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侦察“开始”菜单的秘密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参考四川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上第三课《侦察“开始”菜单的秘密》。本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并熟悉“开始”菜单的操作,主要内容有:认识“开始”菜单、发现“子菜单”、探索“附件”。我会把对菜单的探索设计成一次探宝旅行,让学生逐步去发现菜单的用法,并在其中找到“宝藏”。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才开始在学校系统的接受信息技术课。由于家庭条件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部分学生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的。有的学生接触过计算但对计算机的使用也比较肤浅。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稍微薄弱些,但他们对信息技术课充满了热情,他们求知欲强,好奇心强。所以教师要耐心的来教他们,要他们掌握正确良好的操作习惯。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予表扬。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所以教师要加强课堂调动和管理,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三、教学目标
目标维度
行为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通过“开始”菜单找到常用程序并进入程序
能发现“子菜单”,并找到“子菜单”下的程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会“开始”菜单和“子菜单”找到需要的程序的过程,认识“开始”菜单并学会利用它找到其他工作、学习和娱乐的程序。
通过发现“子菜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自身体验和对比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开始”菜单在使用计算机程序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态度,逐步树立良好的信息技术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习惯。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从“开始”菜单、“子菜单”进入程序
教学难点:计算机术语
五、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协作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教室,教学课件,学案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送大家一些小礼物,这些礼物呢,老师都把它们放在我的百宝箱中了,能找到的同学才能获得老师的礼物。大家想要这些礼物吗?
第一个礼物是,我知道大家都喜欢玩游戏,老师最近也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游戏来送给大家(事先在学生机上准备一个小游戏,该游戏的在桌面上没有快捷图标,在“开始”菜单中)我们一起来找到这个游戏、玩这个游戏好吗?
(教师上把游戏的快捷图标放在桌面,教师演示时直接双击把游戏打开,开始演示游戏)
观看老师操作
用小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急迫的想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找到该游戏。
学
习
新
知
,
自
主
探
究
大家想玩这个游戏吗?那就快在自己的电脑上找找这个游戏在哪里,并把它打开吧!
活动一:寻找“开始”菜单
不参考学案或者教材,学生自主探索
请找到的学生演示他的过程
教师总结:用鼠标单击“开始”按钮,弹出一个叫“菜单”的长条,上面列出了电脑的许多可操作的项目,这些项目叫做“菜单项”。
再参考学案或者教材找到“开始”菜单,写出四个“菜单项”。
小组交流学习心得
孩子们真聪明,开动小脑筋,动起小手很快就把这个游戏找到了。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更好玩的游戏,大家想玩吗?
活动二:探索“所有程序”
教师展示这个游戏的名字和图标
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寻找
请找到的学生演示自己的操作过程
教师总结:在桌面上我们没有找到它,那就试试“开始”菜单吧,打开开始菜单,我们还是没有见到它,它在哪里呢?原来“开始”菜单里还有一个“所有程序”,电脑上安装的所有程序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再参考学案或者教材找到“所有程序”,写出四个“菜单项”。
小组交流学习心得
很多很细心的孩子发现在“开始”菜单和“所有程序”选项下出现了一个“ ”,那这个符号有什么作用呢?
活动三:发现“子菜单”
提出问题:是不是每个菜单项后面都有符号“ ”,这个符号有什么作用?
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对比
小组交流,发言
教师总结:有“ ”符号的说明这个菜单项下面还有一层菜单,我们把它叫做“子菜单”。子菜单下要是还有三角符号,说明它还有更下一级子菜单。
孩子们真能干,这么难找的都找到了,老师呀,还有一个“百宝箱”呢,里面装的宝贝可多了。这个“百宝箱”叫做“附件”。同学快去打开看看,里面都有什么呢?
活动四:探索“附件”中宝贝
找到“附件”,进入“附件”的子菜单
观察子菜单里的菜单项
写出四个感兴趣的菜单项
找到“附件”中的“记事本”,单击“记事本”。思考,有什么新发现?
