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 第35节 相似三角形(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19】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 第35节 相似三角形(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11-20 13:18:15

文档简介


第五章图形与变换第35节相似三角形
■考点1比例线段
比例线段 在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比例的基本性质 (1)基本性质:? ad=bc ;(b、d≠0)
(2)合比性质:?=;(b、d≠0)
(3)等比性质:=…==k(b+d+…+n≠0)?
=k .(b、d、···、n≠0)
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
(1)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 段成比例.即如图所示,若l3∥l4∥l5,则.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 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即如图所示,若AB∥CD,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如图所示,若DE∥BC,则△ADE∽△ABC.
4.黄金分割 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0.618,那么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其中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
■考点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AAA).
如图,若∠A=∠D,∠B=∠E,则△ABC∽△DEF.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若∠A=∠D,,则△ABC∽△DEF.
(3)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如图,若,则△ABC∽△DEF.
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思路:①条件中若有平行线,可用平行线找出相等的角而判定;②条
件中若有一对等角,可再找一对等角或再找夹这对等角的两组边对应成比例;③条件中
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找夹角相等;④条件中若有一对直角,可考虑再找一对等角或证
明直角边和斜边对应成比例;⑤条件中若有等腰关系,可找顶角相等或找一对底角相等
或找底、腰对应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对应角 相等 ,对应边 成比例 .
(2)周长之比等于 相似比 ,面积之比等于 相似比的平方 .
(3)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等于 相似比 .
3.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

(1)熟悉利用利用相似求解问题的基本图形,可以迅速找到解题思路,事半功倍.
(2)证明等积式或者比例式的一般方法:经常把等积式化为比例式,把比例式的四条线段分别看做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然后,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从而得出结果.
■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1)利用影长测量物体的高度.①测量原理:测量不能到达顶部的物体的高度,通常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和“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的比相等”的原理解决.②测量方法:在同一时刻测量出参照物和被测量物体的影长来,再计算出被测量物的长度. (2)利用相似测量河的宽度(测量距离).①测量原理:测量不能直接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常常构造“A”型或“X”型相似图,三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必须保证在一条直线上,为了使问题简便,尽量构造直角三角形.②测量方法:通过测量便于测量的线段,利用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河的宽度.
(3)借助标杆或直尺测量物体的高度.利用杆或直尺测量物体的高度就是利用杆或直尺的高(长)作为三角形的边,利用视点和盲区的知识构建相似三角形,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的性质求物体的高度.
■考点1比例线段
◇典例:
1.【2017兰州】
已知2x=3y(y≠0),则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
A.= B.= C.= D.=
【考点】比例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A、两边都除以2y,得=,故A符合题意;
B、两边除以不同的整式,故B不符合题意;
C、两边都除以2y,得=,故C不符合题意;
D、两边除以不同的整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17六盘水】矩形的长与宽分别为a、b,下列数据能构成黄金矩形的是(  )
A.a=4,b=+2 B.a=4,b=﹣2 C.a=2,b=+1 D.a=2,b=﹣1
【考点】黄金分割;矩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黄金矩形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宽与长的比是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
∴a=2,b=﹣1,
故选D.
3.【2017长春】如图,直线a∥b∥c,直线l1,l2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点D,E,F.若AB:BC=1:2,DE=3,则EF的长为   .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分析】由a∥b∥c,可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a∥b∥c,
∴=,
∴=,
∴EF=6,
故答案为6.
◆变式训练
1.【2017娄底】湖南地图出版社首发的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将南海诸岛与中国大陆按同比例尺1:6700000表示出来,使读者能够全面、直观地认识我国版图,若在这种地图上量得我国南北的图上距离是82.09厘米,则我国南北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结果精确到1千米).
【考点】比例线段.
【分析】由比例尺的定义计算可得.
解:我国南北的实际距离大约是82.09×67000000=550003000(cm)≈5500(km),
故答案为:5500.
2.【2018甘肃】已知=(a≠0,b≠0),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B.2a=3b C.= D.3a=2b
【考点】比例的性质
【分析】根据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由=得,3a=2b,
A、由原式可得:3a=2b,正确;
B、由原式可得2a=3b,错误;
C、由原式可得:3a=2b,正确;
D、由原式可得:3a=2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主要利用了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3.【2017铁岭】如图,△ABC的面积为S.点P1,P2,P3,…,Pn﹣1是边BC的n等分点(n≥3,且n为整数),点M,N分别在边AB,AC上,且==,连接MP1,MP2,MP3,…,MPn﹣1,连接NB,NP1,NP2,…,NPn﹣1,线段MP1与NB相交于点D1,线段MP2与NP1相交于点D2,线段MP3与NP2相交于点D3,…,线段MPn﹣1与NPn﹣2相交于点Dn﹣1,则△ND1P1,△ND2P2,△ND3P3,…,△NDn﹣1Pn﹣1的面积和是   .(用含有S与n的式子表示)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连接MN,设BN交MP1于O1,MP2交NP1于O2,MP3交NP2于O3.由==,推出MN∥BC,推出==,由点P1,P2,P3,…,Pn﹣1是边BC的n等分点,推出MN=BP1=P1P2=P2P3,推出四边形MNP1B,四边形MNP2P1,四边形MNP3P2都是平行四边形,易知S△ABN=?S,S△BCN=?S,S△MNB=?S,推出===?S,根据S阴=S△NBC﹣(n﹣1)?﹣计算即可;
解:连接MN,设BN交MP1于O1,MP2交NP1于O2,MP3交NP2于O3.
