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潮源中学高一化学教学案
【课题】硫和氮的氧化物(二) 时间: 第 课时
【复习与思考】
1.CO有哪些化学性质?它能使人体中毒的原理是什么?
2.你学过哪些含氮的化合物?指出它们的化合价。
【新授】 第二节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1.氮气
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占 ,化学性质比较 。但在高温情况下可以与一些物质反应。
与氧气的反应:
2.一氧化氮
(1)物理性质:是一种 色 体 溶于水,有毒性。其毒性与 相似。是一种大气污染物。但是人体内重要的 分子,可以用来 。
(2)化学性质
①与氧气的反应:
3.二氧化氮
(1)物理性质:是一种 色,有 气味的 体 溶于水,有毒性。密度比空气的 ,易 。
(2)化学性质
①与水的反应:
(工业上常利用这个反应来制取硝酸)
[练习]标出这个反应的化合价和电子转移方向。
[思考]1.实验室在制取NO和NO2时,可否用排空气法来收集NO?可否用排水法来收集NO2?为什么?应如何收集?
2.什么是酸性氧化物?NO和NO2是否是酸性氧化物?为什么?HNO3对应的氧化物是什么?
3.写出+1、+2、+3、+4、+5价的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科学探究] P79 把你设计的实验装置画在空白处。
你认为如何才能减少制取硝酸中的氮的氧化物的污染?
【补充】氮的氧化物与水及氧气的有关反应。
1.NO:4NO + 3O2 + 2H2O == 4HNO3
2.NO2:4NO2 + O2 + 2H2O == 4HNO3
[思考]你能根据学过的化学方程式自己得到上述化学方程式吗?试一试。
[练习]1)在一定温度、压强下,一盛满NO2的试管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试管中的液体占总容积的 。
2)NO和NO2的混合气盛满倒置于一盛满水的水槽中,气体体积缩小为原来的3/5,则二者的体积比为: 。
3.将一盛满12mLNO的试管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缓缓的通入8mLO2,最终试管中气体是
体积为 。
【巩固练习】
1.下列用途利用了氮气的不活泼的性质的是( )
A.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 B.用于合成氨 C.工业上用来制硝酸 D.保护粮食和水果
2.近年来,光化学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下列哪种气体污染是造成光化学污染的主要因素( )
A.NO2 B.SO2 C.CO D.CH4
3.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衰竭、温室效应。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 )
A.SO2 B.CO2 C.CO D.H2S
4.有一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该氮的氧化物的分子式为( )
A.N2O B.NO C.NO2 D.N2O4
5.把少量的NO2气体通过过量的小苏打溶液中,再将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过氧化钠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
A.O2 B.NO2 C.NO2、O2 D.CO2、NO
6.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 B.2:1 C.1:3 D.3:1
7.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的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A.处理废弃物 B.杜绝污染源 C.禁食有毒物质 D.制订污染规章制度
8.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NO和bmolO2,反应后容器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9..将盛有N2和N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中气体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来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为 。
10.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课题,珍惜地球、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汽车尾气中含有烃类(含碳、氢化合物)、CO、SO2、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污染的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上一个“催化剂转换器”,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两种无毒的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催化氧化。
(1)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催化剂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原因是
。
(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行的是( )
A.开发氢能源 B.使用电动车 C.植树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
11.常温下将盛有由10mLNO2和10mLNO的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于水中,向其中缓缓通入O2,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残留2mL气体,则通入的体积可能是多少?
PAGE
第 1 页,共 2页东海县潮源中学高一化学教学案
【课题】硫和氮的氧化物(一) 时间: 第 课时
【复习】1.硫在水、酒精、二硫化碳中的溶解性如何?有哪些化合价?分别代表哪些化合物?
2.S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区别?
