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函数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了解什么是函数,理解为什么要使用函数。
②掌握创建函数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编程练习,培养严谨、认真、科学的编程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学之间相互协作,以组为单位相互竞赛,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习惯。
②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和正确评价自己的作品。
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勇于尝试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创建函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要创建函数。
【教学环境】
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电子教室?
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复习:关系运算符
<表达式1> <关系运算符> <表达式2 >(如:a>b c==d)
功能:关系表达式,如果条件成立,其值就是真值”True”,如果不成立,其值就是假值”False”。
二、if … elif …else 语句 (if嵌套语句)
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总是很复杂,有时需要多个条件进行检测,这时候使用if…elif…else语句比较方便。
新语句 格式:
if <条件1>:
<语句块1>
elif <条件2>:
<语句块2>
……
else:
<语句块n>
功能:从if行开始依次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正确则执行条件下面的<语句块>,然后跳出该if语句,如果不正确则对下一个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所有条件都不成立,则执行else下面的<语句块>
一、函数
函数:可重复使用、实现某一功能的代码块。
Python使用函数来实现模块化编程。
定义函数的命令:
格式:
def <函数名> () :
<语句块>
功能:定义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函数,函数命名规则参照变量命名规则。
定义函数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1、def开头,代表定义函数 2、def和函数名中间要敲一个空格 3、之后是函数名,这个名字用户自己起的,方便自己使用就好 4、函数名后跟圆括号(),代表定义的是函数,里边可加参数,如果没有参数,圆括号中为空
(<参数1>,<参数2>,…) 5、圆括号()后一定要加冒号: 这个很重要,不要忘记了 6、代码块部分,是由语句组成,要缩进4个字符 7、如果要将表达式的值返回给调用方,函数的<语句块>中的最后一行为:
return<表达式>
返回值不是必须的,如果没有return语句,则Python默认返回值None。
变量(函数)的命名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1、变量(函数)名只能由大小写字母 、数字、汉字和下画线“_”组成;
2、变量(函数)名不能以数字开头;
3、变量(函数)名中不能有空格;
4、变量(函数)名区分大小写;
5、变量(函数)名不能和Python内置命令重复。
一、不带参数的函数
自定义一个hello的函数,输出“hello,world!”
程序如下
>>> def hello ():
>>> print("hello, world!")
调用函数。函数定义好后就可以使用了,就像我们使用Python 自带的函数一样,我们在参数对应的位置输入参数的值就可以调用了。
>>>hello()
调用结果如下:
二、带参数的函数
例题5-1 在Python shell模式下,创建一个求圆周长的函数,并调用。
想一想 1、我们可以定义这个函数名为cir
2、想想定义函数的格式是?有几个参数?
def <函数名> (参数): 参数设为r
3、圆的周长=2*3.14*r
>>> def cir (r): 在这里,r是一个参数
>>> print(2*3.14*r)
调用函数。函数定义好后就可以使用了,就像我们使用Python 自带的函数一样,我们在参数对应的位置输入参数的值就可以调用了。
>>> cir (100)
628.0
小技巧:如果要修改或重新执行Python Shell中执行过的命令,只要将光标移到执行过的命令处按回车键,就可以对命令进行修改,再按回车键就可以执行了。
小技巧:Wood图形编程中,选择”函数”积木盒定义函数。
函数创建之后,在“函数”积木盒中会出现相应函数积木,可直接使用。
函数要先定义,后使用,所以应该将定义函数的积木块放在程序的前面 。
def f(c):
h=32+1.8*c
print("华氏温度:",h)
f(7)
def sg(jz,js, zk):
zf=jz* js * zk/10
print('计费',zf)
sg(10,15, 7)
(调用时从左到右匹配函数列表)
定义电费总和函数 df (n)
设置要交的电费 t 为 0
如果 用电量 n 大于 500 度时
需要交的电费 t 为 (n-500)*0.9+300*0.7+200*0.6
如果 用电量 n 大于 200 时
需要交的电费 t 为 (n-200)*0.7+200*0.6
否则
需要交的电费 t 为 n*0.6
返回值 电费 t
在上面的程序中,函数e_cheek()的值就是电费。例如,本季度用电:
第一个月150度,电费是:df(150)
第二个月250度,电费是:df(250)
第三个月300度,电费是:df(600)
本季度电费是:df(150)+df(250)+df(600)
例题5-4】某市实行阶梯电价:每月200度以内(含200度)每度电0.6元,200-500度(含500度)之间每度电0.7元,超过500度的每度电0.9元。请创建一个计算电费的函数,然后计算一个季度的电费总和。
程序如下:
def df(n):
t=0
if(n>500):
t=(n-500)*0.9+300*0.7+200*0.6
elif (n>200):
t=(n-200)*0.7+200*0.6
else:
t=n*0.6
return t
print("电费:",df(150)+df(250)+df(600))
计算一个季度的电费总和
试一试:
1、请在Python的交互模式(Python Shell)下定义海里(nmi)与千米(km)的换算函数,然后测试函数。
海里与千米的换算公式是:1海里=1.852千米
def hs(nmi):
km=nmi*1.8
return km
最后分别用代码和积木编程完成上面的程序。
试一试:
从键盘上输入5个数,然后输出其中最大和最小的数。
(提示:使用python内置函数:max()求最大值,min()求最小值)
小结和练习
格式:
def <函数名> (<参数1>,<参数2>,…):
<语句块>
功能:定义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函数,函数命名规则参照变量命名规则。
定义函数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1、def开头,代表定义函数 2、def和函数名中间要敲一个空格 3、之后是函数名,这个名字用户自己起的,方便自己使用就好 4、函数名后跟圆括号(),代表定义的是函数,里边可加参数,如果没有参数,圆括号中为空
(<参数1>,<参数2>,…) 5、圆括号()后一定要加冒号: 这个很重要,不要忘记了 6、代码块部分,是由语句组成,要缩进4个字符 7、如果要将表达式的值返回给调用方,函数的<语句块>中的最后一行为:
return<表达式>
返回值不是必须的,如果没有return语句,则Python默认返回值None。
练习:
https://ks.wjx.top/jq/2865151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