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3.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3.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1-22 10:2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3.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一、单选题
1.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的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 )
A.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B.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
C.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D.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
2.能够促进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
3.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菊花在秋天开花??????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含羞草的叶受到振动后合拢??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4.如图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示意图,该图能表达的含义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细胞发生弯曲??????????
B.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能起到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
C.向光侧细胞较小是因为强光下生长素失去作用??????????
D.向光侧细胞分裂太快导致向光侧细胞体积较小
5.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 , 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B.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 , 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C.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 , 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D.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 , 则e点对应a点的浓度
6.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单侧光使胚芽鞘弯曲生长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8.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
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可以证明根具有向地性,茎没有背地性??????????
D.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9.太空中,在湿润的软质土壤上横放一株植物幼苗。让它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置于单侧光照射的环境中培养若干天。其根茎的生长方向应该是(??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茎都向原来摆放的方向生长
C.根向土壤方向生长,茎向光源方向生长????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10.在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情况下,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可以实施多种方案。下列对方案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都正确的是(?? )
A.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B.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让生长素移向背光的一侧
C.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D.把植物侧放在地上,让近地侧的茎生长得比远地侧的快
二、填空题
11.植物的下列行为是对环境中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1)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而根向下生长,这是植物对________刺激的反应;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植物对________刺激的反应。
12.观察下列两幅图,并解释有关现象:  
两幅图中植物有一个共同点是________,这是植物对________的反应。 如果把这些种子随宇宙飞船载入太空中,植物的根将________生长。
13.请完成植物的向水性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 油菜种子、玻璃皿、盘子、脱脂棉、深色棉布、水
实验设计
?与原理 ? 在植物的________?制作一个人工水源,观察植物的根系是否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
?步骤与
过程 1.取适量的脱脂棉吸足水分,放在盘子中间,用玻璃皿盖住,防止水分过快蒸发2.取适量饱满油菜种子,围绕着玻璃皿零散摆放在盘子周围
3.取深色棉布覆盖在盘子上,等待油菜种子发芽
4.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一周后,我们发现油菜种子发芽生根,根大多伸向盘子________?有水的方向
实验结果与分析 ?以上的实验现象证实: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我们认为植物根的向水生长的特征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思考 ?有些植物喜干,它们也具有向水性吗?
14.甲、乙、丙三种植物激素及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丙激素为________,甲乙两种激素之间关系是________
(2)激素甲促进种子休眠是通过基因控制________来控制生物性状.
(3)生产实践中常使用NAA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NAA作用时间比植物激素作用时同长久,其原因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5.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此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________性.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而根据图中的②、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________________
16.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以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有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乙、丙两组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即丁组),在丁组框图中 1、2 位置进行修改后应分别放置________;
(2)将乙组与修改之后的丙组(即丁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两组叶片脱落数量相比,________,则说明假设成立;
(3)脱落酸、生长素等都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广泛,除了上述两种植物激素外,你还知道的植物激素名称有________。(只要写出一种即给分)
1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觉得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了,还是单侧光将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了.

(1)为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其中一成员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从中获得的结论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移向背光侧,试分析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
(2)另一成员进行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将经过甲图处理后的琼指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上(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①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________,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
②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________,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18.下图为几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示意图。试分析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图注:1、不透光锡纸筒;2、不透光锡纸小帽;3、不透光罩;4、切去尖端;5、琼脂块;6、用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
(1)比较 A、B和D三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在这个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组是________(填相应的字母)。
(2)为了得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的结论,可以比较哪二组实验?________(填相应的字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A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这是一种植物种子吸水膨大现象,不属于植物的感应性;
B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这是植物的感应性,即植物的茎背地生长,即背地性;
C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这是植物的感应性,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成为向触性;
D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 这是植物的感应性,即植物的根向水分多的一侧生长,即向水性。
2.【答案】D
【解析】A、生长素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