【新授】 第三节 二氧化硫
一、SO2的物理性质(自我归纳)
1.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是否易液化:
密度: 溶解性:
[练习]下列气体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易溶、有毒的是( )
A.CO2 B. CO C.Cl2 D.SO2
二、SO2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实验4-7] P77-78
结论: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二氧化硫为 氧化物。
SO2 + H2O H2SO3
可逆反应:
2.与碱反应
SO2 + NaOH ==
与澄清的石灰水作反应:
现象: (与CO2作比较)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aO + SO2 ==
(工业上常用此来消除SO2 污染)
[思考]由SO2中S的化合价分析:
0 +4 +6
S S O2 S O3
性(弱) 性
4.弱氧化性: 2H2S + SO2 = 3S↓ + 2H2O
5.还原性: 2SO2 + O2 2SO3
SO2 + Cl2 + 2H2O = 2H2SO4 + 2HCl
SO3的物理性质: 色 体,熔沸点
SO3的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moLSO3的体积为22.4L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C.SO2、SO3都是酸性氧化物 D.制取FeCl2可用Fe与Cl2直接反应
2)将SO2通入溴水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方程式:
6.漂白性
[实验4-7] P77-78
结论:二氧化硫能使红色品红溶液 ,当加热时,溶液又 。
归纳漂白的三种原理:
1)吸附有机色素而褪色,如 吸附红墨水。
2)与有机色素化合而褪色,如SO2与品红(可逆)。
3)氧化剂氧化有机色素而褪色,如 、 、 、 等(不可逆)
[练习]1.将Cl2和SO2同时通入某有机有色物质中,漂白效果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2.SO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因为SO2的漂白作用而使溶液褪色的是( )
A. Br2水 B. 品红溶液 C. 酸性KMnO4溶液 D.石蕊溶液
根据SO2的性质推断其用途。SO2也有它的害处。
三、SO2的用途: 。
四、SO2的污染
①二氧化硫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②什么叫酸雨?酸雨对水生物、植物、建筑物、通讯设备危害主要有哪些?
酸雨的形成:
H2O O2
(1)SO2 H2SO3 H2SO4(主要途径)
灰尘 H2O
(2)SO2 SO3 H2SO4
【巩固练习】
1.除去二氧化硫中的水蒸气,应选用的药品是( )
A.浓硫酸 B.固体烧碱 C.品红溶液 D.固体氯化钙
2.下图是实验室制SO2 并验证SO2 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⑥ ① ② ③ ④ ⑤
①石蕊试液 ② 品红试液 ③ H2S 溶液 ④ 碘水 ⑤ NaOH溶液 ⑥Na2SO3+H2SO4
试回答:(1)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 ,此实验证明SO2是 气体。
(3)②中的品红溶液 ,证明SO2有 。
(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SO2有 。
(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SO2有 。
(6)⑤的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空气中SO2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含硫矿石的冶炼等产生的工业废气。酸雨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烧释放的SO2造成的。现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某雨水样品的PH值见下表:
测定时间(小时) 0 1 2 4 8
雨水的PH值 4.73 4.62 4.56 4.55 4.55
造成雨水PH值变小的原因是: 。
PAGE
第 1 页,共 2页东海县潮源中学高一化学教学案
【课题】硅和二氧化硅 时间: 总课时数:
【预习思考】1.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几位?
2.画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其化学性质如何。
3.复习CO2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H2CO3的化学性质。
【新授】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一、二氧化硅
1.物理性质:
2.SiO2的结构
基本结构单元是 体,每个Si原子周围结合 个O,Si中心,O在 。
2.化学性质
(1)具有弱氧化性:SiO2+2CSi+2CO↑
(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SiO2CaSiO3
[思考]在高温条件下,CaCO3能否与SiO2反应?
②与碱(可溶性)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讨论:为什么在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
(3)特性:SiO2+4HF=SiF4↑+2H2O
[设问]二氧化硅的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自然界中哪些地方存在着二氧化硅?
二、硅酸
(1)硅酸(化学式的写法)
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白色粉末。
[阅读]什么是“硅胶”?
