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A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dǒu qiào yín sònɡ ménɡ lónɡ hú lún tūn zǎo
( ) ( ) ( ) ( )
nínɡ zhònɡ chuǎn xī kū shòu yì yánɡ dùn cuò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6分)
挠( ) 睹( ) 艰( ) 篇( )
绕( ) 堵( ) 银( ) 遍( )
烧( ) 诸( ) 跟( ) 翩( )
三、补充词语,并给词语中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1. 望重:( )①向远处看 ②探望 ③名望 ④对着,朝着
2.饱经 :( )①饱满 ②饭吃饱了 ③满足 ④充分
3.张冠 :( ) ①形状像帽子的东西 ②居第一位 ③冠军 ④帽子
四、选择题。(4分)
1.下面反义词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轻松——沉重 B.正确——错误 C.抽象——具体
D.批评——表扬 E.拥护——同意 F.冷淡——热情
2.下面近义词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明——误解 B.争辩——争论
C.刚强——坚强 D.简单——容易
3.下面引号的作用是( )
爸爸一进家门就夸“好香”。
A.强调 B.引用别人说的话 C.反语
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祝福》 D.《孔乙己》
五、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5分)
1.我告别山里的朋友,( )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 )带回一路月色。
2.( )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 )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3.( )条件非常恶劣,( )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4.有益的事总要尝试实践一下,( )不成功,( )可获得经验。
5.计算机的功能( )神乎其神,( )终究替代不了人脑。
六、填一填,读一读。(8分)
1.联系句子内容想一想,横线上应该填什么?(填字母)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温暖;
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A.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B.茫茫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洒落在旱土上的一场甘霖
D.漫漫严冬里的一片阳光
2.请你也来写两句:
爱心是 ,
使 ;
爱心是 ,
使 。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写出两句含“春”字的古诗。
2.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了一番苦功”和“能练出一手好字”连成两个不同的句子。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极其珍贵,可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宝贵,用你所知道的名人名言劝告他们一下吧。
八、将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4分)
( )西湖在春、夏、秋、冬这四季中有不同的风光山色。
( )此外,还有柳浪闻莺、花港观鱼、三潭印月等著名十景。
( )初春,苏堤、白堤桃红柳绿。
( )杭州的美,集中在风景如画的西湖。
( )盛夏,后湖荷花亭亭玉立。
( )仲秋,山上山下丹桂飘香。
( )隆冬,孤山一带腊梅怒放。
九、口语交际。(5分)
一天深夜,你独自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一个陌生的叔叔想送你,你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在这种情况下,你该如何拒绝他呢?
十、阅读。(16分)
(一)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精密 周密 细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 鼓舞 鼓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细密 精密 周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惹那些外国人讥笑, 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在文中括号内应选择的正确词语依次是( )(2分)
A.细密 鼓励 周密 B.周密 勉励 精密
C.精密 鼓舞 细密 D.周密 鼓励 细密
2.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3.这段内容是围绕文中的哪一句话写的?(2分)
4.给这段加一个小标题: (1分)
(二)
信
贪玩的小松鼠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
在春天里,他尽情地玩着。唱歌、跳舞、捉迷藏……
夏天来了,他还是尽情地玩着。
有一天晚上,啄木鸟敲了半天的门,才使小松鼠惊醒。
小松鼠打开门,啄木鸟有礼貌地说:“打扰您了,兔子要我投送一封火急的信,我不得不来敲您的门。”
小松鼠谢谢啄木鸟。
他打开插着一根羽毛的、表示十分火急的信。
信封里,除了一张秋天的枯叶外,什么也没有。小松鼠仔细看了一下,枯叶的右边有一个小小的“?”。
小松鼠脸红了,一直红到脖根。他不由得想起了去年秋天和冬天,他四处借粮的狼狈情景……
小松鼠撕下了带问号的半张枯叶,并把它贴在屋里的墙上。
在另半张枯叶上,他画了一个“!”,放进了信封,并插上羽毛,请啄木鸟把它送给小兔。
第二天一早,小松鼠再也不贪玩了,他在森林里采蘑菇和松果。他要储存过冬的粮食。
小松鼠在那半张树叶上写下的“!”,是什么意思呢?请猜猜看。
“那是说:我记住了你的提醒,谢谢您!”
