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第一单元)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其中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下框。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B )
(1)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3)其统治者称“法老”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2.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 A )
A.埃及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大运河 D.故宫
3.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有( C )
①金字塔 ②甲骨文 ③象形文字 ④种姓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B )
A.埃及文明 B.巴比伦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
5.“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C )
A.古埃及奴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古印度种姓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6.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B )
A.经济繁荣 B.帝国庞大
C.民主政治 D.文化昌盛
7.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 C )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希腊 D.阿拉伯帝国
8.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的权力掌握在( C )
A.皇帝 B.元帅
C.元老院 D.元首
9.江山代有人才出。恺撒被刺后,屋大维迅速崛起,于公元前27年建立了( C )
A.雅典共和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迦太基王国
10.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A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1.(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建造金字塔的国家:古代埃及
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的国家:古巴比伦
(2)仔细观察该图,指出亚非文明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
答案:(1)左框A;右框B。
(2)都处于大河流域。
12.判断与改错:
(1)(2017内江)(节选)下列小题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古代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其文明深深地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
答案:错误:古代罗马;改正:古代希腊。
(2)(2016哈尔滨)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和妇女。(判断对错)( )
答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
第1课 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
1.小明暑假到世界文明古国旅游,他可能经历的是( A )
A.沿尼罗河而上,观赏雄伟的狮身人面像
B.驻足西亚两河流域,欣赏了古印度的异域风光
C.游南亚印度河,感受《汉谟拉比法典》的古老
D.在黄河漂流,品味河姆渡遗址的沧桑
2.它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曾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母亲河是( C )
A.黄河
B.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C.尼罗河
D.印度河
3.如图古代巨型建筑群,至今仍然矗立于尼罗河西岸。它是( C )
A.华夏文明成果
B.古印度文明成果
C.古埃及文明成果
D.两河流域文明成果
4.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 )
A.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发明楔形文字
C.建造巴黎圣母院
D.建造白马寺
5.下列有关古埃及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古埃及强盛时地跨亚非两大洲
B.约公元前3500年,美尼斯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王朝
C.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D.狮身人面像是人类文明杰出的成就
6.“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叙事诗是关于苏美尔英雄的赞歌。”“赞歌”赞颂的是哪一地区( C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两河流域 D.古代中国
7.(教材素材改编题)历史老师带着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介绍:“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你认为该历史文物出自( B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中国 D.古代印度
8.(2018南京六合区)“古巴比伦王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上述歌词中的内容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B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奴隶主民主政治
9.(2018深圳龙岗区)如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其揭示的实质是( A )
A.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B.维护奴隶的利益
C.表示人人平等
D.代表公平正义
10.美英联军曾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造成了伊拉克古文明的极大破坏。今天,伊拉克战后重建工作极为艰难。这里的“古文明”指的是( B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1.看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上面A、B两幅图中的建筑名称分别是什么?
(2)它们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坐落在什么河沿岸?
(3)图B的用途是什么?
答案:(1)A是狮身人面像,B是金字塔。
(2)古埃及,尼罗河。
(3)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12.(分析探究题)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等。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维护谁的利益?
(2)这部法典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3)它是由谁制定的?他有何功绩?
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它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3)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功绩:公元前18世纪,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法老建金字塔的原因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古代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尘世生活的延续。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每一个有钱的埃及人都要忙着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坟墓,以求死后获得永生。以法老或贵族而论,他们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建造坟墓。
第2课 古代印度社会
1.(2018曲靖二模)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下与之相关的是( B )
A.金字塔 B.种姓制度
C.伊斯兰教 D.《汉谟拉比法典》
2.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C )
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
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3.一部印度电影里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种阶级歧视源自( B )
A.禅让制度 B.种姓制度
C.分封制度 D.科举制度
4.尼赫鲁曾指出:“种姓制度及其相关的许多东西是完全不协调的、反动的、拘束的,并且是进步的障碍。”同时他认为:种姓制度维护了印度文化的完整性,保持了每个集团的民主习惯。因此,在独立后的印度,并没有彻底的把种姓制度废除掉。如图能够反映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D )
5.(思维拓展题)印度奴隶社会等级制度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C )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四个等级间权利义务的多少
C.严格的阶级关系
D.等级间的种族差别
6.下列对印度等级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
B.低等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等级种姓的职业
C.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
D.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7.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于( C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
8.佛教产生的时间是( C )
A.公元前7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前6世纪 D.公元6世纪
9.下列关于佛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佛教是在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
B.佛教教义对当时渴望解除苦难的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C.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同时也否认众生平等
D.很多国王利用佛教“忍耐服从”的教义并大力扶植
10.(综合探究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他(指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制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国王应极力使吠舍和首陀罗执行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这个世界动摇。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
——《摩奴法典》
(1)这部法典出自哪里?相关制度是什么?
(2)材料所涉及的等级中哪些是被统治阶级?
(3)宣传造物主用不同部分造出不同的人,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1)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2)吠舍,首陀罗。
(3)使种姓制度蒙上神圣的色彩,麻痹和欺骗人们。
11.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宗教之所以影响广泛,离不开其教义的宣传与统治者的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佛教是一个提倡逆来顺受,极端礼让善良的宗教,它导致本国百姓不敢造反容易统治,这恰好是印度统治者的创意,是印度统治者支持创立佛教的主要原因。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情况?创立者是谁?它主要反对哪一等级的特权地位?
(2)材料二中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3)综合以上材料回答,佛教得以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佛教;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婆罗门。
(2)“众生平等”。(其他意思相近也可)
(3)服务于统治的需要(或统治者的推崇或教义有麻痹人民思想的作用等)。
认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其实质是等级制度,是雅利安人向奴隶社会过渡中形成的。
(2)从四个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可以看出,它维护的是奴隶主等统治阶级的利益,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特权地位。
(3)等级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主要特征,这一制度的消极影响一直到今天的印度都存在着。
第3课 古代希腊
1.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爱琴文明集中于( C )
①克里特岛 ②提洛岛 ③迈锡尼 ④奥林匹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旅行,寻找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是指( B )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3.(2018南京江宁区二模)古代雅典伯里克利在位时期,政治上最主要的特征是( D )
A.种姓制度正式确立 B.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4.伯里克利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A )
5.(核心素养题)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会让行使公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如果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
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实施残暴的统治
C.统治遭到公民的反抗 D.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6.现代有些人因为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自嘲是“压力山大大帝”或“压力三大大帝”,“压力山大”一词由此盛行!那么你知道这一流行语其实是受历史上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启发的,请问他是哪国君王( B )
A.埃及 B.马其顿
C.印度 D.中国
7.亚历山大的征服既是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下列不在其帝国疆域内的是( B )
A.尼罗河文明 B.黄河文明
C.印度河文明 D.两河流域文明
8.亚历山大曾征服过埃及,下面四位同学的举例,最能证明亚历山大征服埃及的是( D )
学生甲:埃及的象形文字
学生乙:埃及的金字塔
学生丙:埃及的狮身人面像
学生丁:埃及的亚历山大港
A.学生甲 B.学生乙
C.学生丙 D.学生丁
9.下列关于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B )
A.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10.(思维拓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材料二
材料三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的葬礼上发表演讲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四 刻有放逐者名字的陶片
(1)材料一中的“源头”指古代欧洲的哪一个城邦国家?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常设机构和审判机构各是什么?
(3)你赞同材料三中伯里克利的说法吗?并说明理由。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1)雅典。
(2)伯里克利;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陪审法庭。
(3)不赞同;雅典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在雅典,占人口多数的奴隶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外邦人和妇女也没有公民权。在公民中,经常参加公民大会的只是公民中的少数人。
或赞同;①雅典承认公民一律平等,在公民中,贵族、平民都有权参与国家管理。②除了十将军要由公民投票选举外,其他官职均对公民开放,并通过抽签当选。③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所有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④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与监督机构,它以秘密投票方式进行判决,避免了以权谋私的现象,并在制度上保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言之有理即可)
(4)陶片放逐法。防止暴政,捍卫民主制度。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他率领大军东征,军队所至,许多城市被洗劫一空,成千上万的人被俘为奴。他占领了小亚细亚和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进军途中,他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
(3)你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答案:(1)亚历山大东征。
(2)亚历山大。
(3)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明得到了广泛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进一步交流和
融合。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在苏萨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有1万对之多。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亲自馈赠给新娘新郎许多礼物,以示鼓励。他下令让3万名波斯男童,学习希腊语文和马其顿的兵法。亚历山大以后,希腊文化依然在亚洲得到不断传播。历史学家称此现象为希腊化文化,将从亚历山大起到埃及被罗马征服为止这一段时间,称之为希腊化时代。
第4课 古代罗马
1.(思维拓展题)罗马共和国大致建立于以下标尺中的何时( B )
2.见下图,图中是罗马共和国的政治权力机构的成员在召开会议。这个机构是( D )
A.公民大会 B.500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3.在古罗马崛起和扩张的历程中,“军团”始终是罗马军事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军团步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你可知道罗马军团中的中坚力量是( B )
A.奴隶 B.平民
C.奴隶主 D.地主
4.公元前218年,29岁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亲率6万远征军、数十头战象从西班牙出发,千里迢迢由陆路奔袭罗马,曾在意大利境内以寡击众,大败罗马军队……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B )
A.斯巴达克起义 B.布匿战争
C.西罗马帝国灭亡 D.罗马帝国分裂
5.(2018潍坊广文中学期中)电影《斯巴达克斯》再现了开始于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隶大起义。这次奴隶大起义沉重打击了( A )
A.罗马共和国
B.雅典城邦
C.古埃及王国
D.罗马帝国
6.右图为著名俄罗斯画家捷杰林娜·阿娜的一幅油画作品,画中描绘了罗马元老院贵族正在刺杀一位罗马共和国的独裁者。此人是( C )
A.伯里克利 B.斯巴达克
C.恺撒 D.屋大维
7.(2018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李刚同学在右图的旁边进行了这样的标注:他采取“元首政治”的统治形式,独揽了罗马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他被尊为“奥古斯都”。此人是( B )
A.恺撒
B.屋大维
C.斯巴达克
D.伯里克利
8.罗马帝国极盛时期,版图包括今天的意大利、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奥地利、希腊、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埃及、利比亚和突尼斯等,地中海只不过是其内湖,被称为“世界帝国”。罗马帝国的疆域在什么时候达到最大规模( D )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2世纪
9.为了统治广大的地域,罗马帝国采取的措施有 ( A )
①设立众多行省 ②大力铺设道路 ③广设驿站 ④实行陶片放
逐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易混易错题)下列关于罗马帝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①其建立者是伯里克利 ②3世纪时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③476年苏美尔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④公元前509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共和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综合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古罗马,到处都有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奴隶被称之为“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为了取乐,建造巨大的角斗场,强迫奴隶成对角斗,并让角斗士手握利剑、匕首,相互拼杀。一场角斗下来,场上留下的是一具具奴隶尸体。奴隶主的残暴统治,迫使奴隶一再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
义——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了。
材料二 斯巴达克起义虽遭失败,其影响于罗马社会的威力却大于当时任何社会阶层的活动。它对奴隶制的打击与震撼使罗马剥削奴隶的方式开始有所变化,隶农制的剥削形式逐渐增多起来。……客观上也有助于帝制取代共和的历史转变。斯巴达克本人也代表着古代奴隶起义领袖的高度水平,智勇贤明皆备,他为后人不断赞咏称颂,实非
偶然。
——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斯巴达克起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斯巴达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有何重要作用?