化学性质:(a)弱酸性,其酸性弱于H2CO3的酸性(b)受热易分解
制法:Na2SiO3+CO2+2H2O==H4SiO4↓+Na2CO3 H4SiO4 —→ H2SiO3+H2O
[实验4—1]写出硅酸钠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三、硅酸盐的性质、硅酸盐和氧化物化学式之间的相互改写
1.硅酸钠(Na2SiO3)
其水溶液为 ,可用做 、 、 等。
[实验4—2]结论:
2.硅酸盐和氧化物化学式之间的相互改写
例如:硅酸钠:Na2SiO3→Na2O·SiO2 高岭石:Al2(Si2O5)(OH)4 →Al2O3·2SiO2·2H2O
[练习]把下列式子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
(1)正长石KAlSi3O8 蛇纹石H4Mg3Si2O9
3.几种硅酸盐产品是 、 、 。
四、硅的物理性质及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硅最外层 个电子,既不容易 电子,也不容易 电子,容易形成 化合物。
1.硅是 色有 光泽 的固体。硅的熔、沸点 ,硬度 。在自然界中无 形式存在的硅,只有 态硅。如: 、 等。
2.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 的材料。硅可用来制造 等器件。
二、化学性质
一)不活泼,常温下只与F2、HF和强碱反应。如:
1.Si + F2 == SiF4
2.Si + HF == SiF4 + H2↑
3.Si+2NaOH+H2O=Na2SiO3+2H2↑
二)加热条件下:
Si + O2 SiO2 Si + CSiC Si +2H2SiH4(不稳定)
三)工业制法:SiO2 + 2CSi + 2CO↑(粗硅)
[思考]金刚砂的成分是SiC,应如何用石英砂和石墨为原料来制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P69习题4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
D.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氢气等非金属反应
2、现代信息技术中经常使用光纤作传输媒介,下列可用来作为光纤材料的是( )
A.SiO2 B.晶体硅 C.石墨 D.Na2SiO3
3、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
A.氯化钙溶液 B.石灰水 C.饱和碳酸钠溶液 D.硅酸钠溶液
4、纯净的SiO2晶体叫做水晶,它是六方柱体的透明晶体,是较贵重的宝石。江苏省东海县素有“水晶之乡”之称,1958年在该县发现我国最大的“水晶王”,质量达3.5t。1983年1月又在该县南溜村2m深的地下挖出一块质量为3t高为1.4m的水晶,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块质量为400kg的水晶体,下列对二氧化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 B.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可以得到原硅酸
C.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不跟任何酸反应
D.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的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5、检验生石灰里是否含石灰石和石英的方法是:取少许试样,加入过量____,有______产生,说明生石灰中含有_____________,充分振荡后过滤,有滤渣存在说明含___________
6、物质A是一种高熔点化合物,不溶于硫酸、硝酸等强酸,A与纯碱熔融时反应,生成化合物B,同时放出气体C;把气体C通入B的溶液中,则得到化合物D;D在干燥空气中转变为化合物E,将E加热又得到化合物A。则A、B、C、D的化学式为: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
7.现有一铁、铝、硅的混合物19.4g,当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1.2L;若将等质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也是11.2L。求原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
PAGE
第 2 页,共 2页东海县潮源中学高一化学教学案
【课题】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时间: 第 课时
【复习与预习】1.能否用稀硫酸和硝酸与铜反应来制取氢气?为什么?
2.酸有哪些通性?稀硫酸与金属反应有哪些规律?
【新授】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一)硫酸
[思考与交流] 课本P84
1.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自我总结]
2.浓硫酸的性质
(1)吸水性
[思考]如何稀释浓硫酸?根据吸水性这个特点可用来作为什么用途?
(2)脱水性
[实验] 在蔗糖中倒入浓硫酸
脱水性是指浓硫酸将有机物中 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所以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立即 ,再 。
(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实验4-8] P85
现象:
方程式:
[思考]1)在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和 。
2)该反应是否是置换反应?浓硫酸中的什么元素表现了氧化性?当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是哪种元素体现了氧化性?
3)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氧化剂与还原剂。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
与木炭的反应:
[思考] 1)在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浓硫酸中的什么元素表现了氧化性?
(二)硝酸
1.物理性质
硝酸是 色,有 气味的 体,易 ,可与水以 互溶。浓硝酸因溶有 而显黄色。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见光、受热易分解)
[思考]应如何保存浓硝酸?
(2)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分别写出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
[思考] 1)在上述反应中硝酸的作用分别是 和 。
2)根据方程式比较硝酸和硫酸的氧化性,并说明浓、稀硝酸的氧化性的强弱。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
与木炭的反应:
(三)钝化
[思考]1.什么叫钝化?