是的,我想小松鼠是这个意思。
1.把“贪玩的小松鼠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一句改成肯定句,不改变愿意。(2分)
2.在文中找出和开头“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相照应的句子。(2分)
3.信封上插着一根羽毛表示: (1分)
4.兔子信上的“?”表示: (2分)
5.小松鼠收到信后是怎样做的? (2分)
十一、习作。(30分)
题目:友爱在 中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事情要真实,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书写工整。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B卷)
一、给下列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倔强(jiàng qiáng) 出差(chā chà chāi) 宿舍(xǔ xiǔ sù)
埋怨(mái mán) 圆圈(juān juàn quān) 降临(xiáng jiàng)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hú lún ké sòu xióng yīng juàn liàn méng lóng
( ) ( ) ( ) ( ) ( )
shì shì jiāo zào qín miǎn jùn mǎ yùn cáng
( ) ( ) ( ) ( ) ( )
三、选字组句。(6分)
1.盛夏的中午,(蝉 掸 弹)在树上不停地叫着。
2.如果这样无休止地开采,地球上的资源也会枯(歇 喝 竭)的。
3.意欲(铺 捕 辅)鸣蝉,忽然闭口立。
4.我亲眼目(赌 睹 堵)了大象死去的经过。
5.我积极参加了学校(稿 镐 搞)的募捐活动。
6.看着(蜡 腊 错)烛,我不禁想起了我的老师。
四、选词填空。(6分)
安静 寂静 幽静
1.贝多芬在( )的小路上散步。
2.上课了,操场上立刻( )下来。
观赏 欣赏 赞赏
3.妈妈静静地( )着美妙的音乐。
4.中秋节那天,我们去公园( )菊花展。
仰望 眺望 凝望
5.我( )天空,看见密密麻麻的星星在向我眨眼睛。
6.爸爸站在海边,( )远方,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五、按要求把下面的词语分类。(6分)
德高望重 自作自受 马马虎虎 和蔼可亲
百折不回 独具匠心 漫不经心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妙笔生花 美不胜收 古色古香
褒义词:
贬义词: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鲁迅原名 ,字 ,是浙江 人。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 、 和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 。《少年闰土》选自他的小说《 》。
2.《穷人》的作者是 国著名的作家 。
3.“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 。”这两句诗出自《 》,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之情。
4.解释句子“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七、句子大观园。(10分)
1.按要求改写句子。
(1) 革命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2)在这次考试中,我们碰到了许多难题,个个坐立不安,非常着急。
改为比喻句:
(3)陈毅平静地说:“吃点墨水没关系,我觉得肚子里的墨水太少了哩!”
改为陈述句:
(4)这件衣服这么漂亮,我怎么能不喜欢呢?
改为陈述句:
(5)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不能忘记。
改为反问句:
2.修改病句。
(1)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之一。
(2)秋天是个迷人的地方。
3.世纪宝鼎是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极其宝贵的资料。
缩句:
4.小敏弹琴。
扩句:
八、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7分)
1.看到曾经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乡,怎么不使我感到亲切呢?( )
2.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潮水一般涌向操场。( )
3.燕山雪花大如席。( )
4.那只英勇的黑甲虫,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村子。( )
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
6.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7.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17分)
叶
春天是你的童年。在这百花齐放的春天,你悄悄绽开了嫩绿的笑脸,每个枝头都有你弱小的身影。你虽然那么渺小,但同样也给大自然带来了春的光彩——这就是你,叶。
你渐渐长大,长绿。夏天时你已成年,那茁壮的身躯,像一把巨伞,遮挡阳光,阻挡风雨。你( )默不作声,不像鲜花那样美丽,不像松柏那样傲雪,( )同样也受到人们喜爱。
你的晚年是秋天。看,你已经变得枯黄憔悴,微风一吹,摇摇欲坠。( )你飘然落下,人们( )会把你收集起来,经过加工,又成了很好的农作物生长的肥料……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千千万万个和你一样,默默无闻地为祖国、为别人奉献一切的人。看,马路上那些臂戴红袖章的老爷爷、老奶奶为维护社会治安发挥着自己的余热;瞧,我们的老师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他们是为了我们才不知疲倦地工作的呀!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享福”,只知道为后人“造福”。
你的精神使我深深地感到:做人,不能时刻想着自己,要多为别人想一想。如果,人人总想着自己,那世界怎么会发展,人类怎么会进步呢?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松柏(sōng bǎi sōng bó) 憔悴(jiāo chuì qiáo cuì)
相符(xiāng fú xiáng fǔ) 阻挡(zhǔ dǎng zǔ dǎng)
2.按下面的意思将文中相对应的词语找出来填在括号里。(3分)
(1)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
(2)非常疲乏,劳累。( )
(3)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 )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索取——( ) 伟大——( ) 厌恶——( )
强大——( ) 炎热——( ) 落后——( )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2分)
不但……而且…… 与其……不如……
即使……也…… 虽然……但是……
5.本文采用 的修辞手法。(1分)
6.绿叶精神指的是 (2分)
7.具有绿叶精神的人指的是
(2分)
十、习作。(30分)
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未来是多么美好。请你大胆想象,写一写“未来的……”可以写家乡、学校、“我”……要求内容生活具体,有一定趣味性。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C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jīnɡ zhì ménɡ lónɡ kuí wú kū jié
( ) ( ) ( ) ( )
mái zànɡ là zhú táo zuì ké sou
( ) ( ) ( ) ( )
二、给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
曾经(zéng céng) 惊异(yì yí) 畜生(chù xù)
凝重(níng ní) 镌刻(juān jūn) 乐谱(lè yuè)
阻挠(zhǔ zǔ) 唱和(hé hè) 盎然(ánɡ ànɡ)
三、给多音字组词。(6分)
è bēng hào
恶 绷 号
wù běng háo
四、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选“√”,没有完全正确的选“×”。(4分)
√ ×
(1)轻蔑 堪测 翅膀 避免 ( )
(2)蹒跚 吱嘎 摇蓝 倾听 ( )
(3)盘据 装弶 莽撞 地窖 ( )
(4)旋涡 埋葬 荡漾 跋涉 ( )
五、按要求填空。(7分)
(1)“塑料”的“塑”应读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
(2)“眷”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爱恋;②亲属。用这两个意思分别组词 、 。
六、词海拾贝。
1.把成语补充完整。(6分)
高 重 经 霜 不 心
耳 聋 然 悟 潮 伏
2.写出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反义词。(3分)
A.地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
B.地球上的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补充。( )
C.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 )
七、选词填空。(6分)
珍贵 珍惜 珍爱 珍藏
1.我们要( )时间。
2.外祖父送给我的这幅画,我十分( )。
3.我觉得这份礼物很( )。
4.我一定要把这本书( )起来。
武断 果断
5.张老师办事很( ),从来不犹犹豫豫的。
6.我们在做决定前要听取群众意见,防止( )。
八、造句。(3分)
漫不经心:
久别重逢:
九、句子大观园。(6分)
1.把诗句补充完整并解释红色的字。
,当春乃发生。 乃:
明月别枝惊鹊, 。 别枝惊鹊:
,花重锦官城。 花重:
2.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不改变原意,给句子换种说法。
这么大这么美的枫树林,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2)改为陈述句。
谁会不喜欢自己的家园呢?
