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讲学稿 2004.11.14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主备人:李其实 审核人: 讲学时间__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
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通过探究,学生讨论燃烧的条件推出灭火的原理。
教具准备:
薄铜片、红磷、白磷、大烧杯、制氧气的装置1套、氯酸钾、二氧化锰、蜡烛3支、烧杯3只、碳酸纳、盐酸(或醋酸)、浓盐酸、发泡剂、简易灭火器、投影片、火柴、抹布等。
达标导学:
[自学]
课本P124-125
[思考并完成填空]
1.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____之一,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与燃烧有着密切关系,如利用燃烧____使我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2. 火是燃烧的一种现象。在日常生活和过去的学习中,你见到过哪些燃烧的事例,写出3-4个,如____、____、____、____等。
3. 在第二单元学过的碳、硫、铁、铝箔、镁条等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思考一下,这个特征是____。
(板书)课题1:燃烧及其利用
[活动与探究]
什么叫燃烧?
[讨论问题]
1. 铜片上一处放着白磷,另一处放着红磷,把铜片放在盛热水的烧杯上,铜片受热,哪一处的磷先着火燃烧?为什么?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演示实验]验证假设
2. 向热水中投入一块白磷,不燃烧,而薄铜片上的白磷却能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 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能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 综合上述讨论,可得燃烧需要的条件(板书)
1 ____
2 ____
3 ____
(看书) “火三角”的解释,“着火点”的解释。
1. 课文P125图7-6(建议用投影打出燃烧条件示意图,仔细阅读)
2. 课文P125表7-1,知道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如木材、木炭、酒精、无烟煤等。
[知识介绍]
着火点是使物质能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烧来说,着火点的高低与表面积的大小、组织的粗细、导热系数大小等都有关系,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着火点越低,导热系数越小,着火点越低。对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来说,火焰接触它们的情况和外界压强的大小也都有关系。如点燃木材刨花比点燃木材块要容易得多;细铁丝能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但在空气中却不能燃烧,粗铁丝在纯氧气中也难燃烧。
[问题讨论]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发光、放热的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 剧烈的燃烧都会引起爆炸
C. 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D. 燃烧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2. 如图所示,题目同P124活动与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实验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白磷(甲处)____, 白磷(乙处)____红磷____。
⑵用导气管将氧气通入烧杯与白磷(甲处)接触,观察到____。
⑶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①____②____③____。
⑷白磷与红磷相比,更容易着火燃烧的是____,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⑸少量白磷应保存在____中。
3. P131习题3:为什么升煤炉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
(板书)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你知道吗]火给人类带来了熟食和温暖,但火一旦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你知道多少生产和生活中通常采用的灭火方法吗?请你将所知道的灭火方法填入表格中,可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得出。
灭火事例 灭火方法
1
2
3
4
课堂上组织交流,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出灭火的原理。
[演示实验7-1]填写实验现象与分析,根据实验现象进一步验证了灭火的方法,根据这个灭火原理,设计一个简易灭火器。写出简易灭火器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结合课本P126讨论,归纳小结(板书)
1. 清除____或使____与其他物品隔离,如___。
2. 隔绝____或____,如____。
3. 使温度降低到____以下,如____。
[归纳小结]
填空:如果____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____,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活动与探究]
课本P126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原理。
(课堂练习)
1. 点燃一根火柴,若把火柴头一端向上竖起,不等火柴杆烧完,火焰便熄灭了。想一想,为什么?如果在划火柴时遇到风,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采取哪些措施,可使它划燃?
2. 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的门窗,为什么?从火灾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3. 为什么蜡烛的火焰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煽,却越煽越旺?
