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2《动物的行为》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17.2《动物的行为》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21 07:2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动物的行为
【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教学难点】
动物行为的特点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蜻蜒点水、蜜蜂采蜜、蜘蛛结网、蚂蚁搬家,亲鸟育雏、母兽哺乳、雄鹰捕猎、孔雀开屏、大雁南飞。还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等,大千世界因为有动物的存在而显得更加生机盎然、丰富多彩。那么,动物这一系列行为包含怎样的生物学意义呢?这就是本堂课我们所要研究问题。
【自主学习】
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_ 、 _ 、 ____、
、 和 ;动物的的行为使其能________环境的变化,提高_______和_______的机会。
动物的觅食行为是指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 的行为。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了争夺配偶而发生的斗争,这种行为称为 。
3、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过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4、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 所决定的;动物的后天性行为是由 和 获得,所以又叫做 。
5、人们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
【合作探究】
1、观察P66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各属于哪一种行为?
2、察P69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并分析各自的特点
(1)这几种动物的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后天性行为?
(2)动物的后天性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同动物的行为的学习能力一样吗?蚯蚓和猫的学习能力哪个强?
3、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想一想:
(1)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么?
(2)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拉屎、拉尿么?小狗一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么?
(3)从行为的形成原因,动物的行为可以分成哪两类?
4、饲养员在给猴子喂食物时,不小心把一个甜薯掉进水池,一只猴子费了很长时间才从水池中捞到这个甜薯。过了一段时间,饲养员发现给猴子喂甜薯时,有很多的猴子拿了甜薯到水池中去擦洗,再也不愿意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
(1)猴子的这种表现属于先天行为还是后天行为?
(2)这种行为对动物是否有利?
(3)动物界中哪类动物这种行为最强?
【课堂反馈】
1、下列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两只雄海豹为争夺一只雌海豹而争斗
B.一只蛇追击一只青蛙
C.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
D.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
2、下列不属于觅食行为的是( )
A.松鼠把蕈(xùn高等菌类植物)类挂在树枝上晒干
B.蚂蚁向洞里搬运食物
C.在繁殖季节,大山雀每天大量捕捉虫子,并带回巢穴
D.星鸟掩藏坚果
3、以下哪种行为是动物的社群行为( )
A.亲鸟给雏鸟喂食 B.孔雀开屏 C.公鸡绕道取食 D.蚁群分工合作
4、“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 )
A.攻击行为,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 ? D.防御行为,防御行为
5、母鸡哺育小猫的行为是属于( )
A.后天性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防御行为 D.学习行为
6、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
A.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B.逃避敌害
C.找到食物 D.寻找配偶
7、下列不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
A.乌贼喷墨 B.萤火虫发光 C.刺猬冬眠 D.海豚转圈表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人类才具有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完全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C.只有鸟类和哺乳类才具有学习行为
D.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9、白居易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
A.贮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参考答案:
D 2、C 3、D 4、B 5、B 6、A 7、D 8、D 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