(3)改为反问句。
读了《只有一个地球》,我的心灵受到震撼。
(4)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人类生存会受到严重威胁。
, 。
(5)将直接引用改为间接引语。
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应该向老师说清事情的经过。”
十、课文内容感悟。(6分)
1.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地球的可爱是因为:① ,② 。
地球又容易破碎的原因是:① ,② ,③ 。“同时”一词强调了地球的两重性:既有 的一面,又有 的一面。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作者是 ,回忆了伯父给“我”印象深刻的几件事:① ,② ,③
,④ 。说明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 为自己 的人。
十一、阅读大观园。
在我们洞庭水乡,当春天刚刚伸出它的触须时,乡亲们就说:“开春了。”春天到了为什么要说“开春”呢?我问乡亲们,乡亲们摇摇头,露出纯洁的笑来……
这次回家探亲,三月刚刚被农民从农历上揭开。一日,我倚门而望,池塘边的一排柳树一丝一缕地牵住了我的视线。乍一看,那柳枝有点像老妇人散乱的发丝,凝视片刻,就觉有一团浅浅的绿雾在那儿飘逸着。眨一下眼,再看,那雾又好像深了一层,真有点湘绣中双面绣的那种艺术效果,半透明半朦胧的。我便急急忙忙地看天,看水,看原野。
整个冬天,天空被沉沉的云紧锁着,现在三月一到,铅云四下里撤走,天洁净透明,蓝莹莹的,开阔了许多。
池塘和小河里的水,起先好呆板的,没有一点表情,有那么一天,一袭风从谁的袖筒里拂出来,水面上便起了丝绸般的皱褶,渐渐地生动了。一些麻鸭用它们尖尖的嘴,也探测出了水的温度,欣喜地议论道:“嘎嘎嘎!佳佳佳!”
天空、水面、草木……被囚禁了一冬之后,这不都已一一像花朵一样舒展开了吗?可是,如果用词语来描绘,这只能说是“春开了”。乡亲们为什么要说“开春”呢?
我朝四野深处走去。洞庭平原坦荡无垠,在天空下敞开宽阔的胸怀。乡亲们拿了锹、锄这些祖传的农具,又来到了阔别一冬的田野,疏密有致地点缀着,成为一种风景。
按照传统的习惯。乡亲们在田里横一下竖一下地开挖一些小沟。泥土还有些板结,但挖进去之后,土地深处似乎隐隐进出温馨的气息来。如果仔细聆听,还听得到“吱吱”的声音,似乎是泥土感受到了一种召唤,在悄悄地松软。
乡亲们说,这是农事的第一页。小沟开挖成后,是用来盛装春水的,暖暖的春水滋养土地哩。等泥土完全泡熟了,那时候,犁田,耙田,播种,热热闹闹的春天就正式到来了。
啊,这不就是在“开春”么?开,就是一种劳动,一种创造。春天,以及春天般美好的生活,就是这样开创出来的呀!如果说,“春开了”是纯粹的自然现象,那么,“开春”就完完全全地融进了人类的活动!
我为这一顿悟激动得热血沸腾。我的朴实的乡亲虽不懂什么修辞,但把“开”与“春”这两个普通的汉字组合在一起,使它们具有了神奇的表达效果,生动而形象。
啊,开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3分)
(1)阔别:
(2)顿悟:
2.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在短文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2)写出“春开”和“开春”两部分之间的过渡句。
(3)写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
(1)“啊,这不是在‘开春’么?”“这”具体指什么?
(2)“我为这一顿悟激动得热血沸腾”。“这一顿悟”指什么?
4.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十二、习作。(15分)
题目:我要做个这样的人
要求:1.中心明确。
2.内容具体。
3.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