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诗词五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1诗词五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语文版(2016)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2 09:3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九年级上
六单元 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新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人。今天,我们要走近杜甫的世界。杜甫的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多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因此,他的诗风格深沉,旋律悲壮。但有一首诗例外,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新知导入
知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新知导入
知背景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战争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北方经济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奴、郑’等州,房屋当尽,人悉以纸为衣”,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诗人携家带子随逃难的人群流落到四川梓州,曾被乱军所虏,历经艰难与生离死别。
新知讲解
读诗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新知讲解
知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常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xiāng
新知讲解
记拼音
juǎn

luò
诗题意思:本诗书写诗人忽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诗题直接概括了全诗的主要内容。
解诗题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剑外 忽传 收 蓟北 ,
初闻 涕泪 满 衣裳 。
收复
今译: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简评:首联写“初闻”捷报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剑门关以南,
这里指四川。
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
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眼泪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却看 妻子 愁 何在 ,
漫卷 诗书 喜 欲狂 。
老婆和孩子
今译: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简评: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写全家人由愁转喜,写惊喜的程度。
回头看。
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胡乱地卷起。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白日 放歌 须 纵酒 ,
青春 作伴 好 还乡 。
放声高歌。
今译: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
简评:颈联是“喜欲狂”的进一步抒写。“放歌”、“纵酒”;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晴朗的日子。
应当。
指明丽的春
天的景色。
与妻儿一同。
开怀痛饮。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即从 巴峡 穿 巫峡 ,
便下 襄阳 向 洛阳 。
今译:立刻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简评:尾联写诗人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
立刻从。
长江三峡之一。
就的意思。
今属湖北。
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课堂练习
读古诗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课堂练习
译古诗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平日的优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新知讲解
析古诗
全诗感情奔放,痛快
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浦起龙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新知讲解
析古诗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悟诗情
拓展提高
杜甫回想这7年来的种种艰辛,不禁
悲从中来,所以“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这也是喜悦的泪
,一切的苦难终于像恶梦一样过去了
,他终于可以重返故乡了,他喜极而
泣。可以说是悲喜交加。
1、 同学们,杜甫在乱军横行、生灵涂炭的战乱中过了七年多!这七年,他日夜都在盼望着早日结束漂泊的生活,重返故乡。盼呀盼呀,突然听到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胜利喜讯──你又明白了什么?
悟诗情
拓展提高
2、你怎样理解“漫卷诗书喜欲狂”这句诗的?从哪些地方看一看出来?
从杜甫“放歌、纵酒”,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还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
他“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
他还设想了具体的还乡路线: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仿佛觉得,他已经很快地乘船从巴峡出发,穿越巫峡,马上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悟诗情
拓展提高
3、你从哪些词感受到杜甫很快很顺畅地返回了故乡呢?
即从、穿、便下、向。
4、你们知道杜甫现在在哪?(四川)
你知道他要回到有多难吗?
杜甫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还有“洛阳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可见现实与狂想之间的距离是多大呀,现实是路途遥远而在狂想中那么快就到家了,真是喜欲狂啊。从这里可以看出洛阳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真是归心似箭啊!
悟诗情
拓展提高
5、杜甫只是因为自己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重返故乡而喜吗?
杜甫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
6、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喜欲狂是为谁而喜为谁而狂?
他为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为战乱平息,祖国重归统一而喜;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在这“喜欲狂”里,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透过诗句,隔着千年的时空,我们仍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
课堂作业
1、解释词语:
妻子:妻子和孩子
纵酒:纵情饮酒
2、始终那句点名了“闻讯”的地点?
剑外忽传收蓟北-----点名了“闻讯”的地点。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欣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期盼统一的思想。
悟诗情
课堂作业
4、诗人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诗中是如何描述这一点的?
“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恶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
悟诗情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