(3)罗马帝制取代共和是在什么时间由谁实现的?答案:(1)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使阶级矛盾尖锐。
(2)震撼了罗马的统治;打击了奴隶制度,客观上也有助于帝制取代共和的历史转变。
(3)公元前27年,屋大维。
12.阅读下列材料: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中国的丝绸也传到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帝国”指哪一帝国?
(2)帝国存在了多少年?帝国都城是今天欧洲哪个国家的首都?
(3)该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西部何时被灭?原因有哪些?
答案:(1)罗马帝国。
(2)400多年,意大利。
(3)476年。原因有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
罗马军队的“十一抽杀律”
罗马军队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皆因其对军人的严厉法制。一名罗马青年若犯大错也经常罪不至死,而在军队中逃跑、偷窃、丢掉武器、盔甲及同性恋都是死刑。而其中最恐怖的便是“十一抽杀律”。罗马军法中规定战场逃跑的人要被判死刑,而执行的时候长官仅仅拿武器轻轻碰一下示意,然后所有其他士兵随意对此人加以任何凌虐及屠杀,其死状惨不忍睹。而如果一个团队集体逃跑则所有人抽签,十签中有一死签。抽中者按前面所说的加以惩罚。由于这种厉法使得士兵不敢逃跑,所以即使兵力少于对手的时候罗马士兵也会拼死而战直到全部战死。
第5课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1.(教材素材改编题)坐落在希腊雅典西南一座海拔一百五十多米的小山上,在最高处、最负盛名的建筑是( B )
A.圆形大剧场 B.帕特农神庙
C.伊瑞克提翁神庙 D.万神殿
2.图像资料在证史研史中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组图像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 )
A.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B.古代日本文明
C.古代中国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3.雅典的卫城,希腊的眼睛,尘世间每一个旅行者精神与理想的栖息地。到此旅游的人将领略到( C )
①雅典娜女神的风貌 ②粗犷而细腻的建筑 ③拱门式的建筑 ④雄伟和谐的艺术之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核心素养题)伯里克利上台后,开始加紧重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帕特农神庙。尽管贵族派反对他耗费巨资,但伯里克利作为战后青年一代的楷模,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之权。他力争把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女神奉为全希腊的大神,吸引希腊人来朝圣,并通过土木工程建设给各行业的工匠以就业机会。据此可以说明( B )
①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 ②公民大会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③伯里克利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完善 ④重建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雅典帕特农神庙与罗马万神殿在建筑特色方面的相同点不包括( C )
A.外观宏伟壮丽,内饰精致华美
B.都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
C.都采用穹顶样式
D.集中体现了古典人文主义精神
6.“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曾几何时,它便战胜了周围一些民族的入侵,并发展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强大国家,把罗马的道路铺向了全世界。这些,当然与罗马军队英勇作战密不可分,对古罗马帝国来说确实当之无愧。因此被视为古罗马象征的建筑是( D )
A.雅典卫城 B.帕特农神庙
C.万神殿 D.大斗兽场
7.你坐上旅游车后,导游说:“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游览的古建筑,是惟一完整保存至今的古建筑,被称为罗马的‘另一象征’,也是罗马穹顶建筑技术的最高代表。”“另一象征”指( D )
A.大斗兽场 B.帕特农神庙
C.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D.万神殿
8.(易错易混题)右面建筑被称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属于古希腊的典型建筑
B.属于古罗马的典型建筑
C.在里边可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
D.可以看表演海战的场面
9.根据儒略历的规定,每4年有1个闰年,闰年为366日,其余3年(称为平年)各有365日。16世纪,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意大利学者的帮助下对其加以改革,史称格里高利历。格里高利历就是( B )
A.回历 B.公历 C.俄历 D.佛历
10.下列对公历叙述正确的是( C )
A.是恺撒颁布的
B.是格里高利十三世制定的
C.是在儒略历基础上改革而来的
D.于公元前46年推行
11.(分析探究题)下表是部分采用格里高利历的时间和国家、地区情况。
1582年
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佛兰德、荷兰、洛林、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和德意志大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的诸侯国,首先采用了格里高利历
1700年
挪威、丹麦、所有德意志地区和荷兰的新教国家,以及巴塞尔、苏黎世、日内瓦等瑞士的新教州,纷纷接受格里高利历
1752年
英国采用格里高利历,格里高利历不仅适用于整个大不列颠,也适用于其殖民地和自治领
1753年
瑞典和芬兰先后采用格里高利历
1873年
日本成为最早接受格里高利历的非基督教国家
1875年
埃及采用格里高利历
1912年
中国宣布采用格里高利历
——据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
时间标准化》整理
请回答:
从上述表格中可得到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
答案:格里高利历的推广有一个历史过程;虽然格里高利历改革是以宗教原因为出发点,但改革的贡献是给文明社会提供了一个准确可靠的日历系统。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远处眺望,卫城建筑群宏伟壮观;建筑群体重点突出,帕特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宏伟壮观,其他建筑则处于陪衬地位。由于各个建筑体量大小对比恰当,造型处理恰到好处,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达到不同风格的建筑物组成统一和谐的效果。加上在建筑布局的安排上巧妙地利用地形,使得每一景物都各有其最佳透视的角度,这样观察者无论是在山上还是在山下,都可以看到较为丰富完美的建筑艺术形象。
材料二 建立于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斗兽场坐落在埃斯奎利尼山上,是罗马的标志性建筑。……罗马斗兽场气势非凡,就其规模和科学合理的设计,足以与现代的体育场相比。尽管经历了世事沧桑,斗兽场留下的是一个残存的遗址,但我们仍然能从这片遗址上看到当年斗兽场的繁华,感受到两千年以来保护这片遗址的艰辛和良苦用心。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罗马》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卫城的特点。建造此城的宗教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斗兽场是如何把希腊和罗马的艺术融合为一体的?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1)宏伟壮观、重点突出、体量大小对比恰当、造型处理恰到好处、高低错落、主次分明;供奉雅典娜女神。
(2)把希腊柱式建筑与罗马拱门建筑技术结合起来;庄严、厚重,讲求实用。
格里高利历的由来
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几乎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耶稣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主张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年方法,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虽然格里高利历改革是以宗教原因为出发点,但改革的贡献是给文明社会提供了一个准确可靠的日历系统。
第七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24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电磁感应原理在生产与生活中广泛应用,这应该得益于( A )
A.法拉第 B.爱迪生
C.狄塞尔 D.贝尔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D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原子能的发明
C.汽车的发明 D.电的广泛应用
3.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 B )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4.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了( C )
A.蒸汽时代 B.电力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5.下列成果属于“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是( B )
A.汽车 B.电灯
C.内燃机 D.飞机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中,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最有意义的是( C )
A.发电机 B.电动机 C.内燃机 D.电话机
7.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泉。下列人物与科技发明搭配正确的是( C )
①莱特兄弟——飞机 ②卡尔·本茨——火车 ③爱迪生——耐用碳丝灯泡 ④史蒂芬孙——汽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2016年8月3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新建郴州民用机场。机场建成后郴州人远行将有一种更高速、便捷的选择,请问人们能乘坐飞机出行得益于( A )
A.莱特兄弟 B.卡尔·本茨
C.富尔敦 D.史蒂芬孙
9.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 B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1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一大批发明家在前人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致力于发明创造,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请以下图人物为例写一篇短文,叙述他的贡献。(提示:内容应包括所属国家、时期、成就、影响等)
答案:关键词
国家:德国。
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电气时代)
成就: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影响:汽车的发明和改进,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 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特别是电力的发明,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1)材料一中提及的“新型蒸汽机”是谁改进的?“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
(2)结合材料二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这一时代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美国发明家是谁?
