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21 09:0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1.文艺复兴: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②阶级根源: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与逐渐成长
③历史根源: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追忆历史,寻找根源--文艺复兴的背景
 夏特尔大教堂雕塑
中世纪的表情
雕塑《安东尼.奥索》
直接原因: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帮助了科学的传播,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
天才科学家们用生命代价换来的知识可以更加广泛的被传播……
印刷术
客观条件: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造纸术
《死神之凯旋》(局部),Pieter Brughel,1562年,普拉多艺术馆,马德里
导火线:黑死病的流行
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②阶级根源: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与逐渐成长
③历史根源: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④直接原因: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⑤客观条件: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⑥导火线:黑死病的流行
追忆历史,寻找根源--文艺复兴的背景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想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追忆历史,寻找根源--文艺复兴的内容
文 学 三 杰(初期三杰)
但丁《神曲》
“要使得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遭遇,把它们引到幸福的境地。”
薄伽丘
《十日谈》
在《十日谈》中,基督教传教士简直成了恶魔的代名词,甚至无恶不作。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美 术 三 杰(盛期三杰)
《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都
是金字塔结构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最后的晚餐》
画像简介
《最后的晚餐》
克雷斯皮
《最后的晚餐》
鲍茨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这些作品的最大不同在什么地方,达芬奇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处理方法,他想表达什么?
分析达·芬奇的艺术特点
焦点透视
明暗转移
《最后的晚餐》反映了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之一。整个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达·芬奇艺术的代表。
①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和人的思想感情
②善于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
③突破“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善恶
大卫像
摩西——拯救在埃及做奴隶的犹太人的先知,也是一个英雄。
大卫——古以色列——犹太国王,传说是一个杀死入侵巨人的英雄。
摩西像
①创作专注人体
②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拉斐尔的画作
西斯廷圣母
中世纪圣母
恬静安宁的母性美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方式,对古典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代表人物 国家 代表作 其他
但丁 意大利 《神曲》
★文艺复兴的先驱
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达.芬奇 意大利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与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莎士比亚 英国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他的作品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发现世界
新时代的来临
发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