B、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答案】D
【解析】A、菊花在秋天开花,是受光照长短的影响,不属于植物的感应性;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气孔的关闭和植物的三大作用有关,这里主要是指植物的光合作用,白天气孔打开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不属于植物的感应性;
C、含羞草的叶受到振动后合拢,属于植物的感应性,但是感性运动;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属于植物的感应性,是向性运动的一种形式,背地性;
4.【答案】B
【解析】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一侧比受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使背光侧细胞比受光侧细胞分裂速度快,从而使茎体现出向光弯曲的特点;
B、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受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就越大;
C、向光侧细胞较小是因为受光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背光侧少,相比背光侧的细胞,受光侧的细胞生长的就慢一些;
D、由于单侧光的照射,引起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背光侧的细胞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
5.【答案】C
【解析】第二图所示在左侧单侧光照射时,向光侧d处的生长素向背光侧e处转移,使e处生长素浓度大于d处生长素浓度,e处的生长速率大于d处的生长速率,从而使茎弯向光源生长。
A、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 , 则e点对应的应该是b点的浓度
B、d点不能对应最高浓度为b,因为e处生长素浓度大于d处生长素浓度;
D、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 , 则e点对应的应该是b点的浓度。
6.【答案】D
【解析】芽和幼叶能够产生生长素,加快细胞的生长速率,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植物在扦插繁殖时,由于没有形成根,对水分的吸收能力较差,如果枝条上叶片太多会造成植物体内水分的过多散失,影响成活率,因此需要去除成熟叶片,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7.【答案】A
【解析】A、该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从这个实验能得出单侧光使胚芽鞘弯曲生长,故A符合题意。
B、如果研究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还需设置对照在胚芽鞘尖端和胚芽鞘下方分别用锡箔罩住,故B不符合题意。
C 、本题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只能得出光照与胚芽鞘生长的关系,并不能研究出生长素的分布不均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本题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只能得出光照与胚芽鞘生长的关系,并不能研究出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8.【答案】C
【解析】A、实验②③对照,单一变量是单侧光,又看到植物向光源弯曲,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因为光也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
C、实验①和实验④对照,可以证明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C不对;
D、实验①的是空白对照,目的是与实验②③④起对照作用。
9.【答案】C
【解析】植物幼苗,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根不表现出向地性,但是根也具有向水性,所以根会向湿润的土壤生长,置于单侧光照射的环境中培养若干天,由于茎的向光性,则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10.【答案】B
【解析】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可将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在单侧光的刺激下,使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从而使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少生长慢,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多生长快,从而使茎弯向光源生长。改变单侧光照射的位置(使单侧光反复位于植物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即可出现如图的盆景。由于向光性属于向性运动,所以A错,B对。也可将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背地性,也可出现如图情况,但背地性也属于向性运动。
二、填空题
11.【答案】(1)地心引力(或重力)
(2)光照
【解析】(1)根向下生长,即向地性,向地性是指在地球上,由于受到重力(地心引力)的作用,植物的根总是向着地球中心的方向生长。
(2)“红杏出墙”是指杏树受到墙外阳光的照射引起的,是植物的向光性。
12.【答案】根向地生长;地心引力(或重力);水平
【解析】向地性是指在地球上,由于受到重力(地心引力)的作用,植物的根总是向着地球中心的方向生长。若在太空中,则是处于失重的环境下,植物的根不表现出向地性,生长方式和摆放的位置有关,都是水平方向生长。
13.【答案】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向水性?;单侧;油菜种子发芽后根的生长方向;中央;植物吸收到更足的水分
【解析】本题考查一个实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当然要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开展,难么就要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是一般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本题中要明确几个问题就是:观察什么(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向水生长),怎么观察(步骤与实验),如何体现结果(大豆发芽后根的生长方向)。这是一个实验中很重要的内容。
3.科学的控制变量。这里是水。
实验目的 观察??? 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
实验器材 油菜种子、不透光的纸盒四个,剪刀、胶带、花盆四个。
实验设计与原理 在植物的? 单侧? 制作一个人工水源,观察植物的根系是否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
步骤与过程 1.? 取适量的脱脂棉吸足水分,放在盘子中间,用玻璃皿盖住,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2.? 取适量饱满油菜籽,围绕着玻璃皿零散摆放在盘子周围。
3.? 取深色棉布覆盖在盘子上,等待油菜籽发芽。
4.? 观察大豆发芽后根的生长方向。
实验现象 一周后,我们发现油菜籽发芽生根,根都伸向? 盘子中间?? 有水的地方。
实验结果与分析 以上的实验现象证实:植物的根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我们认为植物根的向水生长的特征有利于植物吸收到更足的水分。
其他思考 有些植物喜干,它们也具有向水性吗?
14.【答案】(1)生长素;拮抗关系
(2)酶的合成
(3)植物缺乏分解NAA有关的酶
【解析】(1)据图判断,丙激素为生长素,甲是脱落酸不能促进果实成熟,乙是赤霉素促进果实生长,甲乙两种激素之间关系是拮抗关系.
(2)激素甲促进种子休眠是通过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3)由于植物缺乏分解NAA有关的酶,故NAA作用时间比植物激素作用时同长久,所以生产实践中常使用NAA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三、解答题
15.【答案】(1)Ⅱ;d;两重
(2)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解析】(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既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能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该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①③组的区别是顶芽的有无,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③组的区别是细胞分裂素的有无,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16.【答案】(1)含脱落酸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顺序可以颠倒)
(2)丙组(或丁组)明显大于乙组
(3)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等
【解析】(1)丙为实验的对照组,脱落酸属于无关变量,故1处应与甲乙的相同,故在图B的1、2位置所做的修改后处理方法分别是放置含脱落酸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
(2)若假设成立,则说明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故丙组叶片脱落时间明显早于乙组;
(3)常见的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等。
17.【答案】(1)向光侧的生长素若被光分解了,则图乙中的植物将弯向光源生长
(2)D>A=B>C;D=A=B>C
【解析】(1)对照甲乙两个实验,可以看出,当胚芽鞘尖端插入盖玻片后,影响了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此时,胚芽鞘直立生长,如果是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那么胚芽鞘应该向光生长,因此说明了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了.(2)分析甲图可以的出A、B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肯定相同,差别在C、D.如过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则C处生长素的含量小于D,且A、B处的含量大于C小于D;如果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则C处生长素的含量小于D,且A、B、D处的相同都大于C处的.那么乙图中的生长情况也就清晰了,生长素含量高的胚芽鞘生长的长.

18.【答案】(1)植物向光生长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D
(2)FG
【解析】(1)A、B、D三组实验,A对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用不透光锡纸筒处理,B用不透光锡纸小帽处理胚芽鞘尖端,D不进行处理,得到现象是A向光生长,B直立生长,D向光生长,所以比较后可得出结论是:植物向光生长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其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组是不经处理的D组;
(2)要得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的结论,需用到经胚芽尖端处理后的琼脂块和不经处理的琼脂块进行比较,所以可以选择FG二组实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