(3)谈谈两次工业革命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1)瓦特;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爱迪生。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25课 近代科学文化
1.解释右图所示天文现象的理论是( D )
A.微积分理论
B.生物进化论
C.杠杆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2.列表能有效梳理历史知识。表中“?”处应填( A )
人物
国籍
作品
?
英国
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
A.牛顿 B.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
3.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牛顿在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 A )
①创建微积分 ②提出进化论思想 ③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⑤创立相对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4.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达尔文的重要著述是( B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物种起源》
C.《人间喜剧》 D.《战争与和平》
5.胡适说:“‘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下列哪位科学家的思想影响了这一社会风气( C )
A.达·芬奇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6.《世界巨人传》丛书即将出版时,有人曾评价道:“每一位伟大人物,都蕴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果你想了解近代欧洲科学家的故事。可以选读( A )
A.《牛顿传》《达尔文传》
B.《伏尔泰传》《马克思传》
C.《华盛顿传》《拿破仑传》
D.《爱迪生传》《丘吉尔传》
7.下列作品中,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有( B )
①《欧也妮·葛朗台》 ②《高老头》 ③《贝姨》 ④《战争与
和平》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法国现实主义巨著《人间喜剧》的作者是( A )
A.巴尔扎克 B.但丁
C.伏尔泰 D.贝多芬
9.失聪并没有使他倒下,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让后人从《命运交响曲》中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在《英雄交响曲》中聆听到正义的力量。他是( B )
A.达利 B.贝多芬
C.凡高 D.毕加索
10.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在扉页上写有“题献给拿破仑”,可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时,愤然将题字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作”,此举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的( C )
A.爱国主义精神 B.英雄主义精神
C.民主主义精神 D.浪漫主义精神
1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
(2)提出“进化论”—— 。?
(3)创作《人间喜剧》—— 。?
(4)创作《英雄交响曲》—— 。?
答案:(1)牛顿 (2)达尔文 (3)巴尔扎克 (4)贝多芬
12.在邮票这小小的方寸之间,展现了人类科技文化进步的历史,展现了世界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的风采。让我们走进这小小的天地,体会科学家们曾爆发出的一个个智慧的火花吧!
A
B
C
(1)请根据邮票及上面的提示写出这些名人的名字,并分别写出他们的主要成就或贡献。
A: ,贡献: ? 。?
B: ,贡献: ? 。?
C: ,贡献: ? 。?
(2)这些名人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A:牛顿;贡献:①天文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②数学:创立微积分。③力学:提出著名的运动三定律,建立完整的经典力学理论体系。B:达尔文;贡献:科学巨著《物种起源》。C:贝多芬;贡献:将古典交响乐推向了巅峰,开创了浪漫派先河。交响乐是贝多芬作品中的精粹,以《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合唱交响曲》最为出色。
(2)个人因素方面:优秀的品质,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社会因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逐渐解放出来。
单元复习(第三单元)
1.(2017贵港)如图人物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他是( C )
A.哥白尼 B.达?芬奇
C.但丁 D.莎士比亚
2.(2017黄石)14—16世纪被世人认为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的被发现是指( C )
A.资本主义萌芽 B.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
3.(2017镇江)14世纪欧洲著名思想家彼特拉克说:“我自己是凡人,只追求凡人的幸福。”“忽视和漠视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们的来处和归宿,这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呢?”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B )
A.浪漫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4.(2017衡阳)如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局部)。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 A )
A.人文主义 B.保守主义
C.封建主义 D.专制主义
5.(2017衢州)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中写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对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材料中的“你”是指( C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6.(2017金华)习近平主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只有着力打造“向海经济”,才能写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以下史实能论证“向海则兴”的是( C )
A.鉴真东渡 B.戚继光抗倭
C.新航路开辟 D.两河流域文明兴盛
7.(2017新疆)公元1500年前后,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A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三角贸易”
8.(2017河北)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曾感叹道:“我希望看到亚当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是由于( B )
A.文艺复兴的开展 B.新航路的开辟
C.“三角贸易”的进行 D.启蒙运动的兴起
9.(2017盐城)“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在1 200万到2 000万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
A.“三角贸易”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农奴制改革
10.(2016南京)“1500年左右,大西洋的开放……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下列不属于“灾难”的是( A )
A.增加资本积累 B.丧失精壮劳力
C.沦为殖民地 D.土著居民遭屠杀
11.(2016株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
关系》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
材料三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文艺复兴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
答案:(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人文主义。
(3)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12.(2017沈阳)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由于美洲劳动力不足,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300多年时间里奴隶贩子疯狂贩卖黑奴,共有2 000多万黑奴被贩卖到美洲,大多数是青壮年。如果按照从捕获到运抵美洲的过程中死亡者和幸存者的比例是5∶1计算的话,非洲在奴隶贸易过程中共丧失1亿人口。
图二:17世纪到19世纪,美洲大陆黑人奴隶的价格从400美元上涨到2 000美元,奴隶贩子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他们又从美洲将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蔗糖、烟草等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这些不义之财成为奴隶贩子创办企业的重要资本来源。
(1)根据上述图文资料分析,今天美洲黑人的祖先来自于哪一大洲?
(2)根据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
即可)
(3)结合上述图文资料,请你从利弊两方面谈谈对奴隶贸易的看法。
答案:(1)非洲。
(2)可从贩奴时期(16世纪到19世纪的300多年)、贩奴原因(由于美洲劳动力不足)、贸易地点(被贩卖到美洲)、贩奴数量(2 000多万)、奴隶价格(17世纪到19世纪,美洲大陆黑人奴隶的价格从400美元上涨到2 000美元)、贸易影响(非洲在奴隶贸易过程中共丧失1亿人口,这些不义之财成为奴隶贩子创办企业的重要资本来源)等方面回答。(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3)弊:使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利: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的西欧
第11课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1.恩格斯说:“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欧洲“这一萌芽”最早出现于( B )
A.12世纪 B.14世纪
C.13世纪 D.15世纪
2.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的手工工场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
A.手工工场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
B.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C.14世纪地中海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D.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
3.查尔斯·辛格在《技术史》中写道:“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工业革命的种子”指的是( A )
A.手工工场 B.封建庄园
C.班田制 D.井田制
4.1338年,佛罗伦萨有两百多家手工工场从事呢绒生产,约占全城人口的三分之一。对“两百多家手工工场”叙述有误的是( B )
A.工场内有分工协作
B.产品大部分自产自销
C.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关系
D.雇佣工人发展成为工人
5.(思维拓展题)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为起飞创造前提”大致相当于( D )
A.奴隶制经济 B.封建经济
C.手工作坊 D.手工工场
6.为了更好学习,小明做了如下笔记,据笔记内容看,他学习的主题是( D )
A.采邑制 B.分封制
C.租地农场 D.手工工场
7.如图是英国某手工工场分工合作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B )
A最早出现于14世纪
B.体现了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
C.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D.受雇于工场主
8.(教材素材改编题)16世纪初,英国伯克郡有一个著名商人,在他的工场里,雇用了200个织机匠,100个梳理工,200个纺织工,50个剪羊毛工,40个漂染工。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D )
A.工场规模大 B.商人经营有方
C.织机匠效率低 D.工场分工合作
9.约翰是16世纪初欧洲的一个平民。下面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接近真实的是( C )
①在庄园里有自己的份地 ②可以受雇于手工工场主 ③可以在自己家里为工场主生产 ④租地建农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如图是荷兰一农场图,2014年习近平访问荷兰时,提出学习荷兰农业经验。近代早期欧洲就出现了租地农场,对租地农场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英国是租地农场典型的国家 ②租佃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进行生产 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④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面是一首17世纪末的英国民歌《呢绒商的快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聚集金银千千万,
都是榨自穷光蛋……
多亏广大穷人早晚忙,
我们才能发家致富住高房,
梳匠,纺织工,漂匠排成行,
为了极少工资把活扛,
他们劳动我发财,
受到咒骂又何妨……
(1)如何理解“我们聚集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梳匠,纺织工,漂匠排成行”体现了生产过程中什么特点?
(2)呢绒商和“穷光蛋”是什么关系?歌曲体现了呢绒商怎样的心态?
答案:(1)呢绒商人的财富来源于对工人的剥削;分工合作。
(2)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唯利是图,贪婪等。(言之有理即可)
12.(综合探究题)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最早的租地农场则出现于14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谋取利润,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目的,主要依靠雇用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请回答:
概括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共同之处。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共同之处:都使用雇用的劳动力,都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第12课 欧洲文艺复兴
1.14—16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先掀起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国家是( A )
A.意大利 B.德国
C.西班牙 D.法国
2.文艺复兴时期,《神曲》等文学艺术作品表达了人的真实情感,冲破了天主教会对人性的束缚,体现了对个性的追求。这些作品反映的社会思潮是( A )
A.人文主义 B.民主法治
C.科学至上 D.以神为中心
3.恩格斯说:“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这位诗人是( A )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4.王老师在讲授“文艺复兴”教学内容时,根据课标的要求,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符合主题的是( B )
A.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
D.无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5.张老师向大家推荐阅读书目时说:“在这本书里莎士比亚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这本书是( B )
6.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认为“一切成败得失都在我们自己,然而我们往往说是无意的”。上述材料体现出( B )
A.民族主义 B.人文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生主义
7.列表能有效梳理历史知识。下表“?”处应填( D )
人物
国籍
作品
但丁
意大利
《神曲》
莎士比亚
英国
?
