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1人体的神经调节(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16.1人体的神经调节(2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21 18:27:10

文档简介

第1节 人体的神经调节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以及脑、脊髓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
3、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以及反射弧的组成。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教学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以及反射弧的结构。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游戏“看谁反应快”
课件呈现游戏规则:
以身体各种动作为基础,当老师说出某一动作时,必须做出相反动作。
师:坐下……向左转……
通过刚才的活动,发现我们班有些同学的反应相当灵敏。请同学思考:我们能够对老师发出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并且能够协调的完成各种动作,主要靠什么系统的调节呢?
师:(适当表扬)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神经系统
(二)学习新课
一、人体的神经系统
 教师:即使一个很简单的活动也需要这么多的器官参与,而且各器官之间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好像受到统一的指挥,你知道身体内的这个指挥官是什么吗?
  学生:神经系统。
教师:我们的身体之所以如此协调,做出许多精细的活动,主要是神经系统在起调节作用。神经系统为什么有这么完善的调节作用呢?这与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关。接下来我们就学习这部分内容。
(一)观察神经元
教师:我们知道人体由许许多多细胞构成,如肌肉细胞、血细胞等(屏幕显示不同细胞)。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叫神经细胞。(展示神经细胞模式图)神经细胞和前面几种细胞有那些区别?
  学生:细胞体上有许多长短不等的突起。
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自己的纸上结合神经元挂图画出神经元的结构草图,并要求注明结构名称。
教师: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一个神经元结构图并说明兴奋的产生和在神经元内部的传导。 教师:简单介绍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神经的概念,点出神经元的突起末梢相连接,有利于传导神经冲动。
教师再提示:神经元还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问:兴奋是怎样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呢?
1.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细胞体
2.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末端的小分枝叫神经末梢。
3.神经末梢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4.感觉神经末梢接受来自体内或体外刺激,产生兴奋,又称感受器。
5.运动神经末梢把神经冲动传到肌肉或腺体,引起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教师:利用画在黑板上的神经元图,让学生指认结构名称及功能。想象并默记神经系统的有关概念。
(二)观察神经系统的组成
展示:“人的神经系统”挂图或投影。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脑、脊髓和神经都属于器官水平的结构。这些器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组成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神经细胞。
学生自学课本“中枢神经系统”部分。(学生自学并回答后,教师示脑的模型和脊髓模型,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介绍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特点)
小结: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称为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不管是脑还是脊髓,其神经元细胞体都高度集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叫做灰质,包括脑的皮层和脊髓的内层;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叫做白质,包括脑的内层和脊髓的内层。
教师:那么三者的功能分别是什么呢?
大脑:高级中枢,分管人体的运动,感觉,语言,视觉等活动。
小脑: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脑干:呼吸,血液循环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在这里,有“生命中枢”的称号。
脊髓:低级部位,人体排尿,排便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但同时受大脑的控制。
教师:(示人神经系统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神经)
教师:在人的神经系统组成中,除了脑和脊髓以外,还有许多它们发出的神经。神经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学生:神经是由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肉眼看上去呈亮白色的结构
教师:神经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等处。脊神经共31对,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属于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合称周围神经系统。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有神经元的细胞体吗?
学生:有,每一条脊神经在靠近脊髓处都有一个神经节,叫脊神经节,神经节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
教师: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了人的神经系统,在它的控制下,人才能完成种种生理活动。如我们想抬手臂,神经系统就发出神经冲动,支配手臂肌肉收缩或舒张,完成抬臂动作。现在就让我们来完成一个动作:让我们的心脏暂时停一下,或者让我们的胃肠暂时休息一会儿。
资料分析:老人的一侧肢体不能活动?运动员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小伙子久坐后站起来感觉右下肢麻木和疼痛?妇女脑颅内的肿瘤,导致失明?
提问:如果你是位神经科的医生,这四位患者找你看病,请你为他们诊断一下病情。
学生:(观察屏幕,思考后)老人的一侧肢体不能活动是由脑血栓引起的;运动员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是由于腰部脊髓受到损伤引起的;小伙子由于右侧坐骨神经受到压迫引起右下肢麻木和疼痛;妇女失明是由于脑颅内的肿瘤压迫了大脑的原因。
教师:肢体不能运动,问题出在脑部;右下肢麻木、疼痛病因在坐骨神经,你认为脑、神经在身体内起什么作用?
学生:调节人体的各种活动。
教师:脑、神经可以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它们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前面的活动你对神经系统还有什么了解?
学生:神经系统可以协调人体的运动。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神经遍布在全身各处。
教师:脑与四肢和眼睛之间,脑与内脏之间,脊髓和四肢之间都具有神经联系,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三)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1.神经元(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体
神经元 树突
突起
轴突
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神经系统的组成:
3.
神 大脑
经 脑 小脑
系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
统 脊髓
的 脑神经——
组 周围神经系统
成 脊神经——
灰质(大脑皮层)——大脑半球
大脑

