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编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和方法,增加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表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欣赏、体验、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团花剪纸的技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继承、发扬民族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对美术教育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高,但美术基础相对有些薄弱,在对剪纸的形象设计上略显简单,创意不足。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团花剪纸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把握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来表现自己的创作。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剪纸艺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时间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一导入环节:ppt问题导入:想一想,这部美术片使用什么技术手段制作完成的?
出示剪纸作品,引导学生对剪纸有简单的了解和印象。
二展开环节:
剪纸的流派和样式:结合作品,教师讲授
1.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表现方法很多,对称式剪纸,团花剪纸,独幅剪纸,角花,边花等。表现题材大多是对吉祥、幸福、美好的祝福。
2.本课学习团花剪纸:团花是中国剪纸历史最悠久、运用率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制作方法简便易学,在正方形的纸上多次折叠、可剪出重复造型的图案。
结合团花剪纸作品,介绍团花剪纸
特点: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
造型手法:简化、夸张、添加。
表现方式:
阳刻:将图案中的装饰花纹留下,花纹以外的部分剪(刻)去,要求线线相连。
阴刻:图案上的装饰纹样被刻(剪)去,形成镂空效果,一般要求线线相断。
分别展示阴刻、阳刻方法剪出来的剪纸作品,阴刻、阳刻效果相结合的剪纸作品。让学生学生认真观察,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3.团花剪纸的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折——画——剪
即:“折”(纸的多种折法)、“画”(在折好的纸上画图案)、“剪”(把图形之外部分剪掉)、组成各部位的线条要互相连接不能断开。
折的基本方法:(常见的几种折法)三瓣花折法:
四瓣花折法
五瓣花折法
课堂实践:
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图案,剪出自己喜欢的团花剪纸作品
要求:1.构图饱满,匀称
2.造型夸张,简练 3.装饰味足,美观
课堂作业点评:以表扬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剪纸的更多兴趣,鼓励学生再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准备剪纸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学生讨论
倾听,并能做到理解
仔细观察,并能理解剪纸的特点,造型手法和表现方式
学生观看,并掌握几种折纸的方法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剪纸,先设计形象,然后根据剪纸的特点,完成作品
学生对剪纸既熟悉又陌生,了解剪纸的表现形式
开拓学生思路,了解剪纸,激发学习热情,锻炼观察能力。
引起学生兴趣
通过教师的演示,方法直观简练,使学生印象深刻,激发学生动手实践
锻炼学生独立完成作品
激发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优点。
1
2
13
25
4
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了解团花剪纸的造型和艺术特点,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知道团花剪纸的制作步骤,通过学生课堂实践,增强学生对团花剪纸的深入学习和探索,本课中,教师起到引领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PAGE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