∵==,
∴MN∥BC,
∴==,
∵点P1,P2,P3,…,Pn﹣1是边BC的n等分点,
∴MN=BP1=P1P2=P2P3,
∴四边形MNP1B,四边形MNP2P1,四边形MNP3P2都是平行四边形,
易知S△ABN=?S,S△BCN=?S,S△MNB=?S,
∴===?S,
∴S阴=S△NBC﹣(n﹣1)?﹣=?S﹣(n﹣1)??S﹣S=?S,
故答案为?S.
■考点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典例
1.【2017?随州】在△ABC中,AB=6,AC=5,点D在边AB上,且AD=2,点E在边AC上,当AE=   时,以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若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则=或=,分情况进行讨论后即可求出AE的长度.21教育网
解:当=时,
∵∠A=∠A,
∴△AED∽△ABC,
此时AE===;
当=时,
∵∠A=∠A,
∴△ADE∽△ABC,
此时AE===;
故答案为:或.
2.【2018兰州】如图,在△ABC中,过点C作CD∥AB,E是A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点F,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D,CF.
(1)求证: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
(2)若GB=3,BC=6,BF=,求AB的长.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由E是AC的中点知AE=CE,由AB∥CD知∠AFE=∠CDE,据此根据“AAS”即可证△AEF≌△CED,从而得AF=CD,结合AB∥CD即可得证;
(2)证△GBF∽△GCD得=,据此求得CD=,由AF=CD及AB=AF+BF可得答案.
解:(1)∵E是AC的中点,
∴AE=CE,
∵AB∥CD,
∴∠AFE=∠CDE,
在△AEF和△CED中,
∵,
∴△AEF≌△CED(AAS),
∴AF=CD,
又AB∥CD,即AF∥CD,
∴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
(2)∵AB∥CD,
∴△GBF∽△GCD,
∴=,即=,
解得:CD=,
∵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
∴AF=CD=,
∴AB=AF+BF=+=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变式训练
1.【2018乌鲁木齐】如图,在?ABCD中,E是AB的中点,EC交BD于点F,则△BEF与△DCB的面积比为(  )
A. B. C. D.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AB∥C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BEF∽△DC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为AB的中点,
∴AB=DC=2BE,AB∥CD,
∴△BEF∽△DCF,
∴==,
∴DF=2BF,=()2=,
∴=,
∴S△BEF=S△DCF,S△DCB=S△DCF,
∴==,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熟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
2.【2018深圳】已知菱形的一个角与三角形的一个角重合,然后它的对角顶点在这个重合角的对边上,这个菱形称为这个三角形的亲密菱形,如图,在△CFE中,CF=6,CE=12,∠FCE=45°,以点C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AD,再分别以点A和点D为圆心,大于AD长为半径作弧,交EF于点B,AB∥CD.
(1)求证:四边形ACDB为△FEC的亲密菱形;
(2)求四边形ACDB的面积.
【考点】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分析】(1)根据折叠和已知得出AC=CD,AB=DB,∠ACB=∠DCB,求出AC=AB,根据菱形的判定得出即可;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比例式,求出菱形的边长和高,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1)证明:∵由已知得:AC=CD,AB=DB,
由已知尺规作图痕迹得:BC是∠FCE的角平分线,
∴∠ACB=∠DCB,
又∵AB∥CD,
∴∠ABC=∠DCB,
∴∠ACB=∠ABC,
∴AC=AB,
又∵AC=CD,AB=DB,
∴AC=CD=DB=BA∴四边形ACDB是菱形,
∵∠ACD与△FCE中的∠FCE重合,它的对角∠ABD顶点在EF上,
∴四边形ACDB为△FEC的亲密菱形;
(2)解:设菱形ACDB的边长为x,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CE,
∴∠FAB=∠FCE,∠FBA=∠E,
△EAB∽△FCE
则:,
即,
解得:x=4,
过A点作AH⊥CD于H点,
∵在Rt△ACH中,∠ACH=45°,
∴,
∴四边形ACDB的面积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能求出四边形ABCD是菱形是解此题的关键.
