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氯气[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01-08 17: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3)氯气与水反应次氯酸的性质:3、强氧化性
漂白作用1、弱酸性2、不稳定易分解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可用做漂白剂。阅读与思考(1)打开自来水龙头为何有刺激性气味?
(2)氯气溶于水为何有杀菌、消毒作用?
(3)干燥的Cl2有杀菌、消毒和漂白作用吗?次氯酸请看实验录像酸性:H2CO3 >HClO液氯与氯水的区别?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纯净物混合物分子:离子:Cl2 ,HClO,H2OH+,Cl-,ClO-分子:H2O离子:H+,Cl-新制有氧化性,无酸性和漂白性有酸性,强氧化性,能漂白,消毒,光照时HClO分解久置只有Cl2分子实验室中使用的氯水只能现配现用,并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只有酸性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2有毒,Cl-也有毒 B、Cl和Cl-化学性质一样C、 Cl2和Cl-都是黄绿色 D、液氯并非氯水例4.将新制的氯水缓缓滴入预先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完全褪去。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制氯水中的HCl、HClO与 NaOH发生中和反应,使NaOH无剩余。新制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使红色溶液褪色D想一想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原理,推测氯气与NaOH能否发生反应?若反应,其产物是什么?(4)氯气与碱反应2NaOH+Cl2=NaClO+NaCl+H2O有效成分:NaClO2 Ca(OH)2+2Cl2==Ca(ClO)2+CaCl2+2H2O漂白粉、漂粉精漂白液有效成分:Ca(ClO)2想一想(4)氯气与碱反应 氯气跟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规律吗?日常 Ca(ClO)2+CO2+H2O==CaCO3↓+2HClO工业 Ca(ClO)2+2HCl===CaCl2+2HClO漂白原理:(反应原理:强酸制取弱酸)氯水、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漂白作用都是因反应生成的HClO例4:漂白粉在空气中易失效的原因是 ( )
CaCl2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B. Ca(ClO)2见光易分解
C. Ca(ClO)2与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作用,生成HClO
D. Ca(ClO)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例3:如图所示,A处通入湿润的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中装的是 ( )
A.浓H2SO4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NaCl溶液DABC(四)氯气的用途 阅读课本文,联系氯气的性质归纳氯气的用途及使用氯气的注意事项。
阅读与思考二、氯离子(Cl-)的检验观察实验4-6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g+ + Cl– == AgCl ?
2Ag+ + CO32- == Ag2CO3 ?
Ag2CO3 + 2H+ == 2Ag+ + CO2 ?+ H2O 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可确定该溶液中一定有氯离子,这种说法对不对? 在被检验的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被检液中含有Cl-。(2)方法和结论:(1)试剂:AgNO3溶液、稀硝酸 或 在被检验的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则被检液中含有Cl-。小 结 ?氟 F 9氯 Cl 17 溴 Br 35碘 I 53砹 At 85卤素的原子结构三、成盐元素—卤素 卤素原子结构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由此推测它们化学性质有何相似性和递变性?想一想最外层7个电子易得一个电子,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原子结构性质决定具氧化性氧化性逐渐减弱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对比Cl2,写出Br2与 Na 、F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金属反应:F2 Cl2 Br2 的氧化性强,能把可变化合价
的金属氧化成高价的金属卤化物,I2 的氧化能力最弱,
跟铁反应只夺取铁的2个电子,生成FeI2。②对比Cl2,写出F2 、Br2、I2与 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它们发生反应的条件相同吗? ③对比Cl2,写出Br2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2 +Fe=FeI2Br2+2Na=2NaBr
3Br2+2Fe=2FeBr3F2 冷暗处爆炸 H2+F2====2HF HF很稳定 Cl2 光照或点燃 H2+Cl2=====2HCl HCl稳定Br2 高温 H2+Br2======2HBr HBr较不稳定I2 高温、持续加热 H2+I2======2HI HI很不稳定
缓慢进行 2. 卤素与氢气的反应结论: F Cl Br I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原子半径的增大,
(1)卤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关系:F2 >Cl2> Br2> I 2(2)卤化氢的稳定性关系:HF > HCl > HBr > HI Br2+ H2O=====HBr+HBrO反应越来越难以发生2F2+2H2O=====4HF+O2 (特例)Cl2 +H2O=====HCl+HClO3.卤素与水反应通式:X2 + H2O=====HX+HXO(X:Cl、Br、I)I2 +H2O=====HI+HIO4.卤素间的相互置换1. Cl2+ 2Br- ===== 2Cl-+Br2

2. Cl2+ 2I- ===== 2Cl-+I2

3. Br2+ 2I- ===== 2Br-+I2 思考:根据上述实验,排出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及Cl-、Br-、I-的还原性强弱顺序结论: 氧化性:Cl2>Br2>I2
还原性:I->Br->Cl-小 结卤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
相似性。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与水反应,生成卤化氢和次卤酸。卤素原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
差异性和递变性与氢反应的能力渐弱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与水反应的能力渐弱特性碘遇淀粉显蓝色。氟气和水的反应: 2F2 +2H2O=4HF+ O2