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1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二.氧化-还原反应
三.离子反应
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2化学反应可以根据不同的依据分为不同类型: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分为: (1)化合反应:A+B=AB A+B+C=ABC
(2)分解反应:AB= A+B ABC= A+B+C
(3)置换反应:AB+C=AC+B AB+C=CB+A
(4)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是否有离子参加,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
(1)离子反应 (2)非离子反应
上页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33.根据反应的热效应,把化学反应分为:
(1)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
4.根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把化学反应分为:
(1)氧化-还原反应 (2)非氧化——还原反应
5.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把化学反应分为:
(1)可逆反应 (2)不可逆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练习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4反应类型练习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而且又是
置换反应的是 (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氯化铵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水蒸汽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C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C3.(设 问)Fe203+3CO=2Fe+3C02的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结 论)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是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反应前后物质的多少来区分的。该种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5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一定
是氧化还原反应。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6二.氧化-还原反应(一)有关概念复习要点: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归纳总结形成判断氧化还原反
应的有关概念的方法思路和两条主线:1.失(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移)→高→还(还原剂)→氧(被氧化)
2.得(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低→氧(氧化剂)→还(被还原)归纳: “高失氧,低得还;若说‘剂’两相反”。
“氧化剂本身被还原,还原剂本身被氧化”。
“氧化剂有氧化性,还原剂有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的改变(是否为氧还判断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偏移)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7二.氧化-还原反应(2)(二).氧化剂与还原剂性质强弱程度的判断:1.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判断:“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注意: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化合物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还与化合物的稳定性等有关,如次氯酸氯的价态不高,但它不稳定,其氧化性比高氯酸还强。2.不同物质间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单质、简单阴阳离子)。
(2)根据与同一种物质反应的情况判断(反应条件、剧烈程度)。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关系判断。练习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8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练习3. 在100 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A 0.0075mol?L-1 B 0.008mol?L-1 C 0.075mol?L-1 D 0.08mol?L-11.根据反应式:2Fe3++2I--=2Fe2++I2 Br2+2Fe2+=2Fe3++2Br--,可判 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Br--、Fe2+、Cl-- B.I--、Fe2+、Br--
C.Br--、I--、Fe2+ D.Fe2+、I--+Br—2.在FeBr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水和碘水充分反应后,下述分子或离子在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是( )
(a)碘分子 (b)溴分子 (c) Fe3? (d) Fe2? (e) Br?
( A )(a)和(b) ( B )(b)(c)与(d) ( C )(a)与(e) ( D )(d)与(e)优先规律归纳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9《中学化学中的8条优先原理 》 1.优先氧化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则加入一种氧化剂时,优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
例1.向l00ml含0.005mol/LKI和0.005mol/LK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56m1,生成物为( )。
A.KCl和Br2 B.KCL和I2 C..KCl和Br2 、I2 D.Br2
解:因为还原性I->Br-,所以优先氧化I-,nI - =0.005* 0.l=0.00 5mol,nCl2=56/22400 =0.00025mol,由
2I-+Cl2 =I2 +2Cl- 知I-和Cl2刚好反应完。Br-末反应,选B。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102.优先还原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氧化性物质,则加入一种还原剂时,优先还原氧化性强的物质。
例 2.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0lmol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0.01mol铁粉,经搅拌后发生的变化应是( )。
A.铁溶解;析出0.01 molAg和0.005molAg B. 铁溶解,析出0.0l并放出H2molCu
