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19张PPT+微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19张PPT+微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22 09:07:18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学习目标
学会识图,利用地图讲述“丝绸之路”的路线。
认识“一带一路”对“丝绸之路”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 。”
——司马迁《史记》 西域凿空之路1、西域指哪里之西?在课本地图上标记出这个位置。
2、在课本地图上标记出西汉、匈奴、大月氏(我国古代典籍称为dà ròu zhī)。西汉派使者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哪个词用的最恰当?西汉大月氏匈奴凿空之路玉门关阳关3、谁派了谁前往西域?有几次?
4、第一次,有没有实现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目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
5、第二次和第一次相比,目的有什么不同?
西汉匈奴大月氏第一次: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第二次: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凿空之路5、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在红色区域设置什么官职进行管理,有何意义?凿空之路西域都护西域张骞通西域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 :“和帝永元九年 (公元 97年 ) ,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 。”凿空之路交融之路长安河西走廊西域西亚中亚欧洲交融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我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比内陆发达。
原因:
(1)地理位置
(2)历史因素东南沿海交融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汉代,东南沿海的发展得益于什么?东线南线佛教丝绸之路的作用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交流。是促进东西方之间交流的纽带/桥梁。 交融之路凿空之路交融之路传承之路传承之路材料:一般来说,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和平往来和暴力冲突。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文明的乐章。
1、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有几种方式?
2、丝绸之路属于哪种方式?
3、你认为文明发展的主流是和平往来还是暴力冲突?凿空之路交融之路 路传承之路通往西域之路张骞丝绸之路 促进东西方
经济文化交流“一带一路” 对外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画出知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