2.能使金属钝化的酸有 和 。能被钝化的金属有 和 。
(四)硝酸和硫酸的用途(略)
【巩固练习】
1.向50mL18mol/L的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
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 C.在0.45mol与0.9mol之间 D.大于0.9mol
2.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用酒精灯加热来制取较纯净的NO,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棕色的气体,这时的操作应该是( )
A.立即接上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待烧瓶中红棕色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 待烧瓶中红棕色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
D.立即用排水法收集
3.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的铜片、铁片、铝片、银片分别置于四个小烧瓶中,然后各加入足量的浓硝酸,放出NO2气体的体积最多的是( )
A. 铜片 B.铁片 C.铝片 D.银片
4.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但加入某盐后,发现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呈现兰色,则该盐可能是( )
A.NH4Cl B.Na2CO3 C.KNO3 D.FeSO4
5.实验证明铜在低温下不能和O2反应,也不能和稀硫酸共热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片倒入稀硫酸中并不断的通入空气来制取硫酸铜溶液。写出铜屑在此状态下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 利用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也可以制备硫酸铜溶液。方程式为
以上两种方法哪种好?为什么? 。
6.现将30g铁粉与44mL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收集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其质量为19.6g。试计算:(1)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铁粉是否有剩余?剩余多少克?东海县潮源中学高一化学教学案
【课题】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二) 时间: 第 课时
【复习与预习】1.自来水中为什么含有Cl-?如何检验?
2.检验Cl-时,为什么滴加AgNO3溶液后还要再加稀硝酸?
【新授】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二)
二、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4—6](在HCl、NaCl、Na2CO3溶液、自来水中滴入AgNO3,均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设问]1.是不是滴加AgNO3有白色沉淀生成就一定能断定溶液中有氯离子呢
2.怎样防止检验Cl-时CO的干扰呢
[结论]检验溶液中的Cl-,一般可用 的方法来检验,以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
三、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包括 、 、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他们的化学性质具有 性,但原子半径的不同,又导致了它们性质上的 性。从结构上看,它们均易得 个电子形成X-而显氧化性。
1.卤素与氢气的反应
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名称 反应条件 方程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F2 冷暗处爆炸 H2+F2====2HF HF很稳定
Cl2 光照 H2+Cl2=====2HCl HCl稳定
Br2 高温 H2+Br2======2HBr HBr较不稳定
I2 高温、持续加热 H2+I22HI HI很不稳定
卤素和H2的反应可用通式: 来表示,反应时按F2、Cl2、Br2、I2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越苛刻。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其氧化性的顺序为:
2.卤素与水的反应
卤素原子的性质具有相似性,根据Cl2与水的反应,写出其他卤素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2+H2O=====HX+HXO(X2=Cl2、Br2、I2)
除F2外,卤素单质均可与水反应生成氢卤酸与次卤酸,F2是所有非金属单质中氧化性最强的,可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它们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如下表示:
2F2+2H2O=====4HF+O2
[思考]1.分析F2与水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比较F2与O2的氧化性强弱。
2.实验室洗刷仪器时,对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壁上残留的碘,可用_____________洗涤;对制Cl2用的烧瓶底部沾有的MnO2固体,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对玻璃仪器上沾有的铁锈,应用_________洗涤。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请大家根据前面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来判断F2、Cl2、Br2、I2 的下列反应。
①氯水分别与NaBr、KI溶液的反应
Cl2+2NaBr===== 离子方程式:
Cl2+2KI===== 离子方程式:
②溴水与KI溶液的反应
Br2+2KI===== 离子方程式:
请大家根据上述反应,排出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及Cl-、Br-、I-的还原性强弱顺序。
氧化性: > > 还原性: > >
从初中所学知识知道,活泼的金属可把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同样,活泼的卤素单质也可把不活泼的卤素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
[练习]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Cl2 + HBr —— Br2 + HI ——
实验证明:氟的氧化性比氯、溴、碘都强。
氧化性:F2>Cl2>Br2>I2 还原性:I->Br->Cl->F-
【巩固练习】
1.向含有NaCl、K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然后将溶液蒸发至干并灼烧,最终留下的物质是( )
A.NaCl、KBr B.KCl、NaBr C.KCl、NaCl D.NaCl、KCl、I2
2.下列离子还原性最强的是( )
A.Cl- B.Br- C.I- D.F-
3.用MnO2和浓盐酸共热制得的氯气常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净化氯气时将氯气依次通过两只洗气瓶,则第一只洗气瓶盛放的最佳试剂是( )
A 蒸馏水 B 碳酸氢钠溶液 C 饱和食盐水 D 浓硫酸
4.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 )
A. H2 和F2 B. CO2 和N2 C. Cl2 和HBr D. O2 和H2
5.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二氧化氯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费等方面有关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氯是强氧化剂 B.二氧化氯是强还原剂
C.二氧化氯是离子化合物 D.二氧化氯分子中氯为负1价
6.下列氯化物可以由金属和氯气反应得到,也可由金属与盐酸反应得到的是( )
A. CuCl2 B. FeCl3 C.FeCl2 D.AlCl3
7.在某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向其中逐滴加入新制的饱和氯水,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 ②
(2)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是②?
