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A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11分)
wō tóu bō xuē jiě jiù wǔ hú sì hǎi
( ) ( ) ( ) ( )
āi sī lěng jùn jiān miè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 ) ( ) ( ) ( )
zhòng yú tài shān rén shēng dǐng fèi qiān jūn yì fā
( ) ( ) ( )
二、下面多音多义字按所给读音组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处( chǔ ) [ 处分 处理 设身处地 ]
B 间( jiàn ) [ 间断 间接 亲密无间 ]
C 模( mó ) [ 模范 模仿 模棱两可 ]
D 强( qiáng ) [ 强调 强大 强词夺理 ]
三、选词填空。(6分)
含糊 模糊
1.奶奶的话说得很( ),我没有听懂。
2.以前的事,我记不太清楚,有点( )了。
僻静 寂静
3.那是一个( )的小院,平时很少有人去。
4.夜深了,树林里一片( )。
粗暴 残暴
5.教育孩子不能简单( ),要有耐心。
6.( )的匪徒把叔叔绑起来,拖走了。
四、照样子,写一写。(6分)
1.无依无靠
2.无所不能
3.一清二楚
五、填空。(12分)
1.《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李大钊被捕前后的回忆,展示了 的伟大精神和 高贵品质。《灯光》歌颂了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 ,全文围绕 这个观点,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何其芳写的《一夜的工作》,是写开国总理周恩来 和 。
2.假如我是一名教师,我将 ;假如我是一名医生,我将 ;假如我是一名售货员,我将 ;假如我是 ,我将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在故宫博物院附近住。(变词序不变句子意思)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的。(改成反问句)
3.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因为不能当懦夫,所以应成为生活的强者。(修改病句)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写句子)
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亮光。(改成“被”字句)
七、下面的语段一共有六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9分)
我家有一条可爱的小狗叫《笨笨》。有一个双休日的星期天,它跟着我去理发。我只要坐下它就“汪汪”地叫了起来,而且越叫越凶,难到它也想理发?于是,我请理发师给它理了几剪刀。没想到刚一剪好,它又对着镜子大叫。原来呀,它不认识镜子中的自己,还以为对方在向它交战呢!
1.
2.
3.
4.
5.
6.
八、根据“残”表示的四种不同意思组词并造句。(6分)
1.(不完整;残缺) :
2.(伤害、毁坏) :
3.(凶恶) :
4.(剩余的;将尽的): :
九、阅读。
投降的绝不能是我
父亲是一名老战士。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进军大西南的伟大战役。
在一次剿匪中,父亲和战士们走散了。黄昏,父亲从一块巨石背后拐出来,迎面撞上了一个残匪。父亲和匪徒几乎同时端起步枪指向了对方。
双方对峙着,目光对着目光,枪口对着枪口,意志对着意志,一直对峙着。
当时,父亲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加上连日的疲惫奔波,他明白自己渐渐力不从心了。
看上去匪徒的精神( )并不比父亲强多少:破烂的黄皮军装快要辨认不出颜色了,双目无光,惊恐的面部蜡黄蜡黄的,十足的惊弓之鸟。
父亲端起枪,山一般的身躯矗立着,威严而( )的目光直逼匪徒。
父亲不知道他已经咬破了自己的下嘴唇,两条血流濡湿了下巴。他的大脑中一片空白,但仍然有一个念头支撑着他:
必须有一方投降,但投降的绝不能是我!
半个小时慢慢过去,匪徒渐渐支撑不住了,端起的枪在颤抖,手在颤抖,双腿也在颤抖。( ),匪徒摔掉步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父亲连连求饶。
父亲露出了微笑。他竭力控制自己,才没有晕厥。接着,父亲顺手扯来一根葛藤将匪徒双手反捆起来。他拿过匪徒的枪,才发现没有子弹。
这时,父亲再也( )不住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其实,父亲的枪里也没有子弹!