C.铁溶解, 析出0.01 molAg,溶液中不再有Fe3+ D.铁溶解,析出0.0l molAg ,溶液中不再有Cu2+。
解:因为氧化性Ag+>Fe3+>Cu2+>H+,所以先发生:
2Ag+ + Fe = 2Ag + Fe2+ 再发生: 2Fe3+ + Fe = 3Fe2+
0.01mol 0.005mol 0.01mol 0.005mol 0.015mol
故选C。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113·优先沉淀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严格讲应为溶度积)小的物质优先沉淀。
例3.向KCl、NaBr、KI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AgNO3溶液时,先析出AgI,其次为AgBr,最后为AgCl。 4.优先吸收原理
用干燥剂干燥气体或用液体净化气体时,优先吸收溶解度大的气体或易被吸收的气体。
例4.实验室制Cl2 时,Cl2 中常混有少量HCl,为除去HCl,常把Cl2 和HCl的混合气体
通入饱和食盐水,因为HCl在水中溶解度大,所以优先被吸收,Cl2 只有少量损耗。
又如实验室制得的乙酸乙酯蒸气中常混有少量乙酸和乙醇,将混合气体通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乙酸和乙醇优先被吸收。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125.优先中和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当加入一种碱(或酸)时,酸性(或碱性)强的物质优先被中和。
例5.给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先发生:NaOH十HCl=NaCl十H2O
再发生:Na2CO3十HCI=NaHCO3 十NaCl 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十CO2十H2O
化学上常利用此原理和酚酞、甲基橙双指示剂测定烧碱的纯度。当第一和第二个反应完成时酚酞变色,第三个反应完成时甲基橙变色。 6. 当蒸发沸点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时:低沸点的物质优先挥发(有时亦可形成共沸物)。
例6·将100克36%的盐酸蒸发掉10克水后关于盐酸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增大 B·变为40% C·变小 D. 不变 ·
解析:因为HCl的沸点比水低,当水被蒸发时,HCl已蒸发掉了,所以选C。
再如,石油的分馏,先挥发出来的是沸点最低的汽油,其次是煤油、柴油、润滑油等。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137.优先溶解原理
若一种试剂加入到含有多种沉淀的混合物中时,溶解度大的物质先溶解。
例11·在AgCl、AgBr、AgI沉淀的混合物中加入浓氨水,AgCl先溶解,而AgBr、AgI则不溶。因为AgCl的溶解度比AgBr、AgI大,AgCl电离出的[Ag+]大,AgCl(固) → Ag+ +CL-
Ag+ +2NH3.H2O =[ Ag(NH3)2]+ +2H2O
同理给AgBr、AgI的混合物中加入Na2S2O3溶液,AgBr溶解。8. 优先结晶原理
当将含有多种微粒的溶液蒸发掉一定量溶剂或改变溶液温度(一般为降温)时,溶解度小或溶解度变化大的物质优先析出。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14二.氧化-还原反应(3)(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电子守衡规律:任何氧还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
电子总数必然相等,表现为被氧化和被还原
的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必然相等。2.价态律:“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3.强弱律: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剂>还原产物4.先后律: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多种还原剂(或氧化
剂相遇时,总是依还原性(或氧化性)强弱顺序先
后被氧化(或被还原)。练 习 题5.归中律: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
“只靠拢,不相交”。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15氧化还原规律练习1.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
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6价 B.+3价 C.+2价 D.0价 ( )2.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Cl和被氧化的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3 B4:3 C10:3 D11:3 ( )3.某溶液中含有Cl-和I-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为了氧化I-而不使Cl-氧化。试根据下列三个反应判断,可选用的氧化剂是(Cl2除外)( )
2Fe3+ + 2I- == 2Fe2+ + I2 2 Fe2+ + Cl2 == 2Fe3+ + 2I-
2MnO--4--- + 10Cl- + 16H+ == 2Mn3+ + 5Cl2↑+ 8H2O
A. FeCl2 B. KMnO4 C. 浓盐酸 D. FeCl3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16二.氧化-还原反应(4)(四)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1.歧化反应:同种元素之间的反应,且一种价态生成两种价态。2.归中反应:如2H2S+SO2=3S+2H2O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2KMnO4= K2MnO4+MnO2+O2(五)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
2.单线桥: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17三.离子反应(一)有关概念1.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电离方程式的概念:
说明:⑴电解质或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如
Cl2和食盐水)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⑵有一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不是化合物本身发生
电离,他们是非电解质(如NH3、CO2、SO2等)。
⑶ 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溶解度小,但只
要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这样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⑷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注意:电解质与物质导电的关系、难溶电解质的认识,离子式书写。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18三.离子反应(2)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酸、强碱、大部分盐及金属氧化物是强电解质;弱酸、两性氢氧化物及水是弱电解质。(2)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强弱的关系:溶液的导电性强 弱是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决定的,即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而电解质的强弱是根据是否完全电离决定的。因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强。但同浓度、同温度时,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19三.离子反应(3)(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书写步骤:1、写:书写完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改:将能改的化学式(完全电离的酸、碱、盐)
