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复习[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氧化还原复习[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01-19 09: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0张PPT。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 反 应吸热反应……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类别及种类来分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根据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情况根据其他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放热反应非离子反应化合反应一.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A+B=AB。
②分解反应:AB=A+B。
③置换反应: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AB+CD = AD+CB。
实例(写化学方程或离子方程)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生成物。发生还原反应的生成物。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反应.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的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
⑴.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
⑵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还原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氧化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
⑺还原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电子转移化学反应.反应中有无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化合价升降其它其它
置换反应 电极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返回 有机反应 生物作用小结注:1`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2`在用电子得失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时,电子对的偏移可以认为电子完全得失。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易得电子,高价态物质。(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 , Cl2 , F2
(2)高价的氧化物:CuO , Fe2O3 , WO3 ,CO2
(3)高价的含氧酸及其盐: KMnO4 , K2Cr2O7 , 浓H2SO4 ,
HNO3 , KClO3
(4)某些阳离子:Cu2+ , Fe3+ , H+
?常见的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O2、X2等;
氧化性含氧酸,如HNO3、浓H2SO4、HClO等;
高价含氧酸盐,如KMnO4、K2Cr2O7、KNO3、KClO3等;
某些高价氧化物,如SO3、MnO2等;
某些金属阳离子,如Ag+、Hg2+、Fe3+、Sn4+等;
还有王水、Na2O2等等。?常见的还原剂 活泼的金属,如Na、Mg、Al、Zn、Fe等;
含低价元素的化合物,如H2S、HI、HBr、NH3等;
某些低价态氧化物,如CO、SO2、NO等;
一些低价含氧酸及其盐,如H2SO3、Na2SO3、H2C2O4等;
还有一些处于低价态的金属阳离子,如Fe2+、Sn2+等;
某些非金属单质,如C、Si、H2等。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判断⑴单质:金属——还原性;
非金属——氧化性,也有还原性⑵化合物: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价态的化合物。① 处于最高价——
② 处于中间价——
③ 处于最低价——只有氧化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只有还原性。⑶反应:氧化剂,氧化产物——体现氧化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体现还原性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判断及强弱比较① 依据原子结构判断:一般而言,原子的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则该原子的单质越易失电子,还原性强,但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弱;原子的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则该原子的单质越易得电子,氧化性强,但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弱;如:还原性:Na Mg Al, Cl- Br- I-
氧化性:Na+ Mg2+ Al3+,Cl2 Br2 I2 〉 〉 〈 〈
〈 〈 〉 〉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⑴ 依据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F O Cl Br I S 原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② 根据元素金属性(或金属活动顺序表)
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进行判断注:判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是依据电子
转移的难易,而不是电子转移多少。 如: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2H2O
3Cu + 8HNO3(稀)= Cu(NO3)2 + 2NO↑ + 4H2O
氧化性: 浓硝酸 > 稀硝酸③ 依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判断如:Cu + Cl2 = CuCl2 2Cu + S = Cu2S
氧化性:Cl2 > S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有如下关系: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如:MnO2 + 4HCl = MnCl2 + Cl2↑+ 2H2O
氧化性: MnO2 > Cl2;还原性:HCl > MnCl2??注:我们可以依据反应方向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同样可以由已知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推断反应方向。⑵ 依据反应方向判断 亚硝酸钠(NaNO2)可用做水泥施工的抗冻剂。它易溶于水,有咸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酸性溶液中它能氧化I-和Fe2+。它能将人体内血红蛋白里所含的Fe2+氧化为Fe3+使人中毒,在建筑工地上曾多次发生将亚硝酸钠误作食盐食用,导致民工中毒的事件。亚硝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是不稳定的弱酸,它只存在于冷的稀溶液中,易发生如下分解反应:3HNO2=2NO↑+HNO3+H2O。
从浓醋酸、氨水、纯碱、稀盐酸、KI-淀粉溶液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做试剂,用两种简单的化学实验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试写出两种实验方法使用的试剂和据以鉴别它们的现象。(其中方法一只能用一种试剂) ………………………… … ………………………… ………… ……………………… …………… ……………………… ………… ……… … …稀冷方法一:(只用一种试剂)
试剂:浓醋酸(或微热的稀盐酸)
现象:放亚硝酸钠的试管上部出现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氯化钠的试管无明显变化。
方法二:
试剂:稀盐酸、KI-淀粉溶液
现象:放亚硝酸钠的试管溶液变蓝色,放氯化钠的试管无明显变化。 参 考 答 案① 浓度: 一般来说,溶液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如: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浓硫酸>稀硫酸