■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典例
1.【2017兰州】如图,小明为了测量一凉亭的高度AB(顶端A到水平地面BD的距离),在凉亭的旁边放置一个与凉亭台阶BC等高的台阶DE(DE=BC=0.5米,A、B、C三点共线),把一面镜子水平放置在平台上的点G处,测得CG=15米,然后沿直线CG后退到点E处,这时恰好在镜子里看到凉亭的顶端A,测得EG=3米,小明身高1.6米,则凉亭的高度AB约为(  )
A.8.5米 B.9米 C.9.5米 D.10米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只要证明△ACG∽△FEG,可得=,代入已知条件即可解决问题.
解:由题意∠AGC=∠FGE,∵∠ACG=∠FEG=90°,
∴△ACG∽△FEG,
∴=,
∴=,
∴AC=8,
∴AB=AC+BC=8+0.5=8.5米.
故选A.
◆变式训练
【2018岳阳】《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书中有下列问题:“今有勾五步,股十二步,问勾中容方几何?”其意思为:“今有直角三角形,勾(短直角边)长为5步,股(长直角边)长为12步,问该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步?”该问题的答案是   步.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如图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DE∥BC,则△ADE∽△ACB,列比例式可得结论;如图2,同理可得正方形的边长,比较可得最大值.
解:如图1,∵四边形CDEF是正方形,
∴CD=ED,DE∥CF,
设ED=x,则CD=x,AD=12﹣x,
∵DE∥CF,
∴∠ADE=∠C,∠AED=∠B,
∴△ADE∽△ACB,
∴,
∴,
x=,
如图2,四边形DGFE是正方形,
过C作CP⊥AB于P,交DG于Q,
设ED=x,
S△ABC=AC?BC=AB?CP,
12×5=13CP,
CP=,
同理得:△CDG∽△CAB,
∴,
∴,
x=,
∴该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步),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设未知数,构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2018宁夏】已知:=,则的值是   .
【考点】比例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用a表示b,根据分式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由=,得
b=a.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出b=a是解题关键,又利用了分式的性质.
2.【2018舟山】如图,直线l1∥l2∥l3,直线AC交l1,l2,l3于点A,B,C;直线DF交l1,l2,l3于点D,E,F,已知=,则=   .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答.
解:∵=,
∴=2,
∵l1∥l2∥l3,
∴==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2018玉林】两三角形的相似比是2:3,则其面积之比是(  )
A.: B.2:3 C.4:9 D.8:27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计算即可.
解:∵两三角形的相似比是2:3,
∴其面积之比是4:9,
故选:C.
4.【2018贵港】如图,在△ABC中,EF∥BC,AB=3AE,若S四边形BCFE=16,则S△ABC=(  )
A.16 B.18 C.20 D.24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由EF∥BC,可证明△AEF∽△AB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则S△ABC的值.
解:∵EF∥BC,
∴△AEF∽△ABC,
∵AB=3AE,
∴AE:AB=1:3,
∴S△AEF:S△ABC=1:9,
设S△AEF=x,
∵S四边形BCFE=16,
∴=,
解得:x=2,
∴S△ABC=18,
故选:B.
5.【2018荆门】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E、F为CD边的两个三等分点,连接AF、BE交于点G,则S△EFG:S△ABG=(  )
A.1:3 B.3:1 C.1:9 D.9:1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解决问题;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D=AB,CD∥AB,
∵DE=EF=FC,
∴EF:AB=1:3,
∴△EFG∽△BAG,
∴=()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6.【2018成都】已知==,且a+b﹣2c=6,则a的值为   .
【考点】比例的性质
【分析】直接利用已知比例式假设出a,b,c的值,进而利用a+b﹣2c=6,得出答案.
解:∵==,
∴设a=6x,b=5x,c=4x,
∵a+b﹣2c=6,
∴6x+5x﹣8x=6,
解得:x=2,
故a=12.
故答案为:1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正确表示出各数是解题关键.
7.【2018临沂】如图.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已知标杆BE高1.2m,测得AB=1.6m.BC=12.4m.则建筑物CD的高是(  )
A.9.3m B.10.5m C.12.4m D.14m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先证明∴△ABE∽△ACD,则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然后利用比例性质求出CD即可.
解:∵EB∥CD,
∴△ABE∽△ACD,
∴=,即=,
∴CD=10.5(米).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借助标杆或直尺测量物体的高度.利用杆或直尺测量物体的高度就是利用杆或直尺的高(长)作为三角形的边,利用视点和盲区的知识构建相似三角形,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的性质求物体的高度.
8.【2018绥化】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最短边分别为5cm和3cm,他们的周长之差为12cm,那么大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4 cm B.16 cm C.18 cm D.30 cm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得到两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5:3,于是可设两三角形的周长分别为5xcm,3xcm,所以5x﹣3x=12,然后解方程求出x后,得出5x即可.