八十年代初,父亲写回忆录时给我讲起了这个故事。后来,我慢慢咀嚼那段历史,才越来越明白: 。
1.将下列词语填到文中括号里。(4分)
坚持 坚毅 突然 显然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摘录有关内容填空。(10分)
(1)短文中具体写“对峙”的语句是
(2)“惊弓之鸟”指(谁) ,最能反映他神态特征的语句是
(3)匪徒是被父亲的 打败的,真是“ ”勇者胜。
3.摘抄描写父亲形象和心理的句子。(4分)
描写父亲形象的句子:
描写父亲心理的句子:
4.想一想,“我”听父亲讲故事明白了什么?给短文补一个结尾。(2分)
十、习作。(18分)
题目:我想成为一名
提示:用理想的职业补充题目,理想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体裁: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字数:500字左右。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B卷)
一、给红色的字注音。(10分)
1.爷爷寄来的信,邮差( )今天差( )不多会送到吧。
2.我们几( )个几( )乎跑遍了书店才找到这书。
3.一辆卡车在交通要塞( )堵塞( )了交通。
4.他因服用兴奋剂而被禁( )赛两年,大家不禁( )为此感到遗憾。
5.那个姓“盛” ( )的小姑娘拿着碗帮一位老爷爷盛( )饭。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把短语补充完整。(6分)
环境 生活
改( ) 改( )
面貌 关系
缺点 技术
改( ) 改( )
错误 工作
要求 批评
严( ) 严( )
执行 训斥
三、写出红色词语的反义词。(6分)
1.是他们,在我童年的心灵里播下美好( )的种子,教导我:更爱祖国,要勤勉( ),要做一个正直( )、诚实( )的人。
2.我还依稀( )记得那狭窄( )的天井,晦暗( )的教室。
3.教师们都很喜爱( )我,他们说过不少表扬( )我的话,这些我已经淡忘( )了,不忘的是老师那慈祥( )的目光。
4.我对战士的勇敢( )、善良( )不能不从心底感到无限( )的敬佩( )。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0分)
1.绵绣山川,我们的家园。 ( —— )
2.让东方雄师从噩梦中奋起。 ( —— )
3.西湖美丽的景色,不是用笔默可以形容的。 ( —— )
4.让先辈的英灵自毫地惊叹。 ( —— )
5.“精兵检政”是李鼎铭先生提出的。 ( —— )
五、写对联。(3分)
人们利用文艺界著名人士的名字或笔名,编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碧野田间牛得草。请你选择名字写出下联。
碧野 巴金 冰心 张天翼 牛得草
白杨 天间 林里 马识途 流沙河
下联是:
六、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我送稿子给总理审阅。我亲眼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用恰当的关联词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2.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上。(缩句)
3.他的家乡是一个小镇。(改成夸张句)
4.他非常着急。(改成比喻句)
5.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修改病句)
七、整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连句成段。(7分)
( )不知走过了多少地方。
( )他常常教育我们。
( )王大爷70多岁了,他身穿一件蓝棉袄,头带一顶旧棉帽。
( )在解放战争中,他常推着小车为前方送小米、面粉。
( )他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 )他现在身体还是那么结实硬朗,曾四次被评为“支前模范”。
( )我经历过新旧两个社会,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可要珍惜呀!
八、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6分)
今天,在这曾被鲜血染红的沙滩上。长起了枝叶茂密的果树林。鲜花正在盛开,桃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万紫千红,飘荡着浓郁的花香。蜂蝶成群飞舞,百灵鸟在欢乐地歌唱。当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呢?
1.这段话中读轻音的字有:
2.朗读这段话,应读出什么感情?
九、阅读。
哨卡
在风雪迷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
哨卡。
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心就可能坠落悬崖。
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是先把脚踩实,再回头拉将军的手。将军最近考察了这带的所有哨卡,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早上,将军还在山下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过来,面有难色:“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狂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接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登上了海拔五千米的哨卡。狂风更加肆虐,雪拍打到脸上,像刀割一般疼痛。
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一行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卡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将军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的规定是什么?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得更生气了,他提高了嗓门:“你就这么带兵的?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
“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
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立正的战士。突然,他脚跟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军人,行了一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给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哨卡(kǎ qiǎ) 坠落(duò zhuì)
将军一行(háng xíng) 伫立(zhù chù)
2.摘抄一处描写天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作用。(3分)
3.理解句子,回答问题。(8分)
(1)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
哨兵“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哨兵为什么“合上嘴”?
(2)突然,他脚跟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军人,行了一个军礼。将军为什么要敬礼?这个军礼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4.在这篇文章中,你最喜欢或崇敬谁?为什么?(4分)
十、习作。(20分)
题目:我得到了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词语,如“教育”、“教训”、“理解”、“关心”、“锻炼”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通过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3)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