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
C.《蒙娜丽莎》 D.《哈姆雷特》
8.关于文艺复兴运动,九年级某班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认为谁的看法是最准确的( D )
A.甲认为是一次复古运动
B.乙认为是一次宗教改革运动
C.丙认为是维护封建专制的思想运动
D.丁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9.14世纪前后,西欧新兴资产阶级高举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帜,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 A )
A.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引发了殖民扩张的狂潮
10.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4和15世纪,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发展生产需要文化科学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桎梏。在社会上兴起了复兴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它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封建专制的斗争,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
材料二 下列言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几位人文主义者的名言,皮柯宣称“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阿尔伯认为“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人文主义思想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举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是什么?
答案:(1)先决条件: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因而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神曲》等。
(2)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能创造业绩,发展自身走向完善;人应当树立信心迎接幸福或不幸;否定封建等级,认为人的地位(高贵与否)是自己造成的。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罗马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表,“权力好比太阳。”基督教神学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凡与宗教神学对立的主张和言论均视为“异端”。
——川教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一部文学作品中写到:自己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在地狱里,他看到了已故教皇和当时还活着的教皇正在受刑,但丁高兴地说:“真是罪有应得!”
材料三 1538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被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介绍的是但丁的哪一部文学作品?根据材料指出,这部作品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何冲突?从中可以看出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已经被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文艺复兴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历史现象:教会的黑暗统治。影响:严重阻碍了西欧社会的
进步。
(2)介绍的是《神曲》;冲突:作者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大胆地把中世纪地位至高无上的教皇安排在地狱中。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4)影响: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
第13课 新航路的开辟
1.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额可观的棉花,我认为不用带回西班牙,只要在这里就可以卖得很好,比如卖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
A.东西方贸易日渐频繁
B.哥伦布的航行到达了东方
C.哥伦布追逐商业利润
D.当地人臣服于哥伦布
2.(核心素养题)《新全球史》中写道:“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A )
A.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
B.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3.下面的图示描述的史实是( A )
A.新航路开辟 B.黑奴贸易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西欧资本输出
4.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其船队进行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C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麦哲伦 D.达·伽马
5.(思维拓展题)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网上查找资料时找到了如图所示的世界地图,同学们在观察研究后,认为该地图的绘制最早是在( D )
A.迪亚士船队返航之后
B.哥伦布船队返航之后
C.达·伽马船队返航之后
D.麦哲伦船队返航之后
6.《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A )
A.新航路开辟 B.张骞出使西域
C.鉴真东渡日本 D.玄奘西游天竺
7.北京2008奥运会有一个口号“one world,one dream”。将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各个地区连成“one world”的历史事件是( B )
A.基督教的传播 B.新航路的开辟
C.亚历山大东征 D.罗马征服地中海
8.从全球化的观点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A )
A.开始把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B.促进了欧洲思想文化的交流
C.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D.引发了欧洲人对外殖民掠夺
9.运用多元史观来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更透彻。可以用下列不同史观分析的历史现象是( C )
革命史观——早期殖民扩张,灾难屈辱落后
文明史观——人类文明连接,交流碰撞发展
全球史观——市场雏形出现,分散走向整体
A.古代科技发展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郑和下西洋
10.小红在预习《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主要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B.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大事件:哥伦布完成环球航行
D.积极影响: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等
11.14至16世纪,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世界在发生巨变。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震撼欧洲,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像一道道闪电刺向神学笼罩的夜空,猛烈地冲击封建神学,促进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以哥伦布、达·伽马为代表的航海家们开辟了一条条新航路,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扩大了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文艺复兴是一场14到16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思想文化运动。( )
(2)但丁的《神曲》描写了作者在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 )
(3)新航路的开辟猛烈地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
(4)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沟通了欧洲、亚洲、大洋洲和美洲的联系。( )
(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都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答案:(1)A (2)C (3)B (4)B (5)A
12.(综合探究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材料二 图二: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
图三: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给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1)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他把所到之处宣布为西班牙的领地,说明他开辟新航路的实质是什么?
(2)图一所反映的内容表明当时欧洲哪方面知识的进步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3)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哥伦布。
(4)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1)寻找黄金;殖民扩张(侵略)。
(2)地理知识。
(3)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个航海英雄;哥伦布给美洲带去殖民侵略,是个殖民强盗。
(4)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创举,它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它揭开了近代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4课 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
1.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其夸张的手法,简洁的笔锋,丰富的寓意,展现着社会主题,让人们在幽默中深思。如图漫画揭示的主题是( C )
A.新航路开辟 B.财富流西葡
C.殖民扩张 D.殖民抗争
2.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 D )
A.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
C.罗马帝国的扩张范围
D.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
3.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主要说明了( A )
A.血腥的资本积累 B.欧洲商道的转移
C.文艺复兴的影响 D.工业革命的影响
4.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是( A )
A.葡萄牙 B.英国
C.西班牙 D.法国
5.2016年奥运会在巴西举行,全球目光不约而同聚焦到物产丰饶的美洲大陆。16—19世纪中期,在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盛行一种贸易,它为美洲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这种贸易在史上被称为( C )
A.商品贸易 B.军火贸易
C.“三角贸易” D.鸦片贸易
6.“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这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B )
A.新航路的开辟 B.奴隶贸易的猖獗
C.庄园经济的兴起 D.亚历山大东征
7.如图所示是一组关于“三角贸易”的图片。图片集中反映了( B )
A.欧洲对劳动力的需求
B.“三角贸易”的血腥性
C.美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黑奴
D.非洲人口过剩
8.英国船运业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D )
A.“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
C.“三角贸易”为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条件
D.“三角贸易”促进了非洲的经济繁荣
9.(核心素养题)美国系谱学家通过研究和DNA检测得出结论,美国总统奥巴马很可能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记录在案的黑人奴隶约翰·庞奇的后裔。祖籍肯尼亚的约翰·庞奇等黑人为什么来到美洲( A )
A.“三角贸易”贩卖黑奴到美洲
B.因犯罪被肯尼亚发配美洲
C.跟随祖辈到美洲殖民
D.驾船开辟新航路来到美洲
10.(思维拓展题)如图是关于某殖民主义罪恶研究报告的一部分,从这部分研究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C )
时间:1771年
查阅的报纸:《美洲海报》和《美洲海报增刊》
奴隶船只数:30艘
船只从何处来:(1)几内亚族群(黄金海岸9艘;几内亚海岸1艘)(2)班图族群(安哥拉海岸17艘) (3)苏丹族群(冈比亚和塞内加尔3艘)
公布的黑人人数:6 990人
逃亡奴隶最多的族群:班图族(刚果人),根据大约950份通告计算
A.报纸名称说明当时还没有美国
B.几内亚族群来自非洲大陆
C.扩大了各国间的贸易交流
D.贩奴者丢掉最后一点良心
1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被迫迁移的是一些什么人?图中人口迁移与什么事件有关?在此事件中获利最大的是哪国人?
(2)图中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非洲黑人;“三角贸易”;英国人。
(2)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为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角贸易”在17至18世纪成为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
与奴隶制度》等整理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1)据材料一,完成示意图。
A ,B ,C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
(3)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三角贸易”对非洲、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答案:(1)A:欧洲;B:中程;C:归程。
(2)角色:经营者、参与者、推动者或奴隶贩子。
(3)对非洲:造成了非洲发展困难,长期贫穷与落后;对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世界面貌;冲击了落后的地区和民族等。
单元复习(第二单元)
1.形成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奠定了西欧骑士制度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D )
A.大化改新 B.亚历山大东征
C.丕平献土 D.查理?马特改革
2.由圣诞卡、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可以联想到每年12月25 日西方传统的“圣诞节”。这一节日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 A )
A.耶稣 B.释迦牟尼
C.穆罕默德 D.犹大
3.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C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级 D.工业无产阶级
4.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B )
历史现象
原因
A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查理?马特改革
B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C
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马可?波罗游记》
D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5.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D )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6.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B )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7.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B )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8.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下列对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9.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A )
A.文明交流 B.民族融合
C.习俗差异 D.国家冲突
10.标志着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B )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查理?马特改革 D.梭伦改革
11.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C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如图是麦加大清真寺,每天都有不少穆斯林面朝寺中克尔白神庙的方向朝拜,他们信仰的是( C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3.(1)公元纪年是以传说中“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由此推断,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最早产生。 (判断对错)?
(2)如图是伊斯兰教的建筑—清真寺,该教的创始人是 ,经典著作是《 》。?
(3)阿拉伯数字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故名阿拉伯数字。 (判断对错)?
答案:(1)×。
(2)穆罕默德 古兰经
(3)√。
第10课 阿拉伯帝国
1.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D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安拉 D.穆罕默德
2.据称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行刑前手持《古兰经》,据此判断萨达姆信仰的宗教是( C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3.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的时间是( B )
A.622年 B.632年
C.630年 D.612年
4.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每个穆斯林前往朝觐的圣地是( B )
A.阿拉伯 B.麦加
C.也门 D.印度
5.2015年1月7日,法国《查理周刊》杂志社遭到一伙武装人员袭击。据说是因为该杂志曾以连环漫画形式讽刺伊斯兰教先知。这位“先知”是( B )
A.释迦牟尼 B.穆罕默德
C.耶稣 D.屋大维
6.穆罕默德提出“穆斯林都是弟兄”等主张,赢得了人心。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D )
A.政治口号 B.经济实力
C.个人魅力 D.宗教信仰
7.(核心素养题)一本历史书中对某帝国有以下描述:“这一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非洲运来黑奴,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此帝国最可能是( B )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罗马帝国 D.雅典
8.(易错易混题)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是( C )
A.“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B.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D.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9.观察下图,可以从人物的服饰判断他们信仰的宗教是( D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0.对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A )
A.古代阿拉伯人 B.古代埃及人
C.古代印度人 D.古代波斯人
11.(核心素养题)基督教、伊斯兰教与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都提倡和平共处。慈悲、博爱、和平就是宗教的真谛。今天让我们带着慈悲、博爱之情去探究宗教的真谛吧!
