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四章-苏教版[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1第四章-苏教版[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04-13 14:24:00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想一想:1、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的大小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来决定,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怎样产生的?
2、空气中有多种物质,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种污染物的指数来报告?它们有什么危害??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硫的产生:

(一)、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40个体积的二氧化硫,即1:40). 点燃S + O2 === SO2二氧化硫的性质【P77实验4-7:观察并思考】
1、 实验中原盛有SO2 气体的试管水位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试管内水位上升;说明SO2易溶水
2、用PH值试纸检验试管内水溶液酸碱性。
-------试纸变红色,溶液呈酸性
3、向试管中水溶液滴加品红溶液,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加热试管,再观察有什么变化?
----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加热后,溶液又恢复红色
这是检验SO2的方法之一.*亚硫酸是一种弱酸,不稳定 (二) SO2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 与H2O反应: SO2+H2O H2SO3(亚硫酸)(2) 与碱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3)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Na2O=Na2SO3 (亚硫酸钠)
SO2 +CaO==CaSO3 (亚硫酸钙)
实验室制取SO2,可选择用碱液吸收尾气,防止空气污 染。
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具有还原性
(1) 2SO2+O2 2SO3
SO3+H2O = H2SO4(硫酸)

*可逆反应:P78 在同一条件下,既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又向逆正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思考】2H2O 2H2 +O2 与 2H2+O2 点燃 2H2O
是可逆反应吗?【思考】硫有哪些常见化合价?根据有关理论推测 SO2除具有酸的通性外,可能还具有的性质。SO3是一种无色固体,熔点16.8。C,沸点44.8。 C, 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工业上常用上两个反应制造硫酸。 见课本P81
3、具有氧化性
SO2+ 2H2S = 3S↓+2H2O
SO2也具有的特殊化学性质:漂白性 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

用途:它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北方市场上,经常见有外面非常白而里面却是黄的馒头和粉丝,里外不一样,它的做法是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先放入馒头或粉丝,再放入燃烧着的硫后熏一下而得到的,您能否马上就食用或用来做菜?请你思考为什么长时间放置的报纸和草帽会变黄?P78资料卡片:SO2的漂白作用SO2+4SH2SO40+6还原性氧化性加氧化剂加还原剂如O2、Cl2、Na2O2、KMnO4、HNO3等作为S的中间价态的物质 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
升高时作还原剂,降低时作氧化剂SO2 + 2H2S = 3S +2H2O漂白性物质小结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科学视野:信使分子——NO
想一想:
(1)199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主要研究成果是什么?
------发现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
(2) NO一向被视为大气污染物,却在生命过程中有如此重要的功能,这是否能给人们一些什么启示呢?
------世上没有绝对的有害物质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1、在放电或高温下:
N2 + O2 = 2 NO (无色)
一氧化氮
2、在常温下:
2 NO + O2 = 2 NO2 (红棕色)
二氧化氮
*比较NO和NO2的性质:
NO:无色、不溶于水、不稳定(易氧化)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稳定、有毒性
3、 NO2 易溶于水:
3 NO2 + H2O =2HNO3 + NO
放电科学探究现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
1、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NO2被水吸收。科学探究现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
1、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NO2被水吸收。4 NO2 + 2H2O + O2 = 4HNO32、你的设计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
------工业生产硝酸,将尾气(NO)吸收通入适量的氧气后再溶解于水,经过多次循环氧化、溶解,可充分利用原料,并减少NO的排放,保护环境。1、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2、污染物的来源:
(1)SO2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与石油)的燃烧、含硫金属的冶炼以及制造硫酸、磷肥等产生的废气。
(2)NO2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酸雨的形成:石油 煤 金属矿物酸雨燃 烧CO2 SO2 NOx 雨水. 霜. 雹. 露 等 酸雨:主要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
其主要是含有硫酸和硝酸。 正常雨水(含雨、霜、露、雹、雾等)由于存在CO2原因其pH值约为5.6 。在水中当pH值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难以生存;当降到小于5时,各种鱼类和两栖动物及昆虫、水草及浮游生物面临灭绝。 酸雨会伤害植物的新生芽,使叶绿素含量
偏小,光合作用受阻,作物产量下降,严重时
会导致大面积的农作物减少或绝收,大片的森
林树木枯死,小生物随之灭绝……最终必然会
影响到我们人类自身。酸雨的危害主要有:
1、对人体的直接危害,首先是它的刺激性,其次是它会
形成硫酸雾和硫酸盐雾,其毒性比SO2大,能浸入人的肺部,
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
2、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生长
3、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4、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等;
5、渗入地下,可引起地下水酸化,酸化后的地下水中铝、铜、锌、镉等对人体有害金属元素的含量会偏高。 我国的酸雨主要为硫酸雨,其发展速度很快,在23个调查的省、市及自治区中有20个出现过酸雨,有不少地区的酸雨已相当严重且逐年增加,据2001年4月9日南京晨报报导: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讲我国相当多的城市空气污染程度超标,酸雨区面积为国土面积的30%,全国七大水系中有1/3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
酸雨的危害实例录:
1、50年前,故宫太和殿台阶的栏杆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精美浮雕花纹还清晰可见,而现在却大多是模糊不清,部分已成光板……2、巫山在一场大雨过后,整个山体上暴露
的石块全部被腐蚀近1厘米…...3、2003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12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面山的3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如何控制酸雨?1、改善燃料种类,积极开发新能源;
2、对煤(其中含硫为0.3%-5%)进行处理,如选洗加工、综合开发、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对排放的烟进行处理以回收SO2.