解:根据题意得两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5:3,
设两三角形的周长分别为5xcm,3xcm,
则5x﹣3x=12,
解得x=6,
所以5x=30,
即大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2017铜仁】如图,已知:∠BAC=∠EAD,AB=20.4,AC=48,AE=17,AD=40.
求证:△ABC∽△AED.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先证得=,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结论.
证明:∵AB=20.4,AC=48,AE=17,AD=40.
∴==1.2,==1.2,
∴=,
∵∠BAC=∠EAD,
∴△ABC∽△AED.
10.【2018杭州】如图,在△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中线,DE⊥AB于点E.
(1)求证:△BDE∽△CAD.
(2)若AB=13,BC=10,求线段DE的长.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想办法证明∠B=∠C,∠DEB=∠ADC=90°即可解决问题;
(2)利用面积法:?AD?BD=?AB?DE求解即可;
解:(1)∵AB=AC,BD=CD,
∴AD⊥BC,∠B=∠C,
∵DE⊥AB,
∴∠DEB=∠ADC,
∴△BDE∽△CAD.
(2)∵AB=AC,BD=CD,
∴AD⊥BC,
在Rt△ADB中,AD===12,
∵?AD?BD=?AB?DE,
∴DE=.
【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学会利用面积法确定线段的长.
一.选择题
1.【2018定西】已知=(a≠0,b≠0),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B.2a=3b C.= D.3a=2b
【考点】比例的性质
【分析】根据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由=得,3a=2b,
A、由原式可得:3a=2b,正确;
B、由原式可得2a=3b,错误;
C、由原式可得:3a=2b,正确;
D、由原式可得:3a=2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主要利用了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2.【2018乐山】如图,DE∥FG∥BC,若DB=4FB,则EG与GC的关系是(  )
A.EG=4GC B.EG=3GC C.EG=GC D.EG=2GC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解:∵DE∥FG∥BC,DB=4FB,
∴.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理解及运用.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3.【2018内江】已知△ABC与△A1B1C1相似,且相似比为1:3,则△ABC与△A1B1C1的面积比为(  )
A.1:1 B.1:3 C.1:6 D.1:9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出即可.
解:已知△ABC与△A1B1C1相似,且相似比为1:3,
则△ABC与△A1B1C1的面积比为1:9,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4.【2018广东】在△ABC中,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则△ADE与△ABC的面积之比为(  )
A. B. C. D.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由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可得出DE为△ABC的中位线,进而可得出DE∥BC及△ADE∽△AB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ADE与△ABC的面积之比.
解:∵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
∴DE为△ABC的中位线,
∴DE∥BC,
∴△ADE∽△ABC,
∴=()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找出DE∥BC是解题的关键.
5.【2018永州】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AB上的一点,∠ADC=∠ACB,AD=2,BD=6,则边AC的长为(  )
A.2 B.4 C.6 D.8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只要证明△ADC∽△ACB,可得=,即AC2=AD?AB,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A=∠A,∠ADC=∠ACB,
∴△ADC∽△ACB,
∴=,
∴AC2=AD?AB=2×8=16,
∵AC>0,
∴AC=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6.【2018梧州】如图,AG:GD=4:1,BD:DC=2:3,则 AE:EC 的值是( )
A.3:2 B.4:3 C.6:5 D.8:5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分析】过点D作DF∥CA交BE于F,如图,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由 DF∥CE得到==,则CE=DF,由DF∥AE得到==,则AE=4DF,然后计算的值.
解:过点D作DF∥CA交BE于F,如图,
∵DF∥CE,
∴=,
而BD:DC=2:3,
∴=,则CE=DF,
∵DF∥AE,
∴=
∵AG:GD=4:1,
∴=,则AE=4DF,∴=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 对应线段成比例
二.填空题
7.【2018吉林】如图是测量河宽的示意图,AE与BC相交于点D,∠B=∠C=90°,测得BD=120m,DC=60m,EC=50m,求得河宽AB=   m.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由两角对应相等可得△BAD∽△CED,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可得两岸间的大致距离AB.
解:∵∠ADB=∠EDC,∠ABC=∠ECD=90°,
∴△ABD∽△ECD,
∴,,
解得:AB=(米).
故答案为:10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8.【2018安徽】矩形ABCD中,AB=6,BC=8.点P在矩形ABCD的内部,点E在边BC上,满足△PBE∽△DBC,若△APD是等腰三角形,则PE的长为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分PD=DA、P′D=P′A两种情况,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
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
∴∠BAD=90°,
∴BD==10,
当PD=DA=8时,BP=BD﹣PD=2,
∵△PBE∽△DBC,
∴=,即=,
解得,PE=,
当P′D=P′A时,点P′为BD的中点,
∴P′E′=CD=3,
故答案为:或3.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矩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9.【2018常州】如图,在△ABC纸板中,AC=4,BC=2,AB=5,P是AC上一点,过点P沿直线剪下一个与△ABC相似的小三角形纸板,如果有4种不同的剪法,那么AP长的取值范围是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分四种情况讨论,依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到AP的长的取值范围.