材料一 早期的A(宗教)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间衣食互济、患难相恤,鼓吹正义必胜,对帝国内身处困境的广大下层民众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B(宗教)在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四大种姓间的严格界限。C(宗教)以信仰“真主”安拉为主要教义。
材料二
(1)材料一中A、B、C代表什么?
(2)材料二的三幅图片分别与哪一宗教有关?
(3)结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请谈谈你对宗教与邪教的认识。我们应该怎么区别对待?
答案:(1)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
(2)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3)认识: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意识的一部分,倡导信徒融于社会、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维护社会和谐;邪教则完全相反,它的本质是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的,鼓吹、煽动推翻政府。
对待:尊重宗教信仰、宗教信徒;严厉打击邪教活动和邪教组织,积极宣传反邪教知识等。
12.(易错题)仔细观察下面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分别与什么宗教有关?
(2)图三中的“穆斯林”与哪一宗教有关?这一宗教的创始人是谁?经典是什么?
(3)图四老子与哪一宗教有关,这一宗教是在哪一国家、什么时候兴起的宗教?
答案:(1)图一: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图二:耶稣;佛教、基
督教。
(2)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古兰经》。
(3)道教;中国;东汉末年兴起。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6课 西欧封建国家
1.5世纪时,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强大的法兰克王国的民族是( A )
A.日耳曼人 B.斯拉夫人
C.阿拉伯人 D.波斯人
2.“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下列与材料所体现制度的形成有关的人物是( D )
A.汉谟拉比 B.伯里克利
C.屋大维 D.查理?马特
3.(易错易混题)在西欧封建制度建立过程中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改革是( B )
A.伯里克利改革 B.查理?马特改革
C.穆罕默德改革 D.商鞅变法
4.如图反映出的西欧封建制度是( C )
A.中央集权制度 B.政教合一制度
C.封建等级制度 D.种姓制度
5.“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反映的是欧洲社会的什么现状( A )
A.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B.残酷的奴隶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6.(核心素养题)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C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条条道路通罗马”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7.“圣诞节、圣诞老人”与哪一宗教相关( D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8.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权力的是( D )
A.君权 B.兵权
C.财权 D.教权
9.下列关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廷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①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②教廷占有大量土地 ③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王权凌驾一切 ④教廷残酷压制与其观点相悖的异端
思想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思维拓展题)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它充分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D )
A.基督是救世主
B.国王软弱无能
C.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
D.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
11.辨析改错题:
(1)查理?马特改革以后,法兰克王国逐渐形成了奴隶等级制度。( )
(2)4世纪,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
(3)世界三大宗教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圣诞节”“公元纪年”相关的宗教是基督教。( )
(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灵魂会因信仰而重生,并可得到上帝的拯救而获永生。”该教义所反映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它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 )
答案:(1)×;奴隶改成封建。
(2)√
(3)√
(4)×;伊斯兰教改成基督教。
12.(分析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8世纪,在法兰克南部海岸的一个贸易集市上,两个苏格兰人不停吆喝着:“嗨!哪一位需要知识,请到我这里来取!”“喂,伙计,别只盯着商品,拿些知识吧!”赶集的人们出于好奇,纷纷聚集过来。一位老汉盯着他俩空无一物的手,困惑不解地问:“知识是什么东西?它到底在哪儿?”苏格兰人郑重地答道:“知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藏在我的心中,比任何东西都值钱。”老汉笑着说:“哦,原来如此啊!它对我可一点用处都没有。”其他围观者发出一阵哄笑,随即四散离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什么时期的什么历史景象?
(2)当时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谁?
(3)当时百姓几乎都目不识丁,甚至许多官吏都是文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西欧封建社会,人们缺乏文化。
(2)教皇和教会。
(3)封建教会垄断文化和教育。
第7课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
1.欧洲中世纪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A )
A.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逐渐形成
C.基督教会控制西欧封建经济
D.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
2.如图是一幅中世纪西欧庄园图,假若你生活在当时的12世纪,在此庄园里你将能看到( D )
①有耕地、领主城堡、教堂等建筑 ②耕地分成条块状,自营地与份地相互交错 ③某农民因为儿子继承份地在向庄园主缴纳继承税 ④农奴可以随意离开庄园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C )
A.手工业者逃离封建庄园
B.商人在港口、交通要道等聚集
C.西欧生产力的提高
D.封建主各领地的不相属
4.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和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B )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西欧城市的兴起
C.新航路开辟
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5.在西欧城市兴起和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形成了地主阶级
③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④形成了市民阶级 ⑤加强了教会和封建主统治的力量 ⑥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6.(核心素养题)德意志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意思是( B )
A.城市产生时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清新
B.农奴在自由的城市里居住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得自由身份
C.在城市里没有法律约束,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
D.城市里文化氛围好,便于自由精神的传播
7.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的意义在于( C )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
B.封建领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C.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
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8.(易错易混题)法国琅城人民起义的目的是( D )
A.反对外国民族的入侵
B.维护国家的统一
C.反对封建王朝的统治
D.争取城市自治权
9.如图是巴黎大学的校徽,对早期巴黎大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大约创立于12、13世纪
B.起初是教师或学生的联合体
C.只有教会许可才能在此从事教学
D.可学到法律、医学等专业知识
10.(思维拓展题)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下面对此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A )
A.大学的形成促成了城市自治
B.大学的形成刺激了城市的贸易
C.大学的形成促使城市更加繁荣
D.大学的形成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11.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1)在如图相应的方框内填写下列地点的字母
A.威尼斯 B.伦敦
(2)仔细观察图,指出西欧城市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1)上框:B;下框:A。
(2)主要分布在沿江或沿海地区。
12.(活动探究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经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
(1)西欧新兴工商业城市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2)根据材料二回答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西欧城市通过哪些方式获得自治权?其中的反封建斗争最典型的是哪一
城市?
(3)西欧城市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答案:(1)11-12世纪。
(2)目的:获得城市自治权;方式: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典型城市:
琅城。
(3)影响:城市是西欧的工商业中心,商业的繁荣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
第8课 拜占庭帝国
1.第一个把拜占庭帝国的版图扩张为地跨欧、亚、非的是( B )
A.克洛维 B.查士丁尼一世
C.查理·马特 D.查理曼
2.(教材素材改编题)“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 B )
A.西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3.(思维拓展题)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C )
A.波斯文化的传播
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C.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研究
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
4.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在历史上,曾以保存古典文化著称,终因封闭保守缺乏创新而导致衰亡的帝国是( C )
A.西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秦帝国
5.依据如图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D )
都城:君士坦丁堡
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
灭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A.希腊 B.马其顿
C.波斯 D.拜占庭帝国
6.当西方为新的文明打下基础的时期,拜占庭帝国却一直躺在光辉灿烂、占压倒性优势的遗产上,一直无力冲破过去的桎梏,因而变成了一个陈旧的、与时代不合的存在物,直到1453年遭到耻辱的但不可避免的灭亡为止。拜占庭帝国是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的( A )
A.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7.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只注重保存传统文明,不注重吸收创新发展
B.统治者连续几个世纪征战,造成民穷财尽
C.外族入侵,无力抵抗而亡
D.国家四分五裂,国力衰弱
8.如图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图册,在这图册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B )
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D.《查士丁尼新律》
9.《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D )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10.(核心素养题)罗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而消灭。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 C )
A.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B.《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C.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查士丁尼法典》加剧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11.(活动探究题)年代尺示意图:中外古代历史时空(部分)
(1)将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填入空格
A ,B ,?
C ,D 。?
(2)根据年代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计算:拜占庭帝国在历史上延续了多长时间① ;中国的两汉历史上延续了多长时间② 。?
答案:(1)A:秦朝的建立;B:罗马帝国的分裂;
C:西罗马帝国灭亡;D:北魏孝文帝迁都。
(2)①1058年;②421年。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护和恢复的。
材料三 中国古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它的许多城市都是当时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但到了明清时期,以天朝自居,闭关锁国,明显地落伍了。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时间和标志。
(2)结合材料二、三,说说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和中国明清时期的衰落有哪些共同之处?
(3)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及中国明清时期的衰落带给你哪些启示?
