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精练】4.6 汽化与液化(基础+提高+中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编精练】4.6 汽化与液化(基础+提高+中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1-22 10:3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6《汽化与液化》精编精练


1.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由____________的过程,叫液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液化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法或两种方法兼用来实现。
3.蒸发是在______________温度下,并且只在液体的______________进行的汽化现象。
4.要减慢液体的蒸发速度,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6.在实验室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一直上升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7.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平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8.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 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冷藏室
9.有一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农妇看见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热得汗流浃背,便决定送牛奶给他喝。于是农妇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左一层右一层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然后倒给植物学家喝,她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下曝晒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
B.为了给牛奶加热
C.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D.利用太阳光杀菌
10.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
①吃冰棒解热;②烧开水时冒“白气”;③夏天湿衣服晾干;④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如图的粒子模型可以解释物态变化中的 _________现象。

(第11题) (第12题)
12.如上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________。
13.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1)将罐子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 。




14.教室内气温为25 ℃,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15.冬天在脸上擦些油脂香就能防止皮肤干裂,这是因为油脂香可以(   )
A.使皮肤不直接被风吹,防止干裂
B.使皮肤不直接接触冷空气,防止冻伤
C.尽量减少皮肤水分的蒸发,防止干裂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16.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
A.油层阻碍汤的热辐射 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 D.油层覆盖在汤的表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17.餐馆里有一道名为“纸锅烧豆腐”的菜。如左下图,纸锅里的豆腐烧熟了,纸却不会被烧掉(纸燃烧需要达到的最低温度,为纸的着火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高
B.水沸腾温度不变,但继续吸热
C.热量都被水吸收了,纸没有吸热
D.纸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第17题) (第18题)
18.如右上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19.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下列事例中,物态变化方式与“白气”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 B.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
C.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 D.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
20.“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诸暨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煲盖不断跳动,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 (填“会”或“不会”)沸腾。


21.如图甲、乙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两幅漫画。“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他是通过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温度的方式止沸的;“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柴薪,他是通过停止给水加热,让水不能继续________的方式止沸的。

22.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________。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内能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________(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2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情况。


(1)图________(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实验过程中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两条有效的操作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绘制了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

24.(2017?湖州)电水壶是常用小家电.下列有关电水壶烧水的观察和思考,正确的是(   )
A.?沸腾时,气泡越往液面越大 ???????????????????B.?加热过程中,水的热量不断增加
C.?沸腾时,所冒的“白气”是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 ?D.?沸腾时,继续吸热水温不断上升
25.(2016?台州)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
26.(2017?丽水)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如图),天舟一号的任务之一是将储箱内的推进剂(液态燃料和液态氧)分别输送给天宫二号。

液态氧可由气态氧经过________而形成(填物态变化名称)。
27.(2018?台州)如图,密闭玻璃瓶内的水恒温放置几天后,液态水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并不是瓶内的水既不汽化也不液化,而是瓶内存在着汽化和液化的动态平衡过程。请你从分子的角度简要解释瓶内液态水体积保持不变的原因。
________ 。 ________ 。


参考答案

基础篇答案
1.液态变成气态,气态变为液态 2.蒸发,沸腾,降温,压缩体积 3.任何,表面
4.减小液体表面积,降低温度,减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 5.A 6.D 7.B 8.B 9.A 10.C
11.蒸发 12.98,吸热,不变
13.(1)加快沙中水的蒸发 (2)水蒸发吸热,降低内罐的温度,达到保鲜的作用。


能力提高篇答案
14.B 15.C 16.D 17.C 18.C 19.C
20.不会 21.降低,吸热 22.放热,压缩体积
23.(1)甲 (2)①减少水的质量②提高水的初温 (3)B



中考真题篇(答案)
24. A 25.B 26. 液化
27. 水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液态水中的分子有一部分运动到上方的空气中,空气中的水分子有一部分运动到液态水中,两者的数量保持一致













基础篇

能力提高篇

中考真题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