3、种植能够吸收SO2的有关树木(如臭椿、垂柳、柳杉)等;1972年6月5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起,每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中1983的主题是防治酸雨谢谢!!!课件16张PPT。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黄山 泰山克拉玛依 沙漠 美丽的长江三角洲我们生存的地球,她坚硬的地壳是有什么构成的?岩石,构成岩石的主要的成分是硅酸盐及硅的氧化物。从古到今,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都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中 国 的 陶 器
此图为一种酒具名为“注子”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结论:硅与碳结构相似,在反应中,硅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共价化合物。
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二氧化硅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最常见的沙子中,就含有硅的氧化物。 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一、二氧化硅和硅酸思考?在自然界中有大量游离态的碳,但却没有硅,这说明了什么?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它总是与氧相互化合的(这一点与碳在自然界中有稳定的单质存在有所不同)资料卡片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稳定性比较?二氧化硅的结构:二氧化硅的存在:二氧化硅的用途:SiO2的网状结构决定了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再加上SiO2在自然界的广泛存在,从古到今都被人类广泛地应用着。思考与交流根据SiO2的存在和应用,请你分析:1、SiO2具有哪些物理性质?2、SiO2的化学稳定性如何呢?3、你的根据是什么?SiO2的这些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1、物理性质:难溶于水,熔沸点高 2、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氢氟酸是唯一可以与之反应的酸(1)与HF反应:SiO2+4HF=SiF4↑+2H2O玻璃中含有SiO2,利用以上的反应可用来刻蚀玻璃。玻璃镜等玻璃上的图案就是利用HF和SiO2反应的原理。联想想一想已知SiO2是酸性氧化物,结合初中的知识,请同学说出SiO2还可能具有哪些性质?1、与碱性氧化物反应2、与碱反应动动手请同学们分别写出CO2、SiO2与CaO、Na2O、
Ca(OH)2、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碱性氧化物:SiO2+Na2O=Na2SiO3比较:CO2+Na2O=Na2CO3SiO2+CaO=CaSiO3比较:CO2+CaO=CaCO3①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NaOH=Na2SiO3比较:CO2+NaOH=Na2CO3+H2OSiO2+Ca(OH)2=CaSiO3+H2O比较:CO2+Ca(OH)2=CaCO3+H2O②与碱反应:思考: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而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课件27张PPT。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掌握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化学性质。
认识氯水的组成和性质。
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认识卤素,了解其相似点及递变性。
掌握结构 性质 用途的思维方法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中含有大量的盐类,主要为NaCl,以及MgCl2、MgSO4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氯的位置、结构?氯气的性质?成盐元素——卤素?氯离子的检验?氯气的发现及实验室制法?氯气的用途(一)氯原子结构特点 原子结构: 典型非金属性 (强氧化性)Cl得e-Cl-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思考与交流启示1:科学研究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错误的理论只能浪费时间
    和精力。启示2:科学研究需要以大量事实为依据,只有大量事实才能推翻错误
    的理论,建立正确的理论或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启示3:科学研究需要有热爱科学的思想和奉献科学的精神。1774年舍勒 发现氯气
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
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
年译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氯气。在实验室里,氯气可以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实验装置制法原理收集装置:尾气处理:气体发生装置:固、液加热向上排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碱液(NaOH)吸收氧化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产物(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有毒想一想怎样闻氯气(三)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1)氯气是黄绿色