再单击“附件”下的“画图”,又有什么发现
教师总结:通过“开始”菜单可以启动软件的窗口,也就是“打开软件”。窗口右上角有最大化、最小化和关闭按钮。
思考,动手寻找该游戏程序
参考学案、操作、体会、交流
学生按照发现“开始”菜单的方法找第二个小游戏,出现问题了,发现没有。学生继续在开始菜单中逐项寻找,最终发现“所有程序”选项
观察,思考
动手操作,点击有三角符号的项和没有三角符号的菜单项,发现问题的答案
点击“记事本”和“画图”菜单项
对比打开的记事本和打开的画图窗口
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遇到疑惑时,老师再进行启发
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能力,从对比中感受、体会到三角符号的用途。
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善于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
巩
固
深
化
练
习
同学们,我们再来找一找百宝箱里的其他宝贝吧。
想一想,做一做:
打开“附件”里的“计算器”。
打开“游戏”里的“纸牌”。
如果你要玩扫雷游戏,把步骤补充完整:
“开始” _____ _______ “扫雷”
操作练习
加深对“开始”菜单的认识,熟悉从开始菜单打开程序的过程
拓
展
探究活动:探究“开始”菜单
在家里的电脑上操作“开始”菜单,观察与教室里电脑中的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把书上22页的表格填好。
回家完成
培养学生课后调查学习的能力
小结
孩子们真能干,老师埋藏的宝贝都被大家一一找出来了。
要是以后还要找程序,我们可以怎么找?再一起来回忆一下今天学到的内容吧。
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评价
总结反思
教案点评:
教案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堂课质量,而教案的质量却取决于对教材及相应章节内容的分析与把握、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及评价方式等。
在本教案中作者就充分分析教材内容,梳理知识点:认识“开始”菜单、发现“子菜单”、探索“附件”,构想一个探宝游戏;同时尊重所对应的学生年龄特点:理解能力稍微薄弱些,但他们对信息技术课充满了热情,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结合三维目标要求制定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学会从“开始”菜单、“子菜单”进入程序,计算机术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协作法)和评价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予表扬)。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特别值得表扬的是创设了合理的教学情境(探宝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很能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本节内容的设计中,起初作者根据内容创设了分发“百宝箱”里的礼物这一情景,进而提出“探宝”游戏,需要学生根据相应条件自己寻宝(教师展示自己电脑桌面上的游戏,激发学生迫切想找到游戏的愿望,学生在开始菜单中找这个游戏),这样的激趣导入很符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课的第一个知识点:开始菜单,在开始菜单中很明显地方找到第一个游戏。紧接着给出了“活动二”,在 “开始菜单”中并不能一目了然找到游戏,此时教师给出第二个线索“所有程序”,找到相应文件名字的菜单,进入到本课的第二个知识点“子菜单”,最后找到游戏。在不知觉中就把本课内容的重点说清楚了。同时在寻宝过程中,整合了语文学科通过书写来记忆这一方法,帮助对难点的突破。为了巩固知识,还相继设置了“活动三”、“活动四”,特别是“活动四”出现了另一个游戏“扫雷”,与前面相呼应,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学生参与上来看,任务明确,教师给出线索,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能够看出来学习的活动时间充分,在活动过程中随时都留有学生思考时间,这样能够充分保证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培养了动手和思考能力;同时在活动中给出相应的分组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思。再一点就是每个活动中或结束时,教师都有相应的评价,如“孩子们真聪明,开动小脑筋,动起小手很快就把这个游戏找到了”、“ 孩子们真能干,这么难找的都找到了”等等,即贴切又能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人格。
从编排上来讲逻辑清晰,合理:激趣导入——学习新知——自主探究——巩固深化练习——拓展——小结——评价——总结反思,易于实现。但从教案上来看有点值得探讨,就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不够明显,缺少对学生有针对指导的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