事项 
3. 加热的目的:提高反应速率;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有利于收集及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2. 浓硫酸的作用:
1. 混合酸加入顺序:乙醇、浓硫酸、乙酸。
① 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生成醋酸钠,以便闻到乙酸乙酯的气味.
② 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吸收乙醇。
③ 冷凝酯蒸气、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 度,以便使酯分层析出。
4.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5. 导管的作用:
导气、冷凝。不能将导管插到液面下,防止发生倒吸.
2、酯化反应
CH3COOH+HOC2H5 CH3COOC2H5+H2O
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浓H2SO4
浓H2SO4
b、 O O
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
酯化反应的过程:
a、 O O
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
浓H2SO4
思考:酯化反应的历程是 a还是b?
18
18
O O
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
浓H2SO4
酯化反应的历程
讨论
方法:用18O作为示踪原子
酸脱—OH,醇去—H
小结:
O
CH3—C—O—H
酸性
酯化
练习1、
关于乙酸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1)它是四元酸 (2)清洗大理石的建筑物用醋酸
溶液 (3)它的酸性较弱,能使酸碱指
示剂变色 (4)它的晶体里有冰,所以称为
冰醋酸
(3)
2、关于乙酸的酯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1)属于氧化反应
(2)属于取代反应
(3)酸去氢, 醇去羟基
(4)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吸收
乙酸乙酯
(2)
3、用乙酸和含有 18 O 的乙醇发生酯 化反应, 关于 18 O 的存在正确的是:
(1) CH3CH2O18OCCH3
(2)H218O
(3)CH3CH218OOCCH3
(4)以上都不对
(3)
讨论:
1、如何以水、空气、乙烯等为原料来制取乙酸乙酯(可以使用催化剂)
2、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在试验中我们是如何使反映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的?
3、从反应类别上考虑酯化反应应属于什么反应,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