答案:(1)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素丹穆罕默德二世通过53天的围攻,攻下了君士坦丁堡。
(2)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方兴起的文明新因素;不思进取,缺少创新,封闭保守;都遭受了外来入侵。
(3)①虚心学习,积极进取;②努力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点和长处;③开放包容,积极创新。
第9课 古代日本
1.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的内容多出自中国儒、法、道诸子百家及佛教思想,儒家思想尤多,儒家的“三纲”“五常”可以说是《十七条宪法》的核心思想。圣德太子学习的是中国哪些朝代( B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2.如图是日本天皇家徽,“天皇”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 C )
A.公元1—2世纪
B.公元5世纪
C.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
D.公元7世纪中期
3.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大和的统治者积极学习哪国的封建制度,他们多次向该国派使节和留学生( A )
A.中国 B.阿拉伯
C.印度 D.拜占庭帝国
4.假如你是一名7世纪40年代从大唐归国的大和遣唐使,想向天皇介绍当时中国唐朝的社会状况,并力劝他进行改革。请问你能见到的是哪位天皇( A )
A.孝德天皇 B.裕仁天皇
C.孝明天皇 D.明治天皇
5.日本进行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 B )
A.日本四分五裂,人们渴望统一
B.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的发展,日本社会矛盾尖锐
C.改革派积极提倡仿效中国制度进行改革
D.孝德天皇掌握了政权
6.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 B )
①在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②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公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③废除世袭制度,以才选官 ④国王为
“天皇”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大化改新规定:国家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死后归还,对国家负担租庸调。这表明日本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C )
A.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B.奴隶制土地私有制
C.封建土地国有制
D.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8.2015年,日本物理学家梶田隆章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人们不禁又提起“日本民族究竟是一个擅长模仿的民族还是一个更擅长创新的民族”这个争论多年的问题。其实,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 A )
A.大化改新 B.《汉谟拉比法典》
C.修筑万里长城 D.种姓制度
9.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 )
A.大化改新 B.圣德太子改革
C.查士丁尼改革 D.查理?马特改革
10.(教材素材改编题)与如图资料卡上信息相符合的内容是( B )
A.雅典 梭伦 B.日本 孝德天皇
C.法兰克 查理?马特 D.中国 商鞅
11.日本奴隶主贵族苏我氏专权,给大和朝廷的统治带来了危机。以中大兄皇子为代表的改革派,依靠从中国留学回国的高向玄理等人进行了改革。646年,改革派以孝德天皇的名义颁布诏令:废除奴隶主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由国家管理;效仿隋唐的经济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在行政制度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管理。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日本由奴隶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
请根据材料判断:
(1)大和朝廷的统治出现危机是大化改新的原因。 ?
(2)大化改新发生在公元6世纪中叶。 ?
(3)改革主要效仿了中国隋唐时期的制度。 ?
(4)大化改新使日本过渡到奴隶制社会。 ?
答案:(1)√ (2)× (3)√ (4)×
12.(分析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政治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材料二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政治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当时在位的日本天皇是谁?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曾向中国学习的日本,而今国民收入却远高于中国。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1)大化改新;孝德天皇。
(2)措施:废除一切私地私民,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班给公民田地,受田者须负担租庸调。影响: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我们要不断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适时改革,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促进社会的进步、改革是强国之路,要不断改革等。(答案言之有理均可)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第18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如果你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你应该去的地方是( A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C )
A.家庭手工业 B.工场手工业
C.大机器生产 D.生产自动化
3.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发现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河流;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是( C )
A.更广的销售市场 B.更多的工业原料
C.更好的机器动力 D.更大的生产场地
4.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 C )
A.电气时代 B.信息时代
C.蒸汽时代 D.太空时代
5.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3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机车出现在( D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6.2014年12月26日,中国首条高海拔高铁线路兰州至乌鲁木齐高铁全线通车,这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追溯高铁的发展源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A )
A.史蒂芬孙 B.瓦特
C.卡尔·本茨 D.富尔顿
7.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机器生产所取代。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B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C.电力的广泛运用
D.内燃机的发明
8.如图所示,推动英国工农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开辟新航路,掠夺殖民地
C.君主立宪制确立
D.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
9.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 )
时间
1750年
1800年
1850年
城市人口(%)
21.0%
27.5%
52.0%
农村人口(%)
79.0%
72.5%
48.0%
A.“光荣革命”的发动 B.殖民扩张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自由贸易的拓展
1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D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可以用电灯照明
C.坐飞机长途旅行 D.人们乘坐火车出行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诺克镇,他的祖父和叔叔是机械工人,父亲是造船工人。因为家里穷,瓦特几乎没上过学,但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瓦特18岁那年进格拉斯哥城学习手艺,后来又去伦敦专门学习机械制造。
1763年,瓦特负责修理一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蒸汽机。经过认真研究,瓦特发现纽卡门蒸汽机的缺陷:燃料耗费太大、笨拙,应用的范围有限——只能用于矿井抽水和灌溉。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制成了有分离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可节省75%的燃料。1782年,他又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瓦特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分析归纳瓦特的哪些经历对他作出这些贡献有积极
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瓦特的贡献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4)综合材料,瓦特的成功对你有何重要启示?
答案:(1)贡献:改进蒸汽机。
(2)出身机械制造家庭;刻苦学习机械制造;从事修理蒸汽机工作。(答对2点即可)
(3)影响:推动了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答对1点即可)
(4)启示:阅历对个人的成功很重要;个人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是成功的保证;贫穷不一定是个人成功的障碍。(答出1点即可。其他合理的
也可)
12.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的革命所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在这场革命中,有很多发明创造。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几种。(两种以上)
(3)除了我们在题目中所指出的意义(影响)外,你还能答出这场革命的其他意义(或影响)吗?
答案:(1)工业革命。
(2)珍妮机、蒸汽机、骡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轮船、蒸汽机车(火车)等。
(3)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到19世纪中叶,在西欧、北美,大机器工厂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生产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和便捷,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促进了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社会上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日益明显和尖锐。
“羊吃人”
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里写到英国“羊吃人”时说:“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蛮横,甚至要把人吃掉……”
羊怎么会“吃人”呢?
原来15、16世纪,英国、尼德兰等国的毛织业很繁荣,羊毛需求量激增,养羊成了很赚钱的行当。英国的地主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和公共的土地用篱笆圈起来放牧羊群,并强行圈占农民的土地。农民丧失了赖以养家糊口的土地,只能扶老携幼,向着陌生的地方流浪。这就是英国资本主义血腥发家史上“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第1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相见后,成为亲密的革命战友,他们相见的地点是( A )
A.巴黎 B.柏林 C.伦敦 D.布鲁塞尔
2.19世纪研究资本主义的思想家中,最为杰出的是 ( D )
①华盛顿 ②马克思 ③克伦威尔 ④恩格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诞生的标志是( C )
A.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
B.“正义者同盟”的成立
C.“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为人类谋福利,并为此而倾注毕生精力。19世纪40年代他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D )
A.发表《人民宪章》
B.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C.领导了巴黎公社
D.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5.(2017邵阳)2017年5月,39岁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诙谐的段子:说真的,姓马的都厉害,我这一生就服姓马的人: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我的思想,第二个是马化腾改变了我的交流方式,第三个是马云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的问世。( C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6.近年来,美国教育部把《共产党宣言》列入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阅读该宣言,美国中学生能了解到的有( A )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②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夺取政权,才能实现完全的解放 ③表达了必胜的信念,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④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如果你想了解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详细资料,最好去上网查找下列哪个国家的历史( D )
A.俄国 B.中国
C.英国 D.法国
8.这是一首100多年来唱遍全世界的歌曲,这是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这首歌就是欧仁·鲍狄埃创作的( A )
A.《国际歌》 B.《前进歌》
C.《马赛曲》 D.《黄河大合唱》
9.马克思曾热情地称颂道:“英勇的三月十八日运动是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马克思在此强调的是巴黎公社( B )
A.成立的历史背景 B.重要的历史地位
C.领导的公仆意识 D.失败的经验教训
10.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
C.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9年,西方主流媒体评马克思为“千年第一伟人”。
材料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他们共同研究学问,共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共同办报,编杂志,共同起草文件。马克思受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生活很穷困。恩格斯把马克思的生活困难看做自己的困难,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碰到恩格斯需要帮助的时候,马克思同样竭尽全力,毫不犹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西方主流媒体评马克思为“千年第一伟人”的理由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交往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1)理由: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百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答案符合题意,合理正确即可)
(2)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建立了伟大的友谊,是同时代和后人学习的榜样。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事业方面亲密合作。
12.识读图片,回答问题:
(1)上图是什么文件的封面?作者是谁?它是何时发表的?
(2)这份文件代表哪一个阶级的立场?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答案:(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
(2)无产阶级;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给全世界无产者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共同的战斗纲领,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普法战争与巴黎公社
1870-1871年普鲁士同法国之间发生战争。因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德意志统一问题,普法两国之间关系长期紧张。1870年7月14日,俾斯麦发表了挑战性的“埃姆斯电报”,触怒了法国政府。7月19日,法国对普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军接连败北,普军长驱直入,包围巴黎,巴黎失陷,两国签订停战协定。割地赔款的消息传入法国后,巴黎人民于1871年3月18日举行起义,夺取政权,并宣布成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5月28日,凡尔赛政府在普鲁士军队帮助下,镇压了巴黎公社。
第20课 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1.新航路开辟后,最早到拉丁美洲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是( D )
①英国 ②法国 ③荷兰 ④西班牙 ⑤葡萄牙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 D.④⑤
2.(2017青岛)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南美的解放者”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C )
A.章西女王 B.罗伯斯庇尔
C.玻利瓦尔 D.拿破仑
3.下列国家中,哪一个国家是以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C )
A.委内瑞拉 B.秘鲁
C.玻利维亚 D.阿根廷
4.下列四国中,在玻利瓦尔领导下取得独立的是( A )
A.委内瑞拉 B.智利 C.巴西 D.阿根廷
5.对印度民族大起义原因的表述中最确切的一项是 ( D )
A.下层人民要求改善生活待遇
B.土兵备受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
C.部分封建王公不满殖民政策
D.英国殖民统治引起印度各阶层的不满
6.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其领袖是( B )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卡斯特罗 D.尼赫鲁
7.如果将“义和团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A )
A.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运动
D.改革与革命
8.(2018昆明一模)18、19世纪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并取得胜利的历史事件有( A )
①美国独立战争 ②海地人民起义 ③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④印度土兵起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 C )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序号
人物
事迹
评价
①
华盛顿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合众国之父”
②
玻利瓦尔
领导拉丁美洲
独立运动
“南美的解放者”
③
章西女王
抗击西班牙侵略
印度民族英雄
④
林则徐
虎门销烟
中国民族英雄
A.① B.② C.③ D.④
10.如果比较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的历史功绩,可以看出他们的相同之处是( A )
A.反抗殖民统治 B.为民族独立而战死
C.摧毁了殖民统治 D.赢得了国家的解放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出生在委内瑞拉一个土生白人贵族的家庭,早年去欧洲学习。一天晚上,他和他的老师登上罗马郊区的一座山。面对星光闪烁的夜空,他向祖国起誓: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后来,为了打击敌人,他率领军队翻越安第斯山,那正是严冬季节,马匹在冰冻的山路倒毙,人员也不断出现伤亡。但他和战士不气馁,终于翻越了3 000米的高山,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西班牙军队的背后,起义军战胜敌人,赶往波哥大,结束了西班牙在哥伦比亚的统治。
材料二 只有团结才能驱逐西班牙人,建立一个自由的政府。
——《牙买加来信》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人物是谁?