(2)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3)易液化
(4)密度比空气大
(5)能溶于水(1体积水可溶解2体积氯气)——加压液化,贮存在钢瓶中——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应该这样干燥的氯气
常温不与铁反应?闻氯气的方法是: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注意:
这是闻各种气体气味的方法。
2.氯气的化学性质(1)、氯气与金属反应(2)、氯气与非金属反应(3)、氯气与水反应(4)、氯气与碱反应在一定条件(点燃或灼热)下氯气能否与金属反应?金属的价态有什么规律?氯气与铜反应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产物溶于水后,溶液呈蓝绿色。现象铁与氯气反应现象铁丝剧烈燃烧,产生—————色的————棕褐烟钠与氯气反应现象剧烈燃烧,火焰呈————色,生成————晶体白色反应规律:生成高价金属的氯化物 ?FeCl3和CuCl2能用它们的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取吗?黄(1)氯气与金属反应 ?例2:怎样制取FeCl2。 Fe+2HCl FeCl2+H2↑例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氯气和相应的金属直接反应来制取的是
A. FeCl3 B. CaCl2 C. FeCl2 D. KCl(C)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瓶口有大量白雾产生。燃烧: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叫做燃烧。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Cl2还能与P、S、C等非金属直接化合。实验现象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光照或点燃后发生爆炸。通过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2)氯气与非金属反应(3)氯气与水反应次氯酸的性质:3、强氧化性
漂白作用1、弱酸性2、不稳定易分解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可用做漂白剂。阅读与思考(1)打开自来水龙头为何有刺激性气味?
(2)氯气溶于水为何有杀菌、消毒作用?
(3)干燥的Cl2有杀菌、消毒和漂白作用吗?次氯酸酸性:H2CO3 >HClO液氯与氯水的区别?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纯净物混合物分子:离子:Cl2 ,HClO,H2OH+,Cl-,ClO-分子:H2O离子:H+,Cl-新制有氧化性,无酸性和漂白性有酸性,强氧化性,能漂白,消毒,光照时HClO分解久置只有Cl2实验室中使用的氯水只能现配现用,并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只有酸性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有毒,Cl-也有毒 B、Cl和Cl-化学性质一样C、 Cl2和Cl-都是黄绿色 D、液氯并非氯水例4.将新制的氯水缓缓滴入预先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完全褪去。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制氯水中的HCl、HClO与 NaOH发生中和反应,使NaOH无剩余。新制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使红色溶液褪色D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原理,推测氯气与NaOH能否发生反应?若反应,其产物是什么?(4)氯气与碱反应2NaOH+Cl2=NaClO+NaCl+H2O有效成分:NaClO2 Ca(OH)2+2Cl2==Ca(ClO)2+CaCl2+2H2O漂白粉、漂粉精漂白液有效成分:Ca(ClO)2(4)氯气与碱反应 氯气跟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规律吗?日常 Ca(ClO)2+CO2+H2O==CaCO3↓+2HClO工业 Ca(ClO)2+2HCl===CaCl2+2HClO漂白原理:(反应原理:强酸制取弱酸)氯水、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漂白作用都是因反应生成的HClO例4:漂白粉在空气中易失效的原因是
CaCl2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B. Ca(ClO)2见光易分解
C. Ca(ClO)2与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作用,生成HClO
D. Ca(ClO)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例3:如图所示,A处通入湿润的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中装的是
A.浓H2SO4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NaCl溶液DA BC(四)氯气的用途 阅读课本文,联系氯气的性质归纳氯气的用途及使用氯气的注意事项。
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预先埋伏的压缩氯气钢瓶。刹那间在68千米宽的正面形成2米高的黄绿色气体幕墙滚滚向前推进,纵深到达10-15公里,对手毫无防范,致使5千多人死亡,一万五千多人中毒致伤。一位战地记者进行了如此描述:“他们已经死亡,两手伸展着好像要挥去上方的死神。尸体遍野,他们极度痛苦的肺在喘息,满嘴都是黄色液体。”这就是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化学战,从此,化学战作为最邪恶的战争被写入了人类战争的史册。这种气体就是我们研究的氯气。历史事件二、氯离子(Cl-)的检验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g+ + Cl– == AgCl ?