解:如图所示,过P作PD∥AB交BC于D或PE∥BC交AB于E,则△PCD∽△ACB或△APE∽△ACB,
此时0<AP<4;
如图所示,过P作∠APF=∠B交AB于F,则△APF∽△ABC,
此时0<AP≤4;
如图所示,过P作∠CPG=∠CBA交BC于G,则△CPG∽△CBA,
此时,△CPG∽△CBA,
当点G与点B重合时,CB2=CP×CA,即22=CP×4,
∴CP=1,AP=3,
∴此时,3≤AP<4;
综上所述,AP长的取值范围是3≤AP<4.
故答案为:3≤AP<4.
10.【2018上海】如图,已知正方形DEFG的顶点D、E在△ABC的边BC上,顶点G、F分别在边AB、AC上.如果BC=4,△ABC的面积是6,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作AH⊥BC于H,交GF于M,如图,先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AH=3,设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x,则GF=x,MH=x,AM=3﹣x,再证明△AGF∽△ABC,则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然后解关于x的方程即可.
解:作AH⊥BC于H,交GF于M,如图,
∵△ABC的面积是6,
∴BC?AH=6,
∴AH==3,
设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x,则GF=x,MH=x,AM=3﹣x,
∵GF∥BC,
∴△AGF∽△ABC,
∴=,即=,解得x=,
即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
故答案为.
11.【2017?江西】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G分别在AB,BC,CD上,且∠EFG=90°.求证:△EBF∽△FCG.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B=∠C=90°,再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BEF=∠CFG,然后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判定△EBF∽△FCG.21*cnjy*com
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C=90°,
∴∠BEF+∠BFE=90°,
∵∠EFG=90°,
∴∠BFE+∠CFG=90°,
∴∠BEF=∠CFG,
∴△EBF∽△FCG.
12.【2018自贡】如图,在△ABC中,∠ACB=90°.
(1)作出经过点B,圆心O在斜边AB上且与边AC相切于点E的⊙O(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设(1)中所作的⊙O与边AB交于异于点B的另外一点D,若⊙O的直径为5,BC=4;求DE的长.(如果用尺规作图画不出图形,可画出草图完成(2)问)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作∠ABC的角平分线交AC于E,作EO⊥AC交AB于点O,以O为圆心,OB为半径画圆即可解决问题;
(2)作OH⊥BC于H.首先求出OH、EC、BE,利用△BCE∽△BED,可得=,解决问题;
解:(1)⊙O如图所示;
(2)作OH⊥BC于H.
∵AC是⊙O的切线,
∴OE⊥AC,
∴∠C=∠CEO=∠OHC=90°,
∴四边形ECHO是矩形,
∴OE=CH=,BH=BC﹣CH=,
在Rt△OBH中,OH==2,
∴EC=OH=2,BE==2,
∵∠EBC=∠EBD,∠BED=∠C=90°,
∴△BCE∽△BED,
∴=,
∴=,
∴DE=.
【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3.【2018福建】如图,在Rt△ABC中,∠C=90°,AB=10,AC=8.线段AD由线段A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EFG由△ABC沿CB方向平移得到,且直线EF过点D.
(1)求∠BDF的大小;
(2)求CG的长.
【考点】旋转的性质,平移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得,AD=AB=10,∠ABD=45°,再由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ADE=∠ACB,进而得出△ADE∽△ACB,得出比例式求出AE,即可得出结论.
解:(1)∵线段AD是由线段A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
∴∠DAB=90°,AD=AB=10,
∴∠ABD=45°,
∵△EFG是△ABC沿CB方向平移得到,
∴AB∥EF,
∴∠BDF=∠ABD=45°;
(2)由平移的性质得,AE∥CG,AB∥EF,
∴∠DEA=∠DFC=∠ABC,∠ADE+∠DAB=180°,
∵∠DAB=90°,
∴∠ADE=90°,
∵∠ACB=90°,
∴∠ADE=∠ACB,
∴△ADE∽△ACB,
∴,
∵AB=8,AB=AD=10,
∴AE=12.5,
由平移的性质得,CG=AE=12.5.
14.【2018上海】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P是边BC上一点,BE⊥AP,DF⊥AP,垂足分别是点E、F.
