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光现象复习典例探究 提炼方法考点一: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考点二: 光的反射考点四:光的折射考点五: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实验突破考点三:平面镜成像【典例】(2017?衢州)如图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
A.水中的鸡蛋变“大” B.鸟的倒影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 D.墙壁上出现手影考点一: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练一练】(2017?金华)对下列几种常见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光的反射
B.“倒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折射
C.“手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反射
D.筷子在水面处被“折弯”,是因为光的折射【典例】(2017?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 等于 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
A. B. C. D.命题点1:光的反射定律考点二:光的反射命题点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典例】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 )
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
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
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典例】 (2016?天津)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命题点3:光的反射作图【典例】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A. B. C. D.考点三:平面镜成像命题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典例】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m命题点2:平面镜成像作图【典例】 (2017?白银)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典例】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亮点S,SO为入
射光线,下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对于其反射
光线OC的作图过程,正确规范的是( )
A. B. C. D.考点四:光的折射命题点1:光的折射作图【典例】 当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会发生折射,如图所示.画出的折射光路,正确的是( )命题点2:折射的应用及解释折射现象【典例】 (2016?玉林)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 )
A.看到的鱼的前方
B.看到的鱼的方向
C.看到的鱼的上方
D.看到的鱼的下方考点五: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典例】 (2017?盐城)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下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典例】 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
A.红外照相机 B.可见光照相机
C.紫外光成像仪 D.超声波成像仪【典例】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实验突破考点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可折光屏的作用:(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光屏前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可以验证三线共面;(3)显示入射角、反射角的变化.
实验中要保持可折屏与镜面垂直的目的:使光路径迹呈现在光屏上.
如何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关系: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光屏上反射光线的位置变化.
实验时,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路的可逆性.
多次实验的目的: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命题点:【典例】 (2017?苏州)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
(1)如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 _________(能/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朿,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 _______________内.
(2)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表),根据这组数据,他 __________(能/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同一平面不能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普遍性考点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命题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2.用两支完全相同蜡烛的原因:方便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__关系。
3.用来与像重合的蜡烛不能点燃的原因:光太强看不清蜡烛的像。
4.让未点燃的蜡烛与虚像完全重合的原因: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虚像。
5.未点燃的蜡烛不能与虚像完全重合的原因:玻璃板与桌面________。
6.用烛焰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烛焰明亮,成像清晰,易于观察。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不垂直微课网址:http://dasai.cnweike.cn/index.php?r=matchV3/play/index&id=580387.在暗室中实验的原因:环境较暗,像更清晰,更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8.在虚像处放置光屏的原因:判断成像的______。
9.方格纸(或直尺)的用途:便于比较像和虚像到平面镜的______。
10.观察像时,眼睛应在点燃蜡烛的一侧观察。
11.用薄玻璃板进行实验的原因:用厚玻璃板会出现两个虚像。
12.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更好地发现普遍性规律。
13.实验方法:观察比较法、等效替代法。虚实距离【典例】 (2017?齐齐哈尔)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___(选填“点燃”
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
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
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未点燃等效替代法不变不变虚考点3: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命题点
1.光线在清水中通常会看不清,可以在水中加入______等来帮助观察。
2.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当入射角减小,折射角______。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为______。
4.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______法线,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将会看不到折射光线,此为全反射。牛奶小于减小0°远离增大5.光路可逆性:将光线逆着折射光线入射,观察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_。
6.多次实验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沿原入射光线射出【典例】 (2017?安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γ?_____________(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γ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_________;(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_______光线,而只存在?_______光线.易错警示易错点1:小孔成像中像的性质判断【典例】(2016?枣庄)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像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易错点2:识别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典例】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
A.30°、30° B.60°、60° C.30°、60° D.60°、30°易错点3:当物体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变化【典例】 (2017?长春)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_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易错点4:用光路图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典例】 (2017?天水)如图,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A. B. C. D.【练一练】(2017?盐城)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