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寓言二则 课件(含课文朗读mp3) (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寓言二则 课件(含课文朗读mp3) (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2 13:42:21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寓言二则寓言二则 初读感知 《吕氏春秋》,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吕不韦记述的一则寓言。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意。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即韩非,韩国贵族,是我国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他的著作后人称为《韩非子》。 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的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它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更是一则寓言,说的是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渡dù qǐ 岂 字词整合氵 十二画 左右 动/名
字义:①横过水面;②渡口,渡头,过河的地方。
组词:渡 渡江 渡口 渡难关
辨字:度 温度 湿度 硬度
造句:我们要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山 六画 上下 副词
字义:表示反诘。①哪里,怎么;②难道。
组词:岂 岂不 岂止 岂肯
辨字:且 而且 并且 且慢
造句:一个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岂不成了寄生虫?罢bà 罒 十画 上下 动词
字义:①停,歇;②免去(官职);③完了,毕。
组词:罢 罢工 善罢甘休/罢(bɑ)
辨字:丢 丢脸 丢弃 丢失
造句:天公不作美,周末出去踏青的计划只好作罢。qì lǚ 填一填:
1.他为人十分大度( ),因此大家都愿望跟他交朋友。
2.他很善于揣度( )别人的心思。度多音字辨别duódù辨读:dù 大度 duó 揣度 涉江(shè jiānɡ):渡江。涉:徒步过水,泛指从水上经过;渡。契(qì):用刀雕刻。 履(lǚ):鞋。遽(jù):急忙,赶紧。惑(huò):疑惑,迷惑。本课指糊涂。
度(duó):量。用一用:遽(jù)
惑(huò)
度(duó)
涉江
契(qì)
履(lǚ)急忙,赶紧。
用刀雕刻。
渡江。
量。
疑惑,迷惑。本课指糊涂。
鞋。1.《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是两则( )故事
2.《刻舟求剑》,出自( ),讲的是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用刀在( )刻下记号,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的故事。
3.《郑人买履》,出自( )说的是郑国人因过于相信( ),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 。填一填 《吕氏春秋》寓言整体感知船上《韩非子》尺码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句意: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赶紧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句意: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句意: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这句交代结局,阐明道理。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句意: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量好自己的脚,顺手把量好的尺寸放在座位上。 句意:到集市去的时候,忘记带了。他拿到鞋后,忽然想起来,对卖鞋的人说:“我忘带尺寸了。”急忙返回家取。可是等他回来,集市已经散了,因而没有买到鞋。 句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呢?”他回答说:“我宁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课文结构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迷信教条剑坠于水,遽契其舟舟行剑不行
求剑不得忘持度遂不得履自度其足欲买履从所契者入水求之郑人买履两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这则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在过江时把剑掉入河中,于是拿刀在船上刻记号,等船停止了才去捞剑,讽刺了那些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是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脚的人,讥讽了那些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中心思想1.《刻舟求剑》评论性的语句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道理? 评论性的语句起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说明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不能像涉江楚人那样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再读课文2.《郑人买履》郑人为什么买不到鞋子? 郑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他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所以买不到鞋子。
理解:
这句话点明了楚国人找不到剑的原因,揭示了故事的寓意,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精读课文1.《刻舟求剑》最后一句表示议论,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
从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两个方面进行描写,详细叙述了郑人买履而不得的经过,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相信客观实际的人,告诉我们说话、办事、想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懂得灵活变通。
2.《郑人买履》中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了描写?
想一想:
这句话用( )的形式点明了郑国人没能买到鞋的原因:( ),刻画了郑国人( )的形象。
3.读一读: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宁可相信脚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墨守成规而不尊重客观事实呆板、愚蠢对话点拨:
本文所选的两则寓言,告诉了我们做事要知道变通,遇事要随机应变;同时不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阅读寓言故事的收获真大,我们要再找一些寓言故事读一读,认真体味其中蕴含的道理。
心灵感悟互动反馈 这两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仿写训练提示:
狐假虎威,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喻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语言积累课内:涉江 刻舟求剑 郑人买履课外: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对牛弹琴 邯郸学步 杞人忧天 叶公好龙
买椟还珠 守株待兔 杯弓蛇影 拔苗助长
鹬蚌相争 庖丁解牛
寓言渡江 糊涂刻舟求剑随堂练习二、连一连,请你帮“之”找到正确的解释。
吾剑之所从坠 尺码
入水求之 鞋
置之其坐 的(地方)
至之市 宝剑
试之以足 结构助词一、读拼音,写词语。
yù yán dù jiānɡ hú tu kè zhōu qiú jiàn
( ) ( ) ( ) ( )像尺寸指糊涂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三、品词,并解释句意。相信自己(的脚)宁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Thanks课文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