4. 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
A. 设法使着火的油井与空气隔绝
B. 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
C. 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 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小结本课讲学内容]
1. 燃烧
2. 燃烧的条件
3. 灭火的原理
[作业]
1. 阅读预习课本P128
2. 作业,课本P131习题①②③④
[预习作业]
1. 常用的灭火器有____、____、____三种。
下列火灾该选用哪种灭火器来灭火比较恰当:
1 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选用____
2 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常选用____
3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发生火灾,应选用____
不选用另两种灭火器的理由是____,使用时,注意手一定要握住钢瓶的____上,否则,会把手____。
2.什么叫爆炸?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
3. 社会生活中,有些场所需要标贴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你能说出这样的场所吗,如______。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
课型:讲练课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2.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 搜集一些生活中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实例,讨论分析以增强防范灾害的意识。
重点、难点:
1. 几种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2. 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的识记。
教具准备:
常用三种灭火器的图形的投影片、有关燃烧和爆炸的图标、粉尘爆炸演示装置、干燥面粉、蜡烛、鼓气球、火柴等
达标教学:
[复习巩固]
检查课后预习情况,谈话导入。
如果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灭火,说说理由。
⑴炒菜锅中食油起义,采取____,理由____。
⑵邻居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你知道后,采取____,理由____。
⑶家中电器由于电线老化,线路短路,发生火灾,你采取____,理由____。
⑷某女生宿舍,因充电器充电不慎引起火灾,当你在操场上看到后,采取____,理由____。
⑸在实验室里不慎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起火,你采取____,理由____。
⑹某加油站,或某汽车因油箱泄漏引起火灾,你知道后,建议采取____措施来灭火。
[投影展示]
课本P127生活中三种灭火器图形,介绍它们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1. 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____适用范围____
2. 干粉灭火器:灭火原理____适用范围____
3. 一氧化碳灭火器(又称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原理____适用范围____
检查一下,预习作业中第一题是否有答错的地方.
[材料阅读一]
每年我国因地下煤矿的矿井内瓦斯爆炸,化工生产的工厂爆炸,烟火爆炸等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亿元,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02年10月的一个深夜,北京某大学附近的网吧,因老板出去吃晚餐,锁上了楼道口的防盗门。楼上电器线路起火,发生重大火灾,十七个正值花季的学子葬身火海。03年9月,沈阳×市百货大楼因电器短路起火,顾客被困,造成一百多人伤亡。04年1月宁海市某乡村,由于烧纸求神引起火灾,造成四十多人被烧死踩伤……
[材料阅读二]
年轻女孩丧生,5名住宿旅客被烧伤。起火原因是住在203房间的旅客,当晚在房间内点了蚊香,夜间蚊香引燃了床上挂下的被子,当事人袁某拎起被子拍打,哪知火越拍越大,袁某急忙跑到一楼喊醒了老板,老板夫妇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救火,而是拉住袁某要求赔偿。按规定该旅社应配置4只灭火器,结果只有1只。当时也没有人想起要用灭火器救火,而是不少人端着水盆上楼救火……按国家《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旅社、包厢等场所不允许使用彩钢板(铁皮里包夹白色泡沫)等易燃物作建筑装修材料。而该旅社三层楼却全都用彩钢板搭建装修的,当二楼被子着火,形成大的火势时,立即引燃了彩钢板,而彩钢燃烧速度非常快,并能产生大量有毒的气体……
通过以上材料阅读后,我们青少年学生,不但要掌握关于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而且还要熟悉安全图标的识记,增强防范灾害的意识。随时注意防火、防爆,一旦出现险情能采取果断措施,实施自救或救助他人,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你知道吗?]国家规定:每年的11月9日为全国的消防日,“119”号码为火警电话。发现火灾险情时要拨打“119”或“110”求助。
[阅读]
课本P128。三、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填空。
1. 可燃物在____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____迅速膨胀,而引起大爆炸。
2. 家庭厨房里,使用的气体燃料一般是____气或____气或____气,如果泄漏,若通风不良____就可能急剧燃烧,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3. 除了可燃烧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____、____等粉尘也能发生爆炸。
[演示实验]
粉尘爆炸实验
[知识介绍]
爆炸是物质非常迅速的化学或物理变化过程。如空气和可燃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空气和煤屑或面粉的混合物的爆炸,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等。以上均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经点燃后都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而且这些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也有氢气与氯气混合气体的爆炸,是化学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也有些爆炸仅仅是一个物理过程,如蒸汽锅炉的爆炸。
讨论:社会生活中,一些公共场所,生产场地等公共设施需要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的地方有哪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识读课本P129的图标:3个“当心”、5个“禁止”,计8个图标。
[小结]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阅读]
课本P129,资料: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
[问题讨论]
从上述两份阅读材料分析,这些火灾的发生,是不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当事人或现场人员掌握或了解了一些安全知识,采取有力措施,就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财产损失。假如你是现场人员或当事人,发现火灾时,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灾情发生。
学完本课后你应该知道,(课本P130)齐读。
[课堂小结]
1. 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2. 灭火的原理
3. 在生产、运输中,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
[调查与研究]
课本P130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
[作业]
1. 课外练习《课课练》P101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2. 课内作业
3. 预习作业
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三种化石燃料是指____、____、____。
化石燃料是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