2Ag+ + CO32- == Ag2CO3 ?
Ag2CO3 + 2H+ == 2Ag+ + CO2 ?+ H2O 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可确定该溶液中一定有氯离子,这种说法对不对? 在被检验的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被检液中含有Cl-。(2)方法和结论:(1)试剂:AgNO3溶液、稀硝酸 或 在被检验的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则被检液中含有Cl-。小 结 ?氟 F 9氯 Cl 17 溴 Br 35碘 I 53砹 At 85卤素的原子结构三、成盐元素—卤素 卤素原子结构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由此推测它们化学性质有何相似性和递变性?最外层7个电子易得一个电子,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原子结构性质决定具氧化性氧化性逐渐减弱F2 冷暗处爆炸 H2+F2====2HF HF很稳定 Cl2 光照或点燃 H2+Cl2=====2HCl HCl稳定Br2 高温 H2+Br2======2HBr HBr较不稳定I2 高温、持续加热 H2+I2======2HI HI很不稳定
缓慢进行 2. 卤素与氢气的反应结论: F Cl Br I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原子半径的增大,
(1)卤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关系:F2 >Cl2> Br2> I 2(2)卤化氢的稳定性关系:HF > HCl > HBr > HI Br2+ H2O=====HBr+HBrO反应越来越难以发生2F2+2H2O=====4HF+O2 (特例)Cl2 +H2O=====HCl+HClO3.卤素与水反应通式:X2 + H2O=====HX+HXO(X:Cl、Br、I)I2 +H2O=====HI+HIO4.卤素间的相互置换1. Cl2+ 2Br- ===== 2Cl-+Br2

2. Cl2+ 2I- ===== 2Cl-+I2

3. Br2+ 2I- ===== 2Br-+I2 思考:根据上述实验,排出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及Cl-、Br-、I-的还原性强弱顺序结论: 氧化性:Cl2>Br2>I2
还原性:I->Br->Cl-小 结卤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
相似性。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与水反应,生成卤化氢和次卤酸。卤素原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
差异性和递变性与氢反应的能力渐弱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与水反应的能力渐弱特性碘遇淀粉显蓝色。氟气和水的反应: 2F2 +2H2O=4HF+ O2 课件8张PPT。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一、硅1、硅单质2、二氧化硅结构性质用途物理性质:黑色,金属光泽,硬而 脆,溶沸点高的固体化学性质Si + 2F2 = SiF4Si + 4HF = SiF4 +2H2Si + 2NaOH + H2O= Na2SiO3+ 2H2Si + 2Cl2 === SiCl4高温存在: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SiO2+ 4HF =SiF4 + H2O SiO2+ NaOH=
Na2SiO3+ H2O3、硅酸制备:可溶性的硅酸盐与酸的反应如: Na2SiO3+ 2HCl=2NaCl+H2SiO3化学性质:脱水:H2SiO3=SiO2 +H2O弱酸性:酸性比碳酸还弱Na2SiO3+ H2O +CO2=Na2CO3 +H2SiO3用途4、硅酸盐水玻璃: Na2SiO3的水溶液,具有防火作用普通玻璃、陶瓷、水泥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酸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陶瓷、水泥新型陶瓷光导纤维二、氯氯气的性质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Na + Cl2—Cu+ Cl2 —Fe + Cl2 —与非金属反应Cl2+H2—
Cl2+P —与水反应:Cl2+H2O=HCl +HClO与碱反应Cl2+NaOH —Cl2+Ca(OH)2 —用途Cl-的检验试剂:AgNO3溶液。稀硝酸溶液操作及现象:先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离子反应Ag+ + Cl- = AgCl思考1:氯水的成分有哪些?思考2:HClO 有哪些性质?(漂白性、弱酸性、不稳定性)2HClO == 2HCl + O2 光思考3:漂白粉和漂白液有哪些用途? 三、
二氧
化硫生成:S + O2 == SO2 点燃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易溶于水的气体化学性质:水溶液有酸性 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还原性SO2+O2—SO3氧化性SO2 + Cl2+ 2H2O=H2SO4+2HClSO2+ 2H2S== 3S + 2H2O漂白性 能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四、氮NO:NO2:NH3铵盐HNO3无色有毒难溶的气体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溶于水3NO2+H2O= 2HNO3 +NO①NO和 O2 混合溶于水 :4NO +3O2+ 2H2O =4HNO3②NO2 和 O2 混合溶于水: 4NO2+ O2 +2H2O = 4HNO3 ③NO2 /NO 和 O2 混合溶于水 NO2+NO+O2 +H2O=2HNO3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易液化化学性质NH3+ H2O—NH3 +HCl—HNO3—H2SO4—晶体受热易分解(一般会产生NH3,但NH4NO3无+ 碱—NH3稀硝酸浓硝酸和浓硫酸、稀硫酸性质对比:稀硝酸、浓硝酸、浓硫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且氧化性都表现在高价态的中心原子上,即N和S,而稀硫酸的弱氧化性是表现在+1价的H上1、酸+金属稀硝酸、浓硝酸、浓硫酸能与除Au 和Pt之外的金属反应,还原产物是低价态的氮的化合物,如NO、NO2、N2、N2O和SO2稀硫酸只能跟排在H之前的金属反应,还原产物一般是H2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浓硝酸氧化性挥发性不稳定性酸性酸性例题:在容积为20mL的试管里装满水,倒放于横线水槽中,用排水法收集14mL NO 气体,再充入6mL O2 ,充分反应后。问试管中剩下的气体的体积为多少解析:根据4NO+ 3O2+2H2O=4HNO3 同温同压下气 体体积比为物质的量比,经判断NO 过量。则有:   4NO+ 3O2+2H2O=4HNO3436mLx x =8mL因此试管内还余下NO 为(14-8)mL答:试管中剩下的气体的体积为6 mL练习:在一支体积为20ml试管分别充入8mL NO2与
