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这首歌曲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
酒宴聚会
思考:这首歌的速度情感是怎样的?
中速稍快
热情的
歌曲简介:
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一首祝酒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民 歌
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短 调
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近代一些宴歌、婚礼歌等也属于短调体裁。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打一打
X . X X XX | X - - -|
X
X X X X X | X - X X X |
X. X XX X XX |
X . X X X X | X X - -| X . X X X X | X - - - |
银 杯 里 斟 满 醇 香 的 奶酒
X X X X X | X - X X X | X XX X - | X X X X | 塞 勒 日外 咚 赛 朋 友 们 欢 聚一 堂
X X X X X |X - X - | X. X X X X X X | X - - -||
敬请 干 一杯 塞 勒日 外咚 赛
44
X
X
读一读
这是个祝福词,吉祥平安的意思
银 杯 里 斟 满 醇 香 的 奶酒
塞 勒 日 外 咚 赛 朋 友 们
欢 聚 一 堂 敬 请 干 一 杯
塞 勒日 外 咚 赛
拓 展
蒙古草原辽阔美丽,蒙古人们畅快豪爽,蒙古歌声悠扬、婉转。一首《银杯》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蒙古包,一同体会蒙古人们的快乐。希望我们能记住和更加走近美丽多彩的民族——蒙古族
前进路中学“三案导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科目 七年级 设计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银杯》
学习 目 标 能够对蒙古族音乐感兴趣,乐于主动学习并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及独特的艺术特点。 通过聆听、模唱等方法学唱《银杯》; 三、能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银杯》;学习一段体;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探究案) 一.导入 1.PPT放出一组蒙古族图片 2.师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我国的那个民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蒙古族的音乐《银杯》,放出标题页。 二.新授 1.初次聆听《银杯》让学生感受歌曲节奏和旋律。问:这首歌能听出来是描写蒙古族的那个场景? 2.歌曲介绍:《银杯》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类酒歌)。酒在蒙古族生活中不可或缺,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酒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3.介绍民歌: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了解‘短调’: 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近代一些宴歌、婚礼歌等也属于短调体裁。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4.再次聆听,思考:歌曲速度情感找出难点,并学习(倚音,装饰音) 6.师:‘歌曲我们已经听了两遍了,已经基本了解歌曲的速度、情感等相关知识。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这首歌曲中的节奏’ 挑出《银杯》中重点节奏老师带着打一遍,学生自己的一遍 7.师‘刚我们学习了这首歌的节奏,现在呢我们带着节奏把歌词读一遍’。师带着打。师问:“赛勒日外咚赛”是什么意思? 这是个祝福词,吉祥平安的意思。 8.跟着音乐分句学习歌曲 9.师‘这首歌我们学完了,下面我们就来跟着音乐整体唱两遍’
教学过程(探究案) 三.拓展 放出一组从蒙古族的风景,居住,运动,饮食,音乐,舞蹈,语言,服装,礼节等方面收集的图片,让学生更加了解蒙古族 四.总结 蒙古草原辽阔美丽,蒙古人们畅快豪爽,蒙古歌声悠扬、婉转。一首《银杯》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蒙古包,一同体会蒙古人们的快乐。希望我们能记住和更加走近美丽多彩的民族——蒙古族 五,布置作业 回家收集几首关于蒙古族的歌曲
板书设计 倚音 下滑音
预习案 预习《牧歌》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检测案 背唱《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