白质——大脑皮层的内部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同步练习》
七、教学反思
使用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地反映思维过程,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达到良好的效果。
第1节 人体的神经调节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阐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理解反射的含义;理解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有直观体验,培养实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和科学性,激发对科学实验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射与反射弧
难点:反射活动中的信息传导和处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当你们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生:手会立即缩回去
师:恩,当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触碰到高温物体时,我相信正常人的反应都是立即把手缩回来。手迅速缩回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反应,我们就把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做出应答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同学们再课本中相应的地方画出反射的定义。
(二)学习新课
 教师:无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神经系统如何调节我们的生命活动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关于反射,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
  
学生:相互配合,完成膝跳反射的实验。
教师: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
学生:小腿迅速前伸。
教师:叩击韧带,小腿迅速前伸,这是膝跳反射。前面我们做的活动:手碰到牙签后马上缩回,这也是一种反射,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就会立即排尿,等等。从这些事例中,你能找出引起反应的原因,通过什么系统发生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后):反射是由各种刺激引起的,通过神经系统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教师:像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在膝跳反射中,叩击韧带是刺激,小腿前伸是对刺激发生的反应。你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小腿前伸受不受大脑的控制,是不是你有意识抬起小腿?
学生:不是。膝跳反射不受大脑控制。
教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吗?
学生: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等。
教师:这些反射不受大脑控制,是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就这类反射而言,只要出现刺激,正常的人体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当你们听到上课铃声,都会迅速走进教室,这也是反射,这种反射是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
学生:这种反射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的,受到大脑的控制。
教师:回答的很好,听到铃声走进教室,这种反射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生活中积累的复杂的反射,这类反射往往受到大脑的控制。现在我想重复上课开头的活动,有没有同学上讲台来完成这个活动?
学生(没人举手):牙签会把手扎疼!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纸盒里有牙签会扎疼手,因为怕疼所以没人上来完成这个活动。第一位同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手被牙签扎了下马上缩了回来,他是不是感觉到疼才把手缩回的?
学生:意见不一致。
教师: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研究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学生:阅读教材中反射弧示意图及文字说明。
教师:现在你能回答刚才的问题吗?
学生:手感觉到疼是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但是由于传向大脑的路径较长,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手指已经缩回了。
教师:这种反射对人体有什么意义?
学生:避免人体受到更多的伤害,有保护作用。
教师: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反射弧由几部分组成?
学生: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的。
教师:展示膝跳反射实验的挂图,引导学生说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人体具有许许多多的反射,也就有许许多多的反射弧。人体的反射有的是简单的,有的是复杂的。不只人可以形成复杂的反射,动物也能形成复杂反射。(电脑展示:狗对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反射的建立)。
学生:反射建立的过程:食物引起狗分泌唾液;单一的铃声不能引起狗分泌唾液;铃声与食物反复多次结合后,只听铃声,不喂食物也能引起狗分泌唾液。
教师:复杂反射是不相关的刺激与简单反射多次结合后才建立起来的。例如动物园里的动物表演,需要反复训练,演出才能成功。动物表演中有一项是小狗做算术题,小狗通过叫声能表达出算术式的答案,小狗真能和我们一样做算术题吗?
学生:小狗并不理解数字的意思,它通过叫声表达算术式的答案是训练员反复训练的结果。
教师:正如这位同学所言,对某些语言刺激能形成复杂的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与大脑皮层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望梅止渴”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电脑展示“望梅止渴”形成过程的幻灯)
学生:设计并完成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活动。
(三)课堂小结
反射: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形成
神经中枢
神经联系
适应能力
举例
非条件反射
先天性
大脑皮层以下(脊髓、脑干)
固定、永久
适应能力弱
膝跳反射、排尿排便反射、吃梅流唾液
条件反射
后天性
大脑皮层参与
暂时联系、可建立可消退
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看梅、听到说梅流唾液、
五、板书设计
第1节 人体的神经调节
1、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反射。
2、反射弧:产生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3、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
4、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同步练习》
七、教学反思
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对反射活动过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