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

文档属性

名称 分数的初步认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11-22 16:0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课时间
11.23
主备人
主备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11.24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例1、例2
课型
新授
课时分配
1
第1 课时
项目
内容




知识
能力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几分之一。
?
过程
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习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富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几分之一 。
教学难点
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几分之一 。
教学、教具
(课件)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件、长方形纸片、小伞、剪刀、眼镜、小球、红蓝铅笔、五角星、橡片、迷迷转、纸花、米字格作业本、风车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师:大家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这样晴朗的天气人们喜欢去郊外干什么?瞧!今天新蕾小学的同学们正在郊外进行野餐活动呢,在活动之前,小明和小立要把他们带去的食物分一分,这些东西该怎么分呀,谁来帮帮他们。
1、首先看看这四个苹果怎么分?
你能把计算方法和过程说一说吗?为什么每人得两个呢、
2、接下来看看两根火腿肠怎么分?
你能像XXX一样把方法说一说吗?
3、他们的这些办法好吗?为什么?(你真会思考)
生说计算方法和过程。
?
?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我们三(3)班的同学不但聪明,而且还特别善解人意,这东西每人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1、这些都还不是最困难的,最难解决的还在呢?只剩下这块饼干怎么分?怎么分才比较公平一些。
2、把这块饼干平均分成两份,这其中的每一份都是它的一半,那么这一半怎么用数字表示?还可以用整数“1”来表示吗?你有什么想法?
3、是的,我们不能再用整数来表示这一半了,我们要用分数?来表示,看看老师怎样来写1/2的,先把这块饼干平均分“---”平均分的份数写在下面,取了其中的几份就写在上面。????? (首先要表扬你的勇气,敢作大胆的猜想)
4、跟老师读读:二分之一
5、分数家族的成员可多啦,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几分之一,请打开课本90页。
6、板书:几分之一
7、假如我们手中的小圆片就是这块饼干,你能把它折折把它平均分成两份。
8、都折好了吗?老师想请问一个同学你折出来的这一半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那么这一半呢?这张圆片有多少个1/2?那么这一半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
9、这句话最重要了,我要把它写下来。
10、生齐读。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1、圆片的?我们会找了,你们会不会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在哪里呢?先把它折一折,再把它的?用阴影表示出来?好的,开始行动,看哪位同学动作又快又做得美观。
2、你是究竟是怎样来表示这张纸的?的,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他的作品。
3、你做得又快又好,谢谢你。
4、有同学和他的办法不一样吗?
5、哦,这里有不一样的折法,大家看,刚才XXX是竖着对折,而这个同学是横着对折纸张,你们说涂色部分是不是也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呀,那么空白的地方是不是它的?呀。
6、既然可以横着对折、竖着对折,还可以怎样折呢?对呀,还可以斜着折。
7、我们看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的效果都不一样?可是他们都能用?来表示?这是为什么呢?
练习:
1、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用下面的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对吗?
2、第二个图形能用?来表示涂色部分吗?有不同意见吗?哦,没有,可我有意见,它明明已经分成了两份,为什么不能用?来表示呢?谁来帮助我解答这个疑问。
3、这个三角形为什么不能用?来表示涂色部分,如果让你把这平均分成两份,你应该从何下手!
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数呢?四人小组根据老师准备好的这些物品来观察讨论、说一说,你在什么物品上找到了几分之一。
除了老师带来的这些物品你还在什么物品上找到了分数?
?
?
?
?
?
?
?
?
?
?
?
?
?
?
?
?
?
?
?
跟老师读读:二分之一
?
生齐读。
?
?
?
?
?
?
?
?
?
?
?
我们看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的效果都不一样?
?
?
?
?
?
?
?
?
?
?
?
?
刚才我们把1块饼干看成是一个整体拿来分,现在我们要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那该怎么分呢?(同桌互相说说)谁想好了?
? ?




几分之一
?
?
像1/2、1/3、1/4、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




我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
?
(三)年级(上)册 (数学)学科集体备课
备课时间
11.24
主 备 人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11.24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题
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5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
项 目
内 容




知 识
能 力
?
使学生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过 程
方 法
?
使学生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想与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教学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1、看图写分数
2、说说、各表示什么含义?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1、出示例3第一组图、,猜想一下,
那个分数大一些。
?
1、看图写分数
2、说说、各表示什么含义?
?




?
①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在全班集中汇报。教师出示图片重叠比较。
②为什么>?
2、独立比较和的比较大小。在班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问:为什么<? 请从不同角度多说。
?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4、上面两组数有什么特点?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几分之一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再小结。
?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1、完成做一做2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怎样比较的?
指名学生说,再请同位互相说说。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学生完成后订正。说说怎样比较的?
指名学生说,再请同位互相说说。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在全班集中汇报。
独立比较和的比较大小。在班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1、完成做一做2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怎样比较的?
指名学生说,再请同位互相说说。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学生完成后订正。说说怎样比较的?
指名学生说,再请同位互相说说。
?
板书
设计
?
分数的初步认识
?
?
?
教学
反思
?优点:
1、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总体水平进行了备课,把分数比较大小的难点放在了一课时。根据练习反馈,看出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所学知识。
3、课堂上使用多种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班中随读生小冀都发言积极,学习兴趣极高。
4、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小组交流探索新知,总结规律。
不足:
1、练习缺少坡度,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没有能够很好的施展自己的“拳脚”。
2、了解学情还不够,对那些已经掌握新知的孩子考虑的不够。
备课时间
11.25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11.26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所在单位
课 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例4例5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一课时
第 一 课时
项 目
内 容




知 识
能 力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
过 程
方 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难点
???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教具
(课件)准 备
小棒 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若干名学生自己介绍)
?




?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1、认识二分之一。
1)、课件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二分之一
3)、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2、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

(学生动手操作后理解分数,效果好。弓志芳)




?
?
分数的初步认识例4例5
?
?
?




? 本节课我在教学中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从比较中发现新的知识其实是已学知识的延续,他们有着相同的特点。一开始,我设计了从几个分数中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分一分,哪些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就分清了。
p93
备课时间
11.26
主 备 人
荣翠珍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城内小学
复备时间
11.27
授课教师
聂爱仙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城内小学
课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例6
课型
新授
课时分配
1
第 4课时
项目
内 容




知识
能力
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
过程
方法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教具
(课件)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1、用幻灯片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题主题图:“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
学生提出问题
?




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1、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 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2、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3、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
学生讨论后交流想法
练习写约等号了解约等号表示的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 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学生独立计算
学生总结自己所学
?




分数的初步认识例6




教学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时,先让同学说一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1)动手操 作比较;(2)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通过分数单位来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