(1)求证:EF=AE﹣BE;
(2)联结BF,如课=.求证:EF=EP.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AB=AD,∠BAD=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1=∠3,则可判断△ABE≌△DAF,则BE=AF,然后利用等线段代换可得到结论;
(2)利用=和AF=BE得到=,则可判定Rt△BEF∽Rt△DFA,所以∠4=∠3,再证明∠4=∠5,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EF=EP.
证明:(1)∵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AD,∠BAD=90°,
∵BE⊥AP,DF⊥AP,
∴∠BEA=∠AFD=90°,
∵∠1+∠2=90°,∠2+∠3=90°,
∴∠1=∠3,
在△ABE和△DAF中

∴△ABE≌△DAF,
∴BE=AF,
∴EF=AE﹣AF=AE﹣BE;
(2)如图,∵=,
而AF=BE,
∴=,
∴=,
∴Rt△BEF∽Rt△DFA,
∴∠4=∠3,
而∠1=∠3,
∴∠4=∠1,
∵∠5=∠1,
∴∠4=∠5,
即BE平分∠FBP,
而BE⊥EP,
∴EF=EP.
15.【2018乌鲁木齐】如图,AG是∠HAF的平分线,点E在AF上,以AE为直径的⊙O交AG于点D,过点D作AH的垂线,垂足为点C,交AF于点B.
(1)求证:直线BC是⊙O的切线;
(2)若AC=2CD,设⊙O的半径为r,求BD的长度.
【考点】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同圆的半径相等可得OD∥AC,证明OD⊥CB,可得结论;
(2)在Rt△ACD中,设CD=a,则AC=2a,AD=a,证明△ACD∽△ADE,表示a=,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代入可得结论.
(1)证明:连接OD,
∵AG是∠HAF的平分线,
∴∠CAD=∠BAD,
∵OA=OD,
∴∠OAD=∠ODA,
∴∠CAD=∠ODA,
∴OD∥AC,
∵∠ACD=90°,
∴∠ODB=∠ACD=90°,即OD⊥CB,
∵D在⊙O上,
∴直线BC是⊙O的切线;(4分)
(2)解:在Rt△ACD中,设CD=a,则AC=2a,AD=a,
连接DE,
∵AE是⊙O的直径,
∴∠ADE=90°,
由∠CAD=∠BAD,∠ACD=∠ADE=90°,
∴△ACD∽△ADE,
∴,
即,
∴a=,
由(1)知:OD∥AC,
∴,即,
∵a=,解得BD=r.
【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解决问题是关键.
 
 

第五章图形与变换第35节相似三角形
■考点1比例线段
比例线段 在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比例的基本性质 (1)基本性质:? ad= ;(b、d≠0)
(2)合比性质:?=;(b、d≠0)
(3)等比性质:=…==k(b+d+…+n≠0)?
= .(b、d、···、n≠0)
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
(1)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 段成比例.即如图所示,若l3∥l4∥l5,则.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 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即如图所示,若AB∥CD,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如图所示,若DE∥BC,则△ADE∽△ABC.
4.黄金分割 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0.618,那么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其中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
■考点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AAA).
如图,若∠A=∠D,∠B=∠E,则△ABC∽△DEF.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若∠A=∠D,,则△ABC∽△DEF.
(3)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如图,若,则△ABC∽△DEF.
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思路:①条件中若有平行线,可用平行线找出相等的角而判定;②条
件中若有一对等角,可再找一对等角或再找夹这对等角的两组边对应成比例;③条件中
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找夹角相等;④条件中若有一对直角,可考虑再找一对等角或证
明直角边和斜边对应成比例;⑤条件中若有等腰关系,可找顶角相等或找一对底角相等
或找底、腰对应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对应角 ,对应边 .
(2)周长之比等于 ,面积之比等于 .
(3)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等于 .
3.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

(1)熟悉利用利用相似求解问题的基本图形,可以迅速找到解题思路,事半功倍.
(2)证明等积式或者比例式的一般方法:经常把等积式化为比例式,把比例式的四条线段分别看做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然后,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从而得出结果.
■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1)利用影长测量物体的高度.①测量原理:测量不能到达顶部的物体的高度,通常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和“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的比相等”的原理解决.②测量方法:在同一时刻测量出参照物和被测量物体的影长来,再计算出被测量物的长度. (2)利用相似测量河的宽度(测量距离).①测量原理:测量不能直接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常常构造“A”型或“X”型相似图,三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必须保证在一条直线上,为了使问题简便,尽量构造直角三角形.②测量方法:通过测量便于测量的线段,利用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河的宽度.
(3)借助标杆或直尺测量物体的高度.利用杆或直尺测量物体的高度就是利用杆或直尺的高(长)作为三角形的边,利用视点和盲区的知识构建相似三角形,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的性质求物体的高度.
