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7-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成功对接,并开展了推进剂在轨补加、空间科学和技术等试验验证。如图1所示是它们的对接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对接过程中,“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都可视为质点
B.对接成功后,研究它们的运行周期时,可以把它们视为质点
C.对接成功后,“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就静止在太空中
D.对接成功后,以“天舟一号”为参考系,“天宫二号”做圆周运动
2.一个玩“蹦极”运动的人,这样描述他在悬崖上往下跳时的感觉,“这一瞬间,大地向我迎面扑来……”,这句话中,他选取的参考系是( )
A.地球 B.悬崖 C.地面 D.自己
3.如图2所示,一小孩沿着长为l的斜坡自坡底A爬上坡顶B,不小心又滑到坡底A,小孩往返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图2
A.2l 2l B.0 0
C.2l 0 D.0 2l
4.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质点的( )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5.下列运动图象中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图3
6.如图4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B.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C.三质点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度最大
D.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
7.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初、末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所以只有瞬时速度才可以精确描述物体在变速运动中运动的快慢情况
8.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4 m/s2、a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
D.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9.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图5
A.在前3 s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
B.在1~3 s内质点做加速度a=-2 m/s2的变速直线运动
C.在2~3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与1~2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0..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4 m/s2、a乙=-4 m/s2,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
D.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11.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变小时,车一定在做减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变大时,车一定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变大时,加速度一定在增大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变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12.如图6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甲开始运动的时刻比乙早t1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0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
(1)(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在空中竖直下落的运动,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段纸带。测得AB=7.65 cm,BC=9.17 cm。已知交变电流频率是50 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
图7
14.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 s。则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为 m/s,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三、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5.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某品牌跑车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只需4.2 s。
图8
(1)求该品牌跑车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 m/s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
16.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象如图9所示,试根据v-t图象判断:
图9
(1)第1秒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
(2)第2秒内和第4秒内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3)在第4秒内,物体做什么运动?
16.一人从甲地向东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以3 m/s的速度用10 min行至乙地,然后又以4 m/s的速度用10 min向北到达丙地,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率是多少?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对接过程中,需研究并调整飞船和天宫二号的姿态,不能把它们看作质点,选项A错误;研究它们的运行周期时,由于运行的轨迹长度远大于它们的大小,所以可以把它们看作质点,选项B正确;对接成功后,“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整体绕地心做圆周运动,若以“天舟一号”为参考系,“天宫二号”处于静止状态,选项D错误。
2.答案D
解析 人相对于地球及其上面的悬崖、地面的位置都在变化,即若假定人静止,则大地向自己运动。
3.答案C
解析 路程是小孩运动的路径的长度,为2l;小孩的初位置与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为0,选项C正确。
4.答案 C
解析 由于初速度v0>0,加速度a>0,即速度和加速度同向,不管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速度都是在增加,当加速度减小时,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变小,即逐渐增加得慢了。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后以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继续增大。
5.答案A
解析在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质点静止;在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正确。
6.答案 A
解析 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从N到M,三个质点所用时间相同,A的路程最大,故A的平均速率最大,A对,B错.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三质点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同,故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C错.根据该题所给条件,不能比较在M点时三个质点的瞬时速率大小关系,D错.
7.答案BD
解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选项A错误;在匀速运动中,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选项B正确;平均速度不能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选项C错误,D正确。
8.答案CD
解析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D正确;由题意,两物体都沿正方向运动,选项B错误;甲的加速度和速度都沿正方向,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沿负方向,而速度沿正方向,做减速运动,选项C正确。
9.答案BC
解析 由题图可知,质点在第1 s内做速度v0=2 m/s的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在1~3 s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m/s2=-2 m/s2,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反,故B正确;在2~3 s内,速度为负值,说明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但加速度与1~2 s内的完全相同,因为图线的斜率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
10.答案 CD
解析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D正确;由题意,两物体都沿正方向运动,选项B错误;甲的加速度和速度都沿正方向,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沿负方向,而速度沿正方向,做减速运动,选项C正确。
11.答案 ABD
解析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变小时,由于相邻两个油滴的时间间隔相等,说明速度变小,车一定在做减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同理,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变大时,说明速度变大,加速度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可能不变,但是车一定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故B、D正确,C错误.
12.答案ABD
解析 甲从t=0时刻开始运动,乙从t=t1时刻开始运动,故甲开始运动的时刻比乙早t1,选项A正确;当t=t2时,甲、乙两物体的位置相同,即甲、乙两物体相遇,选项B正确,C错误;当t=t3时,甲位于x=0的位置,乙位于x=x0的位置,故两物体相距x0,选项D正确。
13. 答案(1)BC (2)2.10
解析(1)点迹密集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物体的位移较小,说明物体的速度比较小,故选项A错误,B正确;点迹不均匀说明相同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不同,所以物体做变速运动,选项C正确,D错误。
(2)B点的瞬时速度vB==2.10 m/s。
14. 答案:0.30 0.1
解析(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1= m/s=0.10 m/s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2= m/s=0.30 m/s
故滑块的加速度
a==0.1 m/s2。
15. 答案(1)6.61 m/s2 (2) 9.26 s
解析(1)末速度v=100 km/h= m/s≈27.78 m/s
平均加速度大小a= m/s2=6.61 m/s2。
(2)所需时间t= s=9.26 s。
16. 答案 (1)4 m/s2 (2)加速度相同 (3)物体做加速度为负且恒定的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
解析 (1)由题图知,物体在第1秒内,速度从0增加到4 m/s,故加速度大小a1= m/s2=4 m/s2。
(2)第2秒内和第3秒内的加速度相同,该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a2=a3= m/s2=-2 m/s2。
在第4秒内,物体的速度从0至-2 m/s,故该过程中加速度a4= m/s2=-2 m/s2。
可见,第2秒内和第4秒内的加速度相同。
(3)在第4秒内,物体做加速度为负且恒定的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
17.答案 3.5 m/s 2.5 m/s
解析 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s=v1t1+v2t2=7×600 m=4 200 m
所以平均速率 m/s=3.5 m/s
从甲地到丙地的位移x==3 000 m
所以平均速度'= m/s=2.5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