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上 第八单元测试题(AB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六上 第八单元测试题(AB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3 13:33:03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A卷)
一、读一读,写一写。(8分)
táo zuì jiāo shè yì lì dàn yǎ
( ) ( ) ( ) ( )
qīnɡ yōu shà shí là zhú qín jiàn
( ) ( ) ( ) ( )
二、请选出红色字的正确读音。(6分)
亲睹(zhě dǔ) 召集(zhào zhāo) 兴味盎然(ànɡ yānɡ)
入场卷(juàn quàn) 纯熟(cún chún) 惟妙惟肖(xiào xiāo)
三、先补充成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12分)
( )( )天工 一反( )( ) 不( )( )响
( )( )胜收 阳春( )( ) 古( )( )香
( )( )人口 无言( )( ) 眼( )( )星
( )( )天日 妙笔( )( ) 余( )( )梁
我们可以用 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 ,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
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选“ ”,错误的选“ ”。(5分)

1.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都是艺术。( )
2.《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
3.贝多芬是英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
4.“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句是写盲姑娘的联想。( )
5.“高山流水”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或是知心朋友,也可以指某处的风景迷人。( )
五、请你把关联词送到合适的句子中,再任选一组关联词造句。(6分)
既……又…… 即使……也……
因为……所以…… 所以……是因为…… 无论……都……
1.( )说你今天留下了遗憾,( )你来迟了,没有听到《月光奏鸣曲》的现场演奏。
2.蒙娜丽莎的微笑( )让人感觉得到舒畅温柔,( )让人感觉得到略含哀伤。
3.( )多么远的剧场,( )演出到多晚,我( )场场必到,
直到演出结束。
4.(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普及了电脑,人们( )不能丢弃用笔书写。
造句:

六、把下列句子的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6分)
1.一一对妈妈说:“我要老实做人,认真演戏。”

2.母亲的学生向我请教:“这句词是怎么唱来着?”

3.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七、读一读,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意思写下来。(6分)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八、调整句子的顺序,组成一段通顺的话。(5分)
( )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 )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柳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吗?
(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
( )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
( )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清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
九、阅读天地。
(一)
在演奏乐曲的时候,贝多芬更是不允许被打扰,尤其是一些附庸风雅的贵族,他们根本不懂什么音乐,却硬要参与各种音乐场合。有一次,贝多芬在演奏《月光奏鸣曲》时,人们在静静地欣赏这如诗如画的音乐,沉醉在梦幻般优雅舒畅的意境之中。突然有一个贵族大声喧哗起来,贝多芬立刻停止了演奏,并厉声责骂道:“我决不给这样的人演奏!”一个亲王看到这贵族非常难堪,出来劝解,贝多芬毫不相让,对亲王说:“亲王阁下,你之所以会成为贵族,完全是凭借你高贵的血统,而我,靠的是我自己的努力。现在,世上有成千上万贵族,将来还会有贵族成千上万。而贝多芬,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只有我一个!”说完,贝多芬气愤地离开了会场。
1.写反义词。(3分)
高贵( ) 喧哗( ) 厉声(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 )的音乐 ( )的血统 ( )地欣赏
( )的意境 ( )的贵族 ( )地责骂
3.从红色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分)


(二)
青菜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会,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馨。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绝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你的根雄健而沉着,土地的血液从四面八方涌入你的根,然后上升到所有粗粗细细的脉管中,在你的全身汩汩流动,向世界显示着你绿色的活力。
  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烦恼和疲倦。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向你致敬。我的手轻轻抚摸你漾溢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我会像你一样既□□又□□,既□□又□□,既□□又□□吗?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忠诚的女儿,请赐给我你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的美德!
1.文中倒数第二段的空格里应填入什么词语?从文中找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分)
我会像你一样既__ _又__ _,既__ _又__ _,既__ __又____ _ 吗?
2.作者为什么写孩子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2分)
 
3.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中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措辞发生了变化? (4分)
 

4.下面四句名言中。哪两句与《青菜》的旨趣最为接近?( )(2分)
  A.没有美德就没有幸福可言。——(法)卢梭
  B.植物的生命要从它的绿叶中显示出来。——(意)但丁
  C.观察和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中就是智慧。——(俄)冈察洛夫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中)李白
5.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2分)

  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3分)
 
  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用其它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举一例简要说明)(3分)
 