■考点1比例线段
◇典例:
1.【2017兰州】
已知2x=3y(y≠0),则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
A.= B.= C.= D.=
【考点】比例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A、两边都除以2y,得=,故A符合题意;
B、两边除以不同的整式,故B不符合题意;
C、两边都除以2y,得=,故C不符合题意;
D、两边除以不同的整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17六盘水】矩形的长与宽分别为a、b,下列数据能构成黄金矩形的是(  )
A.a=4,b=+2 B.a=4,b=﹣2 C.a=2,b=+1 D.a=2,b=﹣1
【考点】黄金分割;矩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黄金矩形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宽与长的比是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
∴a=2,b=﹣1,
故选D.
3.【2017长春】如图,直线a∥b∥c,直线l1,l2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点D,E,F.若AB:BC=1:2,DE=3,则EF的长为   .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分析】由a∥b∥c,可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a∥b∥c,
∴=,
∴=,
∴EF=6,
故答案为6.
◆变式训练
1.【2017娄底】湖南地图出版社首发的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将南海诸岛与中国大陆按同比例尺1:6700000表示出来,使读者能够全面、直观地认识我国版图,若在这种地图上量得我国南北的图上距离是82.09厘米,则我国南北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结果精确到1千米).
2.【2018甘肃】已知=(a≠0,b≠0),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B.2a=3b C.= D.3a=2b
3.【2017铁岭】如图,△ABC的面积为S.点P1,P2,P3,…,Pn﹣1是边BC的n等分点(n≥3,且n为整数),点M,N分别在边AB,AC上,且==,连接MP1,MP2,MP3,…,MPn﹣1,连接NB,NP1,NP2,…,NPn﹣1,线段MP1与NB相交于点D1,线段MP2与NP1相交于点D2,线段MP3与NP2相交于点D3,…,线段MPn﹣1与NPn﹣2相交于点Dn﹣1,则△ND1P1,△ND2P2,△ND3P3,…,△NDn﹣1Pn﹣1的面积和是   .(用含有S与n的式子表示)
■考点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典例
1.【2017?随州】在△ABC中,AB=6,AC=5,点D在边AB上,且AD=2,点E在边AC上,当AE=   时,以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若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则=或=,分情况进行讨论后即可求出AE的长度.21教育网
解:当=时,
∵∠A=∠A,
∴△AED∽△ABC,
此时AE===;
当=时,
∵∠A=∠A,
∴△ADE∽△ABC,
此时AE===;
故答案为:或.
2.【2018兰州】如图,在△ABC中,过点C作CD∥AB,E是A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点F,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D,CF.
(1)求证: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
(2)若GB=3,BC=6,BF=,求AB的长.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由E是AC的中点知AE=CE,由AB∥CD知∠AFE=∠CDE,据此根据“AAS”即可证△AEF≌△CED,从而得AF=CD,结合AB∥CD即可得证;
(2)证△GBF∽△GCD得=,据此求得CD=,由AF=CD及AB=AF+BF可得答案.
解:(1)∵E是AC的中点,
∴AE=CE,
∵AB∥CD,
∴∠AFE=∠CDE,
在△AEF和△CED中,
∵,
∴△AEF≌△CED(AAS),
∴AF=CD,
又AB∥CD,即AF∥CD,
∴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
(2)∵AB∥CD,
∴△GBF∽△GCD,
∴=,即=,
解得:CD=,
∵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
∴AF=CD=,
∴AB=AF+BF=+=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变式训练
1.【2018乌鲁木齐】如图,在?ABCD中,E是AB的中点,EC交BD于点F,则△BEF与△DCB的面积比为(  )
A. B. C. D.
2.【2018深圳】已知菱形的一个角与三角形的一个角重合,然后它的对角顶点在这个重合角的对边上,这个菱形称为这个三角形的亲密菱形,如图,在△CFE中,CF=6,CE=12,∠FCE=45°,以点C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AD,再分别以点A和点D为圆心,大于AD长为半径作弧,交EF于点B,AB∥CD.
(1)求证:四边形ACDB为△FEC的亲密菱形;
(2)求四边形ACDB的面积.
■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典例
1.【2017兰州】如图,小明为了测量一凉亭的高度AB(顶端A到水平地面BD的距离),在凉亭的旁边放置一个与凉亭台阶BC等高的台阶DE(DE=BC=0.5米,A、B、C三点共线),把一面镜子水平放置在平台上的点G处,测得CG=15米,然后沿直线CG后退到点E处,这时恰好在镜子里看到凉亭的顶端A,测得EG=3米,小明身高1.6米,则凉亭的高度AB约为(  )
A.8.5米 B.9米 C.9.5米 D.10米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只要证明△ACG∽△FEG,可得=,代入已知条件即可解决问题.
解:由题意∠AGC=∠FGE,∵∠ACG=∠FEG=90°,
∴△ACG∽△FEG,
∴=,
∴=,
∴AC=8,
∴AB=AC+BC=8+0.5=8.5米.