500℃
光
PAGE
第 2 页,共 2页东海县潮源中学高一化学教学案
【课题】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 时间: 第 课时
【复习与思考】1.Cl2为什么具有强氧化性?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容易潮解?
2.什么是燃烧?燃烧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新授】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1、氯气的结构、存在:元素 分子
易表现 性,在自然界中以 形式存在。
2、氯气的制法:
1)药品及原理::(舍勒发现氯气的制法)
2)仪器装置:(类型:液-固加热型)
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
3)实验步骤:检密—装药—固定—加热—收集
4)收集方法:a、向上排空气法b、排饱和食盐水法。
原因
5)尾气处理:用碱液(NaOH)吸收。
[思考讨论]①反应物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行吗 ②为何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
③实验室制取的氯气中会含有少量HCl气体和H2O,,如何除去 应先除什么后除什么 为什么
3、物理性质
观察一瓶氯气,闻味(注意方法“扇”和“飘”),再倒入水振荡.
氯气的物理性质 (1)色 、味 、态 毒性
(2)密度: 比空气 (3)水溶性:可溶(体积比 )(4)在加压的条件下可转变为 态和
态。液态的氯气叫 。
4、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的反应
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现象
方程式:
铜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现象
方程式:
铁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现象
方程式: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
[实验4-3]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 方程式:
氯化氢的水溶液叫 或
[思考与交流] P71
燃烧的概念(广义):
2.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 方程式:
③氯气与水的反应
1.25℃时,1体积水可溶解 体积的氯气,水溶液称 。
[思考]氯水与液氯有什么区别?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1)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的原理,分析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2)分析氯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3.次氯酸的性质和用途
1)次氯酸是一种 酸,具有 性,可用来做 等。
2)次氯酸 ,只能存在与溶液中。在光照的条件下易分解。
方程式 。
[思考]久置的氯水和新制的氯水在成分上有什么区别?其酸性哪个强?在坐标中画出变化趋势。
[实验4-4]、[实验4-5]次氯酸使色布褪色及干燥的氯气能否使有机色质褪色。
[讨论]实验中起漂白作用的是氯气还是次氯酸
4.与碱的反应
①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吸收氯气)“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②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制漂白粉)
主要成分:CaCl2 、Ca(ClO)2 有效成分:
用途: , 。使用方法:只有将Ca(ClO)2转化成HClO才能表现其漂白杀菌作用。
③漂白原理: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思考]1.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思考为什么上述反应能够完成?写出Ca(ClO)2 与盐酸及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2.漂白粉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慢慢变质失效,原因是什么?应如何保存?
5.与某些有机物反应(略)
【巩固练习】1.当不慎有大量Cl2扩散到周围环境时,可以用浸有下列物质的湿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该物质是( )
A.NaOH B.NaCl C.NaHCO3 D.NH3·H2O
2.用自来水养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经日光晒一晒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
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3.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A.氯水 B.液氯 C.氯气 D.次氯酸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氯 B.氯水 C.漂白粉 D.碘酒
5.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又褪色的是( )
①Cl2 ②盐酸③氯水④盐酸酸化过的漂白粉溶液⑤木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6.下列物质既含氯分子又含氯离子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新制的氯水 C.漂白粉 D.液氯
7.足量的氯气与下列物质反应,均有MCl2型化合物生成的是( )
A.Al B.Mg C.Fe D.Na
PAGE
第 2 页,共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