改为 离子符号;
3、删:将未参加离子反应的离子从两边删掉(等
个 数),整理(系数应为最简整数比);
4、查:⑴质量守恒、⑵电荷守恒、⑶注明“↑”
“↓” ; ⑷ 、为氧化还原反应时、
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数应相等。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20三.离子反应(4)(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单质、氧化物、难溶物、气体、弱酸、弱碱、和水都用化学式表示;可溶性强电解质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
2. 固态电解质间的反应或浓硫酸和固态物质反应时不写离子方程式.如:
NaCl(固) + H2SO4(浓) == NaHSO4 + HCl
?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几条规定: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21书写相关知识
(1)、完全电离的酸是指:HCl H2SO4 HNO3 HI HBr HClO4等强酸; 中强酸(H2SO3 H3PO4),弱酸(H2CO3 H2S HF HClO CH3COOH H2SiO3)则不能改。
(2)、 完全电离的碱是指:NaOH KOH Ca(OH)2 Ba(OH)2等强碱、中强碱的溶液;而 NH3?H2O 及Cu(OH)2 Fe(OH)3等难溶性弱碱则不能改。
??? (3).?? 完全电离的盐是指:所有易溶、可溶及微溶性的盐的溶液。
附:盐的溶解性规律: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二元酸的酸式盐 、磷酸的二氢盐均易溶。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的正盐中只有钾盐、钠盐、铵盐溶;氯化物中只有AgCl 不溶;硫酸盐中只有PbSO4 BaSO4不溶,但CaSO4 Ag2SO4为微溶。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223. 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浓度很大(浊液)时写化学式,很稀溶液写离子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时,一般按难溶物处理写化学式.如: 石灰乳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Ca(OH)2 + CO32- == CaCO3 + 2OH-
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
Ca2+ + 2OH- + CO2 == CaCO3 + H2O
Ca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a2+ + 2OH- == Ca(OH) 2
浓硫酸作反应物时,不能改,而浓盐酸、浓硝酸则必须改。
酸式酸根离子只有HSO4-必须改,而HS-- HCO3-- HSO3— HPO42-- H2PO4—则不能改。4.离子方程式配平时,要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两个原则。
5. 磷酸参加离子反应写化学式(H3PO4)。练习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23离子反应的练习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浓二氯化铁溶液跟铜反应:Fe2+ + Cu == Fe + Cu2+
B.钠跟水反应:2Na + 2H2O == 2OH- + H2 + 2Na+
C.醋酸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H + OH- == CH3COO- + H2O
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2OH- + CO2 == CO32- + H2O
B.???? 硫酸铵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NH4+ + SO42- +Ba2+ + OH- == BaSO4↓+ NH3↑+ H2O
C.???? 硫酸亚铁中滴入过量新制的氯水: 2Fe2+ + Cl2 == 2Fe3+ + 2Cl-
D.???? 磷酸二氢钙溶液跟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磷酸钙沉淀:
3Ca2+ + 2H2PO4- +4OH- == Ca3(PO4)2↓ + 4H2O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2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亚硫酸钡与盐酸反应: SO32- + 2H+ == SO2↑ + H2O
B.向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过量Ba(OH)2溶液:
3H2PO4- + 3Ba2+ + 6OH- == Ba3(PO4)2↓ + PO43- + 6H2O
C.氢氟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H+ + OH- == H2O
D.用氨水吸收SO2气体:
SO2 + NH3 +H2O == 2NH4+ + SO32- SO32- + SO2 +H2O == 2HSO3-. (95上海高考)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CO3- + OH- == H2O + CO32-
B.2HCO3- + Ba(OH)2 == BaCO3↓+ H2O + CO32-
C.HCO3- + Ba2+ + OH- == H2O + BaCO3↓
D.2HCO3- + Ba2+ + 2OH- == 2H2O + BaCO3↓+ CO32-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258.(96高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氨气通入稀硫酸溶液中 NH3 + H+ == NH4+
B.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CO2 + CO32- + H2O == 2HCO3-
C.硫酸铝溶液跟偏氯酸钠溶液反应Al3+ + 3AlO2- + 6H2O ==4Al(OH)3↓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2 + 2OH- == 3Cl- + ClO- + H2O
9.(94高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 + 2H+ == Ca2+ + 2H2O + 2CO2↑
B.碘化钾溶液跟适量溴水反应:2I- + Br2 == 2Br - + I2
C.将金属钠加入水中: Na + 2H2O == 2OH- + H2↑
