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1《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22 05:3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绿色植物认识的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淀粉。
2、知道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进一步认识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实质及对生物圈的意义。
学习重点:
1、明确了解在探究过程中的实验变量是光。并了解光合作用为什么需要有光这个条件
2、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能量的变化
3、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学习难点:
实验前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把植物放在光下的原因;滴加碘液的目的。
2、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实质及对生物圈的意义。
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不仅对植物本身的生活有重要意义,也为动物和人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是本节的重点。
课堂导学:
一、海尔蒙特实验
阅读课本P53第1、2自然段: 海尔蒙特实验
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 ,但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海尔蒙特通过实验验证了 ,但他却忽略了另一个与柳树生长密切相关的条件 。
二、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1、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根据课本P53-54的方法演示实验。
(1)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
(2)为什么要用酒精脱色?
(3)当绿叶在酒精中脱至白色时,停止加热,用镊子将叶片轻轻夹出,用清水冲洗动作要 ,因为酒精脱色后的叶片比较脆,要防止叶片破碎。
(4)根据淀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叶片的未遮光部分遇碘液 ,说明这里产生了 ;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液 (是 颜色)说明这部分没有 产生。所以,绿叶只有在 下才能产生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2、完成课本P55讨论1、讨论2
3、阅读P55讨论下第1自然段和信息库P66-67:光合作用
(1)公式:
(2)光合作用的过程包含两种变化:一是物质变化:即由简单的
转化为 复杂的 ;二是能量的变化:即由 能转化为 能
三、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在恩吉尔曼的实验中,思考下列问题
好氧细菌集中于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为什么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
为什么先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
为什么先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而后又让水绵完全曝露在光下?
恩吉尔曼的实验巧妙地证明了什么。
四、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1、看58课文小结光合作用的意义
2、看58课文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随堂反馈:
一、填空题
1、在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从 都要盖住,然后移到阳光(或强光)下照射 h 。
3、一定要把叶片放在盛有的 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 加热,使叶片中的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的颜色逐渐由 色变成 色。
4、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中,并向其滴加 。
5、稍停片刻,用清水洗去多余试剂。这时可以看到,叶片遮光部分变成 色,没有遮光部分呈 色。
二、选择题
1、下列叶的结构中,含有大量叶绿体的是( )
A.表皮细胞 B.构成叶脉的细胞 C.叶肉细胞 D.以上所有细胞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3、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它的“车间”和“机器”各是什么?( )
A.叶肉细胞和叶绿体 B.叶绿体和叶肉细胞
C.叶肉细胞和叶绿素 D.保卫细胞和叶绿体
4、把新鲜水草放在鱼缸的主要目的是( )
A.为鱼提供食物 B.为鱼提供氧气
C.为鱼提供能量 D.为鱼提供二氧化碳
5、秋季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树叶( )
A.先变黄 B.稍晚变黄 C.同时变黄 D.不变黄
6、在农业栽培中充分利用阳光的措施是( )
A.稀疏种植 B.稠密种植
C.没有要求 D.高矮植物合理密植
7、若要提高温室蔬菜产量,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多施水肥 B.提高室温 C.增加氧气 D.增加二氧化碳
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为植物自身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B.为动物和人提供物质和能量
C.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两种气体的含量比较稳定
D.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动、植物和人的呼吸提供氧气
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够使太阳光进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
A.非生物部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三、实验分析题:
1、1771年,普利斯特利将小鼠单独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很快就窒息死亡;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也不容易死亡。现在我们对该实验最明确的解释是: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 产生了 。
2、将一盆经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一个叶片,用两个圆的黑纸片从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左图),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取下叶片,先用酒精脱色,再经漂洗,最后在叶上滴加碘液。
(1)根据实验完成下表:
叶的部位
加碘液后的现象
有无淀粉产生
白边(甲)
中央
遮光部分(乙)
未遮光部分(丙)
(2)实验中,甲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光合作用是在 中进行的。
(3)实验中乙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 是植物产生有机物必不可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