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五章阶段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五章阶段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1-23 06:4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五章阶段检测(含解析)
一、选择题
下图为“2016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读图,完成1~2题。
/
图K6-1
1.图中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印度
B.德国的人口总数比英国少
C.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
D.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中国
2.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印度的原因是 (  )
A.人口总数低于印度
B.国土面积大于印度
C.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D.中国是发达国家
下图为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人口密度图,图中的点代表超过平均人口密度的地区。读图,完成3~4题。
/
图K6-2
3.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在国土的 (  )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4.三国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应是 (  )
A.美国、中国、加拿大
B.中国、美国、加拿大
C.中国、加拿大、美国
D.加拿大、美国、中国
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
图K6-3
5.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  )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
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6.甲处人口稠密,该处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是 (  )
A.冬冷夏热 B.冬雨夏干
C.终年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多雨
7. 下列四种语言,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是 (  )
A.汉语 B.阿拉伯语
C.日语 D.英语
8.星期日到教堂做礼拜是下列哪个宗教的活动 (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9. 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中东
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干栏式木楼”集中分布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依山傍水,沿山坡密度聚合。木楼外形参差错落,底部架空两至三层,木楼上层住人,下层围牲畜或堆放杂物等。读“干栏式木楼景观图”,完成10~11题。
/
图K6-4
10.远观木楼屋顶参差不齐,主要受何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海洋
11.下列地区中适合建干栏式木楼的是 (  )
A.东欧平原
B.撒哈拉沙漠
C.中南半岛
D.黄土高原
读图,完成12~13题。
//
甲图        乙图
图K6-5
12.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 (  )
A.I B.Ⅱ C.Ⅲ D.Ⅳ
13.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  )
A.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
B.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C.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④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14. 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下列描述符合国际经济合作的是 (  )
A.许多发展中国家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资源密集型产业
B.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科技优势,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C.“一带一路”连接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推进了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D.某品牌飞机的零配件全部来自本国,实现产权自主化
二、综合题
15.读“人口密度图”,完成下列问题。
/
图K6-6
(1)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
(2)①地区主要分布着    人种;②地区居民主要使用    (语言)。?
(3)③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什么?
(4)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预计未来40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97%。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哪些?(答出两条即可)。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甲       乙 
/

图K6-7
(1)甲图所示为    聚落,乙图所示为    聚落。?
(2)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          。?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尼日利亚;德国的人口总数比英国多;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日本。第2题,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才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大降低。
3.C 4.B [解析] 第3题,从图中黑点的分布看,加拿大人口主要集中在国土的南部;第4题,从图中黑点数量可以看出,三国人口密度从大到小依次是中国、美国、加拿大。
5.A 6.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读图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第5题,从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第6题,分析甲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适宜人类生存。
7.C [解析] 联合国的六种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8.C [解析] 基督教徒在教堂举行活动。
9.C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知识。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亚洲的西部也以白色人种为主;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而并非中东,佛教发源于南亚;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10.B 11.C [解析] 本题组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第10题,“干栏式木楼”多依山傍水,地形高低起伏,故远观木楼屋顶参差不齐。第11题,中南半岛位于热带,山河相间,有山有水,适合建造“干栏式木楼”。
12.B 13.B [解析] 本题组考查世界的人口。第12题,结合图例读图甲,Ⅱ类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过快,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第13题,②巴西、③非洲、④印度人口增长较快,属于Ⅱ类国家;Ⅳ类国家出现负增长,主要分布在①欧洲西部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
14.C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合作。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发展格局已被打破,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各国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也越来越凸显,任何国家或地区想离开其他国家或地区独立发展的可能性已不存在。A、B、D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合作。
15.(1)沿海地区 (2)白色 英语
(3)这里是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
(4)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破坏、资源减少等。
16.(1)乡村 城市
(2)地形平坦,海拔在100米以下,沿河而居
(3)B B处位于河流交汇处的平坦开阔地区,发展空间大,且有丰富的水源,水运便利。
[解析] 本题考查聚落景观的差异和聚落形成的原因。聚落的景观分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聚落的形成具备的条件: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