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2 12: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国古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见,一个君主贤明与否,身边的大臣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战国时齐威王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大臣,才使他得以明昭天下。请看《战国策·齐策》中记述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邹忌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工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课 文 朗 诵昳丽    窥镜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初读课文,请读准字音: yì     kuī   jiàn
jī     bàng jī
zhāo   cháo (二)再读课文,读准句读和语气,理解文意。注意停顿:句中词语略停、段中层意转停、劝谏的前中后三部分之间的较长停顿。
注意语气:对话中的问话语气、劝说时的诚恳语气、齐王同意时的赞赏语气。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日失丽。 译: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
修:古义,长;
今义,修理。
尺:古义的尺相当于现代的六寸。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译: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译: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译: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三问:“三问” 在表述上有无差异?
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问其妻,自称“我”,用较随便的口语化的自称;
问其妾,用较庄重的书面语化的自称,端着点架子;
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还是端着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三 答:三人的回答在语气上有何不同?妻——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为这样一位外表英俊而且才能卓越的丈夫而骄傲,恩爱之情溢于言表。
妾——在家中的地位较低,只是附和妻的话,对邹忌不如妻那样发自内心的赞美。
客——只是一句讨好主人的话,语气比其妻妾的回答平淡多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译:于是,邹忌上朝廷去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的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如今齐国的土地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的。”
第二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邹忌暮寝时的“三思”三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上朝后的“三比”三比——结论:由此观之,臣之蔽甚矣!水到渠成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官门口和院子里像个闹市;几个月后,有时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别国。”
第三四节:写齐王的纳谏及其结果。 齐王下令的“三赏”三赏——面刺寡人之过 上赏上书谏寡人 中赏谤讥于市朝 下赏齐王纳谏后的“三变”三变——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 “三叠排比”的奇特结构,使文章具有一线贯穿、晓畅淋漓的特点,叙事如江水东下,十分畅达,并且前后呼应,上下关照。这样的结构,不仅使文章从全文来看有一种整齐美,而且使其内在韵律有一种进行曲般的节奏美。小结纳谏的结果: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
问题:“三比” 体现了怎样的说话艺术? 1、从比美入手,首先向齐威王说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然后一连串地说出他的妻、妾、客分别“私”“畏”“欲有求于”他而都说他“美于徐公”的事,设喻说理,巧妙设谏,令人耳目一新,激发对方的兴趣。 2、适时切入主题,以家事比国事,以小见大,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主张。 体会本文内容提要联系紧密,结构严谨的特点。 本文第一部分内容表面上看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的本身,第三部分则是第三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核严谨。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探究1:结合课文第二段,着重体会设喻说理的好处。这一段内容可分两层。第一层,先以切身经历设喻,第二层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从而晓喻齐王要纳谏。
邹忌以自己与人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于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探究2: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学会体会委婉劝说的方式的重要性。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做法。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士。 齐威王:是一位从谏如流的有魄力的开明君主。总结人物形象:课时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个生动的古人纳谏故事,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而且从中受到良好的教益。希望同学们能熟读背诵这篇课文,反复体味,用心领悟,做到学以致用。字词小结1、古今异义: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古义,长;今义,修理。
(2)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古义,指责,今义,诽谤,恶意中伤
(3)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将要到来的下一天。
(4)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处所、地点
(5)暮寝而思之。
寝: 古义,躺而不睡; 今义,泛指睡觉。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古义,偏爱; 今义,自私。2、一词多义:

①朝服衣冠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
③皆朝于齐

①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③是可忍,孰不可忍(早晨)(朝廷)(朝拜)(谁)(仔细)(什么)诚
①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① 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③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真诚)(确实)(真的)(期间)(间或)(参与)旦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座谈
③岂若吾相邻之旦旦有事哉(早晨)(第二天)(天天)3.形容词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
.4.动词的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
美 :认为…美闻: 使……闻5、 特殊句式: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忌不自信。(3)朝服衣冠“者”“也”表判断“不信自” ,宾语前置(邹忌)朝服衣冠,省略句(4)王之蔽甚矣。“蔽”,被蒙蔽。被动句(5)固定格式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孰与”,“与······孰”表示比较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 ?”①朝服衣冠?????????????
②吾妻之美我者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④闻寡人之耳者 ⑤今齐地方千里?????????
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⑦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能谤讥于市朝朝:在早晨,名词作状语。 美:以……为美,意动用法。 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闻:使……闻。 地方:土地方圆。 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讽:委婉劝说。 谤讥:公开议论。 练 习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二、解释下列各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朝见,朝拜 朝廷读zhāo,在早晨,名→状 谁 通“熟”,仔细 什么真心,诚意 实在,确实果真(表假设) 朝见,朝拜 朝见,朝拜 朝见,朝拜善良的人,形→名好的擅长好,可以。表示同意或应允身高治理,整治修建偏爱私下私人的,自己的 时候 偶尔 参 与 夹杂 比 得上 追上 等到 到达三、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 邹忌修八尺有余
C.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C四、与“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君美甚
B. 微斯人,吾谁与归
C. 甚矣,汝之不惠
D. 时人莫之许也D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忌不自信。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王之蔽甚矣。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五、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 六:阅读下文,从多个角度阐发自己的观点。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尽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讴:唱歌。
郊衢:城外的道路。
抚节:弹奏乐器。
遏:阻止阻拦
谢:道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