(2)他为什么受到拉美人民的尊重?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1)玻利瓦尔。
(2)领导拉美人民打败了西班牙殖民者,建立了一系列独立国家。
(3)团结战斗,顾全大局,为理想而奋斗,坚忍不拔等。
1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的是哪个殖民国家?
(2)在这次大起义中,牺牲的民族女英雄是谁?
(3)这次起义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答案:(1)英国。
(2)章西女王。
(3)失败;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唤起了印度人民的爱国热情,成为推动印度最终走向民族独立的精神源泉。
电影《章西女王》
你看过印度电影《章西女王》吗?影片女主角章西女王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飒爽英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最后英勇牺牲的镜头更令许多观众感叹不已。你知道吗,这其实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19世纪中期,当印度人民饱受英国殖民侵略之际,印度中部地区章西年轻美丽的女王拿起武器,率领军民同英军展开了武装斗争,打得敌人闻风丧胆。虽然后来她牺牲在敌人的枪弹之下,但她的英名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间流传。
单元复习(第六、七单元)
1.(2017泰安)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B )
A.资金缺乏 B.封建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
2.(2017随州)从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A )
①自由劳动力 ②市场 ③资金 ④技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17昆明)1862年9月,美国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7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第十五条宪法修正案,黑人奴隶制在美国法律上被彻底废除。美国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在( B )
A.独立战争时期 B.南北战争时期
C.罗斯福新政时期 D.尼克松执政时期
4.(2016南安)右图是一位历史老师的导学案中出现的关键词。根据其内容判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C )
A.中国的洋务运动 B.法国的巴黎公社运动
C.美国的南北战争 D.日本的明治维新
5.(2017绥化)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成为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的事件是( D )
A.1861年农奴制改革 B.查理·马特改革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6.(2017盐城)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 C )
①废藩置县 ②允许土地买卖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7.(2017牡丹江)爱迪生说:“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实验的结果。”下列属于他的发明的是( C )
A.珍妮机 B.火车机车
C.耐用碳丝灯泡 D.汽车
8.(2017宜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搭配正确的是( D )
A.蒸汽机——火车 B.发电机——轮船
C.蒸汽机——飞机 D.内燃机——汽车
9.(2017成都)牛顿去世后,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牛顿之所以受到如此礼遇,主要是因为他( A )
A.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B.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C.论证了物质运动与时空的关系
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0.(2017福建)他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音乐家是( D )
A.达·芬奇 B.狄盖特
C.欧仁·鲍狄埃 D.贝多芬
11.(2016龙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看不惯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共处了。
材料二 这次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改革,它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结合材料一说出美国黑人不再为奴隶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3)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答案:(1)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2.(2017绥化)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为瓦特改良的 ;图二为美国“发明大王” 。?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 时代”。?
(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 时代”。?
答案:(1)蒸汽机;爱迪生。
(2)蒸汽。
(3)电气。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21课 沙皇俄国的改革
1.下列有关彼得一世改革背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改革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国家
B.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C.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
D.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和陆军
2.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改变落后状况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促进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
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3.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C )
A 大力发展工商业 B.建立海军
C.解放农奴 D.发展学校教育
4.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为巩固封建统治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B.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沙皇实行的强化农奴制的改革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C )
A.日本明治维新 B.美国内战
C.俄国1861年改革 D.俄国十月革命
6.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下列属于这次改革内容的是( C )
A.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B.“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D.提倡“文明开化”,发展教育
7.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支配自身财产的权利。这项规定主要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B )
A.充足的资金 B.自由劳动力
C.广阔的市场 D.先进的技术
8.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张强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1861年改革。你认为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目的是挽救危机,巩固统治
9.1861年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改革( D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B.建成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C.促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D.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10.与彼得一世改革相比,俄国1861年改革的特点是 ( C )
A.自上而下的改革
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改变了社会制度
D.增强了俄国的国力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普希金
材料二 俄总统普京:“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1)材料一中所说俄国“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你认为俄国总统普京为什么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答案:(1)彼得一世改革。
(2)彼得一世通过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12.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改革前,俄国不同阶级、派别提出的部分改革方案
派别
方案
地主贵族
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减少农民的份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
资产阶级
自由主义者
解放农奴,农奴是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级的妥协
革命民主
主义者
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彻底消灭农奴制
——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哪个派别的方案在1861年改革中基本得到体现?写出该派别方案与1861年改革内容的两点相同之处。
(3)对于这次改革,有人说是“地主的悲歌”, 有人说是“农奴的盛宴”,有人说是“历史的转折”。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答案:(1)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制度。
(2)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支配自身财产的权利,农奴获得解放后,地主必须分给他们一块耕种份地,农民可以赎买这些份地并缴付赎金。
(3)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什么是沙皇
沙皇是俄罗斯帝王的称号。“沙”由拉丁文“凯撒”(古罗马独裁者,后成为罗马皇帝的头衔)转音而来。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自称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改称皇帝,但一般仍称沙皇。1917年二月革命中,沙皇制度被推翻。
第22课 美国内战
1.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C )
A.独立后领土的扩张
B.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不断激化
D.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2.1858年,美国总统林肯在一次演讲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这句话体现了美国内战前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 C )
A.原料产地与市场问题 B.关税问题
C.黑人奴隶制存废问题 D.政府职责问题
3.1963年8月28,马丁?路德?金作了著名的《I have a dream》的演讲。他说:“一百年前,有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就像一束巨大灯塔所放射出来的希望之光,就像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的黎明。”马丁?路德?金所说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C )
A.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林肯 D.富兰克林
4.归纳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与表格所给提示内容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 )
提示内容
①起止时间:1861-1865年
②相关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重要战役:葛底斯堡大捷
A.美国内战 B.拉美独立运动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5.在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国会上,围绕黑人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发生了一场争论,格兰特主张把奴隶制推广到新扩张的西部地区,布朗反对这样做。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格兰特是北方的代表 B.布朗是南方的代表
C.布朗属于民主党 D.布朗是北方的代表
6.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指的是( C )
A.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民族独立
B.制定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C.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D.组建大陆军,起草《独立宣言》
7.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宣布“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该内容出自( D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8.美国内战中,联邦军队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场战役是( D )
A.约克镇战役 B.萨拉托加大捷
C.攻占里士满 D.葛底斯堡战役
9.下列是小明搜集的有关美国内战的史料,其中不合适的是( A )
A.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B.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尖锐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0.《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C )
A.消除了种族歧视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863年1月1日起,在任何蓄有奴隶的州或其特定区域里面,一切被据为奴隶的人们,应当立即和永远获得自由,美国政府和陆海军当局承认和维持这些人的自由。
(1)上述材料出自何文件?该文件颁布时该国正处于哪一重大事件
期间?
(2)该文件发表于何时?谁发表的?
(3)它的发表对战争有什么影响?
答案:(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内战。
(2)1862年9月;林肯。
(3)宣言发表后,南方黑人成批逃亡,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二 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1)材料中的“我”指的是谁?他是通过什么方式“停止分裂”和“拯救联邦”的?
(2)材料一中的“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分别是指哪两种经济形式?
(3)依据材料二指出“我”的“最高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与解放奴隶的关系是什么?
(4)上述主张的实现有何意义?
答案:(1)林肯;美国内战。
(2)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和北方的工商业资本主义经济。
(3)维护国家统一;是否解放奴隶服从于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4)废除了南方的黑人奴隶制,维护了美国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第23课 日本明治维新
1.对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状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没有产生
C.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日本现状
D.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
2.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 C )
A.实行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
C.实行明治维新 D.颁布《权利法案》
3.19世纪60年代,日本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是( C )
A.征夷大将军 B.亚历山大二世
C.明治天皇 D.林肯
4.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是( A )
A.资产阶级改革 B.奴隶主改革
C.封建主改革 D.民族解放运动
5.日本明治维新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能体现这次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一项措施是( B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D.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6.麦克莱恩在《日本史》“明治维新”一章介绍了西方的生活方式,用以说明( C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7.明治维新后,日本小学普及迅速,儿童的入学率也普遍提高。由此可见,日本明治维新( D )
A.促进了日本工业化进程
B.增强了日本军事力量
C.改变了日本落后习俗
D.推动了日本教育的发展
8.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内容正确的是( D )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禁止土地买卖,土地收归国有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向欧美学习 ④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情况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是( A )
①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②穿西服吃西餐 ③不允许自由买卖土地 ④实行征兵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它对日本社会所起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C )
A.使日本成为亚洲的强国
B.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C.使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D.使日本避免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11.阅读下列材料:
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危机,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请回答:
(1)材料是对日本历史上重要改革的影响的概述。请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及开始时间。
(2)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许多国家带来了灾难,其中受伤害最深的是哪两个国家?