故选A.
◆变式训练
1.【2018宁夏】已知:=,则的值是   .
2.【2018舟山】如图,直线l1∥l2∥l3,直线AC交l1,l2,l3于点A,B,C;直线DF交l1,l2,l3于点D,E,F,已知=,则=   .
3.【2018玉林】两三角形的相似比是2:3,则其面积之比是(  )
A.: B.2:3 C.4:9 D.8:27
4.【2018贵港】如图,在△ABC中,EF∥BC,AB=3AE,若S四边形BCFE=16,则S△ABC=(  )
A.16 B.18 C.20 D.24
5.【2018荆门】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E、F为CD边的两个三等分点,连接AF、BE交于点G,则S△EFG:S△ABG=(  )
A.1:3 B.3:1 C.1:9 D.9:1
6.【2018成都】已知==,且a+b﹣2c=6,则a的值为   .
7.【2018临沂】如图.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已知标杆BE高1.2m,测得AB=1.6m.BC=12.4m.则建筑物CD的高是(  )
A.9.3m B.10.5m C.12.4m D.14m
8.【2018绥化】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最短边分别为5cm和3cm,他们的周长之差为12cm,那么大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4 cm B.16 cm C.18 cm D.30 cm
9.【2017铜仁】如图,已知:∠BAC=∠EAD,AB=20.4,AC=48,AE=17,AD=40.
求证:△ABC∽△AED.
10.【218杭州】如图,在△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中线,DE⊥AB于点E.
(1)求证:△BDE∽△CAD.
(2)若AB=13,BC=10,求线段DE的长.
一.选择题
1.【2018定西】已知=(a≠0,b≠0),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B.2a=3b C.= D.3a=2b
2.【2018乐山】如图,DE∥FG∥BC,若DB=4FB,则EG与GC的关系是(  )
A.EG=4GC B.EG=3GC C.EG=GC D.EG=2GC
3.【2018内江】已知△ABC与△A1B1C1相似,且相似比为1:3,则△ABC与△A1B1C1的面积比为(  )
A.1:1 B.1:3 C.1:6 D.1:9
4.【2018广东】在△ABC中,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则△ADE与△ABC的面积之比为(  )
A. B. C. D.
5.【2018永州】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AB上的一点,∠ADC=∠ACB,AD=2,BD=6,则边AC的长为(  )
A.2 B.4 C.6 D.8
6.【2018梧州】如图,AG:GD=4:1,BD:DC=2:3,则 AE:EC 的值是( )
A.3:2 B.4:3 C.6:5 D.8:5
二.填空题
7.【2018吉林】如图是测量河宽的示意图,AE与BC相交于点D,∠B=∠C=90°,测得BD=120m,DC=60m,EC=50m,求得河宽AB=   m.
8.【2018安徽】矩形ABCD中,AB=6,BC=8.点P在矩形ABCD的内部,点E在边BC上,满足△PBE∽△DBC,若△APD是等腰三角形,则PE的长为   .
9.【2018常州】如图,在△ABC纸板中,AC=4,BC=2,AB=5,P是AC上一点,过点P沿直线剪下一个与△ABC相似的小三角形纸板,如果有4种不同的剪法,那么AP长的取值范围是   .
10.【2018上海】如图,已知正方形DEFG的顶点D、E在△ABC的边BC上,顶点G、F分别在边AB、AC上.如果BC=4,△ABC的面积是6,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11.【2017?江西】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G分别在AB,BC,CD上,且∠EFG=90°.求证:△EBF∽△FCG.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2.【2018自贡】如图,在△ABC中,∠ACB=90°.
(1)作出经过点B,圆心O在斜边AB上且与边AC相切于点E的⊙O(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设(1)中所作的⊙O与边AB交于异于点B的另外一点D,若⊙O的直径为5,BC=4;求DE的长.(如果用尺规作图画不出图形,可画出草图完成(2)问)
13.【2018福建】如图,在Rt△ABC中,∠C=90°,AB=10,AC=8.线段AD由线段A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EFG由△ABC沿CB方向平移得到,且直线EF过点D.
(1)求∠BDF的大小;
(2)求CG的长.
14.【2018上海】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P是边BC上一点,BE⊥AP,DF⊥AP,垂足分别是点E、F.
(1)求证:EF=AE﹣BE;
(2)联结BF,如课=.求证:EF=EP.
15.【2018乌鲁木齐】如图,AG是∠HAF的平分线,点E在AF上,以AE为直径的⊙O交AG于点D,过点D作AH的垂线,垂足为点C,交AF于点B.
(1)求证:直线BC是⊙O的切线;
(2)若AC=2CD,设⊙O的半径为r,求BD的长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