D.将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 2Fe2+ + Cl2 == 2Fe3+ + 2Cl-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26(三)离子共存 离子共存题是近年来会考、高考化学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它具有题型简单,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优点,是用来考查学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较好题型。判断各种离子在溶液中是否能大量共存,首先是要能迅速判断出哪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共存,判断的方法分类如下。
1·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原则:溶解性表中不溶或微溶的物质的阴、阳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Ag+和Cl-,H+和Si032-、Fe3+和OH-、Cu2+和S2-等。
2·生成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原则:有弱酸、弱碱和水等弱电解质 生成,它们在水溶液中主要以难电离的分子状 态存在,因此不能大量共存。如:H+相ClO-、H+和OH-、H+和CH3COO-,H+和PO43-等。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273·生成气体而不能共存
判断原则:有不稳定酸或不稳定碱生成。
如:H+和OH-、H+和CO32-,H+和SO32-,H+和HSO3-,NH4+和OH-等都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4。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原则;溶解性表中"——"符号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不能共存,它们的盐不能在水溶液中存在。如Al3+和CO32-,Al3+和HCO3--,Al3+和S2-等。
5·酸碱环境不同而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原则:只能存在于酸性环境中的离子和只能存在于碱性环境中的离子,它们不能共 存。如:
NH4+和AIO2-,Al3+和AIO2-,NH4+和SiO32+,Zn2+和AlO2-,Al3+和SiO32-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28 6·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序则:常见的强氧化性离子和强还原 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和I-,MnO4- 和S2-,MnO4-和Fe2+,Fe3+和S2-, Fe3+和I-,Fe2+和NO3-(在酸性条件下), MnO4- 和Cl-(在酸性条件下),H+和S2O32-等都不能在溶液中共存。
7.由于配合而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原则:有难电离的稳定的配离子生成 而不能共存。如:Ag+和NH4+(在碱性条件下);Fe2+和SCN-,
Al3+和F-等都不能共存。
8.一切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共存。如:HCO3-、HS-、HSO3-、HPO42-等都不能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存在。
掌握以上的判断原则,同时注意题目中告知的离子组颜色,如常见的有色离子有:Fe3+(棕黄色),Fe2+(浅绿),Cu2+(蓝),MnO4- (紫红);[Fe(SCN)]-(红)。这样一般的离子共存题都能正确迅速地解答出来,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也要注意题中酸性、碱性等条件。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291.与H+不能共存。(即酸性溶液、PH<7、 石蕊变红)
OH-、CO32-、SO32-、SiO32-、S2--、CH3COO--、F--、ClO--,AlO2--、 S2O32--,HCO3--、
HSO3--、HS--、HPO42--、H2PO4--。
2.与OH--不能共存。(即碱性溶液、PH>7、 酚酞变红)
H+、NH4+、Mg2+、Fe2+、Fe3+、Al3+、Cu2+等, HSO3--、HS--、HPO42--、H2PO4—等。
3.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
Ag+、Ca2+、Ba2+、Pb2+与 CO32-、SO42—、PO43--、SO32-、SiO32; Ag+与Cl-、Br-、I-; F-与Ca2+。常见的离子共存问题练习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30离子共存练习1、(9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K+、Cl- 、NO3-- B、K+、 Al3+ 、Cl--、OH--
C、Na+、K+、CO32--、NO3-- D、Al3+、Cl--、SO42--、 NO3-
2.(94)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l3+、Ag+、NO3-、Cl- B、Mg2+、 NH4+、Cl- 、NO3—
C、Ba2+、K+、S2- 、Cl- D、Zn2+、Na+、NO3-- 、SO42-
3、(95)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a+、K+、S2- 、Cl- B、Al3+、Mg2+、SO42- 、Cl--
C、Na+、K+、NO3--、AlO2-- D、Na+、K+、SO42-、S2O32--
BAB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314、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I--、AlO2--、S2- 、Cl- B、Na+、K+、NH4+、Ba2+、
C、Br—、S2- 、Cl- 、CO32 D、SO32-、NO3--、SO42--、 HCO3—
5、(99) 在水溶液可以共存,且加入氨水也不产生沉淀( )
A、Na+、Ba2+、SO42- 、Cl-- B、K+、AlO2--、NO3-- 、OH-
C、H+、NH4+、Al3+、SO42- D、H+、Cl- 、CH3COO--、NO3—
6、(00)在水溶液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Ca2+、HCO3--、Cl-、K+ B、Al3+、AlO2--、HCO3--、 K+
C、Fe2+、NH4+、SO42- 、 S2- D、Fe3+、SCN--、Na+、CO32-
7、(01)在强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I—、AlO2--、Cl-、S2- B、Na+、NH4+、K+ 、Ba2+、
C、Br--、 S2- 、 Cl-、CO32- D SO32- 、NO3-- 、SO42- 、HCO3--、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林32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本节知识要点: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以及人们利用化学能的情况。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1)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化学上把有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3.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4.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的辨证关系及重要意义
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空气过量会带走部分热量,也造成浪费。
块状固体需要粉碎处理,以增大接触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