还原性:浓盐酸>稀盐酸。② 酸碱性:一般来说,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温度,催化剂:不同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种还原剂
(或氧化剂)反应,条件要求越高,则其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弱。如:2KMnO4 + 16HCl = 2KCl + 5Cl2 ↑+ 8H2O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 Cl2 ↑
O2 + 4HCl = 2H2O + 2 Cl2 ↑ 氧化性:KMnO4 MnO2 O2 > >依据反应条件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实质表现特征一般规律强弱比较 1.得失电子守恒
2.强氧化剂 + 强还原剂 =
弱还原剂 + 弱氧化剂
3.反应顺序:先强后弱
4.同一元素不同价态反应,化合价变化规律:
“只靠拢,不交叉”
1.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2.根据反应规律(2)
3.同种元素主要看化合价高低
4.其它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关系,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以及还原产物。双线桥与单线桥双线桥:反应前后同一元素原子的电子得失。单线桥:反应物中不同或相同原子的电子得失。反应物生成物还原剂氧化剂
⑴盐酸与MnO2共热(用单键头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4HCl(浓)+MnO2===MnCl2 + Cl2↑+ 2H2O
化合价升高2,失去2e-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化合价降低2,得到2e-0+2+4-1
5O2 + 4P ========= P2O5 △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化合价升高4×5 失去20e-化合价降低10×2, 得到20e-+500-22KClO3====2KCl + 3O2↑化合价升高12,失去12e-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12,得到12e- △ MnO20+5-2-13S+6KOH ==2K2S+K2SO3+3H2O化合价降低4,得到4e-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化合价升高4,失去4e-+40-22H2S+SO2= 3S+2H2O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4,得到4e-化合价升高4,失去4e-0-2+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配平的原则: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总数 =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总数1.化合价升降法 此法是一种较普遍的方法,可直接利用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 2.电子得失法 此法抓住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可使配平过程简化。 3.观察法 有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用观察法配平更为方便 。4.待定系数法 此法是用不同的未知数作为化学方程式中个物质的待定系数,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使物质反应前后个元素原子个数相等的原则,列出相应的方程式,求出个未知数。三、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弱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溶液中进行有电解质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叫做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叫做弱电解质.注:(1)酸碱盐都是电解质(2)某些金属氧化物:Na2O , CaO , (3)NH3 , CO2水溶液导电,但NH3 , CO2 是非电解质。(4)Cu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5)有机化合物几乎都是非电解质(6)水是电解质2`强弱电解质(1)导电能力实验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有强弱之分注:BaCO3 , BaSO4 等属于难溶性物质,但溶解部分完全 电离,是强电解质。(3)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成离子2`离子方程式(1)书写步骤:[3]删;原子个数是否守恒,电荷数量是否守恒。(2)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
子反应的方程式。(3)书写离子方程式应该写成分子的物质[1]难溶性物质:AgX(AgCl , AgBr , AgI ) ,BaCO3 , CaCO3 , BaSO4 , PbSO4, Mg(OH)2 , Al(OH)3 , Fe(OH)3 , Cu(OH)2 , FeS , CuS , PbS, Ag2S , ZnS
[2]难电离物质: 弱酸;H2CO3 , CH3COOH , H3PO4 ,
HF , HClO , H2S , H2SO3 , H2SiO3
水:H2O弱碱:NH3?H2O[3]单质,氧化物及全部气体物质(4)离子方程式的特点:[1]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所引起的变化。[2]不仅表示某几种离子所发生的反应,而且还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5)由离子方程式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规律:[1]分子式照抄不变阳离子配NO3-或Cl-
[2]阴离子配Na+改成正确的分子式[1]不是离子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不是在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进行的复分解反应是离子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2]微溶性物质;反应物若是稀溶液写成离子;若是悬浊液写成分子。生成物直接写成分子。[3]要考虑阴阳离子的配比,不可对方程式进行局部约减。[4]原子个数要守恒,电荷数`得失电子数要守恒。[5]酸式酸根离子除HSO4-写成H++SO42-以外,其余HCO3- , HSO3- , H2PO4-HS- , HPO42-弱酸的酸式酸根均原封不动。(6)注意;
(7)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1]难溶性物质[2]难电离物质[3]挥发性物质离子共存问题: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
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等⑵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
HS-、SO32-、HSO3-等⑶生成难电离物质:如:H+与Ac-、CO32-、S2-、SO32-等生成弱酸
OH-与NH4+生成的弱碱 H+与OH-生成水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ClO-、MnO4-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 离子方程式不同。例:1、少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Ca2++HCO3-+OH-==CaCO3↓+H2O2、足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2H2O思考: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K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1、⑴NaHCO3少量时:Ca2++HCO3-+OH-==CaCO3↓+H2O⑵ NaHCO3过量时:Ca2++2HCO3-+2OH-==CaCO3↓+CO32-+2H2O2、⑴KHSO4少量时:Ba2++SO42-+H++OH-==BaSO4 ↓ +H2O⑵ KHSO4过量时:Ba2++SO42-+2H++2OH-==BaSO4↓+2H2O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⑴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没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等⑵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⑶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四.下列反应中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键步骤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 + OH- ==H2OCO2+Ca(OH)2 = CaCO3 + H2O2H++CO32- =CO2↑+H2OFe + Cu2+ = Fe2+ + Cu强碱、强碱、可溶于水的盐改写成离子。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2HCl+Na2CO3=2NaCl+CO2↑+H2OZn+H2SO4=ZnSO4+H2↑BaCl2+K2SO4=BaSO4↓+2KCl