十、习作平台。(15分)
你热爱艺术吗?学过书法、绘画或弹琴吗?请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题目自拟。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B卷)
一、拼一拼,写一写。(8分)
là zhú mò shēnɡ mánɡ rán nài rén xún wèi
( ) ( ) ( ) ( )
qín jiàn shà shí jì lù bō ɡuānɡ lín lín
( ) ( ) ( ) ( )
二、给多音字组词。(9分)
bēnɡ dàn xiāo
绷 弹 肖
běnɡ tán xiào
xīnɡ jiào bēi
兴 教 背
xìnɡ jiāo bèi
三、用“静”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7分)
1.徜佯在这( )竹林里,耳旁萦绕着小鸟欢快的鸣声,所有的不快都被抛到了脑后。
2.连长( )地指挥着战士们把灾民救上冲锋舟。
3.请你( )些,我们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升旗仪式开始了,操场上一片( )。
5.照片上的女孩显得又纯美又( )。
6.清朗的月光笼罩着山村,这里的夜色格外的( )。
7.喧腾一天的大海( )下来,拥着港湾进人甜蜜的梦乡。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4分)
1.伯牙绝弦 2.伯牙善鼓琴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4.终身不复鼓
五、修改病句。(6分)
1.一切任何困难都吓不倒我们。

2.听了这个故事,受到深刻教育。

3.我的身体和文化水平比去年提高了。

六、添枝加叶,使句子更生动。(4分)
1.钢琴声传出来。

2.月亮升起来。

3.她看到了大海。

七、请你来当小判官,在正确的答案后选上“√”,错的选“×”。(5分)
√ ×
1.《我的舞台》把“我”学戏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作者的母亲是我国著名的评剧演员新凤霞。( )
2.人们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是乐曲高妙。( )
3.“兮”字出现在文言文里,相当于现在的“啊”。( )
4.“师傅、印象、厉害”都是轻声词。( )
5.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都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 )
八、口语交际。(8分)
下面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能把内容补全吗?
蜗牛在墙角南边爬。蚯蚓看见了,问:
蜗牛说:
蚯蚓忍不住笑出声来:
蜗牛说:
蜗牛不再理会蚯蚓,继续向墙顶爬。蚯蚓觉得蜗牛太傻,笑了笑,就钻到泥土里去睡觉了。
蚯蚓一觉醒来,钻出泥土,看到蜗牛早已爬到墙顶上了。
蜗牛大声说:
九、阅读小魔方。
(一)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成名后,一度过于自信,处理事情有些轻率和武断,但有一件事情深深地教育了他。
一天,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前来拜访巴尔扎克。一进门,老太太就拿出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递到巴尔扎克的跟前,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件事,请你仔细看看这本作文本。”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起来。老太太接着说:“看完,请你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
巴尔扎克觉得很奇怪,看了作文,又看了看老太太,问道:“您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
“都不是,先生。”
“那一定是亲戚?”
“也不是。”老太太连连摇头。
巴尔扎克语气肯定地说:“那么,请让我直言相告,看吧,书写潦草,说明态度草率马虎;文句欠通,可见学习很不用功。这个孩子今后绝无成就。”
“当真吗?”老太太十分惊讶,“巴尔扎克先生,可你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啦!你没看出自己的笔迹吗?这可是你当小学生时用的许多本子中的一本呀!”
“啊,原来是您呀,我可敬的老师!”巴尔扎克满面羞愧地站在老师面前说,“谢谢,真想不到事隔多年。您竟保留着我童年时代的作文本,今天已为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老师欣慰地说:“唉,我只感到过去的工作还没干完,今天也算了却了一件心事。”从此,成名的巴尔扎克无论写作还是待人接物、处理日常小事都不再那么轻率和武断了。
1.巴尔扎克的作品有
(3分)
2.这位老太太为什么要把巴尔扎克小学时的作文本拿来给他看?

(3分)
3.一件事使巴尔扎克改变了轻率和武断的习惯,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件事。

(3分)
4.文中的老太太和巴尔扎克分别具有哪些品质?(3分)


5.如果你是巴尔扎克,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怎么做?(4分)


(二)天马
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
这个图形标记的形象是根据东汉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工艺品描绘的。1969年,这件文物珍品在甘肃武威出土,立刻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它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 )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 )极为生动健美。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诈协调,( )使人感受到力量,( )激发人们的想象。
最令人惊叹的是,马的一只后腿,正踏在一只龙雀的背上.龙雀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又是马的底座,从而使凌空的天马能巧妙地保持平衡,解决了主体形象的支撑问题。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头上却有一丝迎风飘动的璎珞,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这种细微的艺术处理,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开始人们称这件古代艺术品为“青铜奔马”,也有叫“马踏飞燕”的。“马踏飞燕”的称呼既形象又优雅,曾被普遍采用。但后来发现,马足踏的( )燕子,( )龙雀。龙雀是传说中的神鸟,也叫飞廉。古书上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我们不敢肯定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极为珍贵的。龙雀是风神,飞行疾速,马却踏着它,赛过它,这是匹神马了。
用这件中外驰名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颇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分)
2.从文中找两个词语来概括天马的造型特点: 、 。
(3分)
3.天马令人叹服叫绝的设计表现在

(3分)
4.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的原因是:
(3分)
5.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下面句子中红色词语的作用。
我们不敢肯定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极为珍贵的。

(3分)
6.这篇短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 、 、 、
四个方面介绍了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记的“天马”。(4分)
十、习作天地。(18分)
文题:我最喜欢的
要求:学习这一组课文中作者表达自己感受的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