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件(2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21 13: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虽然面积占世界的1/6,但它的工业产值只占世界的1/20,还落在法国的后面,然而十月革命胜利后仅20年的时间,苏联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已占到17.6%,其工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苏联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使它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呢?思考与探索第7课
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的探索1、经济上: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内战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仍在实行,余粮收集有增无减。对此,人民的反映如何?国家的形势怎样?问题1:此前苏俄内战时期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实施结果如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效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内外敌人。问题2:人民群众强烈不满,经济恶化。问题3: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些进步?★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迅速恢复阅读分析(1)农业方面: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余粮可由自己支配和交易——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2)工业方面: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有利于吸纳资金和技术,促进工业的发展。
(3)商业方面:恢复自由贸易,活跃商品流通——对生产有刺激作用。亿卢布苏联工业总产值苏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与产量各抒己见政策是要与具体国情相适应的,要随着国情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要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有人认为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让资本主义在苏联复活,这是历史的退步,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2、政治上: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阅读分析★苏联的由来 1922年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四个加盟共和国联合组成统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加盟共和国增至15个,首都莫斯科,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国家元首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苏联总统。政府首脑为部长会议主席和总理。于1991年底解体。苏联国旗与国徽1917二月革命前:试一试沙俄十月革命后到1922年底:苏俄1922年底到1991年底:苏联列宁于1924年1月21日晚6时50分与世长辞,年仅54岁 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实行了由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即广大工农群众来管理和建设国家;他领导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武装干涉;他使人们相信,人类从前只是作为理想的公平和正义在变成现实,从而鼓起人们对生活的巨大勇气……他领导布尔什维克党人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了苏俄社会主义的时期……他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他开辟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也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根据《世界五千年》、《影响世界历史的100名人》整理列宁的丰功伟绩二、斯大林的探索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生于格鲁吉亚的哥里。他协助列宁组织和领导了1917年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参加了以列宁为首的第一届人民委员会。1922年至1952年10月连续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 1、经济上:掀起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1)工业化运动阅读分析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实行的?取得的成果怎样? 1928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实行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 1913年~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宣传画(2)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由于工业化的资本主要依靠农民的“贡税”,所以从1929年起,苏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集体农庄运动。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的决议指出: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苏联集体农庄制度的确立 这是一组与农业集体化有关的宣传画。中间的画面是斯大林在联共(布)大会上发言,谈有关农业集体化问题。左侧的图中,一名集体农庄女庄员开着拖拉机在田野上播种,远处是漂亮的农户住宅。右侧的画面是一名女庄员在收割麦子,她的身后远处有一台马拉收割机在工作,背景上有一些车辆在运输刚割下来的麦子。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苏联重工业的迅速发展是在牺牲农民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减产,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甚至发生饥荒、社会矛盾加剧、工业发展失去应有的保证,国家难以长治久安。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否有不足之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议一议使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末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农业长期停止落后,直到1953年粮食产量仍略低于1913年。2、政治上:提出了阶级斗争愈益尖锐的理论,掀起大清洗运动 从1935年到1938年,大约有300万人因政治犯罪被判刑,另有约70万人被处决。苏共十七大的1966名代表有1108名被俘或镇压;全军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10多名副国防委员全部遇害;15名集团军司令有13名被清洗。 材料中被判刑、处决、清洗的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下场?大清洗运动对苏联有什么影响?阅读分析苏联二三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失败的教训?说说你的理由。小论坛最大的成功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农业的全盘集体化运动,导致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止落后。
斯大林把不同政见者打成“人民的敌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的清洗运动,使苏联党群关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缝,给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蒙上了阴影。列宁和斯大林小结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的探索斯大林的探索经济上: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经济上:掀起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使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末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农业长期停止落后政治上: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政治上:提出了阶级斗争愈益尖锐的理论,掀起大清洗运动练一练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年表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