Fe+ 2H+ = H2 ↑ + Fe2+
1.铁与稀硫酸反应化合价降低2,得到2e-
氧化产物
氧化剂
还原产物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2,失去2e-+200+1 六、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请分析化合价变化关系,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化合价升高2,失去2e-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还原剂Fe + 2H+ = Fe2+ + H2↑1.铁与稀硫酸溶液反应化合价降低2,得到2e-00+2+22.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Ba2++ 2OH-+2H++ SO4 2- = BaSO4↓+2H2O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2`放热反应[1]定义;放出热量的反应。[2]原因: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例:多数化合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单质与酸的反应。[4]其它的放热现象:非静电摩擦,某些物质溶于水。[1]概念:吸收热量的反应[2]原因: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3]例:分解反应;
C+CO2 == 2CO H2+I2 == 2HI
N2+O2==2NO C+H2O==H2+CO
Ba(OH)2+2NH4Cl==BaCl2+2NH3?H2O高温放电高温[4]其他:NH4Cl,NH4NO3溶于水吸热;干冰汽化冰熔化吸热。3`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生成物的总能量低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反应物的总能量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贮存”或“释放”的过程二`燃料的充分燃烧1`化石燃料是有限的2`燃料必须充分燃烧条件有充足的空气(但不是过多,否则将带走
部分热量。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3`洁净煤技术煤的汽化液化水煤气:H2 , CO , CH4 , CO2 液体:CH3OH(甲醇) 酸雨:含硫燃料燃烧时产生SO2 , SO2与空气中的O2在粉尘做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SO3. SO3与H2O生成H2SO4 ,随雨雪下落到地面,形成酸雨。提问 1>为什么燃料要充分燃烧? 燃料燃烧时如果空气不足就会不充分燃烧。不完全燃烧:
①产生热量少,浪费资源;②产生污染,影响环境,危害健康。 2>充分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在工业上常需要将固体燃料粉碎,或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以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 3>如何充分利用煤及新技术的开发? ①制新型煤粉燃料器;②将煤进行液化、气化;③水煤气或干馏煤气。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人类文
明史引出能量利用结合我国国情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燃料充分燃烧煤的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开发放热吸热充分燃烧的条件充分燃烧节省资源减少污染充足的空气
2.跟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1. 两个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2. 两个本质{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离子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离子浓度的减少3.两个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规律的应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典型例题例题1、黑火药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是:2KNO3+S+3C=K2S+N2↑+3CO2↑。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电子由_____原子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
KNO3和SCCO2K2S和N2碳KNO3K中的N和硫原子例题2、写出纯碱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分析 初学时按“写、拆、删、查”四步进行。
①写:出一般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
③删:删去两想同的即未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查两的质量和电荷数总数是否相等。
Na2CO3+Ca(OH)2=CaCO3↓+NaOH2Na++CO32-+Ca2++2OH- =CaCO3↓+2Na++2OH-CO32-+Ca2+ =CaCO3↓CO32-+Ca2+ =CaCO3↓例题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Mg2+、NO3-、OH-
B.Cu2+、Na+、NO3-、SO42-
C. Na+、H+、Cl-、CO32-
D.Na+、Ba2+、Cl-、OH-
分析 解此类题可以逐项分析筛选。A.Mg2+与OH-反应易生成Mg(OH)2沉淀;B.Cu2+有颜色;C.H+与CO32-在溶液中大量存在时,易反应放出CO2气体。D.彼此不发生反应,能共存(阴、阳离子之间的不同组合都是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所以答案选——
DD思考训练1、在铁钉与盐酸的反应中,盐酸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被氧化 D.被还原
2.根据下列物质中S的化合价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2SO4具有氧化性 B.H2SO4具有还原性
C.H2S具有氧化性 D.H2S具有还原性
?1答案
?2答案
ADBC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铁片上:Fe+H+ = Fe2+ +H2↑
B. 稀硫酸滴在碳酸钾上:+2H+ = H2CO3
C.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
HCO3- +H+ = CO2↑+H2O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uSO4 +2OH- = Cu(OH)2↓+SO42-
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a2+、Cl-、CO32-
B.Na+、Fe3+、SO42-、OH-
C.K+、、Na+、 OH-、Cl-
D.Cu2+、Ba2+、Cl-、SO42-?
3答案
4答案CC5.在泡沫橡胶的制造中,要用下列反应放出的氧气:2H2O2 = 2H2O+O2↑,其中H2O2
A.是氧化剂 B.是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6.H2S是弱电解质,可用于描述反应2FeCl3+H2S=2FeCl2+S↓+2HCl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2FeCl3+=2FeCl2 + S↓+2
B.2Fe3+ +=2Fe2+ + S↓
C.Fe3+ + H2S = Fe2+ +S↓+2H+
D.2Fe3+ + H2S =2Fe2+ + S↓2H+5答案
6答案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