12mLO2 (标况),倒立在水中。问进入试管中的气体的体积为多少?
解:根据②的关系,判断O2 过量设参加反应的O2的 体积为X
4NO2+ O2+ 2H2O=4HNO3
 4  1
8ml X
解得 X=2mL
∴进入试管的气体的体积为(8+2)mL
答:进入试管中的气体的体积为10 mL
课件21张PPT。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1)学习目标:1、了解硫酸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2、学习用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用对比法学习化学物质性质的方法。
重点: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难点: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都含有氢元素。
(2)H2SO4 = 2H++ SO42-
HCl = H++Cl-
   HNO3 = H++NO3-
(3)稀硫酸和盐酸属于非氧化性酸,其氧化性实际上是H+的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H+被还原为H2;而浓硫酸和硝酸属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时是+6价的S和+5价的N被还原为SO2和NO或NO2等,无H2产生。思考与交流:84页酸的通性实质就是H+的性质。 现有体积相同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放在等
质量的两个试剂瓶中,不用化学方法怎样识别?提起试剂瓶,重者是浓硫酸;振动试剂瓶,液体呈油状的是浓硫酸;打开试剂瓶,瓶口不生白雾者是浓硫酸;打开试剂瓶,无刺激性气味的是浓硫酸。请总结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粘稠的油状
液体,密度大,沸点高,难挥发,与水任意比互溶。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1、硫酸的强氧化性浓硫酸的特性:①吸水性 ②脱水性 ③强氧化性现象: 固体由蓝色变为灰白色,
溶液仍为无色。反应:CuSO4·5H2O + H2SO4(浓)
= CuSO4 + H2SO4·5H2O结论: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
在点滴板中放入
少量胆矾,再加
入少量浓硫酸现象: 滴有浓硫酸的滤纸炭化
变黑。解释: 滤纸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浓硫酸能把滤纸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结论:浓硫酸有脱水性实验
把少量浓硫酸
滴在纸片、火
柴梗上比较学习 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吸水性是指浓硫酸直接与水分子结合。 脱水性是指浓硫酸将许多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吸收现成的水反应生成水现象: 加热能反应,产生的气
体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溶液稀释后呈蓝色。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结论:浓硫酸有氧化性△分析 Cu + 2H2SO4 = CuSO4 + SO2 + 2H2O△0+6+6+4+2还原剂氧化剂2e


⑴ 参加反应的硫酸只有一半被还原 ⑵ 在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 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请标出电子的转移情况现象: 常温无明显变化,加热后能反应。解释: 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跟硫酸起反应。此现象称 “钝化”。
氧化物能被热的浓硫酸氧化。现象: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放出大
量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结论: 体现出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2H2SO4 (浓) + C
= CO2 + 2H2O + 2SO2△总结浓硫酸的特性⑴ 吸水性⑶ 强氧化性① 加热时浓硫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不生成氢气。常温下使铁铝钝化⑵ 脱水性Cu + 2H2SO4 (浓) = CuSO4 + SO2 + 2H2O△② 与某些非金属反应C + 2H2SO4 (浓) = CO2 + SO2 + 2H2O△③ 与硫化氢、碘化氢等还原剂反应H2S + H2SO4 (浓) = S + SO2 + 2H2O分析 稀硫酸的氧化性和浓硫酸
的氧化性有何不同? 稀硫酸的氧化性是由电离出的H+引起的,氢离子只能氧化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所以稀硫酸具有弱的氧化性。 浓硫酸的氧化性是由硫酸分子中+6价硫元素引起的,它可以氧化金属活动顺序表氢后的金属;所以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硫酸用途制过磷酸钙电镀前去锈制硫酸铵制硫酸盐制挥发性酸精炼石油,制炸
药、农药、染料Ca3(PO4)2 + 2H2SO4 = Ca(H2PO4)2 + 2CaSO4 大多数金属(Pt、Au除外)都能被硝酸氧化 不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硝酸被还原为NO2或NO,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很复杂。2、硝酸的强氧化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强)阅读P.86王水?
