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班 级 人 数 学 科 语文
课 题 望月 教 时 执 教 日 期
研究目标: 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的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重点讲了“赏月”、“吟月”、“喻月”这三部分内容。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主要写“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它既有丰富鲜活的语言表达,又有优美如画的意境呈现,还有人物形象的诗性流淌。2、学生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师可在课前通过相关的预习自学,自主识字,然后在课堂中可通过预习反馈加以检测。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虽已学习了不少方法,但是由于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那么好,预习过程中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有效预习,所以需要教师继续随文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加以理解。 在阅读方面,学生已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也有了初步概括课文的能力,但是不能做到既简练又完整,课前,教师可适当布置预习作业,促使学生借助原有知识储备,有针对性开展预习工作。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自学课文 2、认读生字 3、分节读课文 4、再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四、布置作业。 1、教师有感情地读课文一、二段的月夜美景。2、在这样的月夜,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和他的小外甥也在一艘江轮上——《望月》。板书课题,(注意望的第三笔) 这样读课题让人觉得似乎缺少了那份意境。好好想想,你们平时望见的月亮是怎样的?想好了,谁再来读一读课题。 师:我感受到了这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感受到了月光很柔和。 我感受到了有月亮的夜晚宁静而美丽。看,有月的夜空优美而宁静,望着画中的月儿想象着我们沐浴着它的清辉。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课题! 1.今天我们将走进这片月色,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意。 2.月亮带来了一些词语想考考我们。哪位同学愿意来试一试。(出示生词) 镀上 比喻 舱里 小外甥 峨眉 瞳仁外甥:提醒读音:翘舌音、后鼻音。指名问学生:谁称你为外甥? 瞳仁,眼球虹膜中央的圆孔,又叫“瞳孔”,像油菜籽一样黑黑的。同座位互相观察观察。 3、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 老师想考你们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一共多少小节?省略号也是一小节,同学们不能忽略。 我请3名同学读课文。 (1)第一位同学读1-2小节。 出示: 月亮 吐洒清辉 洒落长江江水 晶莹闪烁 光斑跳动 两岸 黑色剪影 镀上花边 读好词语。 理解词语“剪影”、“镀上”。 读好句子 师:刚才我们读的地方,讲了什么? 师:对,简单的讲就是赏月。(板书:赏月) (2)下面一位同学来读。3—13小节 理解词语“沐浴”、“清幽旷远”。你们能试着把这“清幽旷远”的意境通过自己的诵读传递给大家吗?自己先练一练。 师:这位同学读的地方所讲的是什么? 师:很好,(板书:吟月)出示古诗读一读。 (3)第三位同学读14到最后。 这一轮明月在小外甥眼里像什么? 他是怎么说这句话的? 理解词语“不假思索”。 练习读好“像眼睛,天的眼睛。” 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教师接着读——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绘声绘色地这个词告诉我们该怎样来读呢?(声情并茂般讲故事一样的语气。)这里的“绘声绘色”还能换成什么词语? 真棒,我们学着他这样来读。 教师导读:夜色渐浓,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月亮被云遮住了,这时,小外甥也困了,想睡觉了,此刻的月亮在他看来——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呀!谁愿意为大家来读读这三处奇妙的想象? 这几小节讲了什么呢?(板书:喻月) 4、再读课文。说话练习: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师指导 用要素归纳法。 5、总结课文同学们,今天我们随着作者和他的小外甥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一起赏月、吟月、喻月,这么美妙的月夜,这么朗朗上口的美文,就让我们下堂课继续走入课文,细细地品味体悟。 “镀、喻、舱”发现有什么规律?1、认真朗读课文,边读边细细揣摩其中的韵味。2、找一找有关月亮的诗句。 学生欣赏月夜美景。 读课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意。 指名读词语 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 这篇课文一共21小节。 读好词语。 剪影,用纸剪成的人或物体的轮廓。文中指夜晚,江两岸的景物隐隐约约,只能望到一个轮廓而已,就如剪影一般。镀,“镀”是金字旁,这就告诉我们这个字与金属有关。 这两小节讲夜深人静,我在江轮的甲板上看到了月夜美景。沐浴,比喻沉浸在某种美好的氛围中。 清幽旷远(,运用词素合并法理解)清,清亮;幽,幽静;旷,宽阔;远,久远。这个非常凝练地反映了月夜月光皎洁,环境幽静、辽阔深远。 这几小节讲了小外甥和我在比赛背诗。 读一读古诗。 像眼睛,天的眼睛。 不加考虑,没有多想,就快速说出来了。不假思索,用不着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说话做事反应敏捷。 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娓娓动听……那你娓娓动听的读一读。(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读读这三处奇妙的想象。 这几小节讲了小外甥对月亮奇妙的想象。 生1:这篇课文讲了我和小外甥在赏月、吟月、喻月。 生2:这篇课文讲了夜深人静,我和小外甥在江轮的甲板上赏月、吟月、喻月。 生3:这篇课文讲了夜深人静,我和小外甥在江轮的甲板上赏月,比赛背诵写月亮的故事,和小外甥对月亮奇妙的想象。 都是形声字。左形右声。 用动情的语言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用简明的话语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自学课文的三个要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符合阅读规律,又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习惯,尽快过好认读关。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要求教师对教材深入地钻研,灵活地把握。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要将这一点落到实处。 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不同的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写字学词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不能放松。
反思重建 第一课时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正确定位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匹配的学习活动,才能有第一课时的有效教学。第一课时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在教学本课时,我先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让学生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最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书不读熟不开讲。”“注重初读,延迟开讲。”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顺畅,“读通”应是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 (1)给学生充分的通读课文的时间。第一课时应放手让学生试读,在学生大声朗读、反复朗读中,在教师的有效指点中,人人能读得文通字正、琅琅上口。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过程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文本产生完整的认识。教学中,我请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朗读训练有层次有目标。 (2)抓重点句段朗读。我预设学生在试读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以此为重点,引领学生反复读,并加以指导,感知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在词语理解上,我注重方法的指导,如图片观察法、动作演示法、替代法、逐字理解法等,通过反复地提醒与暗示,让学生灵活掌握。另外词语的理解不可离开句子,文中的重点词我也让学生在句子中朗读体会。教学的时间没有控制好,最后一个环节上的太仓促,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学生语言不够简洁,这是以后需要努力的地方。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