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2 21:1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 (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11.5
主 备 人
复备时间
11.5
复备人
课 题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新授
课时分配
2
第 1 课时
项 目
内 容

?

?

?

知 识
能 力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过 程
方 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
?

?

?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1、同学们,在我国明代,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医药学家,你知道他是谁吗?
2、(投影出示李时珍的画像)简介李时珍及《本草纲目》。
?3、(板书课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请大家带着问题读课文,看你能不能找到答案。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1、播放课文录音?
激发兴趣,集中注意

听老师介绍,增加对李时珍的了解。
设问: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是什么样的古寺?他在古寺里做了些什么?……
?生听课文录音,画出生字词语,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教
?
?

?


?


?
?
3、指导读课文
?
4、 指导学习生字词语
?
?
?
?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加以概括,列出提纲。
?
?

?
教师巡视指导
?
?
?
?
3、鼓励质疑。
教师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能引导学生自行解决的当堂解决。
?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课后作业
2、交流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不顾年纪大,为修好《本草》住古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提的事迹。)
同桌互读课文,重在正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同桌互相交流如何记住生字,并练习描红,抄写。
(2)对文中不懂得的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在小组内交流。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后写了哪些内容?
(投宿古寺——师徒对话——记载草药)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4)因赶路错过客店,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决定在一座古寺住一夜;
第二段(5——7)师徒二人啃干粮、住古寺,但为修好《本草》都不觉得苦;
第三段(8——13)入夜后,李时珍借着月光认真记载白天的寻访收获。
?生对自己在读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质疑。
1、抄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第一段(1—4)因赶路错过客店,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决定在一座古寺住一夜;
第二段(5—7)师徒二人啃干粮、住古寺,但为修好《本草》都不觉得苦;
第三段(8—13)入夜后,李时珍借着月光认真记载白天的寻访收获。




今天教学的课文生字词比较多,因此应该作为一个重点来教,而且,其中还有许多我们不理解的词,须要借助词典来解决,学生课前对生字的预习做得比较到位,但对于词语的意思,尤其是二类词词语的意思,懂得得比较少,如“呃逆”、“生嚼涏滑”、“生嚼无涏”等等,这会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本教时中,要让学生对课文的字词掌握好,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 四 )年级( 上 )册 ( 语文)学科个案表
? 备课时间
11、5
主 备 人
复备时间
11、5
授课教师
课 题
李时珍夜宿古寺
新授
课时分配
2
第 2 课时
项 目
内 容

?

?

?

知 识
能 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复述课文。
过 程
方 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重点
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难点
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
?

?

?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听写生字
?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呢?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1、默写本课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
?
?
?
?
?教
?
?

?


?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3、(投影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蜘蛛网。”
4、过渡:夜幕降临了,师徒俩一边喝水、啃干粮,一边交谈。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些什么。
?
?
5、过渡:入夜,李时珍在用砖块垒成的简陋桌子上开始记录一天的寻访所得。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文的第三部分,看李时珍在记录草药时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投影出示:“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生嚼无涎……”这句话,引导合作探究。
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李时珍这样做仍然为的是“万民”,进而体会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6、小结: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甘心吃苦,勇于冒险品尝药物,严谨认真地修订本草。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三十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近二百万字的经典医药著作。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李时珍说些什么?
练习复述课文
2、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关键句子。读一读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如何体会到的。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古寺的荒凉与简陋。)
?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可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对比,如“破庙”和“家里”的对比,“万民得福”和个人吃苦的对比,体会李时珍以苦为乐、甘于奉献的精神。)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讨论:李时珍经验丰富,在察访过程中,为了辨明一些药物的药性,他常常冒着危险用亲口品尝的方法来鉴别。这样做有什么后果?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
自主交流感受

?

?

?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破败)
喝水、啃干粮
边忆边写
端详、扯下、嚼嚼
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踏实

?

?

?

紧扣“苦”字,对课文进行有效地整合。通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文章写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白天一直在察访药材,错过了客店;写古寺非常破败;写李时珍在古寺里吃得差;写李时珍在月光下认真地记录,亲自尝试药性,都突出了一个“苦”,体现了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这个中心。这几个部分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因此,我在教学时,首先出示了课文的第七节,让学生朗读体会李时珍所说的苦,再引导他们到课文中去找找描写“苦”的段落或句子,反复朗读感悟。最后,又回到第七节,使学生体会到李时珍吃这么多苦是为了万民得福。这种教学,打乱了原来的课文顺序,对课文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把重点的、有语文价值的归纳出来讲,其余的不多讲,有效地节省了时间,学生学起来主动性很高,实现了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