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五节运输作用测试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五节运输作用测试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24 15:3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五节运输作用测试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对“树怕剥皮,不怕空心”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剥皮”会割断木质部中的筛管,影响有机物的运输
B.“剥皮”会割断韧皮部中的导管,影响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空心”是空去髓和部分木质部,不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输送
D.“空心”是空去髓和全部的木质部,不影响有机物的输送
2.现在流行的乳胶床垫、枕头,是用橡胶树干流出的白色胶乳为原料制作的。工人把橡胶树干的树皮环割开让白色的胶乳流出,白色的胶乳是(  )
A.从导管中流出的水和无机盐 B.从筛管中流出的水和无机盐
C.从导管中流出的有机物 D.从筛管中流出的有机物
3.某地区农民因枣树产量低而“打”枣树,用木棒狠敲枣树树干,树皮被打得伤痕累累,到了秋天树上就挂满了枣子,从而提高产量。这种做法的理由是(  )
A.有利于无机盐向上运输 B.有利于无机盐向下运输
C.减少了有机物向上运输 D.减少了有机物向下运输
4.据报道,科学家们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了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  )
A.“喝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冠 B.“喝水”时,有机物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
C.“喝”进去的水会沿着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各处 D.“喝”进去的水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5.晓明放学回家时,发现路边刚移栽的树也打起了点滴,如所示的植物营养液(主要成分是水分、矿质元素)应该输入植物部位是(  )
(第8题)
A.根的导管 B.根的筛管 C.茎的导管 D.茎的筛管
6.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
A.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
B.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C.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一→叶脉筛管→叶片气孔
D.根尖分生区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7.东营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园林工人们也在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美化、绿化油城,在给一些刚刚移栽的高大的树木进行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了提高大树移裁的成活率,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  )
A.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形成层
8.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甲、乙两个果实,现对枝条两个部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实乙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B.果实甲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未被切断
C.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
D.枝条上a,b,e、d四处,b处可能会形成瘤状物
9.樟树是宁波的市树。某村口有一颗千年古樟如图,因遭雷击火烧,树干仅剩两片“树皮”,在12月的初冬却依然郁郁葱葱,被当地人称为“树坚强”,这是因为古樟的两片“树皮”保留了茎的(  )
(第20题)
A.部分木质部 B.部分韧皮部 C.部分形成层 D.部分韧皮部和木质部
10.水是生命之源,对于植物来说,水既是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下列各项中,与植物体吸收、运输和散失水分无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
A.幼根上的白色“绒毛” B.根、茎、叶内的导管
C.根、茎、叶内的筛管 D.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
11.a、b、c 表示某植物体三个相邻的细胞,它们的细胞液浓度为 a>b>c,它们之间水分 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叶制造的有机物养料通过(  )
A.筛管自下而上输导 B.筛管自上而下输导 C.导管自下而上输导 D.导管自上而下输导
13.某同学在做环割树皮的实验时,将一树枝的树皮割掉一圈,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是(  )
A.没有变化,正常生活 B.树枝死亡
C.伤口上方形成环形瘤状物 D.伤口下方形成环形瘤状物
14.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多种色素和白玫瑰制作出了色彩徇烂的彩虹玫瑰,能将溶解在水中的色素运送到白色花瓣的结构是(  )
A.导管 B.筛管 C.表皮 D.侧芽
15.导管、筛管贯穿植物体,都有运输作用.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是(  )
A.在筛管中,沿“叶→茎→根”运输 B.在筛管中,沿“根→茎→叶”运输
C.在导管中,沿“叶→茎→根”运输 D.在导管中,沿“根→茎→叶”运输
16.下图是植物的几种组织.能够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片,同时向下运输有机物的是
A. B. C. D.
17.在“茎的输导功能”实验中,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  )
A.韧皮部 B.木质部 C.韧皮部和木质部 D.筛管
18.根的哪一部分可以见到导管细胞?(  )
A.根冠 B.生长点 C.伸长区 D.成熟区
19.“藕断丝连”的藕丝是藕茎中的(  )
A.导管的管壁 B.筛管的管壁 C.木纤维 D.韧皮纤维
20.某植物茎横切面的构造示意图如图甲,其叶片切面的构造示意图如图乙,整株植物体内物质运输方向的示意图如图丙.则下列有关水分运输的部位与箭头所示之运输方向,正确的是(  )
A.甲和丙;运输方向如戊所示 B.甲和丁;运输方向如戊所示
C.乙和丁;运输方向如己所示 D.乙和丙;运输方向如己所示
21.被誉为未来“宇航食品”的红薯主要以肥大的块根供食用.块根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这些营养物质的运输通过红薯茎的哪一结构实现?(  )
A.木质部中导管 B.韧皮部中筛管 C.木质部中筛管 D.韧皮部中导管
22.某同学在10岁时按自己身高在5米高的树上刻了离地面1.4米的一个标记,10年后,他的身高为1.8米,这棵树长到20米,那么原来刻的记号,现在离地面的距离是(  )
A.6.4米 B.1.4米 C.1.8米 D.不一定
23.老树干中间腐朽空心,但仍然枝叶茂盛,原因是(  )
A.导管功能正常 B.筛管功能正常 C.养份贮存减少 D.导管和筛管的功能都正常
24.取大小和活力相当的两段杨树枝,甲剥去一段树皮,乙保留树皮.将甲、乙的茎的断面同时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再放在光照充足的温暖环境中1h.观察两个树枝的颜色变化,结果是(  )
A.甲的茎内变红,乙的茎内不变红 B.甲和乙的茎内都变红
C.甲和乙的茎内都不变红 D.甲的茎内不变红,乙的茎内变红
25.把盆裁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叶片中的淀粉被运走和耗尽,完成上述生理活动的结构和生理过程
A.导管,吸收作用 B.筛管,吸收作用 C.导管,光合作用 D.筛管,呼吸作用
26.在树干与长能看到“树瘤”,“树瘤”的位置多位于(  )
A.伤口 B.伤口下方 C.伤口两侧 D.伤口上方
27.刀削莴苣皮时,可看到莴苣皮的内侧淌出白色乳液.请问乳液是从哪里流出(  )
A.形成层 B.髓 C.筛管 D.导管
28.保护树木最主要的是要保护好(  )
A.表皮 B.木质部 C.树皮 D.髓
29.甘蔗很甜,它的茎中含有大量的糖,这些糖是(  )
A.由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B.由根从土壤里吸收,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C.由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D.由根从土壤里吸收,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30.某学生为证明植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获取无机盐,她将一盆植物按右图所示放在阳光下,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她还应该设计另一个实验,你认为该如何设计(  )