布置作业:P.89 5 6课件19张PPT。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2)学习目标:  1、了解氨的重要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
 2、学习用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用对比法学习化学物质性质的方法。
重点: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氨的化学性质。氮气最重要的用途是什么? 氨在自然界中,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的产物。 在日常生活中,在哪里最易闻到氨的气味?实验4-9:氨的喷泉实验现象:形成红色的喷泉实验4-9:现象:烧杯中的水溶液经导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无色溶液进入烧瓶后变为红色。 讨论:(1)烧杯中的水溶液为什么会自动
地进入烧瓶?说明了什么?
(2)无色溶液进入烧瓶后变成了红
色,说 明了什么问题?结论: 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二、氨(NH3)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700)、易液化的气体。2、氨气的化学性质-31、氨气的物理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 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 NH3 + H2O NH3?H2ONH4++OH-一水合氨部分电离实验:把蘸有浓氨水的玻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棒靠近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2)氨气与酸的反应:(2)氨气与酸的反应
NH3 + HCl ==NH4Cl
2NH3 + H2SO4==(NH4)2SO4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O+CO2 == (NH4)2CO3
NH3 + H2O+CO2 == NH4HCO33、铵盐都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可产生氨气。 ——生成铵盐4、NH3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注意:收集时在容器口要塞一团棉花,用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是否收集满。5、NH3的用途:见P.88(3)净化(干燥):碱石灰(干燥管)
注意:不能用无水CaCl2做干燥剂P.88 思考与交流——讨论氮的固定??思考与练习 为什么氨常用作致冷剂?还有哪些物质也可作致冷剂? 氨易液化(沸点-33. 35 ℃) 还有氯气(沸点-34. 6 ℃) 二氧化硫(沸点-10 ℃)请比较 氨、 氯化氢、 二氧化硫 和 氯气 的溶解度。1:7001:5001:401:2常温常压经常比较和归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好方法思考与练习 在氨的喷泉实验中,为什么能形成红色的喷泉? ⑴ 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气压急剧下降。 氨水中含少量氢氧根离子,呈弱碱性,故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喷泉停止后,为什么烧瓶不能被水完全充满? 由于氨气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一定含有少量空气。思考与练习 在氨的喷泉实验中,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假设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 氨气体积设为VL 注意:氨水中溶质是NH3,不是NH3·H2O ; 氨气物质的量为(V/22.4)mol 氨水溶液体积也是VL 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V/22.4)/V= 0.045 mol/L 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思考与练习 某学生用氨做喷泉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
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氨气中含有大量的空气 收集氨气的烧瓶潮湿 装置漏气思考与练习 检验氨气可用哪些方法? NH3 + HCl = NH4Cl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有其它何种酸的玻
璃棒相遇能形成白烟?浓硫酸可以吗?浓硝酸可
以吗?为什么? ⑴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⑵ 和氯化氢在空气中相遇,产生白烟。思考与练习 氨催化氧化(接触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
基础,请写出用氨制取硝酸的化学方程式。 2NO + O2 = 2NO2 3NO2 + H2O = 2HNO3 + NO 思考与练习 氨在纯氧中能燃烧:请写出氨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氨气过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以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布置作业:P.89 1、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