答案:(1)明治维新;1868年。
(2)“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政府缴纳货币地税。
(3)中国、朝鲜。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实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1633—1639年间就颁布了五次“锁国令”。这一政策使日本经济长期处于迟缓发展之中。
材料二 1853年外国舰队以武力打开日本国门。面对严峻的局面,以武士为首的倒幕派发起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后,拥护新继位的明治天皇,仿效先进的军事、工业技术和文明成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主动与外国通商贸易,使日本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在此之后100多年里,虽经二战的重创,至今仍然是世界经济
强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日本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是从 到 。?
(2)材料二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从材料中看出,国运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1)“闭关锁国”“对外开放”。
(2)明治维新;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3)对外开放国家昌盛,闭关锁国国家衰败。
(4)要坚持改革开放,不能固步自封。
单元复习(第四、五单元)
1.与“查理一世”“克伦威尔”“《权利法案》”等这些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
2.“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这种制度”指的是( B )
A.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度
C.民主共和制度 D.三权分立制度
3.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 )
A.赢得了国家独立 B.确立了联邦制国家
C.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 D.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19世纪的英国将军纳皮尔说:法国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长期流血斗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原则的殊死斗争。上述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A )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是为了争当世界霸主
C.是为了抢占殖民地 D.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兴起
5.法国大革命中,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应出自于( B )
A.法典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是( B )
A.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都促进了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C.都推翻了外国的殖民统治
D.都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7.某同学在做单元复习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根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主题是( B )
事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8.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 A )
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推翻了殖民统治
C.推翻了封建统治 D.赢得了民族独立
9.关于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范围包括北美洲以南的全部美洲地区
B.巴西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C.斗争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
D.拉丁美洲国家基本实现了独立
10.近日,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火爆银幕。片中导演肯定女性的才能,呼吁男女平等。早在160年前,印度的巾帼英雄章西女王“不让须眉”,参与领导了( B )
A.拉美独立运动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北美独立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1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B代表美国独立战争中两次著名战役的地点,在这两个地点发生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2)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其诞生的时间是在哪一年?
(3)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哪个国家的统治?
答案:(1)A:莱克星顿枪声;B:萨拉托加大捷(战役或会战)。
(2)《独立宣言》的发表;1776年。
(3)英国。
12.(2017龙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皆为非法。”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
(1)对材料一这一现象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什么?此文件奠定了该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2)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哪一场战争中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
答案:(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2)独立战争;萨拉托加大捷。
(3)《人权宣言》。
(4)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四单元 欧美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
第15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
A.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比其他国家发达
C.詹姆斯一世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人文思想的影响
2.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历史进步的推动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B )
①国王 ②主教 ③新贵族 ④资产阶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
A.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B.1688年的“光荣革命”
C.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
D.1660年封建王朝的复辟
4.如图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曾领导议会军打败国王军队,他是( D )
A.詹姆斯一世
B.查理一世
C.查理二世
D.克伦威尔
5.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这个“掉了脑袋”的国王是( A )
A.查理一世 B.克伦威尔
C.詹姆斯二世 D.路易十六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其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C )
A.苏格兰人民起义 B.议会的重新召开
C.“光荣革命” D.宣布成立“共和国”
7.颁布于17世纪晚期,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以法律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文献是( A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8.如图简单勾勒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过程。根据图片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B.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取得政权
C.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开展了工业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
地位
9.下表是对17世纪某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政治体制的比较,据此判断该国是( C )
革命前
革命后
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是否依法统治
否
是,《权利法案》等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王,世袭
国王,世袭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10.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 A )
A.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B.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11.阅读下列材料:
王权像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去树枝,而任其他分枝和树根不动,它还是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王权由一名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议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援助你们。……
请回答:
(1)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情况?
(2)材料中的“查理”“缙绅”各指什么?
(3)材料中把“王权”比作“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请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的经历,简述这株大树的命运。
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查理一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王权”这株大树几经曲折。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王权这株大树被砍倒。克伦威尔死后,查理二世复辟,王权这株大树又枝繁叶茂。1689年,议会制定并通过了《权利法案》,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王权这株大树只能在议会的修剪下有限制地生长。
12.(综合探究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揭开了人类近代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历史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明缘由】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
材料二 詹姆斯一世说:“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
查理一世宣扬王权至上,采取种种措施,打击资本主义工商业,还多次擅自强征新税。
(1)阅读材料一、二,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看过程】
材料三
(2)“新模范军”的组建者是谁?他领导英国人民反抗国王查理一世的战果如何?
(3)图二中的事件发生于哪一年?在同一年,英国还发生了什么重大
事件?
(4)与图三中威廉当英国国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析文献】
材料四 某文献规定:第二条: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三条: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第八条: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5)材料四出自哪一文献?它反映了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英王与议会的关系如何?它的颁布有何标志性意义?
【悟历史】
(6)“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历史谚语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如果你是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伦敦的一名普通民众,革命结束后,你的生活中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你有权拒绝国王,但有权拒绝贫困吗?
(7)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当时英国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答案:(1)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取得了两次内战的胜利。
(3)1649年。英国成立共和国。
(4)“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5)《权利法案》。英王的权力从此受到议会的限制。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
(6)生活变化:享有公民自由权,税收负担减轻等;变化原因:新议会制度形成,颁布《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等。无权拒绝贫困,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产生贫富不均的制度。
(7)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第16课 美国独立战争
1.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从独立到现在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历史。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D )
A.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激化
C.种族之间矛盾尖锐
D.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 )
A.莱克星顿的枪声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D.萨拉托加战役
3.下列对《独立宣言》解读有误的是( C )
A.宣扬人生而平等
B.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C.美国由此确立了联邦制
D.宣言颁布日成为美国国庆日
4.与下图内容相符的历史文献是( D )
A.《民法典》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5.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200多年前,领导北美13个殖民地做了这件“破天荒”大事的英雄人物是( A )
A.华盛顿 B.哥伦布
C.克伦威尔 D.但丁
6.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B )
A.凡尔登战役 B.萨拉托加战役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莱克星顿枪声
7.阅读下边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 C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8.来自各州的代表们进行了116天激烈的争执,最后达成共识制定了联邦宪法。从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这部宪法是指( B )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权利法案》 D.《苏联宪法》
9.“美国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下列符合美国“独创性的发展之路”说法的是( A )
A.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体制
B.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
C.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D.制定五年发展计划
10.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最显著的特征是( C )
A.结束封建专制,确立共和政体
B.推翻封建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
C.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D.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国家,放弃对美国的统治和领土主权的一切要求;确认美国疆界东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两国人民从此永久和平,停止在海上、陆上的一切敌对行动并互释战俘;英从美境内所有港口、地区、港湾撤出全部军队和舰只。
——美英《巴黎和约》
(1)材料一出自哪一文献?该文献颁布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美英《巴黎和约》签订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该文献签署有何意义?
答案:(1)《独立宣言》;是在美国独立战争已经打响,全美决心要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寻求独立的历史背景下颁布的。
(2)背景:1781年英军在约克镇战役中遭到失败,美国独立战争基本结束。意义: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列宁全集》第28卷,第43页
(1)材料中的战争是指美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战争?
(2)这次战争有何特点?
(3)这次战争为什么说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
答案:(1)美国独立战争。
(2)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独立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3)战争彻底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使美国赢得了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拉丁美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树立了榜样。
第17课 法国大革命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D )
A.革命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
B.革命前存在着严重的等级制度
C.三级会议上国王没有满足第三等级的要求
D.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 )
A.攻占巴士底狱 B.三级会议的召开
C.拿破仑发动政变 D.颁布《人权宣言》
3.“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法国大革命宣示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出自1789年颁布的( C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4.学习世界史时,刘新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战争
5.下列关于拿破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1799年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B.1804年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颁布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D.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1814年下台
6.下列发生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通过《人权宣言》 ②攻占巴士底狱 ③建立共和国 ④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A.①③④②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7.19世纪初,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意义是( B )
A.拓展了法国的疆域
B.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C.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D.确立了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统治
8.有人说他是疯子,也有人说他是英雄,但谁也无法否认他对欧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他因战争起家,也因战争而倒台,更因一部法典而名扬欧洲。这位名震一时的枭雄是( A )
A.拿破仑 B.查理一世
C.华盛顿 D.亚历山大
9.《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A )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②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③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④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1815年敲响拿破仑帝国丧钟的事件是( D )
A.颁布“大陆封锁令” B.远征俄国失利
C.莱比锡惨败 D.滑铁卢战败
11.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1812年,拿破仑率领军队远征俄罗斯。
(1)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世界上已经建立了哪几种类型的资产阶级政权?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颁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3)请你分别写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
影响。
答案:(1)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回答联邦制、共和制也可)。
(2)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人权宣言》。
(3)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制定法律文献《人权宣言》,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拿破仑帝国: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制定并颁布法典。(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
材料二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
材料三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1789年瘟疫”与哪一事件有关?
(2)综合材料二、三,谈谈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拿破仑进行全面评价。
答案:(1)法国大革命。
(2)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人民的解放。
(3)拿破仑颁布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拓展了法国疆域,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发动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但是,由于对被占领国进行掠夺和奴役,侵犯了欧洲其他国家的主权,也给被侵略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