BC. D.
盆中装沙和无机盐 盆中只装水 盆中只装沙 盆中装沙和水
二.解答题(共6小题)
31.图甲表示某生长的大棚蔬菜,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丙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该蔬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回答:
(1)植物生长生理活动需要水和无机盐,是通过甲图中[   ]   ,运输到植物所需要的部位.
(2)甲图中A、B、C为植物叶片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   ]   过程是在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活动,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   中.
(3)过程C的反应式是   .
(4)根据对图丙分析所得结论,对大棚蔬菜采取   、   等(请答出两条)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32.如图为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果实.已经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分析回答问题:
(1)a果实将会   ,因为它   .(2)b果实将会   ,因为它   .
(3)环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是通过   向   运输的.
(4)将木本植物主干基部的枝皮剥去一圈,这棵树最终会死去,原因是环剥切断了   的运输通道,致使   得不到   的供应而死亡.
(第35题)
33.比较导管和筛管
存 在 部 位 结 构 特 点 功 能
导管            
筛管            
34.图是植物体的一个整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植物体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并把这些物质通过   运输到   .
(2)图中的②表示叶片通过   吸收空气中的   ,用来进行   作用.
(3)图中的③表示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制造的   通过   运输到   .
35.如图是茎横切和纵切示意图,据图回答:
(1)标号[②]为   ,它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向外形成   ,向内形成   .
(2)在植物的茎里,①和③构成了植物的   组织.①负责运输   ,③负责运输   .

36.长叶刺葵是棕榈科热带植物.为了解其引种到重庆某地后的生理状况,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得到了该植物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图.
据图分析:
(1)根吸水能力最强的时刻是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   运输到叶片.
(2)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气孔导度;推测导致12:00时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填“光照”或“CO2”).
 



2018-2019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五节运输作用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A、2.D、3.D、4.C、5.C、6.B、7.B、8.D、9.D、10.C、11.D、12.B、13.C、14.A。15.A、16.C、17.B、18.D、19.A、20.C、21.B、22.B、23.B、24.B、25.D、26.D、27.C、28.C、29.C、30.D。
二.解答题(共6小题)
31.(1)[D]导管;(2)[A]呼吸作用;[5]线粒体;(3)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4)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含量 (两条即可)
32.(1)继续生长;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
(2)停止生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
(3)筛管;下;(4)有机物;根;有机物.
33.
存 在 部 位 结 构 特 点 功 能
导管 木质部 筒状的死细胞、横壁消失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 韧皮部 管状的活细胞、横壁上有小孔 运输有机物
34.(1)水和无机盐;导管;茎、叶(2)气孔;二氧化碳;光合(3)有机物;筛管;茎、根
35.(1)形成层;韧皮部;木质部;(2)输导;水和无机盐;有机物;
36.(1)12:00;导管;(2)光照.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